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了解蔡瀾,是從他的美食節目開始的,自然、親切,不做作。據說,他與金庸、黃沾、倪匡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有「食神」美稱。蔡瀾,不僅對吃及其專業,也是愛茶成痴,但一說起「中國茶道」,卻是牢騷滿腹。
蔡瀾眼中的中國茶道誤區
臺灣人,發明出所謂的「中國茶道」來。最令人討厭了。茶壺、茶杯之外還來一個「聞杯」。把茶倒在裡面,一定要強迫你來聞一聞。你聞、我聞、阿貓阿狗聞。聞的時候禁不住噴幾口氣。那個聞杯有多少細菌、有多髒,你知道不知道?
內地也把這一套學去,到處看到茶館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勢還不算,口中念念有詞,說來說去都是一泡什麼、二泡什麼、三泡什麼的陳腔濫語。好好一個女子,變成俗不可耐的丫頭。
臺灣茶道哪來?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麼,臺灣就想要有些什麼;蘿蔔頭有日本茶道,臺灣就要有中國茶道。把不必要的動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國茶道了,笑掉大牙。他們完全將陸羽的《茶經》搬了過去。不過我們嫌煩,將它優化簡化,日本人還是保留罷了。現在臺灣人又從那學回來。
唉,羞死人也。
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於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樣。別以為有什麼繁節,其實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來的基本功罷了。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個鍾計算茶葉應該泡多少分多少秒,這也都是違反了喝茶的精神。
蔡瀾對中國茶道現狀的牢騷,說明了一個茶界的亂象,茶藝作為一個茶葉衝泡技藝,本來是很簡單、實用和隨性的,茶藝的基本程式包括選茶、備器、衝泡等內容。並無很多玄想的東西,有些人有意將茶藝搞得神乎其神,給人一種神叨叨的感覺。
什麼是喝茶的精神?何謂茶道?
蔡瀾認為,答案很清楚,舒服。
茶是應該輕輕鬆鬆之下請客或自用的。你習慣了怎麼泡,就怎麼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媽的三七二十一。純樸自然,一個「真」字就跑出來了。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喝茶,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就是道。喝茶,不要規矩,要真性情。
有人問我:茶或咖啡,選一樣,你選茶還是咖啡?我回答:當然是茶。我對飲食,非常忠心,喜歡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
翻看雜物,發現家中茶葉:普洱、鐵觀音、龍井、大紅袍、大吉嶺、錫蘭、富遜、靜崗綠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調配的,應該這一生一世,飲不完吧。茶的樂趣,自小養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們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園去。向著花朵,用手指輕彈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後滾水沏茶的印象猶深。
喝茶,形式上簡潔,心境和情趣卻可以燦爛。讀一讀古人茶詩就知道。好茶配好詩,才完美。
白居易說:
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蔡瀾先生是真性情的人,喜歡隨性、舒服地喝茶,看不慣有些人用茶來裝神弄鬼,才一頓怒批。日本人學習唐朝和宋朝人喝茶,以此裝點自己的島國寡民的門面;臺灣人學習日本茶道,被大陸吹上神壇,是在中國經濟起步,文化缺失狀態下的權宜之計,隨著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全面復興,中國茶學將回到自己在全球文化語境中的主導地位,我們將重新回歸大道至簡、尋找茶之本味、真性的主流茶學價值觀。老子的「大道」和日本茶道的「小道」
中國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國人天性謙和,不重形式。唐代陸羽的《茶經》,宋代徽宗的《大觀論茶》,或明代朱權的《茶錄》,寫的都是通論和技術,帝王和民間百姓喝茶也是情趣使然,飲茶是生活的一部分,儀式感和宗教色彩在茶中的色彩很淡,大家高興怎么喝,就怎么喝。茶葉對中國人來說,生活中接待客人的形式而已,客來敬茶是中華民族古來今傳的禮俗。
歷史上的日本仰慕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奉行全面拿來主義,一切典章、文化制度,受唐文化影響最深,唐時佛學盛行,佛家以茶代酒之風由中國傳入日本。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徑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日本人把茶葉和佛學搓到一塊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從佛學的意義來說,茶道毫無意義,因為佛教從印度東傳而來,他們根本就沒有茶,印度有茶的歷史,也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茶苗、茶種的結果。茶道繁雜的儀式,完全違背佛學至簡禪悟的本意。日本茶道,流派雖多,但對茶聖陸羽頂禮膜拜,《茶經》在儀式器具布置上的要求,也基本奉為信條,對茶本身研究較少,屬於捨本逐末。在今日,日本茶道只剩下學習禮儀、維護傳統兩種功效。
中國知老子「大道」而不輕言「道」,日本不知「道」而言「小道」,(日本人是典型的的小島國民心態,狹隘,偏激,愛走極端,將全盤抄過去的中國茶文化,囫圇吞棗,和自己的禮法結合,神秘的安了一個道字,稱之為日本茶道,帶進詭秘的境界。中國人大道至簡,不流於形式,一切順其自然;日本畫蛇添足,追求各種境界而流於形下而不自知。
泡茶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兩個動作而已,放茶葉、注水。大道至簡,一切回歸茶之本味、真性,是正道。
贏和小秘書 18530089022(同微信)
贏和君 15103715118(同微信)
贏和茶藝 1523711080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