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解說 但是短評寫不下了所以放在這。比較工整的刑偵劇,努力涉及各種大案類型,能看到現實懸案的版式。倫理意味大於探案,最多可以當作社會派作品看。但我不太介意公正的版式,記得有一本奎因的書裡有一句 「探案有模式,但是沒有邏輯」
1.雙胞胎替身換命。亮點是兩次反轉交換身份。
2.精神病保姆滅門。
3. bbs自殺留言板搜尋受害者。
4.公關女性涉足權勢桃色櫃內秘聞被殺。
5. 受害者的家屬追殺冷血旁觀者。
6.代孕母親搶孩子。
7.連環殺女人案。
8.(故事的精神比較好)警察作偽證抓了壞的非兇手而放過可憐真兇,又用假身份寫信化解獄中被冤壞人的戾氣,最後自己自殺。邏輯上他留那麼多線索指向自己保護的人……也算是給重案組人的聰明程度一個高度考驗:「康康你們能不能接到我的暗示 查出真相但是不說出來呢嘻嘻嘻」
9. 賭癮害人害己。
10.「段延慶」愛和守護殺光女孩身邊壞人。
11. 渣男教授「斬斷」情絲(殺妻、小老婆然後陷害小小老婆)
12. 盲女靠氣味殺人。特定場合殺特定人物=仇殺為主。這一集對人性的質詢真的太背後一涼了:五個色魔為了每天qj盲女,每個人灑盲女送男友的香水,結果她就以為有這個香水味的是強姦犯😢全給殺了,也殺了當天本來想保護她的男友。😢唉。
13. 賢人的殺惡。罪惡下的愛這種感覺。
14.校園暴力兇手小團夥借15年追訴期威脅、互殺案。
15. 警方高層腐敗。
總體 這個劇本既有膠帶殺女的連環兇殺案作為一個全篇線索,但是沒有結論,很像《殺人回憶》。其餘的案件也涉獵方方面面,可以感覺到編劇的雄心,三觀方面比較……多元?也有法治精神,也有正義,也有為了正義犧牲真相,所以連貫性可以說一般吧。但是看了之後會感覺各種類型都涉及了,也都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