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君最近開車的時候,自動播放了一曲《葉問》,朋友說,這首歌裡的戲腔挺好聽,早兩年就聽過,就是忘了是誰唱的。
王蓉啊!那個唱《小雞小雞》的歌手。
他一臉震驚的說:那王蓉這麼唱歌也不錯呀!
我明白,他的意思是沒想到王蓉這個擅長神曲的歌手,也可以「正兒八經」的唱一首歌。
她也不是神曲起家,但最後淡出娛樂圈的時候,給人印象最深的恰恰是那首引起極大爭議的《小雞小雞》。
就像一個扔向天花板的蛋糕,觸到頂點後垂直落下,在天花板上留下一塊痕跡,人們只看到了狼藉,沒人記得蛋糕曾經有多完美。
最近聽到王蓉的消息,是她在某城市的簡陋商演舞臺上,賣力的唱歌跳舞。然而臺下聽眾來來去去,如果不是聽到她唱那些熟悉的成名曲,又有幾人知道她就是王蓉。
報導她商演消息的媒體最後都要來一句「舞臺不分貴賤」、「她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強行為她挽尊。
你問問有幾個明星願意自降身份去做這種「喜歡的事情」。
誰不願意站在更大的舞臺上呢?
翻看近一年王蓉的商演記錄,基本都是在為各種商家站臺,唱的也只有這幾首歌:《爸爸媽媽》、《哎呀》。
無他,只有聽這幾首歌,大家才知道來的是個大明星(曾經的)。
其實王蓉最值得稱讚的是她對待音樂的態度:哪怕是一方侷促的小舞臺,她也毫不在意的全力演出,不假唱不敷衍,表情沉醉。
也不要小看了這些商演,這些酬金比版權費來得快多了。
只是在人們的印象中,凡是走穴就和過氣劃上了等號。墨君覺得從經濟層面來講就……還好吧,最怕是放不低身段還偏要開演唱會來面對滿場空座的那種,又掉面子又掉錢。
自娛自樂的王蓉
其實王蓉當年也是歌紅人不紅,如今一過氣簡直就是徹徹底底,目前王蓉超話僅僅只有100多個粉絲,只有幾個鐵粉還在忠誠的發著她的直播錄屏。
她唱著自己以及別人的老歌自娛自樂,甚至還當場秀起了舞蹈,都42歲了,身材依然保持得非常完美,舞步還是那麼豪放。
看起來在短視頻平臺,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就算是舞臺已經變成了這樣的形式,她仍然自得其樂,每一次都認真對待。
圍觀網友的留言,讓我們更深切的感受到王蓉的「過氣」原因:
大家依然反感她的「神曲」,懷念最初正常唱歌時的她。這些評論都出現在她最近錄製的搞笑視頻下。
甚至還有人在發布她近期商演現場視頻時,給打上了「王蓉現場演唱成名神曲《小雞小雞》」
底下有熱心觀眾回覆:這不是她的成名曲,是她的結束曲。
這個叫王菲的女人不簡單
王蓉本名王菲,大概是為了不和天后撞名,改了個很有深意的名字,在粵語中,王蓉和黃蓉的讀音完全一樣。
她的第二張專輯就是以《我不是黃蓉》作為主打歌,一炮而紅。
王蓉是全能型的原創歌手,《雲不知道雨知道》一推出就登上了央廣《中國歌曲排行榜》的冠軍,實力不可小覷。90年代的全能型創作歌手鳳毛麟角,王蓉的出現自然是受到官方鼓勵的。
20多點歲就已經自主創作了上百首歌曲,被音樂經紀人挖掘到後,只需要在手裡的作品中隨便挑一些,就可以出好多張專輯了。
但是,她的作品最出圈的,還是和老貓合作的幾個單曲。
老貓其人,蓄著一抹小鬍鬚,長期戴著墨鏡,不摘眼鏡的緣故是:天生一副笑眼,眼鏡一摘,就酷不起來了。
這對黃金搭檔,合作推出了不少朗朗上口的歌曲,如今王蓉在商演舞臺上反覆演唱的,也全是這些,最受歡迎的還是《爸爸媽媽》。
但,成也蕭何敗蕭何?
網友責怪老貓把一個實力派歌手給打造成了網紅歌手——王蓉歌唱生涯的「隕落」有老貓的一部分功勞。
老貓其實也是實力派,他給別人寫歌,自己也唱。
在彩鈴還在大行其道的年代,《爸爸媽媽》、《全世界最傷心的人》橫掃大街小巷,網絡時代,又有了《走天涯》、《要抱抱》等屠榜神曲。
這些都是老貓的功勞,他是個擅於抓住市場需求的人才。
老貓確實善於捧藝人,但不僅王麟只紅了一段時間就銷聲匿跡,王蓉也在改變風格之後事業急轉而下。
是她太超前了還是跟不上時代了?
中國版的ladygaga,水土不服?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老貓可以寫出如《三世情緣》《紅顏為你》這樣的非口水歌;
明明王蓉也有能力創作《牛郎織女》這種獲得央視MTV大賽金獎的歌曲,所創作品多次被白雪演唱。
但他們倆都不約而同的走向了另一條路——迎合市場的通俗歌曲。
王蓉和胡可、李湘同為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的同班同學,在李湘還沒嶄露頭角的時候,王蓉已經在大學第二年奪得了全校歌手大賽第一名。
因為才華出眾,大學期間她就被老貓的父親(中傳著名音樂教授劉天禮)提點,和老貓一起跟隨劉天禮學習,加強創作、演唱、演奏方面的技巧。
畢業後放棄北京音樂電臺的主持人職位,專攻音樂,並且一舉打進了內地各大音樂排行榜。
王蓉起初以「伊菲」這個藝名與王菲、那英、韓磊等人並列獲得了當年度的「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金曲獎」。
所以王蓉出道的起點,是相當的高了。
在香港金牌經紀人李進(郭富城、梅豔芳曾經的經紀人)的建議下,她改成了「王蓉」這個藝名。
沒人會忽略王蓉的實力,她每發一張原創大碟,都會拿獎拿到手軟,第一張原創大碟就一舉拿下了香港四大頒獎典禮中的三個大獎。
她曾經和周杰倫是齊名的,事業如日中天。獨特的嗓音和風格,深受大家喜愛。
從轉型電音舞曲——《要抱抱》開始,王蓉的風格就改變了。
聽起來她總在唱著所謂的口水歌,曲風輕快極易上頭。
但她的所有歌曲,不僅從編曲、填詞、演唱、和聲、創意、舞蹈、設計、後期全部自己親力親為,錄音設備也絕毫不含糊,後期和母帶都是在數一數二的頂級錄音棚製作(其中就有麥可傑克遜的專屬錄音室)。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回聽她的每一首歌曲,都會發現聲效相當完美,不輸現在的一些大製作。
王蓉的音域很寬廣,各種曲風都能駕馭,屬於全能型的歌手。
聽到她在視頻平臺唱著有別於以往曲風的歌曲之後,很多網友都建議她去參加《我是歌手》,就是基於她不俗的唱功,若登上舞臺想必仍然能夠散發光芒。
一個從頭到尾都是原創的實力歌手,最後成了部分網友眼中的神曲代言人,甚至把王蓉唱的歌都打上「口水歌」的標籤……只不過是市場和個人定位磨合的失敗結果吧。
對於王蓉而言,類似《好樂Day》這樣的歌曲得到廣泛爭議,事實上是肯定了她的風格。然而傳播越廣,王蓉和口水歌之間的等號就越明晰。
一些人終究是無法接受她越來越雷人的造型和曲風,多數人選擇聽它,是想要知道這神曲有多雷人。
就像當年很多人玩《忐忑》的梗一樣,其實沒有多少人是打心底裡肯定龔琳娜的風格的。不過王蓉的歌最大的好處是——深受廣場舞的青睞。
Laygaga能夠大紅大紫,是因為有足夠多元化的接受人群,她火到中國來,最醒目的標題通常都是她的著裝,而不是歌曲。
王蓉早就有突破桎梏的野心,嘗試了各種各樣的風格後,被市場反饋的信息所鼓勵,才選擇推出《小雞小雞》這首史無前例的神曲。
MV中極其清涼的著裝和前衛的風格瞬間在樂壇激起了千層浪。
在一年多的短暫風光和極大爭議之後,她和她的小雞銷聲匿跡。甚至之後推出的《葉問3》宣傳曲也極少人知道是她唱的。
誰還記得當年用MP3聽著她低吟淺唱「哦,嘿媽媽」的時光呢?
周杰倫也有過很長一段被質疑的時期,他能夠堅持下來並且讓大家接受自己的風格,很大程度上也是沾了中國風的光。
將RAP糅雜古詩詞,並且解決了普通話難以有律動的頑疾,不失為一種折衷態度。
同為原創歌手的王蓉卻沒能堅持走下去,她的步子邁得太大,缺乏足夠的鋪墊。事實上她若早一些嘗試類似於《葉問3》宣傳曲這樣的戲腔唱法,可能會挽回很多路人緣。
如何定義雅和俗
有個網友說:王蓉你奔著10後去了,我們80後都追不上你了。
何為深刻有內涵,何為口水歌,並不是一兩句可以說得清,更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一錘定音,君不見那些流行金曲,很多也稱不上有內涵或多高端。
唱王蓉的歌曲時,你會發現她的歌其實非常難唱,然而她演繹出來,相當自然,沒有換氣聲,轉音也極其乾脆。
一首歌能夠在市場上流行,必定有它的長處,或是朗朗上口,或是魔音繞耳。
她轉型之後個人創作的歌曲受到眾多音樂人的認可,時代雜誌報導、外網千萬點擊,甚至成為廣場舞御用神曲,無不說明她的歌曲是有市場競爭力的。
但轉變風格是個非常冒險的舉動,大家都聽習慣了她以前抱著吉他低吟淺唱的風格,突然爆炸式的勁歌熱舞,名氣是大了甚至還打入了國際,卻也損失了原來的一些忠實聽眾。
至今她仍然堅定自己的理念,認為沒有娛樂精神和情感宣洩的音樂都是耍 流 氓。
極少有歌手如她這般敢跳出舒適區嘗試改變的。
演員容易因為沒有演技和代表作而快速過氣,但歌手的演藝生涯普遍會比較長一些。
一個歌手從爆紅多年到過氣,當然有各方面的因素。
她極少上綜藝、不炒作緋聞、最大的出格也不過是在曲風上奪人眼球,但這又有什麼錯呢?
說到底,終究還是缺乏一個容納多元化風格的土壤,令她不能如Laygaga一樣衝出自己金光大道。或許她應該再堅持堅持,我們需要給多一點時間讓她去嘗試。
(王蓉錄播唱歌的視頻截圖)
她曾經承認過,有些歌曲只是為了迎合市場,並不是自己初心。但成立公司之後,她卻因為「找到自己的風格」而失去了市場,從而逐漸轉向網播和商演的舞臺。
王蓉至今還有大量單曲壓箱底,沒有發行出來。在這個缺乏原創走心歌曲的市場,這些凝聚了自己創作實力的作品,一旦有了合適的環境,是否還能一鳴驚人呢?
老貓仍然是她的經紀人,如果想高調復出,以他的能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我很期待她的涅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