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主角就團滅了?國產懸疑已經這麼會玩了?
《在劫難逃》「軟科幻硬懸疑」,重新排列時間序列,在新的時間敘述模式中找到了懸疑劇的突圍口。
「不斷穿越回過去」的非線性時間結構,設定本身在影視劇作品中並不罕見,但以軟科幻硬懸疑的方式解鎖刑偵劇,在這幾年的內地網劇市場中很罕見。
如果說類型片發展的第一階段是確立風格、強化品相(比如《白夜追兇》《隱秘的角落》),那麼第二階段或許就是打破固定類型的邊界,在保證水準的基礎之上求新求變求反轉。
從目前四集來看,《在劫難逃》似乎有「開啟下一個小紀元」般的標誌身份。
歸根結底,重點在於這套環形倒退的敘述時間裡、懸念感的鉤子很吸引人。
第一集完結處,所有主要角色,有一個算一個,全死了。
原本,開局前十分鐘舒心醬還在嗑瓜子:這不就是神神叨叨搞氛圍搞質感那一套嗎?只交代了深夜車庫殺人這一件事情。
很快,劇情節奏突然就起飛了!
噼裡啪啦一頓大戲,裝病的趙彬彬(鹿晗飾)從醫院逃走,綁架張海峰(王千源飾)前妻喬昕(吳越飾),天台上電光火石間三人同歸於盡、趕來的趙敏(齊溪飾)等同事全部被電梯中的定時炸彈炸死。
當時舒心醬就震驚了,國產懸疑劇現在已經這麼高能了?
鏡頭一轉,第二集開頭處,張海峰迴到了過去的時間線裡。
二三兩集退回到了「悲劇發生前一天」的刻度,第四集則回到了兩年前的時間刻度裡。
單純「回到過去」不稀奇,稀奇的是回到過去之後有吸引人的一層一層一環一環的懸念故事。
《在劫難逃》巧妙的地方在於,每一次後退的環形時間裡,過去的人物關係和事件都會發生變化、都有新的爆炸劇情,這個過程裡劇作也構建起更多懸念、埋下諸多敘述的小鉤子。
比如趙彬彬殺李瀾、殺付吉亮,原因不詳。一開始你或許會認為這是一個變態殺人狂的隨機殺人,但這位教授的表現、明顯有更多隱情。第四集中王千源的角色回到2017年,試圖阻止女兒前去寫生廣場,他忙著打電話沒注意廣場上工人們打起的橫幅上就寫著李瀾。
他終於趕到了女兒出事的山上,從前間接導致他女兒死亡的趙彬彬,這一次成了救下他女兒的好心路人。
讓人非常好奇:這第三次,趙彬彬要怎麼殺張海峰?到第幾次張海峰才可以成功救下女兒妻子和同事們、才可以成功反殺趙彬彬?
不斷回到過去的環形時間結構,既有「啊原來是這樣」的解惑式的質感,又不斷營造出新的未知可能,懸念感很抓人。
在環形時間觀和懸念感之外,劇作的諸多枝幹也同樣很可圈可點。
首先,細節到位。
齊溪飾演的趙敏,第一集裡上門找女兒死後痛苦成一灘爛泥的張海峰,摔門、開燈、踩酒瓶幾個細節都很有信息量。
她氣鼓鼓摔門,破門居然關不上。
摔門這個動作,寫趙敏風風火火的人物性格、也寫張海峰渾渾噩噩的角色狀態。
門都關不上,燈都開不了,走幾步就踩到一個酒瓶,這些細節生動描繪出他的生不如死。
前妻來時家裡亂七八糟的狀態,已經講了一半,昔日隊友上門、講完了另一半。
此處要吐槽一下,拉開窗簾之後陽臺上的植物疑似都活得好好的,除非劇作後續交代植物對他有何特殊意義,否則如此生不如死的一個人、家裡如同垃圾場,那麼植物也應該是要麼枯要麼死的狀態。
其次,情感戳人。
懸念永遠是故事敘述中最重要的牽引,但僅僅有懸念感也是遠遠不夠的。故事最終依舊要落在人性和情感上。
《在劫難逃》中張海峰和前妻的這一段,就很動人。
不得不感慨吳越、王千源這樣成熟的演員,表演太有代入感。
劇作裡講二人夫妻感情的部分很少,精煉交代清楚丈夫太忙不能顧家、女兒意外亡故之後夫妻二人分道揚鑣。
體量少,不意味著情緒密度低,不意味著難有代入感。
這邊喬昕要告別,要開啟新生活,「我不想恨你,但每次你說對不起不能來,我都忍不住恨你」。情感表達太到位了,吳越和王千源,一個收一個放、一個崩潰一個隱忍,我的眼淚跟著掉。
回到2017年之後,吳越演出了非常自然的平常生活質感,夫妻二人隔著門對望,這邊一無所知、那邊恍若隔世,對比產生的唏噓感、讓平常的擦頭髮吃幹炒牛河都變得好溫暖,有代入感。
(看完了深更半夜想吃幹炒牛河~手動狗頭)
同樣,王千源在表彰大會上的一段發言也很感人。
如果是不成熟的團隊,太容易把這樣的戲份拍成空洞口號。
這一段上來依舊是懸念,王千源的角色報出三組數字、三個警號;接下來反轉,大學六個同學說好年年聚但只聚了三次、在三場葬禮上;最後升華上情感:在「不恰當」的場合喊出我愛你們。
感人裡有懸念、還帶了一絲笑點,內容本身固然也有些套路,說完「只聚過三次之後」能猜出下句是「三次葬禮」,但整體而言情感力度很飽滿。
這就不是不入流劇作的「把正能量當口號用」,而是塑造了非常有血有肉的正能量警察角色。
這次劇中鹿晗演反派,和他本人的戲外印象反差很大。
他人畜無害的外表,也符合這個角色要求的外在迷惑性。
後續,舒心醬期待著「邪惡殺手為何殺人」的病變情感解剖。
希望這個角色不僅僅是生理屬性決定的「天生殺人狂」,而是張東升式的「長偏」成殺人犯的那一類。
這樣一念善惡萬劫不復的故事,才更有人性的厚度。
舒心醬前不久才單方面宣布,楊子姍飾演的楊蕊森小姐姐是近幾年裡內地劇作中我最喜歡的女警察,沒想到這麼快就要當牆頭草了!(捂臉)
現在舒心醬單方面宣布,最喜歡的依次是趙敏、楊蕊森,重點是覺得這倆一個外柔內剛共情能力強大、一個火爆裡藏著細膩清醒決斷,好適合當搭檔哦~
(想跨劇嗑CP,再次手動狗頭)
目前四集劇作中,最遺憾的bug是第一集裡趙彬彬去警察局自首說殺人了,這麼大的古怪事情大家都不查驗一下身份嗎?甚至連身份證都不看?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假。
開局部分的「高級氛圍感」營造得很好,刀、碎了的手錶、燃燒的紙鶴等諸多細節,未來大概都會反覆出現、都很重要(尤其是燒紙鶴)。但是,在講故事之前、情緒氛圍先行、局部細節先行,會讓人覺得雲裡霧裡有點失焦。
個人還是認為張東升爬山梗那樣的開頭更抓人。
此外,懸疑劇中,設定懸念和拆解懸念是一組對位的部分,挖坑挖太大太奇太抓人、填坑的時候邏輯順不上的例子也常常有。
希望劇作後續部分品相一如既往在線。
經此一役,迷霧劇場將不再只有一部評分一枝獨秀的《隱秘的角落》,五元文化的招牌也將更為耀眼,以故事的懸念感為核心、向軟科幻婚戀等多類型輻射的模式也將更為成熟。
今年湧現出的優秀的12集小體量懸疑劇作很多,所以舒心醬想囉嗦幾句此前就說過的題外話,言情劇等其他類型能看齊一下、出一些精品小體量的優質作品嗎?
動輒狗血誤會、工具人搞事情、拖拖拉拉又臭又長為甜而甜而虐而虐的故事,很煩哎。新的十二集標杆出了一部又一部,別老折騰裹腳布了。
迷霧劇場能不能連出兩部現象級爆款,很難說。這不僅僅取決於劇作品相本身,還關乎傳播、競品、環境等諸多因素,但毫無疑問《在劫難逃》品相不錯,值得被看見。
如果不想長期被投餵爛片,那就別讓劣幣驅逐良幣,要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