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2016王修功陶藝個展
——釉彩魔法師
展覽時間:5月1號—5月10號
VIP預展日:4月30號 下午14:00-19:00
開幕茶會:5月1號上午10:00
展覽地點:臺南市永華路二段永華6街口(格裡昂)
歡迎各位的蒞臨。
釉彩幻象與東方墨韻——王修功作品賞析
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教授 劉鎮洲
陶瓷器物的形體是由黏土所構成,而其表層的釉彩則是形體外表的亮麗外衣;陶瓷釉彩之美是工藝作品最為絢麗多變的色彩表現。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程中,釉彩的演進是最具關鍵性的因素,歷代陶瓷品的釉彩均充分反映出當時的制陶技術水平與文化背景,而長期以來中國陶瓷在釉彩上推陳出新的表現,也奠定了中國成為陶瓷母邦的基礎。
釉藥是一門頗為艱深複雜的學問,影響釉藥成敗的因素很多,在材料上有成分與產地的差異;在燒制上有氧化與還原的調控及升溫與持溫的不同效果,在實際運用時又有坯體呈色與收縮度的調整,以及各種施釉技法的運用。因此,調製釉藥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才能得心應手。臺灣從事陶藝創作者眾多,表現形式也相當多元,其中堅持以釉彩表現為主軸的陶藝家並不多見,而王修功老師則是這些少數陶藝家中最資深而傑出的一位。
王修功早年投入陶瓷產業,深入研究陶瓷製作技術,累積相當深厚的陶瓷製作經驗,尤其潛心於陶瓷釉藥的調製研究,獲得重大的成就。王修功的試釉不以學理的探討為依歸,而以務實的燒成結果觀察與調整為目標,他從不斷的試驗過程中累積了相當豐富的經驗,這些豐富的技術經驗也在他的陶藝創作上展開精彩燦爛的成果。從事陶藝創作以來,閃耀在作品上彩釉色塊的幻化,是王修功陶藝創作上最引人入勝的視覺盛宴,從多年來所積累的豐富作品中,可觀察出他運用釉彩自在揮灑的幾個特色:
彩釉色塊的有機構成
王修功在作品上所安排的彩釉色塊,並非隨興的錯落處理,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構思與精心的設計安排所構成,而作品精彩視覺效果的呈現,當然也是源自於他豐厚的國畫基礎與累積多年的作陶經驗。對於彩釉色塊的構成處理,從王修功的作品中可歸納出三種形式:其一是在拉坯瓶體上的彩釉色塊表現,由於王修功拉坯成形的瓷瓶造形飽滿端莊,所以在工整的弧面空間中彩釉色塊的表現是左右相連的延續畫面,因此色塊的大小與色系的交錯對應,必須從圓周的各個視角做適當的安排,才能得到全面性的構成效果,這種色塊在視覺上的延續動感是王修功作品中的最大特色。其二是瓷板上的彩釉色塊表現,王修功以瓷板當畫布,在方形空間中利用彩釉色塊,展現抽象構成或半具象的水墨渲染意境。其三則是在拉坯圓盤面上的彩釉色塊表現,除了常用以色塊的交錯構成外,還利用盤緣與中央部分的同心圓漸層變化,讓多層次釉彩從盤中擴散到盤緣,形成具有空間感的空靈圓洞,似瞳孔般的神秘莫測,又如星際宇宙般的寬廣浩瀚。
彩釉色塊的交融變化
王修功從中國水墨畫中潑墨渲染中得到靈感,結合了他鑽研有成的高溫釉下彩技法,及運用現代產業的噴槍工具當做畫筆,讓釉彩色塊的外緣輪廓呈現漸層淡化,不同色塊之間形成柔和的色彩融合與轉化,在視覺上產生朦朧縹緲的效果,令人墜入一片虛無空靈的彩雲之中。他也利用不同釉彩的噴施層疊,入窯燒制後在色塊交集處浮現另一種釉彩,這些釉彩有些呈細緻漸變,有些則粗細交混,有的產生斑駁錯落或熔融流動,將彩釉色塊的交融轉化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這種釉彩效果的控制是王修功玩釉功力的展現,也惟有這深厚的基底,才能在作品上創造出具有中國水墨渲染意境與西方抽象極簡表現的效果。
彩釉表面的質感變幻
由於王修功運用噴槍噴出釉層的厚薄而形成濃淡的釉彩色塊,不同色塊的交疊也造成不同的釉層厚度差異,因此入窯燒制後釉彩色塊間便產生層次感。而不同釉彩的相互交疊,也常因釉料成分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光澤與質感,甚至產生斑駁顆粒或細微條紋,這種釉面的微妙變化,也為王修功的陶瓷作品添增了許多有趣的釉面質感。此外,他也利用噴釉疊色增加了釉面厚度,燒成後造成釉面流動滴垂現象,如此除了使不同色塊間具有強烈的對比效果外,也增加了釉面的質感表現。王修功透過彩釉表面的質感變幻,創造出具有色彩層次與空間感的鮮活畫面。
陶瓷釉近年來經過陶瓷工作者的努力鑽研改善,以及近代科技的研究發展,使得運用在陶瓷器表面的釉彩種類繁多、色彩豐富,尤其配合設計家的創意巧思,及陶藝家個人風格的表現,使陶瓷品上的釉彩,呈現出極為絢麗的裝飾效果,也讓陶瓷釉色之美在藝術表現中獨樹一格。而王修功鎖定了這個目標,潛心研究實驗累積豐富經驗,並將心中對四季時節的感懷、大地景色的觀察;或對宇宙天際的遐思,以及藝術人文的詮釋,用浪漫抒情的抽象形式展現出來,讓人感受到一片繽紛亮麗的釉彩幻象,以及精彩濃鬱的東方墨韻。
上海尚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陶藝後援會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溧陽路111號藝術園區102室
時間:(周一公休)每日10:00-18:00
電話:021-55136568
郵箱:1574292190@qq.com
網址:www.taoyi-suppo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