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BBC開年巨獻大劇《德古拉》第二集後,感受兩個字:驚喜!故事越深入,構思越巧妙,不得不驚嘆魔法特和麥哥的神奇腦洞,將一個本來原著中只有4頁的小故事,變成了充滿懸疑感和推理細節的燒腦大戲。
的第二集名叫《血之輪船》,劇集開場就是德古拉與阿加莎·范海辛的對話與下棋博弈,很多細節就埋藏其中,後面我再詳說。
鏡頭一轉,就回到了德古拉口中敘述的場景,看似是閃回?其實錯了,看到後面你就會驚嘆主創的腦洞。
德古拉乘坐德墨忒爾號輪船前往倫敦,交叉剪輯延續了第一集中的敘事特色,時空維度的延展,讓整個故事結構變得愈發精巧且複雜。
很多細節都是前後呼應的,比如初見多拉貝拉夫人時,水手就對著迷的阿布魯洛夫說:「孩子,別做白日夢,她才不會看上你這種人。」阿布後來被德古拉吸血前,也正是產生了與多拉貝拉夫人做愛的幻想。
在第二集《血之輪船》中,一半是幻,一半是真,德古拉會讓每個人在夢境裡如願以償,但隨即就極速滑向了恐怖的死亡,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意象顯現,也讓這部劇集更有趣味性和思辨性。
故事在50分鐘開始進入高潮,所有的謎底都一一揭開,鏡頭多次對準了9號房間,因為這裡面居住了一個最重要的人——阿加莎·范海辛。
當然,魔法特和麥哥對於《9號秘事》的致敬,也得到了該劇主創的回應。
範海辛喜歡與德古拉對弈打嘴炮,德古拉就安排了一個下棋聊天的場景,還記得最開始德古拉說的那句話嗎?
「在海上,我們會見到各種有趣的人,我建議你,不要對任何人動情太深。」其實,就已經很明確了的暗示了範海辛的位置與處境。
如果第一集中,你還會對「阿加莎」這個名字略感好奇的話,那麼第二集的故事,就會讓你恍然大悟。
「暴風雪山莊模式」的《血之輪船》,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阿加莎·克裡斯蒂的《東方列車謀殺案》和《無人生還》,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吸血鬼題材與密室殺人模式的完美結合,簡直堪稱教科書級別的操作。
七組人物被邀請到同一艘船上,隨後有人不斷離奇的死去或消失,航行在大海上的孤船,有一個不能被打開的神秘房間,大家最後驚訝的發現,他們的邀請人竟然是同一個人!
在原著中,德古拉還只是一個躺在貨倉裡吃人的「小偷」,在《德古拉》的改編中,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光明正大的乘客和「主人」,這無疑再次放大了德古拉的人物魅力。
作為一部三集片,《德古拉》整體風格幹練而精準,其實每一集的90分鐘影像,都是一部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和人物弧度變化的精緻電影。
從羅馬尼亞修道院,到前往英國的船上,再到當代英國本土這三個場景,深入展現了德古拉與範海辛家族超越百年的恩仇糾葛,也遞推著故事主題的不斷深入。
不得不說,德古拉和範海辛的選角及其成功,曾主演電影《方形》的克拉斯·邦賦予了這個吸血鬼多種人物色彩,有陰鬱,有邪惡,有狂妄,也有膽怯,冷酷嗜血但又不失優雅,殘忍暴烈又不乏細膩。
事實上,《德古拉》第一集是拋設定,第二集是開腦洞,第三集就觸碰了很多吸血鬼劇之前未能觸及的問題本質,「德古拉」未必就是囿於宗教和成見裡的兇猛野獸,而他存在的本身就是關於生死與執念的最深拷問。
在這裡,有人因愛自盡、有人心存大義向死而生、有人為了探討生存的意義主動獻身,卻在身死後發現生活不該被死亡拷問,活著時擁有的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當第三集把故事的場景拉回到2020年的英國,許多問題都隨著時間的變遷迎刃而解了。
初代吸血鬼渴求「傳承」和新娘,不僅是賣腐的梗,其實也是因為缺失同類的孤獨,五百年的生命給予他的,除了無盡的殺人遊戲以外,剩下都是無盡的孤寂與空虛。
德古拉窮極一生,都在尋找一個可以正視自己存在的理由,當他找到意義不再糾結的時候,也是他選擇解脫的最佳時機,於是他將生命結束在宿命之敵的手裡,故事從哪裡開始,恩怨就從哪裡消亡。
2020,開年第一大劇,看《德古拉》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