9.12日是「哥哥」張國榮的64歲生日,對於一個已故人來說,自己的生日能一直被粉絲記住,是非常難得的。哥哥之前塑造過無數影視角色,而有一個角色與世人眼中的他不同,就是在電影《霸王別姬》中飾演的「程蝶衣」。
最近演員尹正,致敬偶像,出演了一部稍有相似之處的影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該劇也是根據同名小說所改編。
今天就要來給大家說說這戲園內的人生百態,初讀《鬢邊》的時候,掃了一下簡介,沒有仔細看,但幾個詞語直接浮現在眼前:戲曲、捧角、商人、戰亂、抗日、愛情。等等,是兩個男人的「愛情」。
細細入目,卻有被內容驚豔,無論是程鳳臺對商細蕊的偏愛,還是商細蕊對程二爺的信任,亦或者是那個特殊時期下梨園戲曲的文化,都將我們帶回了那個三十年代的北平。
商細蕊,北平第一名旦,要問能不能襯得起這樣的稱號,當年慈谿太后欽封的梨園尚書寧九郎聽了他一場戲之後,便把把第一旦角兒的稱號拱手讓出。慈禧太后喜歡聽戲我們在眾多文學著作和史料中,都能看到記載,能被她選中的人肯定,商細蕊必是技藝不凡。
而程鳳臺呢,風流多金的公子哥,當然不是現在的富家子,程鳳臺家道中落不得不聽從姐姐的話,娶了當時並不喜歡的範家小姐,但即便如此,當被人嘲笑他是靠女人起家的時候,也決不妥協,所以準確的說,他是一位商人。
一位多金公子,一位梨園名旦,商細蕊一出《長生殿》,讓本來對戲曲無意的程二爺流連忘返,興許是戲如人生,商細蕊在臺上唱出了程鳳臺的無奈,在臺下也成了最了解他的人,這就是傾慕的開始。
美好的開始,不代表美好的結局,無論什麼樣的感情,在家國天下面前,都渺小不堪,抗戰初期,戰火紛紛,程鳳臺迫不得已為日本人做事,身負重傷,重傷昏迷之時,商細蕊不顧一切為二爺報仇,當街刺殺日本軍官,這樣的舉動,連二奶奶都自愧不如。
程鳳臺甦醒後,深知已非昨日準備遠赴香港,拖著剛恢復的身體,來問商細蕊:要戲還是要命。他知道商細蕊愛戲如痴,但他不知道把唱戲看做比生命還重要的商老闆,為了他給日本人唱破了嗓子。
總道是戲子無情,但《鬢邊不是海棠紅》一書中,將原本那個風流貪玩,肆意妄為的程二爺和愛恨分明,嬌縱任性的商細蕊的感情刻畫的淋漓盡致。與其說是感情,不如說是知音,程鳳臺不喜歡男人,不懂戲卻懂人,獨寵這位梨園魁首,商細蕊更是不缺人捧,書中早有描寫,早在商老闆名震北平的時候,來聽戲的人便非富即貴,光有那白花花的銀子都不夠,所以商老闆在意程二爺也不圖錢財。
最近幾年,耽美題材小說層出不窮,比起與女主的恩愛纏綿,這樣的故事似乎更多了一份義子,江湖也好,梨園也罷,無論身處戰亂還是和平,都期待一份「懂我」的感情。
除了情感,書中也將男性旦角一生的起起伏伏描寫的非常動人,眾所周知,男扮女裝的旦角是特殊的歷史產物,他們呈現出卓越的技術、技藝,除了給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時,背後所蘊含深刻的社會文化內涵也同樣發人深省,我國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梅葆玖先生,都是男旦。
如果你對這樣特殊時代下的感情有所期許,如果你熱愛中國曲藝文化,都不妨來看看這一部梨園百態的。
「來今日頭條,搜「免費書單」,海量小說免費讀」。大家好,我是,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