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豆漿加熱至80℃左右時,皂素受熱膨脹,泡沫上浮,形成「假沸」現象,其實此時存在於豆漿中的皂素等有毒害成分並沒有完全破壞,為了防止飲用生豆漿中毒,在煮豆漿時,出現「假沸」後還應繼續加熱至100℃。
煮熟的豆漿沒有泡沫,然後再用小火煮10分鐘左右,這樣即可達到安全食用的目的。
新鮮木耳含葉啉類光感物質,生吃新鮮木耳後,可引起日光性皮炎,嚴重者出現皮膚瘙癢、水腫和疼痛。不要吃新鮮木耳,要吃一定要煮熟、煮透了吃。還有泡了幾個小時的木耳也別吃,涼拌菜超過4個小時也不要吃了。儘管木薯的塊根富含澱粉,但其全株各部位,包括根、莖、葉都含有毒物質,而且新鮮塊根毒性較大。
一個人如果食用150~300克生木薯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使氰苷溶解。一般泡6天左右就可去除70%的氰苷,再加熱煮熟,即可食用。
竹筍、茭白等含草酸較多的蔬菜,即使要涼拌也要先用開水焯一下,除去蔬菜含有的大部分草酸。
草酸在腸道內會與鈣結合成難吸收的草酸鈣,幹擾人體對鈣的吸收,導致身體缺鈣。
菠菜、芥菜等蔬菜極易富集硝酸鹽,硝酸鹽本身對人體毒性很低,但在人體內微生物作用下,會轉變為亞硝酸鹽。
所以不能生食,必須燒透煮熟後才宜食用。所以,湯漂一下就吃的「涮羊肉式」的食法是不可取的。
蠶豆種子中含有巢菜鹼苷,人食用這種物質後,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貧血(蠶豆黃病)。春夏兩季吃青蠶豆時,如果烹製不當,常會使人發生中毒現象。而且一般在吃生蠶豆後4~24小時後發病。
為了防止出現蠶豆中毒,最好不要吃新鮮的嫩蠶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
鮮黃花菜中存在著一種秋水仙鹼的成分,秋水仙鹼是無毒的,但是經過胃腸道的吸收之後就會氧化形成毒性很強的二秋水仙鹼,這個物質能夠刺激腸胃,從而出現嗓子發乾、燒心、乾渴、腹痛、腹瀉等症狀。
對於鮮黃花菜,一次不要吃超過一兩。吃前用水或 10% 的鹽水浸泡 2 小時以上,或者用沸水燙過徹底烹飪熟了之後再吃。
十字花科類蔬菜包括油菜、西蘭花、蘿蔔等,這類蔬菜大多含有芥子油苷,這種芥子油苷是一種可阻止人體生長發育和致甲狀腺腫的毒素。
如處理不好,可能會出現甲狀腺腫大、代謝紊亂,出現中毒症狀,甚至死亡。
在烹製此類蔬菜時,可用沸水先焯一下再食用。
以上這些食物,小夥伴們烹飪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確保熟透!此外,還有發芽的土豆、胖大的豆芽、變色的紫菜、發黃的銀耳、長斑的紅薯、青西紅柿等等都是不能吃的。很多老人會覺得浪費就吃壞的食物,最終食物中毒,得不償失。總之,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警惕「病從口入」,不然鬧著了就不好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