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說起來,現在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就連專家都按捺不住寂寞,提出了工人延遲退休的建議。
其實,老齡化嚴重的同時,我國的生育率也出現了大問題,許多年輕人都不願意生二胎,甚至連生孩子都沒有心思。
我國明明已經開放了二胎政策,可是這種效應只持續了一年,馬上就被打回原形。
於是,一些地區就掛出了橫幅,喊著「追生二胎」的口號。
「全面二孩」效應遞減,高考加分也無濟於事,父母為啥「生不動」?
自2017年起,我國的新生兒出生率就下降了約260萬,這還是二胎政策開放後的數據,由此可見「全面二孩」效應的保質期只有一年。
對此現象,一位知名專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我認為應該把高考與二胎政策相結合,二胎加20分,三胎加50分,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高考有個好成績,這樣他們就有生孩子的欲望。」
但是,這種催生的建議顯然不被人們接受,高考本來是最公平的考試,若是通過生二胎、三胎的方式加分,那對生一個孩子的家庭太不公平。
高考戰場上,多考一分就可以在全省領先一千人,若是加20分,豈不是憑空領先20000人。
所以,大部分父母都不贊同這份提議,高考加分政策自然也無濟於事。
這種從外部誘惑父母生二胎的提議,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那麼父母「生不動」的內部原因是什麼?
1)生二胎經濟負擔太重
生二胎,可不是只在飯桌上添一副碗筷那麼簡單。
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曾說過:
「我鼓勵大家生二胎,因為大寶穿舊的衣服、鞋子可以留給二寶穿,這樣就可以節省開支,所以生二胎根本不費錢,大家生越多越好。」
然而這位專家顯然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兩個孩子性別不同的問題。
此外,孩子的花銷不僅只有吃穿住行,最重要的是教育支出,就算上普通的學校,也要多花費數十萬元。
所以,俞敏洪專家忽略了經濟負擔給父母帶來的壓力,他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2)年齡太大
醫學上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是23~30歲,超過35歲就屬於高齡產婦。
二胎政策剛剛開放不到五年,只適用於85後和90後,而在85前的夫妻,生二胎就可能面臨風險。
3)沒人帶孩子
父母生一個孩子,都要擔憂帶孩子的問題,何況是生兩個孩子?老人能夠一直幫忙帶娃嗎?
生二胎就意味著女性要在家休息一段期間,那麼公司能否忍受呢?畢竟這個社會對懷孕的女性太不友好,很有可能是「生了孩子,丟了飯碗」。
4)養育孩子太費精力
父母養育孩子,不能做甩手掌柜,也不能只供吃供喝不教育。
孩子出生後,父母就要忙著娃的日常生活,等到孩子大一點,父母就要操心他的學習與性格塑造、興趣養成等。
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他們還要照顧大寶,再抽出時間教育與陪伴二寶,實在太損耗精力。
這樣的話,父母的中年生活不就被孩子套牢了嗎?
5)夫妻身體原因
有些時候,夫妻身體不好,也不願意冒險生孩子。
譬如,妻子年齡太大,生孩子不僅會加大流產的風險,也可能會出現畸形兒等現象。
6)沒做好抉擇
此外,許多夫妻也沒有思考好要不要生二胎。
生二胎可以帶來什麼,又會帶走什麼?他對自己和整個家庭帶來什麼改變?
如果夫妻沒想好要不要生二胎,他們就會猶豫不決,最終錯過了生育二胎的最佳時機。
7)影響事業前途
大部分人都有上進心,夫妻亦是如此,他們也想趁著年輕多在事業上打拼,而不是在家裡教育孩子。
這也是年輕人不想結婚、晚婚的重要理由之一。
所以,夫妻若是生二胎,肯定又會耗費精力,而在此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可能影響事業前途。
8)丈夫或妻子不想生
當然,夫妻雙方想生二胎要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如果一方想生另一方不想生,那生二胎的機率也會變小。
9)子女不願意要弟弟妹妹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但是不代表沒有。
大寶心裡會覺得父母的愛被弟弟或妹妹剝奪或平分,這樣他們心裡不舒服,就會牴觸父母生二胎。
10)其他原因
生二胎的政策補貼不到位、父母延遲退休沒有精力照看孩子等。
由此可見,十大原因個個戳心,夫妻為什麼不想生二胎?答案都在這裡!
兜媽寄語
二胎政策遭冷落,新生兒出生率逐年遞減,其實不是夫妻不願意生,而是這十大原因堪稱「避孕藥」,他們無從下手啊!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夫妻不願意生二胎最重要的理由是什麼?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