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大光圈、高素質鏡頭大行其道,但這也意味著體積和重量的煩惱,這對那些不將攝影作為工作,而是將其當成生活調味劑的用戶,頗顯累贅。另一方面,一些所謂的小體積大光圈鏡頭畫質堪憂、外觀土味,完全無法滿足追求品質的用戶的需求。
或許正因如此,徠卡和富士才不斷圈粉,獲得了大量高素質、高消費的年輕用戶。
適馬本次發布的幾款「I」系列鏡頭就主打緊湊小巧、高光學素質和高級做工,今天我們先來看看35mm F2 DG DN(明天發布60mm F2)!
這支鏡頭全稱35mm F2 DG DN | Contemporary(以下簡稱35mm F2),與此前已經發布的45mm F2.8 DG DN 屬於同系列,本次適馬還同期發布了65mm F2(24mm要等等才有),它們組成了適馬嶄新的「I」系列鏡頭。
適馬提出:讓鏡頭並不只是一個「記錄工具」,既然都不用手機要買鏡頭了,那操作感就更要體現出來,要好看,還要契合無反特性,做得夠小。
所以I系列提供相對的大光圈、高畫質、高級做工設計,同時具備符合用戶拍攝需求的光學素質。一句話,這是一系列
小巧而高級的定焦鏡頭!1、Incredible Optical Quality優異光學素質2、Impressive Build Quality精湛做工3、Innovative User Experience創新用戶體驗
這支35mm F2實際體積較小,大概高70mm,最寬處直徑為65mm,濾鏡口徑為58mm(拿到官方數據前影像狗皮尺組測量),女生可以一手包住。
由於整體沿襲了45mm F2.8的用料和設計風格,鏡頭外筒採用鋁合金為原料切割CNC加陽極氧化工藝,風格有點像適馬自家的電影鏡頭。
雖然體積小,但因為金屬鏡筒加玻璃鏡片用料十足,所以不會如塑料樹脂頭那般輕飄飄,我們在辦公室測得重量為320g左右;拿在手裡頗為稱手。
其遮光罩為金屬材質,並且也採用了類似功能環的豎紋裝飾。安裝上遮光罩後,鏡頭整體依然相對小巧,並且設計感十足,檔次感相當高。
35mm F2的金屬鏡筒在萬紫千紅的白背景下,映射出五彩斑斕的黑。較粗對焦環,較細的光圈環,相映成趣,有著強烈的質感和設計感,讓人印象深刻。
兩個功能環中間採用適馬Art系列後端相同的拉絲工藝,再加上修型等細節修飾,給人以典雅不凡、低調奢華之感(好了,我們詞窮了)。
整體來看,該鏡頭外表相當簡潔,只有一個按鍵切換手動對焦/自動對焦。這個切換鍵平行於鏡筒,大小得體,扳動時手感舒適。
當按鈕處於MF檔時,切換鍵餘部為黑色;而AF檔時則是白色,這也方便了用戶目視判斷對焦狀態。
轉動對焦環其阻尼適中,順滑流暢,手感接近適馬電影鏡頭,明顯經過工程師精心調校。轉動光圈環時其檔位間轉動乾脆、定位準確,並且會發出小小的清脆的聲音,很有經典手動鏡頭的感覺。
在設計上,適馬在積累了前作經驗的基礎上,將F22與A檔間的距離增長,同時增加些許阻尼,有效的避免了誤切換。
由於光圈環不是完整的圓環設計,當我們把鏡頭放在桌面上時,鏡頭不會自由滾動,可以有效防止鏡頭移動。
適馬在本次發表的產品中,創新的試用了磁吸式的鏡頭蓋(也附送有傳統塑料鏡頭蓋)!
磁吸式鏡頭蓋採用金屬材料,不但B格滿滿,而且裝取迅速,對鏡頭的保護也相對到位。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只需將鏡頭蓋輕輕往前筒一放,鏡頭蓋就會牢牢吸附在上邊。取下時一拔即可,相當方便。鏡頭蓋除了採用金屬材質,內部還有植絨設計,不用擔心刮傷鏡筒鏡片。當然,植絨材料相對容易沾灰,大家不要將其與毛衣等混在一起(不影響使用,只是粘了毛稍微不好看,強迫症會不斷清理)。
該鏡頭採用了10片9組設計,其中包含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用料相當實在(這也看得出其畫質必然優秀)。在燈光下,其前組鏡片呈現出淡淡的綠色,通透乾淨。雖然配有磁吸式鏡頭蓋,但並不影響安裝圓形濾鏡。
據說適馬還附送有掛環,掛在隨身物件上以後(比如包或腰帶),取下的鏡頭蓋就可隨時吸附在上邊,方便攜帶和收納。不過我們沒拿到這小配件,所以就去蜂鳥盜了張圖過來用用。
在卡口位置,適馬採用了高強度的黃銅材料,切割和組裝工藝非常精緻,整體看上去很乾淨結實。卡口由4顆螺絲固定,相當牢固。
尾部鏡組大小適中,鏡片依然非常通透,我們直接就能看到內部的9葉光圈葉片。可以肯定的說,該鏡頭的消光處理做得很好。
最後我們再看看該鏡頭的規格:
鏡頭焦距:35mm;
鏡頭光圈範圍:f/2-f/22;
光學結構:10片9組(1片SLD特殊低色散鏡片和3片非球面鏡片)
光圈葉片:9片圓形光圈;
放大倍率:1:5.7
最近對焦距離:0.27m;
濾鏡尺寸:φ58mm;
鏡頭尺寸:φ70mm×65.4mm;
重量:325g
卡口類型:L口、E口
據適馬介紹,幾款新的I系列鏡頭都借鑑了其電影鏡頭標準,因此畫質必然向電影級產品靠攏,我們也想看看他們是吹牛,還是真的如此給力!
001 解析度測試
我們的解析度測試採用L口的松下S1R,4700萬像素對鏡頭的考驗還是很嚴格的。
從以上的截圖可以看出,這支鏡頭在光圈全開的狀態下,中心畫質就相當優秀了,邊角畫質雖然略微差距,但已比某些國產或老款定焦最大光圈的中心部分強。由此可見,適馬的這支鏡頭最大光圈可常用、好用。
稍微將光圈收至F2.8,可以看出中心畫質更加紮實,而邊角畫質也變得很銳利。從F4開始即進入了這支鏡頭的最佳畫質狀態,一直到F11,再往下走,因為眾人皆知的高像素數位相機造成的光衍射,畫質開始下降,在F22時,中心和邊角均有較明顯下滑。別看光圈看起來不很大,但35mm F2光圈全開時,焦外依然過渡自然。其中心光斑呈現非常圓潤的形狀,邊緣則有少許呈檸檬狀的口徑蝕,光圈收小一級,其整個畫面得光斑馬上變得圓潤起來。再看前景,依然是過渡柔和,美麗自然。
003 MTF曲線從官方的MTF曲線來看,也反映了我們的測試。其拍攝的畫面對比度非常優秀,成像通透,解析度也相當的高,完全可以滿足高像素主機的需求。從其MTF曲線圖中,我們也可看出該鏡頭有非常優異的虛化能力,所以確實是一支高性能定焦鏡頭。
這支35mm F2在光圈全開時有可見暗角,收一檔到F2.8時,暗角馬上變得不再明顯,再收一檔到F4,暗角基本消失。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成績,即使拍攝動態視頻,最大光圈下也完全不會影響畫面表現。
在光圈全開時,我們可以看到其有輕微紫邊,收小到F2.8時,其畫面有明顯好轉,已幾乎看不到紫邊。
另外,其畫面中也沒出現可見眩光,說明它的眩光抑制能力很好。我們用S1R加鏡頭拍攝德塔色卡,然後在達文西中查看。
因為松下主機特有的色彩傾向,所以該鏡頭在松下主機上,綜合表現出的色彩傾向為略微偏冷,結合我們之前測試的松下主機和鏡頭分析,該鏡頭色彩為中性,色彩基本沒有偏差(因為松下主機默認設置下色彩略偏冷)。
35mm廣角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畸變控制都很不錯。該鏡頭更是繼承了適馬專業級定焦的特點,畸變測試中橫平豎直,完全看不出畫面扭曲。
該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27cm,顯然相比普通35mm鏡頭更近,其放大倍率為1:5.7。加上畸變控制得比較好,可以抵到很近拍攝,能給我們的手辦拍個半身肖像。理論上,對焦測試應該在索尼上試(原因你們懂的),但因為我們拿到的是L卡口版本,大家心裡肯定XX了下。是的,畫質測試可能比E口版本略優秀,對焦測試麼.
該鏡頭配備了步進式的自動對焦馬達,可以實現靜音快速的自動對焦。在配合S1時,在僅有一盞燈從側面打亮的情況下,鏡頭能夠較好地配合機身進行自動對焦。在玩偶停止的時候,能很快地識別合焦,但跟焦的體驗確實要差點。
我們在S1屏幕上用手觸屏,不斷重新選擇對焦點,鏡頭均能準確地識別,並重新合焦。其切換的反應還是很快的,但速度相對慢一點。反正吧,大家要知道這頭對焦性能,還是看索尼版的表現吧。作為專業視頻媒體,呼吸效應肯定非常關注的。
從拍攝的畫面可以看出,焦點從後推移至前的過程中,畫面有明顯的呼吸效應,因此在拍攝視頻時要多加注意。
35mm F2 DG DN是適馬「I」系列的第2批產品,其設計吸取了前作的經驗,對消費者關注的痛點做出了呼應。
這是一支高畫質,便攜美觀的精工產品,很適合喜歡將一機一鏡放通勤包裡上下班或者喜歡把玩時尚物件,追求品質生活的年輕用戶。老法師?哦,算了吧,他們不會買這種有逼格缺紙面參數的東西的!
優點:1、輕便小巧
2、畫質優異
3、鏡頭蓋和外觀設計精緻
缺點:
1、呼吸效應比較明顯
2、如果有個白色版本,不更騷麼?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