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認為人們生前和死後都在最真實的觀念世界,在那裡,每個人都是男女合體的完整的人,到了這世界都分裂為二。所以人們總覺得若有所失,企圖找回自己的「另一半」(這個詞也來自柏拉圖的理論)。柏拉圖也用此解釋為什麼人們會有「戀情」。
----柏拉圖《會飲篇》
戀愛的氣息充斥著十字路口的每一邊,看看過往的人群,每一個都帶著不一樣的表情。茫茫人海中,是不是會有一位跟我一樣的另一半呢,亦或者也有一個瞬間那個「人」跟我的思想重貼。千百次的相遇,只為今生的一次回眸,唯有驚鴻之後的一瞥,融化,沉澱,最後成為了自身的一部分,再難分離。
我的「情愫」也許在我的追求中出現了,或許是不期而至,或許是蓄謀已久,但那份「高度貼合」的姿態就在我身邊展現出來。「喜翻」,簡單的兩個字,容納著一個團隊的心血,完成著每一個追逐它的人的願望,默默的前行著。
無數人都希望自己身邊出現命中注定的靈魂伴侶,那位又在哪呢?何時開始我的電腦早已被ipad代替,何時開始微信欺身而上成為每日一刷的必讀本。「喜翻」在這更新神速的年代中始終佔據著每一代電子產品的空間。「因為喜歡,所以喜翻」,這句話是譯製組的代言,但我卻一直履行著這句「八字方針」。喜歡泰劇,喜歡泰國,喜歡喜翻。身邊晃過無數的身影,B站也會有無數新生代出現, 「喜翻」的過去與未來都會是每一個泰飯心中完美的「情愫」,牽動著每一段純潔的感情。
每次都覺得自己有一顆洛麗塔的心,午後的斜陽好像激情過後的愛情,再次映在玻璃窗上,載著思緒飄到遠處溫暖的國度。彷徨,疑惑,亦或者浪漫,纏綿。人亦或物,只願契合,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匆匆流去的河水總會倒影著每一個看過它的人的身影,追源溯頭,那是光帶給我們的幻象。
撥動額前劉海,讓窗外的陽光更好的射入眼睛裡,屏幕上黑色楷體的兩個字讓春歸的氣息更加濃烈,跨越網絡,好似前方的樹木隱約添上一層綠色的絨毛;風也不似以前那麼生硬,甜美的情愫,在這一刻告訴我它從未離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