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夏天,一部《琅琊榜》電視劇的熱播,讓很多人深陷其中,他們感嘆著命運的不公,人性的醜陋,時間的無情。同時也惋惜沒有看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深藏在劇中這幾個隱忍的角色,我想這才是整個劇的精華,甚至是引導整個劇情走向高潮的重要人物。
一
紀王爺,人稱閒散王爺,他是皇上最小的一個弟弟。當年梁帝奪位之時,宮中的皇兄皇弟基本被他以各種理由殺害。可唯獨紀王爺安穩的活了下來。
他,憑藉的是什麼?
紀王爺終日飲酒聽曲,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在皇上面前唯唯諾諾,在晚輩面前平庸無奇。
他,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劇中有一個情景,祁王的遺腹子庭生,在圍獵之時被紀王爺給認出來了。他雖然一眼看出了問題,但是他並沒有深究,反而在梅長蘇面前提起了祁王。
意思在明顯不過,庭生的身世不宜公開,他感慨當年祁王的優秀,同時也惋惜他的逝去,所以,他斷然不會講庭生的身世說出來。
還有一個情景,大結局的時候,所有人都在為梅長蘇翻案求情,皇上以為至少紀王爺會站在自己的那一邊,沒想到紀王爺也幫著梅長蘇。
人間清醒紀王爺,他年輕時靠著裝傻充愣僥倖活了下來。年老後,雖然言語不多,但是,事事看得明白和通透。
二
言豫津,玩世不恭的公子哥一名。他母親早逝,父親沉迷於修仙念佛,不理世事。雖然有著顯赫的家族的關係,奈何他缺少家庭關愛,所以,調皮,愛湊熱鬧,只能算得上一個瀟灑公子哥。
言豫津是一個聰慧,機智之人。甚至在同輩之中,除了梅長蘇,他差不多是最優秀的那個。
從他第一次見到梅長蘇,一語道破他不是想輔佐太子和譽王,而是有的別的目的。再到解救衛崢時葛錚出謀劃策。
從而看到他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可是,他和蕭景睿在一起,別人只會說景睿是名滿京城的才子,而會吐槽他的調皮任性。
明明言豫津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人。
他之所以活得玩世不恭,不過是因為一直無人管教,父親的不親近,還有愛憎分明,討厭宮中的爾虞我詐。
梅長蘇知道言候想炸死皇上,於是找到言候,跟他分析了事情的後果。順便告訴他,讓他應該多關注言豫津,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
也是從那時候起,言豫津開始變了,善惡分明,知書達理,豁達寬容,越來越優秀。
原來,愛能改變一切,以前的我不是我,現在的我才是我。言豫津的隱藏和玩世不恭,不過是因為他缺少家庭的愛,缺少被認可。
沒有人想要一個沒有溫度的家,沒有人想要被否定。很多時候,你想要就在你的身邊,你要爭取,你要堅守,相信愛總會到來,會改變所有的一切。
三
謝玉,最狠毒不過謝候,但他也是最可憐的那個人。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謝玉配不上可憐兩字,但是,我看到的是,他被流放之際,心裡想的全是如何保全他的家人,尤其是長公主。證明他的心裡還是有一絲感情存在的。
他年輕的時候,一心想娶長公主,奈何長公主早有了心上人。他為了得到她,用了世上最齷齪最難看的手段,給她下了藥。
也註定了兩人之間的糾葛,從此開始了。
之所以說他一直在隱忍,不過是因為他和夏江一直想推太子上位,然後掌控整個朝局。畢竟太子對他來說只是個傀儡,那麼太子一旦上位,謝玉就是那麼一手遮天的人。
多年來,他一直韜光養晦,密謀了很久,不惜各種代價給林帥安上了叛賊的帽子。沒想到眼瞅著太子快上位了,半路殺出一個梅長蘇,苦心經營多年的全盤計劃,就這樣一觸即潰。
謝玉是個狠毒之人,他當著皇上的面,訴說著自己的衷心,對著夏江,密謀著自己的狼子野心,對於天泉山莊,不過是自己的一個殺人工具罷了。
奈何最後,還是敗在了梅長蘇的手裡。即使奮力掙扎,仍然逃不過命運的懲罰。
他寫下了自己的罪狀,也算是他送給家人的保命符。也算是,人生的最後,終於清醒了一回。
他韜光養晦多年,不過是想得到最大的權力。沒想到世事無常,敗在回來復仇的林殊手裡。
謝玉整個人看起來低調,兩面三刀,實則私下裡狠毒,自私,冷血。他唯一的軟肋應該就是長公主。
沒有人生來就是惡人,而是很多東西慢慢改變了他們,他們迷了雙眼,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遠,再也不能回頭。
人生沒有重來,那些欠下的債,終究是要還的。
無論是紀王爺,言豫津,或者是謝玉,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獨特的靈魂在裡面。無論何時,持身不正,痴心不純,則權勢富貴皆如雲煙,無論何情何境,勿忘本心之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