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俗話:「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相當於是在說你沒有進行理財,也不可能從錢生錢中賺取任何錢。很多投資者總認為自己錢少了,沒有必要進行理財,那麼這裡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你不去理財的錢存起來也沒有必要,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去用掉。通過「錢生錢」的理財方式,你都賺到錢了嗎?
無論你是月薪2000元,還是月薪1000元,只要有結餘就可以進行理財投資。騎牛看熊認識一個人,每月薪資3000元,平時不怎麼花錢,也沒有必須消費的固定支出,但是每年到了「618電商節」和「雙十一電商節」一定會「剁手」買買買,一次性把家裡半年要用的東西都買了,這樣做其實也是一種理財方式。這樣的一批消費者,通過在生活上的盤算和規劃,在大型促銷節之前用來做理財產品「錢生錢」,在之後一次性消費購物,這也是很不錯的。
1、銀行存款:銀行活期存款零門檻,金額再小也可存入,但活期存款利率太低,更建議存為定期存款。定期存款的起存金額不高,小額資金也可以參與,同時又可獲得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預期收益。
2、寶寶類理財產品:餘額寶、理財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提供的貨幣基金是最為常見的寶寶類理財產品,投資預期收益普遍要高於銀行活期存款,甚至要高於部分銀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
其實,錢生錢都是我們想要,如今沒有人會嫌棄錢多的,所以當我們有錢了,那麼就需要學會錢生錢的方法。以上這兩種方法不妨可以考慮一下,但是需要知道啦,要了解當中的風險,風險大的不要去了解了,也要注意做好防騙意識。
寫在最後:
有些人就喜歡高槓桿理財,直接將100萬元直接投入到風險理財產品中,最後虧得一毛不剩,小編並不建議這種做法,因為大部分人都無承擔這樣的風險。就算這筆錢不是自己賺來的,但畢竟是屬於自己的,是合法的,虧損之後自己心裡肯定也不好受。總的來說,即便是把一百萬元全部存著,也最好不要全部投入理財產品之中。
總的來說,理財方式決定了我們的財富升值狀況,如果僅僅只是為了存錢而存錢,那麼就不要去考慮什麼理財產品了。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抵抗風險的能力,對此,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嗎?如果有的話,一定要記得和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