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謗法》、《梨泰院Class》這兩部在中國很火爆的韓劇在近日都相繼迎來了的大結局,但是讓觀眾不滿意的是這兩部韓劇都是「爛尾式」結局。不僅情節達不到預想中的高潮,而且劇情還反而有些混亂。
眾所周知《謗法》、《梨泰院Class》開播的時候i評分非常高,在網上也掀起一陣熱潮,但是隨著劇情慢慢發展評分也隨之慢慢下降,最後結局的時候兩部電視劇的評分都從8分掉落,《謗法》豆瓣7.6分,《梨泰院ClassC》7.9分,雖然不算低但是在韓劇中也就是一般水平。那為什麼這麼多一開始驚豔的韓劇到最後都爛尾了呢?
「爛尾現象」的規模化出現,無疑和韓劇的拍攝模式有關。一邊拍攝一邊播放,這樣固然方便編劇根據市場反饋,來隨時調整修改架構,但實際上也造成了「虎頭蛇尾」的必然性。
為了先聲奪人,編劇往往會為了一開始的收視率而狠下功夫,各種高能設定都習慣性在前幾集狂轟亂炸般塞給觀眾。一旦開始製作,編劇既要構思後面的劇情發展,又要根據觀眾們的實時反饋不斷調整,有時甚至會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結尾的處理也很倉促。特別是在懸疑類型的電視劇中,編劇鋪設的世界觀沒有辦法完美填充,故事劇情不能自圓其說,就這樣草草了事了。
韓劇一直是創意十足,編劇腦洞也很大,但是每每都會爛尾,就像吃一個可口的麵包到最後吃出來一條蟲,可想而知觀眾們都是什麼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