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奇蹟的顏色是不斷變化的:安菲爾德和伊斯坦堡奇蹟是紅色的,拉莫斯光明球場92分48秒的奇蹟是白色的。但是2011-2012賽季的奇蹟,只能是藍色的。
一、「狂人二世」難以複製穆裡尼奧成功:戰術失當、將帥失和,藍軍風雨飄搖
博阿斯應該沒有心情欣賞那不勒斯這座輪廓分明的海灣城市了。1比3客場不敵那不勒斯的歐冠十六強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這場比賽結束之後不久,切爾西官方宣布主帥博阿斯下課。
短短8個月,博阿斯從帶領巨龍波爾圖騰飛的超級天才變成一手毀掉切爾西的罪人,1比3不敵那不勒斯的比賽成為這大半個賽季的縮影。
本場比賽,伊萬諾維奇和加裡卡希爾兩人組成的右路防線在那不勒斯有針對性的拉維奇和卡瓦尼的左傾打法之下漏洞百出,由於博阿斯布置伊萬諾維奇積極前插,因此長傳打二人身後的做法百試不爽,那不勒斯的3個進球全部是從切爾西右路取得。
博阿斯自執教波爾圖時代以來一直強調高位防守,但是高位防守對球員執行能力要求很高:鋒線、中場和後衛三條線之間要保持密切,以局部球員的高強度逼搶奪力求在遠離本方禁區的地方奪回球權。博阿斯堅持的高位防守的足球哲學在切爾西未見成效,甚至收得相反效果。本場比賽亦有體現,雙後腰梅雷萊斯和拉米雷斯未能與後防線形成有效呼應,局部反搶不力,面對拉維奇左路狂飆反擊沒有起到延遲進攻的效果,給予了那不勒斯過大的進攻空間,讓整個右路暴露在那不勒斯直接的火力覆蓋之下。
伊萬諾維奇鎮守的右路和只得其形的高位防守成為了那隻切爾西的痼疾:40場比賽丟掉43球,勝率僅為47.5%。除此之外,更衣室矛盾重重是讓博阿斯下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穆裡尼奧親手打造的「車二期」黃金中軸線在2011到2012賽季年齡偏大:德羅巴33歲、蘭帕德33歲、阿什利科爾30歲、特裡30歲。想要實現球隊變革的博阿斯做法太過激進:在他執教切爾西的大多數時間裡,由於新援託雷斯表現低迷,26歲的卡盧、21歲的斯圖裡奇和18歲的盧卡庫還難以支撐起球隊,鋒線不得不依靠德羅巴外,老將們紛紛淡出了首發陣容。
博阿斯也因為激進的變革方法引發了與掌握更衣室話語權的老將組成的隊委會之間的矛盾,其中和他矛盾最為尖銳的是藍軍神燈蘭帕德。與狼隊的比賽中,拉米雷斯打入1球後,多名球員跑到博阿斯身旁慶祝,但是蘭帕德卻坐在替補席上無動於衷,二人之間的罅隙似乎十分明顯。與那不勒斯的歐冠十六強首回合,蘭帕德足足在替補席上坐了70分鐘。據《太陽報》報導,二人在博阿斯執教後期已經勢同水火,甚至到了完全不說話的地步。
聯賽第六,歐冠走到懸崖邊緣,更衣室矛盾重重——這是博阿斯留下的切爾西。
二、迪馬特奧臨危受命:奇蹟從斯坦福橋開始上演
接手切爾西的是「無名小卒」迪馬特奧。儘管他執掌切爾西的前三場比賽都漂亮取勝,但是真正的挑戰才剛剛到來,歐冠對那不勒斯的次回合是他面臨的第一場硬仗。迪馬特奧對首回合陣容做出多處調整,蘭帕德與埃辛回到首發,特裡替下卡希爾,阿什利科爾替下博辛瓦,配上切赫與德羅巴,似乎一瞬間那支穆裡尼奧手下的鐵血藍軍又回來了。
僅僅47分鐘,德羅巴和特裡的兩記頭球將比分變成2比0,晉級主動權又回到了切爾西手中。但這47分鐘裡,又經歷了多少故事。開場切爾西短暫的進攻高潮之後,從比賽的第10分鐘到第14分鐘的短短四分鐘內,哈姆西克、卡瓦尼和拉維奇連續進行了4腳極有威脅的射門。每一次那不勒斯的射門,每一次那不勒斯在切爾西半場的傳導,甚至每一次那不勒斯球員的觸球都讓切爾西球迷如履薄冰,因為他們沒有一絲一毫可以退讓的空間了。
這場比賽的進程如同本屆切爾西歐冠之旅一樣:充滿坎坷與艱辛。0比2落後之後,那不勒斯反而更放得開手腳,第55分鐘,特裡頭球解圍至大禁區弧頂不遠處,因勒胸部停球後打出一腳質量極高的凌空抽射直奔球門左側死角,在上半場比賽中表現穩健的切赫毫無反應。看臺上的那不勒斯球迷跳起慶祝,用手指向嘴唇示意切爾西球迷噤聲。形勢瞬間變得危急,切爾西至少需要一個進球才能保證不被淘汰,那麼誰來拯救球隊?
這是一場「老男孩們」和「罪人」拯救球隊的比賽,。75分鐘,蘭帕德角球傳中,飽受詬病的伊萬諾維奇頭球擊中多塞納手臂製造點球。蘭帕德沒有參與那不勒斯球員與主裁判的爭執,平靜如水地從角球區走向點球點,彎腰擺放好球,轉身不與德桑蒂斯對視。10秒後,斯坦福橋的歡呼聲已經震動了整個倫敦城。加時賽的英雄是伊萬諾維奇。115分鐘,德羅巴禁區右側轉身傳中,前插到位的伊萬諾維奇完成自我救贖。
比分最終定格在了4比1,隨著比賽結束的哨音,拼盡全力的大衛路易斯躺倒在地,久久無法起身;新帥迪馬特奧像發瘋一樣擁抱每一個切爾西球員。從這一刻開始,這支軍心渙散的切爾西被注入了靈魂。
三、真劍勝負:鐵血藍軍扳倒宇宙隊
八強輕鬆擊倒葡超豪門本菲卡之後,切爾西四強的對手是巴塞隆納。
筆者想不到怎樣的語言來才能充分表達那支巴薩的強大:梅西阿爾維斯構成了可能是足球史上最強大的右路走廊,哈維伊涅斯塔布斯克茨的中場組合則是極致傳控的最傑出代表,隊魂普約爾和皮克打造的鋼鐵防線,光芒閃耀歐洲的超級新星法布雷加斯、特略和蒂亞戈只能坐在替補席 ,瓜迪奧拉的控球哲學已經深入這支球隊骨髓。
2009到2010賽季,這支球隊天下無敵,將歐冠、歐洲超級盃、世俱杯、西甲、西班牙國王杯、西班牙超級盃六座獎盃盡數收入囊中,成為史無前例的六冠王。且不談切爾西是否能在兩回合的比賽中晉級,切爾西面對這支巴薩有一戰之力嗎?
這兩回合淘汰賽已經遠遠不能用一般意義上的戰術去分析,與其說是足球比賽,筆者看到的更像一場戰爭:與宇宙隊浴血的地球保衛戰。
2012年4月18日,斯坦福橋球場,在巴薩疾風驟雨的進攻下,切爾西的防線風雨飄搖。但是除了桑切斯和佩德羅兩中門框之外,特裡、阿什利科爾和切赫將巴薩22腳射門一一化解。半場傷停補時階段,蘭帕德以一記標準的英式長傳找到拉米雷斯,24歲的巴西中場在普約爾撲上來之前倒地傳中給後點的德羅巴,左腳掃射,皮球應聲入網。進球後的德羅巴伸開雙臂滑跪至角球區向球迷敬軍禮的動作成為歐冠歷史上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2012年4月25日,諾坎普球場,在巴薩疾風暴雨的進攻下,切爾西的防線風雨飄搖。35分鐘布斯克茨鐵樹開花,小禁區推射得手將比分扳成1比1。僅僅2分鐘後,特裡又因為魯莽犯規被紅牌罰下。43分鐘,伊涅斯塔單刀破門,比分變為2比1。少打一人,客場作戰,且總比分落後1球,又是絕境。
多年以後,面對繞膝的兒孫,拉米雷斯一定會把那個發生加泰隆尼亞晚上的故事講給他們聽。那時的他不是世界盃的失意者,也不是前往中超的淘金者。那時的他在漫天噓聲之下,以一記寫意的挑射攻破了巴薩門神巴爾德斯的大門。
只要保持這個比分,切爾西就將以客場進球的優勢晉級。下半場僅僅過了3分鐘,切爾西又一次走到了懸崖邊。德羅巴鏟倒法布雷加斯被主裁判處以極刑,但是梅西主罰的點球被橫梁拒之門外。巴薩兩回合比賽三次擊中橫梁,或許真的是切爾西的鋼鐵意志贏得了幸運女神的青睞。
全員防守的切爾西在下半場的艱苦從切赫58分鐘就開始拖延時間的小細節裡就可窺見一斑,替補上場託雷斯沒有在前場遊弋而是回到了左後衛的位置。如果一定要為眾志成城這個成語在足球上找一個解釋的話,那一定是本場比賽的切爾西。在電視前看比賽的我都可以感受到巴薩令人窒息的進攻,但是一次又一次在切爾西的頑強之下無功而返。
時間一分一秒的減少,巴薩的進攻也就越發猛烈,只要比賽沒有結束,切爾西隨時都有被進球的可能。第91分鐘,阿什利科爾禁區內大腳解圍,球在諾坎普的夜空中劃出了一條長長的弧線向巴薩半場飛去。當鏡頭再一次對準足球的時候,它在只有門將的巴薩半場。更關鍵的是,它在託雷斯腳下。這一次託雷斯沒有讓人失望,伴隨著天空體育解說內維爾的「ohhhhhh」的長嘯(或者稱為呻吟更合適),晃過巴爾德斯推射空門得手,徹底扼殺了巴薩的晉級希望。這一刻,切爾西球員才相信他們拿到了通往安聯球場的決賽門票。
6張黃牌1張紅牌意味著隊長特裡、主力右後衛伊萬諾維奇和中場拉米雷斯、梅雷萊斯無緣決賽,缺兵少將的切爾西在決賽中還能如此好運嗎?
四、九年夢成:安聯球場浴血,切爾西登上歐洲之巔
據說在與巴薩的第二回合前,穆裡尼奧將自己在西甲面對巴薩經驗傾囊相授給切爾西,希望能夠與弟子會獵慕尼黑。可穆裡尼奧在點球大戰中的驚天一跪無法挽回拉莫斯踢飛的點球,切爾西在決賽面對的是主場作戰的拜仁慕尼黑。
這是與巴薩半決賽的翻版。以強壯著稱的德羅巴在本場比賽中拿到球就倒地拖延時間,有人形容他就像「80歲顫顫巍巍的老人」一樣,但是我們不能對這支缺兵少將切爾西要求太多,以這樣的陣容走到這一步實屬不易,他們有權利用對自己來說最可能獲得冠軍的方法去爭取勝利。
海式拜仁用標誌性的「立體轟炸」對切爾西的防線進行反覆衝擊。83分鐘,比賽臨近尾聲,託馬斯穆勒的彈地頭球終於攻破了切赫把守的鐵門。
自從阿布2003年入主切爾西以來已經過去了九年時間,他在看臺上看盡了切爾西在歐冠上的血淚史:2005年與2007年,兩次被貝尼斯特的利物浦阻擋在決賽門外;2008年,特裡決賽點球大戰中滑到,藍軍的淚水與曼徹斯特人的笑顏;2009年,巴拉克伸開雙臂追逐主裁判湯姆赫寧,切爾西在自己的主場被擊倒。再度踏上決賽舞臺,真的又要以這樣的方式收場嗎?
德羅巴說:「絕不!」這屆歐冠註定了會在切爾西與命運的抗爭史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比賽第88分鐘,替補上場的託雷斯為切爾西贏得了本場比賽唯一一個角球。馬塔傳中,德羅巴前點回頭望月。切爾西本場第一個角球,第一次射正就得到一個進球。
加時賽的30分鐘和點球大戰一樣傳奇,進球功臣德羅巴放倒裡貝裡送點。主罰點球的羅本還沒有擺脫2010年世界盃決賽丟失單刀的心魔,面對在本屆歐冠中已然成聖的切赫,將點球罰丟。施魏因施泰格似乎在羅本罰出點球之前就預知到這一結果,他在本方半場背對著球門,不敢看這瞬間的發生。
當比賽進入點球大戰,即便馬塔第一個罰丟點球,切爾西又一次處於逆境之中,藍軍將士的決心依然不為所動。除了八強對本菲卡的波瀾不驚,他們一直都在逆境之中奮戰不止。
第四輪點球,奧利奇的角度不夠刁鑽被切赫撲出。老將阿什利科爾直接將球打向右側死角,為切爾西扳平了比分。
第五輪點球,在加時賽中露怯的施魏因施泰格的點球被切赫用指尖撲到後擊中門柱彈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冷靜的德羅巴,他騙過諾伊爾將球穩穩送入球門左側。
在這一刻我意識到:我們見證了一個奇蹟的誕生,一個只屬於藍色的奇蹟。在這一刻,雖然筆者不是切爾西球迷,但是同樣熱淚盈眶。
這是屬於足球的最純粹的故事,1992年,頂替南斯拉夫參加歐洲杯的丹麥寫下了絢爛的童話;二十年後,21名切爾西球員用無與倫比的戰鬥精神和鋼鐵意志在足球史上寫下鐵血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