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過三十歲,往往很容易感受到某種來自世界的惡意。
比如在坊間市井裡流傳了許多年的「民諺智慧」,說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豆腐渣。
比如相親的時候,對方介紹人問清年齡然後止不住搖頭嘆息的樣子。
比如已經完結的爆款劇《三十而已》之前網絡點擊率最高的片段之一,是王漫妮揚言與海王梁正賢分手然後當眾脫衣服的劇情。
三十歲女主險些一絲不掛的窘迫臉,觀眾明顯喜聞樂見。
再比如,前兩天,有微博網友投稿說自己不幸被綠,決意把渣男送的蒂凡尼項鍊掛上閒魚轉賣,結果遇到一位有購買意向的三十歲女性買家,表示和她一樣,遭遇了類似的狗血劈腿事件。
這位小姐姐因為手頭拮据跑來閒魚碰運氣,希望能戴著喜歡的奢侈品「美美地去民政局離婚,為自己贏得最後的一點尊嚴」。
兩個女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共鳴感油然而生,最後反而聊成了閒魚好友。
這段聊天記錄截圖po出來之後,瞬間引發全民大討論。
有人聯想到《三十而已》裡陳女士遭丈夫出軌後的臺詞,唏噓不已。
有人開嘲諷,說一個女人混到三十歲還想著買奢侈品撐場面,那是虛榮,還試圖在閒魚上找別人便宜出讓的奢侈品撐場面,那是失敗。
但更多有著不一樣切身感受的姐妹們,恐怕發自內心想問的是….
面對著世界的惡意,三十歲女性到底靠什麼撐場面?
已經引起了爭議的奢侈品牌項鍊,顯然不會是三十歲女性撐場面的正確思路。
同理可證,各種貂各種驢各種大衣外套各種手袋包包,以及各種「形而下」的選項。
所以,要說三十歲女性靠什麼撐場面,群眾呼聲最高的答案,可能是以下幾個——
靠顏值。靠男人。靠孩子。還有靠事業。
其中,顏值當然是個悖論。
畢竟現在這個進化階段的人類,還沒有能力抵擋時間和膠原蛋白的同步流逝。
女人過了三十歲,再怎麼駐顏有術,再怎麼用大牌護膚精華加持,細紋、雀斑、後退的髮際線等種種衰老痕跡,終究還是可能會在自己不經意之際,悄咪咪爬上臉。
即使它們暫時沒來得及蹬鼻子上臉,但是,當你注意到那些瓶瓶罐罐上寫著「抗初老」三個字的時候,你心裡想撐的場子,怕是早就塌了。
至於男人。
已經有無數案例證明,三十歲女人的身邊,不管什麼男人,在考慮靠他撐不撐得起場面之前,大概率上,他這個人靠不靠得住,可能才是優先級更高的問題。
而孩子,對於大多已經當媽的三十歲年齡段女人而言,確實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但養娃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情節走向之一,是遇到「隔壁家的孩子」。
然後送自家孩子去學鋼琴吉他書法繪畫籃球網球遊泳溜冰還有英語和機器人JAVA,今天競爭優質師資補習班的名額,明天備戰幼兒園入學家長高難度摸底面試。
在和孩子一起疲於奔命陷入教育內卷的過程中,也難免失了場子。
最後是事業。
女人必須擁有自己的事業,這也是現代社會最沒毛病最政治正確的觀點之一。
但有了事業,就真的能夠撐得起三十歲女人的場面嗎?
每每看到記者們採訪事業有成的女性名人明星、女性官員或女企業家,例行公事問出「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問題,就會好奇,廣大吃瓜群眾到底真正想聽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回答?
而那些可能忙得剛好幾個月沒著家的女強人,臉上笑嘻嘻的此刻,內心會有無數神獸呼嘯而過嗎?
不過,也真的有不少三十歲女性,靠顏值、靠男人、靠孩子、靠事業,靠這些把場面撐起來的。
《乘風破浪的姐姐》裡,三十歲的茜茜子、綺綺子們日常又是健身塑形又是學習閱讀,堅持自律內外提升,現在作為當代姐圈排面瘋狂吸粉,可不就是靠顏值先撐住場面的嗎?
《三十而立》裡,女主角顧佳人設爆紅,霸氣側漏的六邊形全能戰士強無敵,進能幫老公暗中操盤公司,退能自己創業替老公打點還債。那她撐起場面的時候,男人靠得住當然最好,男人靠不住,那就是靠男人襯託得好。
再有孩子。育兒論壇上那些30+歲侃侃而談的成功媽媽,當然很撐場面。她們會用親身經歷分享說,作為媽媽,要坦然去愛,去接受孩子的好或沒那麼好,要耐心陪伴成長,要順應孩子天性,等等等等,但她們可能唯獨不會講——甚至從來不會想——要拿孩子撐場面。
再說回事業。
為什麼人們普遍觀念裡都認為三十歲女性要有事業,都認為事業可能幫助女人撐起場面呢?
因為那些經常坐在電視採訪節目裡的事業女強人,面對種種老大難問題,要麼雲淡風輕從容以對,要麼振臂一呼追隨者眾。——我們就會覺得,那是成功「撐起場面」的一種典範。
換句話說,如果三十歲女性能靠事業撐起場面,也一定不是靠那種忙得焦頭爛額灰頭土臉的事業,而是在日常工作中,自然流露和那些女強人一樣遊刃有餘、淡定冷靜的氣度。
回過頭看之前那些靠顏值、靠老公、靠孩子的三十歲女人,她們能夠撐起場面,歸根結底,本質原因也是相似的。——足夠自信,從容,獨立,有主見,能夠朝著自己堅定的方向,去自己想要的品質生活。
這也就是所謂的「悅己」。
所以,為什麼三十歲女性上閒魚買閒置奢侈品,居然會成為一個社交平臺熱議的問題呢?
對於買的人來說,只要喜歡,符合審美,一個自己承擔得起的價格,能在閒魚上買到代表高品質生活的名牌首飾名牌大衣名牌箱包,那麼,不管是不是為了離婚時「贏得尊嚴」撐場面,只要自己開心,買就是了,又何須在意什麼「30歲還在閒魚上買奢侈品就是混得不好」之類的非議。
對於賣的人來說,雖然愛過,但是,把從此陌路的負心人留下來的東西,大大方方當成閒置物品掛到閒魚上,出讓給有需要的人,灑脫放下,不回頭,不留戀,不帶走一片雲彩,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悅己」。
她們或許感情不幸或許自覺丟了臉,但某種意義而言,當她們在閒魚上成功達成交易的那一瞬間,她們都已經大大地撐起了場面。
在閒魚內外,或許還有無數和她們經歷相似或者不相似的三十歲女性。
有的正在乾乾脆脆斷舍離,仿佛把家中萬物清零、把東西統統掛上閒魚之後,才能找回自己,決意三十歲從頭再出發;
有的長期單身主義,三十歲了還無數次獲邀給閨蜜當伴娘,每每在人家婚宴前夕,在閒魚上滿懷期待尋覓一套款式不重複、版型不單薄、設計不落下乘、穿出來不會被人比下去的美麗伴娘禮服。
有的三十歲剛剛升職加薪,雖然還差一點才算月入過萬,但為了獎勵努力的自己,還是想上閒魚,看看有沒有小姐妹以合理價格出讓上一季的香奈兒、愛馬仕或者古琦。
看看身體力行撐起場面、號稱1克拉以下鑽石都是不值錢碎鑽的琦琦子。
之前她在閒魚上專門選女生送出一克拉的比利時鑽石的時候,是這樣說的:「要愛自己完美和不那麼完美的一生」、「相信自己你值得擁有最好的」。——這顯然是說出「悅己」的精髓了。
三十歲女性,不管靠什麼撐場面,歸根結底,「悅己」才是真理。
因為「悅己」,所以獨立,所以自由歡喜,所以撐起場面來,也撐得天經地義。
當然,還可能有更多「悅己」的三十歲女性,在閒魚上找到了「撐場面」的方式。
有些三十歲小姐姐,懷著平常心承認自己不再年輕,但她們依然愛美,愛在閒魚上流通各種大牌產品的小樣,琢磨什麼樣的護膚美妝單品更加適合自己的眉眼、唇型和面部膚質;也愛在閒魚上購買各種他人閒置的健身器械,花樣嘗試新鮮的健身技巧,繼續給顏值「撐場面」。
有些三十歲的小姐姐,一看就是老二次元,是資深遊戲玩家,她們可能習慣不定期在閒魚上收集實體版的古早經典遊戲碟或卡帶,也願意在閒魚上交換漫展限定周邊、景品或者限量手辦,給自己房間裡專門定製的玻璃柜子「撐場面」。
還有些三十歲的小姐姐,在閒魚玩漢服,玩COS,玩JK或者Loli裝,給自己這些不一定為大眾所知的興趣愛好「撐場面」。
……
當然,對她們來說,可能也從來沒想過「三十歲女性,或者四十歲五十歲甚至六七十歲的女性,要靠什麼撐場面」這件事情。
就像上個月底,在閒魚和國內最高規格ACG領域年度盛事ChinaJoy聯合舉辦的首屆潮流玩具展上,那位穿JK制服的66歲老奶奶。
她不僅會跳宅舞會玩花手會演繹《無價之姐》,還對搶答閒魚上的次元文化如數家珍。各種硬核表現,加上極具震撼力的年齡感反差,徹底徵服了全場ACG和潮玩愛好者,把場面人氣撐到爆棚。
但不管是三十歲上閒魚買奢侈品的小姐姐,還是六十六歲逛閒魚線下展的JK老奶奶,對她們而言,也許只是單純地享受在閒魚上的這種生活:看到心水的,該買就買;閒置下來的,該賣就賣;她們有自己的興趣,有自己的圈子,不用擔心被人輕易judge,更不需要想著「撐場面」這回事。
這可能正是當代中國女性真實而又吸引人的另一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