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評 | 適馬 35mm F2 DG DN

2022-01-05 影像狗

最近幾年大光圈、高素質鏡頭大行其道,但這也意味著體積和重量的煩惱,這對那些不將攝影作為工作,而是將其當成生活調味劑的用戶,頗顯累贅。另一方面,一些所謂的小體積大光圈鏡頭畫質堪憂、外觀土味,完全無法滿足追求品質的用戶的需求。

或許正因如此,徠卡和富士才不斷圈粉,獲得了大量高素質、高消費的年輕用戶。

適馬本次發布的幾款「I」系列鏡頭就主打緊湊小巧、高光學素質和高級做工,今天我們先來看看35mm F2 DG DN(明天發布60mm F2)!

這支鏡頭全稱35mm F2 DG DN | Contemporary(以下簡稱35mm F2),與此前已經發布的45mm F2.8 DG DN 屬於同系列,本次適馬還同期發布了65mm F2(24mm要等等才有),它們組成了適馬嶄新的「I」系列鏡頭。
適馬提出:讓鏡頭並不只是一個「記錄工具」,既然都不用手機要買鏡頭了,那操作感就更要體現出來,要好看,還要契合無反特性,做得夠小。
所以I系列提供相對的大光圈、高畫質、高級做工設計,同時具備符合用戶拍攝需求的光學素質。
一句話,這是一系列小巧而高級的定焦鏡頭!
1、Incredible Optical Quality優異光學素質2、Impressive Build Quality精湛做工3、Innovative User Experience創新用戶體驗
這支35mm F2實際體積較小,大概高70mm,最寬處直徑為65mm,濾鏡口徑為58mm(拿到官方數據前影像狗皮尺組測量),女生可以一手包住。
由於整體沿襲了45mm F2.8的用料和設計風格,鏡頭外筒採用鋁合金為原料切割CNC加陽極氧化工藝,風格有點像適馬自家的電影鏡頭。
雖然體積小,但因為金屬鏡筒加玻璃鏡片用料十足,所以不會如塑料樹脂頭那般輕飄飄,我們在辦公室測得重量為320g左右;拿在手裡頗為稱手。


其遮光罩為金屬材質,並且也採用了類似功能環的豎紋裝飾。安裝上遮光罩後,鏡頭整體依然相對小巧,並且設計感十足,檔次感相當高。

35mm F2的金屬鏡筒在萬紫千紅的白背景下,映射出五彩斑斕的黑。較粗對焦環,較細的光圈環,相映成趣,有著強烈的質感和設計感,讓人印象深刻。
兩個功能環中間採用適馬Art系列後端相同的拉絲工藝,再加上修型等細節修飾,給人以典雅不凡、低調奢華之感(好了,我們詞窮了)。

整體來看,該鏡頭外表相當簡潔,只有一個按鍵切換手動對焦/自動對焦。這個切換鍵平行於鏡筒,大小得體,扳動時手感舒適。

當按鈕處於MF檔時,切換鍵餘部為黑色;而AF檔時則是白色,這也方便了用戶目視判斷對焦狀態。


轉動對焦環其阻尼適中,順滑流暢,手感接近適馬電影鏡頭,明顯經過工程師精心調校。轉動光圈環時其檔位間轉動乾脆、定位準確,並且會發出小小的清脆的聲音,很有經典手動鏡頭的感覺。
在設計上,適馬在積累了前作經驗的基礎上,將F22與A檔間的距離增長,同時增加些許阻尼,有效的避免了誤切換。

由於光圈環不是完整的圓環設計,當我們把鏡頭放在桌面上時,鏡頭不會自由滾動,可以有效防止鏡頭移動。

適馬在本次發表的產品中,創新的試用了磁吸式的鏡頭蓋(也附送有傳統塑料鏡頭蓋)!磁吸式鏡頭蓋採用金屬材料,不但B格滿滿,而且裝取迅速,對鏡頭的保護也相對到位。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只需將鏡頭蓋輕輕往前筒一放,鏡頭蓋就會牢牢吸附在上邊。取下時一拔即可,相當方便。

鏡頭蓋除了採用金屬材質,內部還有植絨設計,不用擔心刮傷鏡筒鏡片。當然,植絨材料相對容易沾灰,大家不要將其與毛衣等混在一起(不影響使用,只是粘了毛稍微不好看,強迫症會不斷清理)。

該鏡頭採用了10片9組設計,其中包含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用料相當實在(這也看得出其畫質必然優秀)。在燈光下,其前組鏡片呈現出淡淡的綠色,通透乾淨。雖然配有磁吸式鏡頭蓋,但並不影響安裝圓形濾鏡。

據說適馬還附送有掛環,掛在隨身物件上以後(比如包或腰帶),取下的鏡頭蓋就可隨時吸附在上邊,方便攜帶和收納。不過我們沒拿到這小配件,所以就去蜂鳥盜了張圖過來用用。

在卡口位置,適馬採用了高強度的黃銅材料,切割和組裝工藝非常精緻,整體看上去很乾淨結實。卡口由4顆螺絲固定,相當牢固。

尾部鏡組大小適中,鏡片依然非常通透,我們直接就能看到內部的9葉光圈葉片。可以肯定的說,該鏡頭的消光處理做得很好。

最後我們再看看該鏡頭的規格:

鏡頭焦距:35mm;
鏡頭光圈範圍:f/2-f/22;
光學結構:10片9組(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
光圈葉片:9片圓形光圈;
放大倍率:1:5.7
最近對焦距離:0.27m;
濾鏡尺寸:φ58mm;
鏡頭尺寸:φ70mm×65.4mm;
重量:325g
卡口類型:L口、E口

據適馬介紹,幾款新的I系列鏡頭都借鑑了其電影鏡頭標準,因此畫質必然向電影級產品靠攏,我們也想看看他們是吹牛,還是真的如此給力!

001 解析度測試

我們的解析度測試採用L口的松下S1R,4700萬像素對鏡頭的考驗還是很嚴格的。

從以上的截圖可以看出,這支鏡頭在光圈全開的狀態下,中心畫質就相當優秀了,邊角畫質雖然略微差距,但已比某些國產或老款定焦最大光圈的中心部分強。由此可見,適馬的這支鏡頭最大光圈可常用、好用。
稍微將光圈收至F2.8,可以看出中心畫質更加紮實,而邊角畫質也變得很銳利。從F4開始即進入了這支鏡頭的最佳畫質狀態,一直到F11,再往下走,因為眾人皆知的高像素數位相機造成的光衍射,畫質開始下降,在F22時,中心和邊角均有較明顯下滑。別看光圈看起來不很大,但35mm F2光圈全開時,焦外依然過渡自然。其中心光斑呈現非常圓潤的形狀,邊緣則有少許呈檸檬狀的口徑蝕,光圈收小一級,其整個畫面得光斑馬上變得圓潤起來。再看前景,依然是過渡柔和,美麗自然。


003 MTF曲線
從官方的MTF曲線來看,也反映了我們的測試。其拍攝的畫面對比度非常優秀,成像通透,解析度也相當的高,完全可以滿足高像素主機的需求。從其MTF曲線圖中,我們也可看出該鏡頭有非常優異的虛化能力,所以確實是一支高性能定焦鏡頭。

這支35mm F2在光圈全開時有可見暗角,收一檔到F2.8時,暗角馬上變得不再明顯,再收一檔到F4,暗角基本消失。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成績,即使拍攝動態視頻,最大光圈下也完全不會影響畫面表現。

在光圈全開時,我們可以看到其有輕微紫邊,收小到F2.8時,其畫面有明顯好轉,已幾乎看不到紫邊。
另外,其畫面中也沒出現可見眩光,說明它的眩光抑制能力很好。我們用S1R加鏡頭拍攝德塔色卡,然後在達文西中查看。
因為松下主機特有的色彩傾向,所以該鏡頭在松下主機上,綜合表現出的色彩傾向為略微偏冷,結合我們之前測試的松下主機和鏡頭分析,該鏡頭色彩為中性,色彩基本沒有偏差(因為松下主機默認設置下色彩略偏冷)。

35mm廣角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畸變控制都很不錯。該鏡頭更是繼承了適馬專業級定焦的特點,畸變測試中橫平豎直,完全看不出畫面扭曲。

該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27cm,顯然相比普通35mm鏡頭更近,其放大倍率為1:5.7。加上畸變控制得比較好,可以抵到很近拍攝,能給我們的手辦拍個半身肖像。理論上,對焦測試應該在索尼上試(原因你們懂的),但因為我們拿到的是L卡口版本,大家心裡肯定XX了下。是的,畫質測試可能比E口版本略優秀,對焦測試麼.
該鏡頭配備了步進式的自動對焦馬達,可以實現靜音快速的自動對焦。在配合S1時,在僅有一盞燈從側面打亮的情況下,鏡頭能夠較好地配合機身進行自動對焦。在玩偶停止的時候,能很快地識別合焦,但跟焦的體驗確實要差點。
我們在S1屏幕上用手觸屏,不斷重新選擇對焦點,鏡頭均能準確地識別,並重新合焦。其切換的反應還是很快的,但速度相對慢一點。反正吧,大家要知道這頭對焦性能,還是看索尼版的表現吧。作為專業視頻媒體,呼吸效應肯定非常關注的。
從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出,焦點從後推移至前的過程中,畫面有明顯的呼吸效應,因此在拍攝視頻時要多加注意。

35mm F2 DG DN是適馬「I」系列的第2批產品,其設計吸取了前作的經驗,對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做出了呼應。


這是一支高畫質,便攜美觀的精工產品,很適合喜歡將一機一鏡放通勤包裡上下班或者喜歡把玩時尚物件,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用戶。老法師?哦,算了吧,他們不會買這種有逼格缺紙面參數的東西的!

優點:

1、輕便小巧

2、畫質優異

3、鏡頭蓋和外觀設計精緻

缺點:

1、呼吸效應比較明顯

2、如果有個白色版本,不更騷麼?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單評 |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
    11月6日,適馬發布24-70mm F2.8 DG DN | Art鏡頭,該款「DN」鏡頭是針對無反相機特點而全新設計的短法蘭距版本鏡頭。提供適馬、徠卡、松下L卡口以及索尼E卡口版本可選。此次影像狗有幸拿到了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的E卡口版本。
  • 「經典」的長焦微距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評測
    邊緣畫質方面,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依然不俗,在全開光圈下有很好的銳度表現,光圈逐步縮小銳度進一步上升,直至f/16之後邊緣銳度才開始下降。焦距:105mm(Super 35裁切)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曝光時間:1/200s  曝光補償:-0.3EV  白平衡:自動
  •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 Art鏡頭採用12組17片鏡頭結構設計,其中包含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
  • 【攝影】「暗夜之眼」在曼谷-適馬SIGMA 35mm F1.2 DG DN ART鏡頭體驗
    好,下面是正文:在Sigma 35mm F1.2 DG DN ART之前    2019年上半年購入了索尼的a6400 aps-c畫幅的微單,由於畫幅的限制,大光圈的定焦鏡頭就成為了比較急切的需要,在入手了Sigma 16mm f1.4和Sigma 30mm f1.4後,對適馬鏡頭有了比較好的體驗
  • 極限拆解 | 適馬24-70mm F2.8 DG DN Art拆解
    可以說,單就光學設計和科技運用,今天的頂級攝影鏡頭,已經超越了很多電影鏡頭,成為影像鏡頭的實力代表。拆解視頻進一步拆解,我們從卡口開始(前鏡組已不適合直接拆解了)。現在拆連接鏡筒的金屬連接筒蓋好,此時對著它默念咒語,並登陸微信查找。然後等待2個小時。
  • 適馬 | 24-70mm+35mm F1.2 DG DN下的二次元少女
    就在這個有些悶熱潮溼的夏天,我收到了適馬的兩隻專為無反相機開發的鏡頭:SIGMA 35mm F1.2 DG DN | Art(以下簡稱為35mm F1.2 ART)與SIGMA 24-70 F2.8 DG DN | Art(以下簡稱為24-70mm F2.8 DN)。恰逢朋友從外地趕來上海旅拍,三言兩語之後一拍即合,準備帶她去頗有上海味道的武康路走走,順便拍攝一套JK制服。
  • 適馬28-70mm F2.8 DG DN | Contemporary鏡頭外觀曝光
    據外媒爆料,適馬將於2月24日左右發布28-70mm F2.8 DG DN | Contemporary全畫幅無反鏡頭,該款鏡頭將提供索尼
  • 評測| 新慶爺快樂頭,適馬105mm F2.8 DG DN MACRO
    有些同學可能會問了那實際上中距離也很有用啊,十幾年前拿佳能百微拍人像的不是很多嗎——個人覺得那時候主要還是偏向於沒什麼辦法,人像焦距的85mm鏡頭不管是f/1.8還是f/1.2素質都實在是有點讓人沒眼看,需要數毛的話可能微距鏡頭反而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 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鏡頭上手玩
    而關於為什麼是f/2.8的光圈,這個就很好理解了,為了在控制體積的情況下儘可能做到大光圈,同時還要保證畫質,f/2.8必定也是經過適馬的工程師反覆測算過的,所以這就是我個人對適馬45mm F2.8 DG DN|Contemporary這支鏡頭在規格上的一些見解。
  • 【攝影器材】DxO測試適馬24-35mm f/2銳度驚人
    在去年適馬發布的幾款鏡頭中,24-35mm f/2 DG HSM Art因其獨特的焦段設置和F2的恆定大光圈而備受單反愛好者的關注。
  •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上手玩
    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的包裝箱延續了適馬的一貫設計,具有相當高的辨識度。適馬24-70mm F2.8 DG DN | Art採用了6片螢石級低色散(FLD)鏡片、2片特殊低色散(SLD)鏡片以及3片非球面鏡,適馬雖然不健身了,但堆料的習慣真是越來越嚴重了!
  • 橫評 | 35mm f/1.4自動鏡頭
    2、佳能35mm f/1.4L發布於1998年,至今已服役17年,對於一款鏡頭來說是相當長的生命周期了。那麼這款17年前的老將跟現在的新銳選手對比,到底有多少差距呢?5、適馬35mm f/1.4 Art適馬Art系列的第一款產品,也是一經發布便技驚四座。最大的優勢是僅售4000元的價格下卻有著碾壓之前所有35mm f/1.4規格鏡頭的素質——對於注重性價比的國內攝影玩家來說,絕對是極大的福音。適馬「黑科技」的名聲由此樹立。下面開始進入正式的測試環節。
  • 重塑經典——一款可以裝在兜裡的35mm F2 DG DN
    一直以來我都是35mm主鏡頭的發燒友;在我拍攝婚禮和活動時,它總是搭檔陪伴我的單眼相機。對於拍攝環境、新聞報導、紀錄片和旅行類型的照片,它的焦距是最恰當的。所以當Sigma發布這款35mm F2 DG DN時,我非常的激動和期待。雖然獲得金獎的35mm F1.4 Art非常出色,但是它個頭太大,更不用說35mm F1.2 Art,比較笨重。
  • 單評 | 適馬 85mm F1.4 DG DN Art
    001 解析度測試在解析度測試中,我們將其安裝在α7R Ⅳ拍攝,該機6000萬像素的解析度對任何鏡頭都是個考驗。實踐來看,拍攝的畫面焦點都能保證在眼睛位置,只要相機快門速度足夠,絕對是細節畢現。尤其是α7R Ⅳ這類6000萬像素的主機,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姑娘眼裡的血絲!從此圖我們不難看出,雖然拍攝的場地背景非常雜亂(後邊是綠化的樹和草),但得益於該鏡頭良好的虛化效果,背景過渡非常自然。即便是右上角無意間闖入畫面身穿深色衣服的行人,也被虛化得幾無可見。
  • 你們想要的適馬35mm F1.2 DG DN Art鏡頭正式發布(完整版)
    A | ArtSIGMA 35mm F1.2 DG DN
  • Art | SIGMA 35mm F1.2 DG DN
    「畫質至上」主義首個具備F1.2光圈的自動對焦35mm鏡頭 「無反時代的Art系列」全畫幅L卡口以及索尼E卡口的自動對焦鏡頭中,首支實現最大光圈F1.2關於產品命名:「DG」表示具有滿足35mm全畫幅傳感器成像圈的鏡頭、「DN」則表示專為短法蘭距的無反相機設計的鏡頭。【主要特徵】◆ 專為無反相機設計的高性能鏡頭系列在相機無反化進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市場上對高性能無反相機專用的全畫幅鏡頭的需求越來越大。
  • 適馬正式發布35mm F1.4 DG DN Art無反定焦鏡頭:上手與樣片圖賞
    適馬(Sigma)正式發布適用於索尼E卡口和松下/徠卡/ 適馬 L卡口的35mm F1.4 DG DN Art。
  • 適馬14-24mm F2.8 DG DN | Art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適馬14-24mm F2.8 DG DN | Art鏡頭採用13組18片鏡頭結構設計,其中使用1片FLD螢石級低色散鏡片以及5片SLD
  • 帶上適馬去旅行,適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使用感受
    作為一名忠實的佳能用戶,我最常使用的鏡頭當屬原廠EF 24-70mm f/2.8L II USM,而另一支常用鏡頭,是一支適馬定焦,50mm F1.4
  • 單評 | 適馬18-35mmT2.0 電影鏡頭測評
    我拿到適馬18-35mmT2.0電影鏡頭,搭配索尼攝像機(E卡口)對它進行了測試。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鏡頭各方面的表現。(視頻時長2分22秒,土豪隨意)適馬18-35mmT2.0電影鏡頭採用全金屬外殼設計,鏡筒直徑約320.5mm,自重1505g,相當於三瓶500ml礦泉水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