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時代中,大型超市是非常受消費者歡迎的,因為逛超市其實不僅是一個採購商品的過程,同時還能增進和家人之間的感情,很多人都把逛超市當作是一個休閒娛樂活動。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大部分的人都可以實現網購,去逛超市的人越來越少了。
大部分的商品都能夠在網絡上買到,同時,網上的價格很可能還更便宜,對於消費者而言的話。當然是網購更加的便捷和省錢。
其實網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實體店的發展,超市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很多非常知名的超市品牌都在今年實施了閉店計劃,比如說沃爾瑪、家樂福等。現在的超市想要靠著以前的傳統模式在經營的話是有些難度的,必須要轉變為新零售模式。
那麼,很多人肯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那就是現在的市場份額被電商搶走了之後,大型的超市靠著什麼賺錢呢?其實大型超市如果光靠著買賣東西來盈利的話,那麼肯定會倒閉的,事實上,這些超市主要的利潤來源還有其他的「生財之道」。
這些大型的超市在準備籌建的時候需要的花費非常大,比如說房子的租金,和商品的貨款等,但是這些超市實際上等到建好了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並不是買賣東西,而是開始租賃攤位,所以,超市裡面的攤位其實都是租賃出去的。
買下這個攤位的人只需要照看好自己的生意就行了,不用管其他的,對於個人而言的話,其實當然是自己的生意越好越賺錢,那麼在賺錢的時候就也為超市帶來了人氣,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人流量,同時也會帶動超市其他業務的售賣。
所以,超市的「生財之道」其實還在於超市的租金上。他租賃給攤主的攤位才是最賺錢的。如果超市的生意不好的話,其實根本就和超市沒有關係,攤主看到自家的生意不好,那麼肯定會選擇不租了,那麼就會繼續有下一個攤主前來租賃,這對超市來說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損失。
如果不租賃攤位的話,那麼超市就會對自己的超市進行招商,招商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把商家的商品放到超市去售賣。而超市方面對出售出去的商品就會拿一定的商品提成,這樣的話實現盈利的空間也是很大的。
不要看現在的電商風頭那麼大,其實生活中還是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是非常享逛超市這個過程的,所以超市是不可能被網購所限制住發展的。並且網購有時間限制性,而超市對於普通的生活而言還是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的,想要什麼的話在家門口就可以直接購買和使用。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型的便利店同樣也非常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原因,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中產生的氛圍感是網購所不能代替的。而超市的盈利自然也不用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