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由北京衛視製作的明星跨界音樂真人秀節目2018《跨界歌王》第三季正式回歸。六位首發跨界歌手為吳秀波、徐靜蕾、劉愷威、陳學冬、李菲兒、韓東君,薛之謙、譚維維和黃子佼則組成點評團。
然而開播當天的討論度和熱度卻有些不如人意,各方數據表現平平,讓人不禁發問:難道《跨界歌王》跨界+PK的套路已經過時了?
傳統套路不好使了?
作為國內首檔明星跨界音樂真人秀,跨界和音樂競技是《跨界歌王》節目的最大亮點,其次,強大的明星陣容是一大看點,節目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音樂綜藝觀眾。
而第三季開播當晚,《跨界歌王》的市場佔有率只有2.83%,排名同時段第7,節目在優愛騰三大平臺上的點擊量也不足3000萬。
但曾經《跨界歌王》第一季首播當晚就創下「新浪微博熱門話題榜第一、瘋狂綜藝季第一,熱搜第一,微博電視指數第一、百度搜索指數第一、北京時間總曝光量超10億次」的亮眼成績。上線僅三天,首期節目全網視頻點擊量近4000萬。#跨界歌王#主話題閱讀量超9.6億,播出當晚閱讀量超4億。
在綜藝節目競爭同質化的市場,《跨界歌王》的兩種挑戰形態是給其加分,一是跨界;二是PK。一票非歌手的明星,被置於一個陌生的競技場,用音樂決定輸贏無疑是會給觀眾尤其是明星的粉絲們驚喜的。
但事實上為了增加節目的話題性和看點,大多數的音樂節目都沿用了這種《歌手》式的競技性規則,而經過幾年的發展,觀眾對於這種套路出現了明顯的疲態,音樂綜藝越來越難再現巔峰時刻了。
音樂綜藝突圍重點在於音樂性的凸顯
一檔節目獲得成功的關鍵還是在於人和節目內容本身。從《歌手》讓眾多老牌歌手翻紅,到《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自2012年以來,音樂綜藝的紅火,各種明星大咖或人氣小生出現在音樂綜藝的舞臺。因此,對於節目的陣容,觀眾早已見怪不怪了。
再看節目形式,放眼國內的音樂綜藝市場,音樂競技是主旋律,而「炒冷飯」是最常見的手段,各種改編、翻唱歌曲讓節目本身缺少了創造力和新鮮感。
《歌手》音樂總監梁翹柏老師曾在知乎上這樣提問,什麼樣的音樂綜藝節目才有新意?
而網友們的回答大致可以歸結出以下幾點:一,純音樂交流,減少競技成分;二,拒絕炒冷飯,多推廣新歌;三,多展示產生音樂的過程,而不是只看重結果。此外,網友提及率最高的是韓國的一檔叫《雪球計劃》的音樂節目。
雪球計劃》是韓國Mnet電視臺推出的一檔結合了搞笑情景劇元素的的新概念音樂綜藝。這個節目每一集只有十來分鐘,但它「創作音樂」這條主線相當明確。節目形式是SM和Mystic兩家音樂風格不一樣的公司一起創作音樂,切磋音樂,每家公司推出一位音樂人代表,給別的歌手製作歌曲。一共三輪對決,拍了72集。
這檔音樂節目在播出之時就收到一眾好評,原因在於,節目將一群熱愛音樂的人改編和創作音樂的過程完整的展現在了觀眾面前,既讓觀眾了解了一首歌曲創作過程中的故事,又因為選取的主製作人綜藝感強而不枯燥。
而國內音樂綜藝《夢想的聲音》第二季就曾被觀眾吐槽,相比第一季,第二季的節目中減少了導師改編歌曲的過程展示,大幅度增加了素人「講故事」的戲份。
所以說,音樂性弱化是國內大多數音樂綜藝的通病。歌手和歌手的PK、歌手和素人的PK、演員和演員之間的PK,以及各種煽情的故事充斥著音樂綜藝節目,而觀眾早已對這種套路產生了疲態甚至是逆反心理。而國內綜藝想要突破,摒棄傳統套路、放大音樂性是一條有效的突圍之道。
別走開,更多娛樂鮮聲(xianshengyule)看這裡↓
吳亦凡為什麼能被環球音樂集團如此青睞?
短視頻平臺問題頻發 如何才能避免「亡羊補牢 為時晚矣」的悲劇?
「坤音四子」將以ONER之名出道 他們憑什麼?
轉載請註明來源--娛樂鮮聲(xianshengyule),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