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四個導演中,趙薇一直給人兩個感覺:一個是真心姐姐的形象,很溫暖;另一個是情商高,即使是演員演的不好,她也總能用很委婉又精準的話來點評。
但最新一期節目中,趙薇一改往常,竟然很直觀地吐槽:矯情!而面對同一件事,爾冬陞雖然也沒有說得很好聽,卻讓人感到溫暖。
而兩人這種微妙的反應,恰恰暴露了他們是如何看待《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
李溪芮和孟子義,兩人選了郭敬明導演電影《小時代》的一個片段。
大概劇情是,林蕭(原楊冪飾演)發現閨蜜顧裡(原郭採潔飾演)瞞著自己讓周崇光假死,於是去找顧裡理論,兩人大吵一架後,又和好了。
這一段表演,狀況百出。
首先是,李溪芮中間忘詞,又重複了臺詞;其次是,兩人的角色人物關係混亂。兩人幾乎從開始吵架吵到結束,全程一個比一個激烈,完全沒有舒緩的時候,節奏堆砌得讓人腦殼疼。
郭敬明對於此段的評價,把問題歸結到是原電影通過道具將氣氛烘託到某種極致,因此也允許演員的表演有些浮誇,但這種浮誇,是和電影匹配的。
然而,現場沒有條件去營造那種極致,因此顯得李溪芮和孟子義的表演特別假。
李溪芮從選角開始,就堅定不移地選擇了「顧裡」這個角色,原因很簡單:因為顧裡和她很像。
至於哪方面像?直到表演完了,大家才從李溪芮的解釋中獲知,原來是:脆弱。
她也自認演的不好,因為忘詞、重複臺詞,這是一個演員犯的最低級的錯誤,連自己都無法原諒。很想要把這個角色演好,最後卻適得其反。
但導演們認為臺詞的出錯無傷大雅,硬傷還是表演的部分。
因為自責,李溪芮從表演的地方走到臺前的時候,一直在哭。
趙薇和爾冬陞看在眼裡,反應卻截然不同。
在趙薇眼中,發生在導演喊卡後的部分,是李溪芮她們還在演。
所以,她很看不下去。
一開始還比較客氣,說還是臺上的戲更重要。
之後又說李溪芮和孟子義兩人特別逗。尤其是孟子義,看著李溪芮一直在哭,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要跟著哭。
而爾冬陞導演,一開始也說了兩句狠話,直接質問李溪芮是否真能幹這一行?
而此時,李溪芮給了一個讓人覺得很莫名其妙的答案:
爾冬陞直接否定她的答案。他告訴李溪芮,你就是你,和顧裡沒有關係,顧裡只是郭敬明導演設計出來的角色。
緊接著,爾冬陞又直接問李溪芮能不能堅強一些?
沒想到,李溪芮卻反問說能不能不堅強?
其實,看到這裡,可能大部分觀眾的看法,和趙薇是一樣的,那就是完全沒有必要這樣。
表演結束了,咱們理性地去討論不好嗎?整這些么蛾子有什麼意思?
但爾冬陞如此嚴肅地追問,也許,問題沒有那麼簡單。
與趙薇的不同,顯然爾冬陞看到的是李溪芮在戲結束後還一直沉浸在那個角色中,難以抽離。
所以,看著爾冬陞一步步逼問,到最後發現,他的最終目的是告訴李溪芮:你不是顧裡!
這個結論,不是否定之前李溪芮覺得自己和顧裡很像的說法,而是像喚醒某個沉睡的人的有效暗號。
表面上看,趙薇和爾冬陞是從不同的角度,去點評李溪芮和孟子義的這段表演。
但就像郭敬明常說的,每一個設計、反應背後的動機。每個導演的點評,也反映了他們是如何看待《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
之前,六六一直認為節目這四個導演的配置,郭敬明顯然是負責綜藝節目話題度的部分。而郭敬明的表現,顯然完成了這個目標,這是一個綜藝節目的需求。
但看了第三期趙薇和爾冬陞的這段點評,六六突然明白,表面上看趙薇很盡職在做表演點評這部分,但在她心裡,這始終就是一個綜藝節目。
對嘉賓的採訪、背後的故事,已經成為很多綜藝節目的常態。
也許,李溪芮的這一連反應,在趙薇眼裡,也是綜藝節目的套路。
所以,她的結論是矯情。
爾冬陞雖然在第一期的點評很辛辣,也很有綜藝感。但幾期看下來卻發現,他的點評,從來只是針對演員。
比如對於李溪芮,爾冬陞很敏銳地觀察到難以出戲這一點。
大概「症狀」似曾相識吧!以往和他合作過的演員,也有難以從角色中抽離出來的,那對於他們的現實生活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他的習慣是,當場就讓演員把情緒都釋放完,才讓他們回家。
出戲和入戲,對演員來說很矛盾,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作為演員,要感性才能更敏銳地捕捉到角色的情感。可是,戲結束了,要馬上放下角色,卻很難。
誠如梁朝偉這樣的演員,也經常有出不了戲的時候。
當初和湯唯拍戲,他就曾李安說他的腦海裡全是蘇麗珍。而那時候,《花樣年華》已經過去七年了。
爾冬陞從演員到導演,又和各種各樣的演員合作過,所以在這方面他很了解,也很愛惜演員,也不遺餘力地去幫他們。
當然,四個導演中,高人還是陳凱歌。
「不太像綜藝節目的綜藝節目」,這是《演員請就位》在他心中的定位。
他把綜藝節目的套路摸清楚,但很多時候對於可能成為爆點的部分,他又常常四兩撥千斤,言簡意賅,或者保持沉默。
但對於演員的表演點評,他極其細緻,但說出來的每一句話,精準且可操作性非常強。
就像一個縱觀全局的高人,站在高處看你們玩,關鍵時刻點撥一下。
——END——
本文為作者原創文章,洗稿抄襲必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自網絡,若侵聯刪。了解更多明星娛樂八卦、經典影視劇背後的故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