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帶孩子飛,這9件事你做對了嗎?

2021-02-27 黃紛紛的讀寫世界

麻麻在這裡(微信號mamababa365)

↑長按,複製到手機「添加微信公眾號」可關注

這裡是檬媽黃紛紛的原創育兒分享號

暢談育兒經驗,也分享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思考

這是「麻麻在這裡」第34篇文章



一不留神,下周就過年啦!有些粑粑麻麻已經帶著娃兒回到老家享受幸福的春節假期,不過相信更多的粑粑麻麻和檬媽一樣,還堅守在工作崗位嗷嗷……我們要到這個周六,才一家人坐高鐵回潮州。哦,不對,檬爸還要留著上班到春節前最後一刻,也許今年得一個人過除夕……聽說除夕加班只有兩倍工資,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咱們還是聊回家的事吧。春運出行叫人膽顫,何況帶著一個小屁孩,箇中辛苦,一言難盡。但家是一定要回的,比起回到家的快樂,路上的艱辛也算不得什麼。檬媽準備從今天起,和大家聊聊春運帶孩子、特別是小嬰兒出行的事兒。出發前多點準備,就能讓孩子多一份安全和舒適,大人也不用太辛苦。

今天就從坐飛機開始吧。很多家長春節帶孩子回家,為了保證安全、縮短旅程時間、提高舒適度,都選擇搭乘飛機。對很多小寶寶來說,這也將是ta人生的第一次飛行。那麼,帶孩子飛,粑粑麻麻該怎麼做呢?

今天檬媽請來一位主講嘉賓,是檬媽的好朋友曼竹魚,有一個快一歲的女寶寶。曼竹魚是前資深記者,現在是幸福的全職媽媽,已經帶女兒飛了八趟,最遠到過泰國清邁。下面是她的「帶娃飛行秘笈」,都是扎紮實實的硬貨。檬媽做了些補充。黃檬檬還沒坐過飛機,檬媽補充這些是其他麻麻的智慧結晶,就不一一署名了,在這裡謝過哈!

1 訂嬰兒票要儘早

不少麻麻也許不知道,坐飛機嬰兒也是要買票的。嬰兒票為成人票價的十分之一,雖然沒有獨立座位,但每趟航班的嬰兒票有限。購買好大人票後,就把嬰兒票也儘快訂上。

(2周歲以上的孩子按全票價的5折,有時如果遇到機票打折多的時候,兒童仍然只能買5折票,比大人票還貴,叫人鬱悶。此外兒童票還要交納60元稅費。另外,一名成人只能帶一個2歲以下的嬰兒乘機,如果需要同時帶兩個小嬰兒則需購買一張兒童票。——檬媽)

2 選班次、座位有講究

如果想座位舒服點,可以選擇高端經濟艙,提前選座時最好不要選靠過道座位,以免行李滑落砸到寶寶。如果寶寶已添加輔食,可以提前申請機上嬰兒食品(我家娃還沒機會享用到航空嬰兒食品,因為我總是忘了提前申請。據說是最遲在起飛前一天)。

(飛機班次儘量不要挑選下午偏晚的班次,晚上當然更要避免。一個是因為容易誤點,另一個是孩子容易困,太累了。選位的話,如果有兩位成人,可以選擇中間隔著一個空位,如果運氣好這個位置沒有人,那孩子就可以坐。當然春運期間比較難有這樣的好事,平時可能性大一些。如果有人坐,那也可以和他換位。——檬媽)

3 機上嬰兒床提前申請

也可以提前申請機上懸掛式嬰兒床,先到先得,但對寶寶月齡和體重有限制,這基本上是小月齡寶寶才能享受的福利。


機上嬰兒床是掛在洗手間外壁的牆上↑,只能接納身長74公分以下、體重22斤以下的寶寶,小月齡的寶寶才能用上。用過的粑粑麻麻有的大讚孩子睡得香,也有的表示「悔青了腸子」,因為洗手間經常有人出入,孩子被吵醒不肯睡只能抱著,但那一排的座位扶手不能抬起來,大人歪著身子孩子蜷著腿,長途飛行,彼此都很折磨……檬媽如實寫出來,供各位爸媽參考。


有位媽媽貼出來的孩子在機上嬰兒床的照片,還真得挺擠的,但娃兒舒服就好。↑

4 媽媽登機包要備齊

你的隨機媽咪包裡至少該有這些:

1)寶寶的出生證(或戶口本);出境的話帶上護照、籤證,通行證等有效證件

2)足夠的尿片,擦PP溼巾,隔尿墊(飛機上的廁所有尿布臺,比在座位上換好)

3)至少一件保暖的外套。飛機起飛平穩後機艙內一般溫度比較高,飛行過程中讓寶寶穿著舒適即可,目的地的氣溫相對較低的話,出機艙前就把外套穿上。所以不要把寶寶的衣服都託運了。

4)母乳媽媽建議帶上一條大大的深色披肩(有的飛機上也有薄毯子,但不確定,自帶一條保險點),寶寶想吃奶時可以遮擋一下,如果吃飽困了,睡在大人身上,又可以當臨時小被子

5)有的背巾也可以起到遮擋&被子的作用。同時寶寶睡在大人身上,讓Ta睡在背巾裡也可以讓大人稍稍解放一下雙手。我一般是用背帶,babyBjorn是我帶娃出行最愛的神器。(航空公司對隨身上機傘車的重量及長度有限制)

6)其他。寶寶奶瓶奶粉,水杯,零食及零食盒,小玩具,擦手嘴的溼巾。有說飛機起飛壓耳會讓寶寶覺得不舒服,建議帶上安撫奶嘴來緩解。我娃四個月時第一次坐飛機用過安撫奶嘴,之後就沒用上。這看來因娃而異。

5 候機提前解決吃喝拉撒

1)帶寶寶的經濟艙旅客過安檢可走綠色通道。

2)如果從出門到下飛機的時間段碰上寶寶的飯點,建議起飛前在機場找個有兒童餐椅的餐廳(或者也可自帶可攜式固定寶寶吃飯的布條),把娃餵飽先。可以帶上米糊、罐裝輔食泥(機場有熱水提供),也可以帶個保溫杯裝寶寶的粥

最好再把尿片也換了(有的娃飯後不久就拉臭)。在飛機餵還沒有獨立座位的寶寶吃飯,絕對更麻煩。在飛機上可以給些零食,比如香蕉,麵包,泡芙,米餅,這些屬於對付寶寶乘機無聊煩躁的安撫物

3)廣州白雲機場在候機區有哺乳室,室內有搖椅等玩具(不過不太新。有飲水機但很可能沒水。沒有單獨廁所)。必須提醒的是:哺乳室聽不到機場廣播通知,所以務必留意登機牌上的登機時間(這是我的慘痛教訓)

值得一提的是,白雲機場南航貴賓區闢有兒童遊戲區(提供豐富的宜家玩具,以及繪本)。此外,還有單獨一間哺乳室,貴賓區內也有粥、水果等適合小寶寶的食物,總之考慮周到。持南航金、銀卡,或頭等艙公務艙的帶娃乘客就讓娃也享受下南航的VIP服務吧。

6 大點的孩子要防走失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防走失。機場有太多讓孩子新奇的東東,能獨立行走的孩子要特別看護好,特別是幾個大人一起帶孩子出行,容易互相依賴反而放鬆了對孩子的看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防走失背包,家長拉著繩,放心些。——檬媽

檬總用的是這款放走失背包,little life,很Q,有根手繩大人可以牽著,像溜小狗哈哈……↑

7 飛行途中安撫寶寶

飛機起飛後,飛行聲音(類似白噪音),大人的懷抱,若再加上吮吸,對於小月齡寶寶很容易就製造一個入睡的環境。稍大點的寶寶,可能就不那麼容易對付,帶娃坐飛機,我個人覺得最麻煩的是寶寶煩躁鬧覺。因為機艙環境封閉,寶寶不能隨便走動,又很興奮好奇,想到處摸摸看看。怎麼辦?

我的做法是,如果從出家門到下飛機時間段內,碰上娃白天小睡的時間點,務必先睡上一陣(比如出家門到機場的路上),要不在飛機上困極鬧騰起來很要命 。飛機上鬧覺難哄的話,披上披肩餵奶有助於寶寶平靜下來入睡。習慣吃安撫奶嘴的寶寶也適用。

嬰兒沒有自己的座位,是坐在大人身上。嬰兒安全帶要大人主動諮詢空乘,但我目前搭乘過的八次南航航班,有的會另加一根安全帶,將寶寶固定在大人身上,有的則沒有。我的辦法是在飛機起飛和下降過程中,包括顛簸時,將寶寶用背帶固定在身上。


背帶、背巾可以充當機上的嬰兒安全帶,比如這位媽媽這樣。↑

8 如何應對寶寶暈機


長途旅行奔波,孩子說不定會暈機,最好隨身多帶上兩身備用衣服和大包紙巾。可以準備一點山楂片、果丹皮類的食物,儘量登機前不吃雞蛋、肉類,少喝奶。如果寶寶嘔吐,儘量多讓他喝水,哪怕喝了吐也比脫水好。另外除了準備備用的衣物外,幹、溼紙巾一定都要準備好,還要充分利用飛機上的嘔吐袋,可以多跟空姐多要幾個,提前撕開口。如果吐的比較嚴重,下飛機最好去看一下醫生,不嚴重的話多休息,吃點清淡的粥即可。——檬媽

9 起飛降落預防耳朵不適

飛機起飛、降落時,當飛機到達8,000英尺時,我們耳朵內部受到的壓力比艙內壓力要高,所以耳朵就會開始疼痛、不舒服,這時候粑粑麻麻要特別注意。因為寶寶不知道怎麼緩解這種壓力,所以粑粑麻麻要幫助他儘量減輕這種不適——讓他吃奶、吃東西,和他一起扮鬼臉、打個哈欠,會讓他的面部肌肉拉長,並活動下巴,等等。——檬媽

帶娃乘坐飛機出門,的確是挑戰。所有的經歷都是在鍛鍊寶寶和大人,不是嗎?最後提醒,準備充分,最好早點出門,確保時間從容搭上飛機。

(全文完)

本文原創,如欲轉載,請後臺聯繫取得許可,否則黃紛紛將追究你的責任哦!

這篇文章如果讓你有收穫,希望點讚支持!如果喜歡本文,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黃紛紛也很希望知道你的意見,有話就直接回復,我每一條都會看並且回復。


手機掃描二維碼可關注


--我是分割線---

目錄

回復以下括號內數字,可回顧往期精華文章,或者回復其他數字可以看到對應文章:

[34] 《收藏書單:國內版凱迪克作品匯總》

[33] 《繪本界奧斯卡開獎啦!》

[32] 《沒有逛博物館?那臺灣就白去啦——臺灣親子遊博物館攻略》

[31] 《牙齒撞掉了可以救活?專業牙醫說,這是誤導》

[30] 《帶上繪本,去動物園看大象》

[29] 《安全座椅用不上?搞定屁孩講方法》

[28] 《職場媽媽,你應該愛自己多一點》

[26] 《2014年超棒的童書,你錯過了幾本?》

[25] 《黃檬檬2014年最愛十本書》

[23] 《乾貨︱廣州三大兒童公園實玩報告》

[20] 《為什麼要讓孩子講方言?》

[17] 《如何愛上床?——小屁孩睡覺大問題(上)》

[18] 《早睡難不難?——小屁孩睡覺大問題(中)》

[12] 《天冷了,該怎麼給娃加衣服?》

[2] 《孩子愛上的第一本書》

[5] 《警惕孩子的「自然缺失症」》

[6] 《讓孩子著迷的觸摸書》

[9] 《汽車盲區:孩子的猙獰殺手》

[11] 《圖書也3D,寶寶玩不夠!》

[14] 《怎麼給孩子講故事?粑粑麻麻來學學!》

  

相關焦點

  • 喬遷:公益這件事我做對了
    喬遷:公益這件事我做對了 2018-06-2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皮磊 這件事我做對了 《公益時報》:從最初埋下公益慈善的種子,到後來發起成立健坤慈善基金會,這跟你的家人有很大關係。兩年之後再來看這件事,你如何評價自己當時的決定? 喬遷:成立基金會和我的兒子以及母親有很大關係,因為我發現公益是我們之間溝通的一個很好的紐帶。
  • 春節千萬別逼孩子做這件事!
    春節期間家長帶著孩子走親訪友,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可也有家長反應了一個頭疼的問題: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娃有點兒「上不了臺面」。
  • 雖然經常出差,但我非常慶幸自己做對了這兩件事
    因此,我在這裡特別準備了4份禮物,專門送給這4位重視孩子教育的長輩:請4位長輩看到文章以後,在文章後面留言,留下您的:收件聯繫人+電話+地址,我好把禮物寄給您。在咱們這裡,老人帶娃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但是外婆覺得我這就是在虐待孩子!外婆把開心一天的食譜,幾點吃這個,幾點吃那個,安排得妥妥的。開心沒有挨過餓,吃飯的時候不想吃,後來就越吃越慢。吃飯慢,外婆就餵(其實也可以說是往嘴裡塞)。一直到上大班,依然在餵飯。外婆說:「開心不好好吃飯,你怪我也沒用,但是小孩子長身體,營養要保障的呀!」
  • 孩子的發展,你做對了嗎?
    打從孩子出生那一天開始,每天都要問自己:我會是好媽媽嗎?我用正確的方法對待自己的小孩嗎?我的孩子是否在正確教養方式下快樂長大?把這些問題攔街問每位媽媽,從年輕少婦到資深美少女,每個人都會搖搖頭說:「每個人都是生小孩那一天才開始學著怎麼當媽媽。」
  • 當兵前,一定要做這9件事!
    參軍入伍了,該和女朋友分手嗎?
  • 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父母一定要陪他做這4件事,你還差幾件?
    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也為了拉近親子間的關係,父母再忙也要抽空陪他們做這4件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噢!一起放風箏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跟著門口的大哥哥一起放風箏,拿著自己做的「劣質」風箏,一路狂奔到空曠的田野裡,一人拉著風箏線,一人拉著風箏頭,迎著風狂跑,當看到風箏成功飛起來的那一刻,真的覺得無比的快樂與自由,仿佛是自己在天上飛一樣。
  • 人生這9件事,讓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三件不能等的事,三件不能怕的事,三件不能悔的事…看似簡單容易,卻完整的構成了每個人的一生。也許很多人都曾因其中的一兩件事迷茫、煩惱;也許這會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必然。唐朝有個姓楊的人,家貧如洗,但十分孝道,靠討飯養其父母。故人們叫他楊乞。他所討食物,都帶回家中奉獻雙親。
  •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時間:2020-01-24 1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節貼對聯的講究!你貼對了嗎? 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將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那麼,馬上要過年了,2020年春節貼對聯有什麼講究?其寓意是什麼?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思考: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我們利用「黃金圈思維」提出三個問題:解答:一、為什麼孩子要做家務?當一個孩子從小參與到家務中時,他會逐漸明白,個人的努力可以促進集體變得更好,這不僅是培養他的團隊協作能力,也是讓孩子具備獨立自主性。(4)學會了生活的技能,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家庭使命感。
  • 宅家「帶娃三十六計」,父母可以帶孩子做的36件事
    為了讓大家陪娃有思路放輕鬆大叔畫了一版「在家帶娃三十六計」就算是給大家提個醒是父母可以在家引導孩子或陪孩子
  • 酷派的青年派路上,cool品牌已經做對了這4件事
    酷派的年輕化戰略初見成效,這讓我想起李安電影裡的少年派,酷派接下來的青年派發展軌跡或許也是一條奇幻之路,有機會也有挑戰,但至少cool品牌已經做對了4件事。花花微博坐擁934.3萬粉絲,作為資深火星人,必定也是有性格的青年們,他們想要用上跟idol一樣的手機那種急切的心情能體會嗎?這其中的消費心理和衝動不可小覷:第一時間用上跟idol一樣的手機也是具有無上的榮耀。 無須多言,僅僅是cool1 dual生態手機的硬體配置就能讓用戶感受到它的「性格」突出。
  • 孩爸不知道怎麼陪孩子?那就做這9件事!
    而爸爸對育兒的參與程度越高,孩子就越聰明,適應力更強,在爸爸精心照顧下成長的孩子,更富有責任感… 下面看看爸爸需要和孩子一起做些什麼?性別是比較敏感的事情,三歲左右的孩子,就會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男生還是女生,也會冒出很多奇奇怪怪的關於性別的問題。而性別這件事情,由爸爸聊,對孩子更有說服力。
  • 爸爸陪孩子的時候,媽媽別做這件事!
    更不能亂貼標籤,「你們男人……」「你不要給我添亂就燒高香了!」  喚起爸爸們的育兒參與度並不難,關鍵看你舍不捨得放手。要像對待新人同事那樣,給他們表現機會,相信他們肯定會通過考核並轉正的。  其實,媽媽們剛開始帶孩子,也會磕磕碰碰,狀況百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過程。  大家都是初學者,在摸索中同孩子一起碰撞,一起成長,才是親子陪伴的最大樂趣。
  • 今年過年回家,一定要記得帶父母做這三件事!
    但是除了吃吃喝喝外,我們還能為父母做點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總結出了三件過年回家一定要帶父母做的小事,趕快get起來吧!天冷加衣,暖暖貼心陪伴正值冬季,儘管熱鬧的春節氛圍為這個寒冷的季節帶來一絲溫暖,但是年紀漸大的父母還是會比較怕冷,因此帶父母去買一件保暖內衣再好不過了。
  • 這件事好處那麼多,你的一歲孩子開始了嗎
    雖說都是一些小事,但做家務的過程,小森都樂在其中。也許有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會說,小孩子做什麼家務,還不如玩玩具開心,或者看看書還能學知識。從我對小森的觀察來看,做家務對於他來說其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 【全球洗手日】「手」護健康 洗手這件小事你真的做對了嗎?
    【全球洗手日】「手」護健康 洗手這件小事你真的做對了嗎?來自嘉定鎮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家庭醫生陸秋霞為師生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手衛生健康小課堂」,一邊帶領學生們正確洗手,一邊進行趣味提問,臺上臺下熱情互動、寓教於樂,再一次號召少年兒童從小養成勤洗手、講衛生的好習慣,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 學鋼琴這十件事不要做!
    可是他一彈就明顯聽出來他功底不夠,只是勉強把音符彈對了。還非得要原速彈,用錯漏百出來形容毫不誇張…對這種人樓主表示不理解,說著「我會彈xxx很難的曲子」有什麼意義呢?不過是那時候口頭爽而已。自己費勁把音符好歹彈對了就叫完成了嗎?自己聽著自己彈成那樣不糟心嗎?水平不夠非彈難度大的曲子對你有什麼好處?
  • 含春節!含稅846往返日本,春節飛首爾也超便宜!
    這兩天越來越多的粉絲詢問春節票,然而機制的粉絲春節票早已收入囊中。那麼,到底還能買到便宜的春節出國機票嗎?
  • 假如疫情結束,你要做這九件事嗎?最後一件不做「死亡率」100%!
    我們不得不思考—— 眉山人,疫情後 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這是流行的一句民謠。 現在來看,這句民謠絕對是至理名言。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小編春節前犯下了一個嚴重錯誤,那就是沒有理髮。
  • 孩子成長從小看大,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視頻中,安吉乖巧的蹲在地上,很認真地用搓衣板洗衣服的樣子,讓我覺得,這孩子真暖心。在中國,對於「該不該讓小孩子做家務」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爭議的,甚至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還小,讓他們做家務,太早了。但胡可卻給出了一個漂亮且滿分的答案: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會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