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之巔》:童話故事往往生長於血腥殘酷的地方,天然帶著血汙

2020-12-26 蕭硯歌

大興安嶺神奇的大自然與薩滿教萬物有靈的信仰滋養了遲子建,這使她的文學世界有了別樣的風景。

在她的文學世界裡,不僅花草樹木、星星月亮、風霜雨雪、雞鴨鵝狗都富有靈性可與人交流,甚至魚會流淚,土豆會撒嬌,甚至人可以到鬼魂的世界出遊,可以和死去的親人交流,可以和鬼魂結伴旅行。

遲子建的小說一直體現著下意識的童話化的努力,但如果要為她這個對現實具有超越性的文學世界命名,也許只能稱其為殘酷的童話。

因為在這個世界裡,雖然不乏溫暖和愛,但從來沒有「公主和王子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的完美結局。

01

《群山之巔》是關於龍盞鎮裡,一個詩、童話和神話破滅的故事。這些故事,在最血腥殘酷的地方生長出來,天然帶著血汙。

小說中的小矮人安雪兒,這個童話裡精靈般的孩子,因具備多種神奇的能力,被人奉為「安小仙」。

她三歲才學會說話,夜裡不睡覺自語一些無人能懂的話,白天喜歡敲打各種能發聲的器物,有著與生俱來的刻寫墓碑的本領,以及預測人壽限的能力。

她晚上一個人在廢棄的江邊小屋裡並不孤單,她說:

「夜裡有月亮和星星,他們的腳長,能跳過窗子,跟我一起躺在枕頭上,陪我睡呀。要是趕上哪一晚沒月亮沒星星,風總該是有的,風吹得窗戶叫,就是和我說話呀。」

如果沒有風,她竟然說「我心裡裝著好多風,我吐出風兒,和自己說話呀。」

然而作者並沒有打算把這部小說,完美成一部美好童話。辛欣來強暴了安雪兒,童話破碎了,龍盞鎮的神話被毀掉了。

在被強暴之前,安雪兒確實是童話裡的小精靈。但她讓安小仙這樣一個童話裡的小精靈,最後還是回歸了人間,走向了凡俗。

02

小說中的人物無論男女老幼,無論貧富貴賤,不分善人惡人,幾乎都具有童話般的美感,都有著人類童年的天真和浪漫。

辛七雜認為「月光是最好的擦刀布」,並且因為「月光在刀上行走,似在燃燒。他曾將菸斗湊向它,企圖點燃,可斬馬刀上的月光,一副舞娘的姿態,無意做播火者,根本不理會他。」

龍盞鎮的人們疑惑花老爺洞的泉水「是從天上來的,還是從地下冒出來的?如果是從天上來的,是不是月虧時,從月亮裡流出來的?喝了這樣的水,是不是就長生不老了?如果是地下湧出來的,是不是閻王爺流的哈喇子,誰喝了誰就得下陰曹地府?」而且,「天上說和底下說各執一詞,爭得面紅耳赤。」

龍盞鎮那些想在火葬實施前,享受土葬的老人們竟然「瞪著眼坐在窗前,說是要把身上的油耗幹,添到月亮這盞天燈上,好為自己13後升天積功德。」

安雪兒被辛欣來破身後開始長個:

「夜裡躺在床上,萬籟俱寂時,她能聽見身體生長的聲音。她周身的關節嘁裡喀喳地響,像是舉行著生命大合唱;她的肚腹好像蒸騰著沸水,噗噗直叫;她的指甲嫌疆域不夠遼闊,譁譁拓展著勢力範圍;她的頭髮成了拔節的麥子,刷刷地瘋長著……」

這是身體掙脫羈絆後的狂歡,是詩,是神話,這種童話般的神性敘事已經成為遲子建小說的一個美學標誌。

詩、童話、神話,它們都是人類的遠方。遠方閃爍著神性的光輝,誘惑著凡俗世界的男男女女。

但《群山之巔》終究是一個童話破碎了的故事,人類從此告別遠方,告別神性,在世俗欲望的膨脹中走向自我毀滅。

03

《群山之巔》的世界是晦暗的,甚至是讓人絕望的,這種晦暗與絕望既來自於人之惡,也來自於在人之惡驅動下的整個現實的惡。

這是一部極端之作,它一反遲子建小說的中和之美,無論是罪惡還是救贖,小說一開篇血腥之氣就撲面而來。

屠夫辛七雜以及他那些形形色色屠刀的出場,仿佛被埋在土裡的一粒血腥的種子,它破土而出時一定與死亡有關。

果然,兒子辛欣來就是用父親的斬馬刀砍下了母親的頭,釀成一宗人倫慘案。不僅如此,他還隨後強姦了龍盞鎮的神明安小仙。

小說中,作者有意識地大密度呈現人間的痛苦和醜惡,主要人物們幾乎都生活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

辛七雜是屠夫,他兒子辛欣來是殺人犯,安平是槍斃人的法警,李素貞是死者理容師,安雪兒除了是燈盞鎮的神明,她還是一個制碑人,他們都離死亡那麼近,他們的故事也必定非比尋常。

果然,王秀滿在兒子的刀下身首異處,軍人安大營沉屍格羅江,李素貞的丈夫煤氣中毒,還有繡娘的死,辛開溜的死,辛欣來的死,以及安平槍下和李素貞手下的各種死。

死亡敘事為小說帶來一種極致的魅力,與死亡相伴的是罪惡和殘忍。

辛欣來殺母,唐眉投毒,於師長買處,陳金谷陳慶北父子謀求骨肉至親的腎……

在這部小說中,遲子建仿佛要放手一搏,徹徹底底地清算一下人間最髒最醜最惡的事物。在作者的筆下,小說中每個人物都活得不好,都是不幸的。

辛七雜是不幸的,「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逃兵,這讓辛七雜自幼受盡嘲笑,也讓他對父母心生憎惡。」

然而這個六歲時日本母親失蹤,跟著有逃兵汙名的父親,受盡嘲笑的不幸男人,卻養大了一個更不潔不義的辛欣來,最後妻死子亡,承受了更大的不幸。

辛開溜是不幸的,他頂著逃兵的汙名,承受著天大的冤屈,他親生兒子憎惡他,他傾注全部痴情的女人背叛他,他這一生「心底已滿是灰燼」。

安平是不幸的,一個職業毀掉了他全部幸福;李素貞是不幸的,在癱子丈夫和安平之間她受盡撕裂之苦。

陳媛是不幸的,她被好朋友毀掉了健康和一生;單四嫂是不幸的,她被丈夫一次次拋棄,帶著傻兒子苦熬春秋……

但作者並沒有把全部的不幸都歸咎於人性之惡,仿佛還有一種看不到的神秘力量在左右著這些人的命運,而這種神秘力量說到底還是與人有關,背後起作用的還是人自身,自己或者他人。

辛七雜的不幸源於別人的嘲笑;辛開溜的不幸源於別人的誤解;陳媛的不幸源於唐眉的嫉妒;安平的不幸源於人們的歧視;李素貞的不幸源於丈夫的病態;單四嫂的不幸源於丈夫的薄情;安大營的不幸源于于師長的無恥和林大花母女的貪婪;安雪兒的不幸源於辛欣來的獸性;辛欣來和唐眉的不幸;則源於他們的身世和內心的魔鬼。

在一個不良的環境中,一切都是顛倒的,那些本來可以驕傲活著的人們,卻只能體驗灰溜溜了無亮色的人生。

辛開溜是個英雄,卻在生活中被視為令人不屑的逃兵;安平善良忠厚敬業,卻成為生活的棄兒;李素貞對丈夫無私奉獻卻被懷疑為謀殺親夫的兇手。

在小說裡,善良、勇敢、正直,這些人類的優秀品質竟然不能成為令人自豪的徽章,更不能成為人物身上的光芒。

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正如小說裡所寫:

「安平沒有追捕到辛欣來,卻看見老鷹追捕上了兔子,蛇吞下了地老鼠,小鳥圍殲著蟲子,螞蟻啃噬著松樹皮,蜜蜂侵人野花的心房,貪婪地吸吮著花粉。」

萬物之間也有殘殺和凌辱,不過這一切都靜悄悄地發生著,有的甚至以美好的名義。

當萬物之間的殘殺和凌辱都被視為正常的宇宙法則,那麼,童話又將在哪裡生長呢?

04

一個對世界對人類懷著童話般美好幻想的人,卻最容易在現實面前幻滅。

但在這部小說裡,遲子建有不甘心:她為小說中的罪惡安排了一場艱難的救贖,讓生活洗掉血汙。

於是我們看到了唐眉投毒後的痛苦和悔恨,她帶著變成廢人的陳媛,把自己囚禁在一座無形的監獄中,正如她對安平所說:

「我已經在監獄中了,四周的山對我來說就是高牆,霧氣就是無形的鐵絲網,這座木屋就是我的囚室,只要面對陳媛,我的刑期就永無終結!」

她要以自己的一生為代價對陳媛進行守護,進行贖罪。儘管唐眉是努力的,盡心的,然而那麼多的罪惡呢?

龍盞鎮的人並沒有誰為自己日常平庸的罪惡而懺悔,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是罪人,雖然他們以他們平庸的惡毀掉了辛開溜的生活,毀掉了安平的幸福,也使很多人的生活變得殘缺不全。

反倒是安雪兒,這個善良的小精靈,她是潔白的,無罪的,她以無限的寬容和慈悲原諒了一切人和一切罪惡,卻偏偏是她在開篇被辛欣來強暴,在篇尾被單夏侮辱,這便是生活給予我們的隱喻?

美好總是弱勢的,罪惡總是強勢的,在善惡的搏鬥中,善正被絞殺,生活仍然充滿血汙,儘管不乏稀薄的溫暖和疼痛的愛。

安平與李素貞兩個人的愛情是悽迷的感人的,兩個孤獨靈魂艱難的相互取暖,使他們的愛充滿疼痛。

但他們的愛又能夠改變什麼呢?暫時的溫暖與愛帶給他們的是更持久的疼痛。

溫暖和寬容的人性,是遲子建作品中一直著意表現的內容,這樣的人性就是人之善。

在小說中,看到了安雪兒對辛欣來的原諒,她甚至感謝他帶給她孩子:在辛開溜身上看到了他終其一生對愛子的痴情,他甚至將他對妻子的懷念寄托在每條叫愛子的狗上;在安平和李素貞的非正常男女關係中看到了真情和善良;我們甚至在龍盞鎮人因為安雪兒有了辛欣來的孩子而不希望他死上,看到了他們的柔軟心腸。

這些都給小說帶來了暖意,它們是大規模關於死亡和罪惡敘述中跳躍的美好,也是作者留給人間的微弱希望

遲子建在小說中寫人之惡,事之惡,但也在一直努力著想用溫暖和美好抵抗這種惡。她終究要帶著溫暖和慈悲,為這個不如意的世界塗抹一層薄薄的亮色。

05

《群山之巔》中還有一些零星的暖意,如野花般在死亡與罪惡的間隙裡盛開,仿佛要幫著洗去罪惡。

繡娘和辛開溜是作者著意塑造的兩個老人,是龍盞鎮上由歲月錘鍊而成的老神仙。這兩個內心苦痛卻心懷善良的老人,帶著歲月的饋贈,成為小說中最令人溫暖的風景。

唐漢成也是小說中一個比較正面的重要人物,在他的身上寄託著作者對於官員的希望。

他不貪不腐有遠見,是一個與現代化發展唱反調的人,他千方百計阻止任何對龍盞鎮的開發,他要守住龍盞鎮的優美的自然環境。

「唐漢成不怕失去權力,最怕失去青山綠水。他在龍山頂上,在那兩塊巨石之間,建了一座土地祠,祈求土地老護佑龍盞鎮,不要淪為礦區。」

唐漢成的無奈求助於神明,只能說明他在強大的現代化洪流面前已經無能為力。因為地質勘查隊已經在龍盞鎮勘探出了礦藏,龍盞鎮的未來可以預見。

事實上,在龍盞鎮變成被開發的礦區之前,現代化的魔掌已經伸向了龍盞鎮,龍盞鎮早已不是世外桃源了。

土地祠那副「青山常在牛羊壯,綠水長流魚兒肥」的對聯和「龍盞安泰」的橫批,表達的是人們對平安自在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也是對這種美好願望難以實現的擔憂。

青山綠水的龍盞鎮必將成為現代化車輪碾壓下的一個回憶,而繡娘的風葬則是一曲人與自然的輓歌,這個鄂倫春女子騎著一匹白馬穿過小說,留下一片雪白的月光。

繡娘是自然的女兒,她死後要按照鄂倫春人的風俗風葬,與白馬和清風明月同眠。於是在火葬來臨時,她的兒子們偷偷為她舉行了象徵著最後詩意的葬禮:

「那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像一盞天燈,照亮了繡娘的歸程。他們在午夜時分找到了白馬的骨架,它剛好在四棵兩兩相對的白樺樹間,這正是繡娘喜歡的樹,像蠟燭一樣明亮的樹。他們在天明前,在樹間搭就一張床,鋪上松枝,把繡娘抬上去。白馬的骨架像一堆乾柴,在繡娘身下,由月光點燃,寂靜地燃燒著;繡娘在白馬之上,好像仍在駕馭著它,在森林河谷中穿行。」

在現代化的滾滾紅塵中,罪惡公然行走在太陽底下,而繡娘這樣的葬禮只能在月夜進行。

白馬在月光中消失,精靈在汙損中返俗。瀕危的詩意,孤寂的英雄,瘋長的世俗欲望,讓小說散發著迷人的罪惡與救贖的悲涼氣息。

小說結尾處那聲「一世界的鵝毛大雪,誰又能聽見誰的呼喚!」的悲嘆,終於洩露了作者內心的秘密。

也許從來就沒有群山之巔,因為群山之上還有彩雲,彩雲之上還有月亮,月亮背後還有宇宙的塵埃,宇宙的塵埃裡,還有凝固的水,燃燒的巖石,和另一世界莫名的星辰!星辰的眸子裡,盛滿了未明的愛與憂傷!如果心靈能生出彩虹,我願它縛住魑魅魍魎;如果心靈能生出泉水,我願它熄滅每一團邪惡之火;如果心靈能生出歌聲,我願它飛越萬水千山!

遲子建在小說後記中寫下的這段詩歌,同樣傳達出深深的罪惡感和贖罪的願望。

也許,當世俗與童話相逢,當絕望靠近希望,當善與惡遭遇,便會在滋生毀滅與疼痛的刀刃上、罪惡和救贖的狹路裡生出爛漫的詩意來。

相關焦點

  • 《流金歲月》故事很童話,結局很殘酷
    這部電視劇的故事,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美麗的童話,直到故事結尾才暗示了殘酷的事實。故事很童話灰姑娘朱鎖鎖朱鎖鎖從一開始被困在舅媽家的陽臺房,到後來嫁富二代謝宏祖,再到葉謹言。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地幫助朱鎖鎖。甚至,最後葉謹言都能放下自己半輩子的夢想,為了朱鎖鎖跑去幫助謝家,毫無怨言。灰姑娘朱鎖鎖,只能是一個童話。
  • 只有成人才懂的——格林童話裡的血腥情節
    即使後來有人說:所謂的「原版格林童話」其實是日本一個作家的作品,類似於同人故事,與格林童話無關。所以,《原版格林童話》不是原版《格林童話》。其實,網上傳《原版格林童話》。說是空穴來風,並非毫無原因。格林童話中,確實有一些使人汗毛倒豎的血腥情節。舉個例子:在故事《杜松子樹下的故事》(也叫《檜樹》),這個故事被許多人稱為童年噩夢。
  • 暗黑童話風愛好者手冊(下):純真與殘酷的衝撞
    上一期《暗黑童話風愛好者手冊》和大家分享了經典的黑童謠以及相關作品。本期會有更多泛黑童話的遊戲及其他作品介紹給大家。童話自誕生以來便不單純是哄孩子用的虛構故事,而包含著對現實的影射和對惡行的警示。黑童話放大了故事的陰暗面,更加無情,也更加適合成年人。
  • 《馬粥街殘酷史》1978年的高中往事
    我所能想像的青春,大概就是白襯衣藍裙子,那種非常之純粹的乾淨和單薄。但是,卻有那麼一種青春,充滿暴力、憂傷、寂寞、疼痛以及布滿血腥,整個校園裡布滿了男性荷爾蒙過剩的少年,野蠻暴力的老師。老師對少年的殺威棒,折磨人的體罰。這就是1978年的韓國校園。當時因為韓國處於軍隊統治之下,所以充滿暴力。
  • 《月半愛麗絲》一個童話故事裡的美好與殘酷
    與其說它的發生背景的魔幻性,不如說它其實是一則愛情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是這樣美好女主角林曉曦胖,而可愛。現實的殘酷之處在於,一個人理想中的審美與現實中的審美分崩離析,不能共處。童話故事是這樣殘酷很難說,這樣的故事能引起共鳴。
  • 格林童話能否給孩子看?裡面的情節太血腥,大人看了都會做噩夢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這些童話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就算沒看過,也有耳聞,這些都是來自於《格林童話》,這是歐洲德國的民間文學,總共收集了200多個故事,所謂"童話"自然是給孩子看的了,但《格林童話》中許多故事其實都很血腥暴力,看人令人毛骨悚然,並不適合孩子
  • 騙了你整個童年的「童話故事」,到底有多黑暗(未成年人不準進)
    今天想告訴大家其實你小時候看的童話故事都是被美化過的!因為上個世紀,最早版本的「童話故事」黑暗、暴力、血腥,甚至十八禁……根本就是成年人的恐怖故事!!!當她和王子大婚之日兩個姐姐還來婚禮上攀親戚~灰姑娘就讓小鳥去啄瞎了她們的眼睛完成了她所有的報復!
  • 從童話故事到童話電影,從古靈精怪到少兒不宜
    小紅帽不好好給奶奶送飯跑去搞三角戀,結果小紅帽的爸爸是狼人殺了他全家小紅帽帶著男友大義滅親結果男友也變成了狼人……好,就算我接受這個,小紅帽野戰激情戲怎麼解釋,我該怎麼面對童話裡的小紅帽!話說回來,當看到影片由《暮光之城:暮色》的女導演凱薩琳•哈德威克執導,好,我選擇閉嘴,來說下一部。 另一個童話故事中的角色白雪公主,也沒能逃過被改編的魔掌。
  • 血腥+童話+愛情:超級電視下周精彩
    2011年湄公河慘案,《湄公河行動》揭秘13名中國人的血案如何昭雪;巨人與小人的夢幻奇遇,成年人的童話就在《圓夢巨人》;愛你的人總是傷你最深,《
  • 從小看的格林童話竟然都是暗黑血腥恐怖小說?
    但實際上格林童話最早是給成年人看的,裡面充滿了不可描述,而後屢次刪削改寫,此處刪去五百字,此處刪去三十八字,等等,才變成今天這種人畜無害的形象。 那種玄妙的、神秘的、暗黑的格林童話已經淹沒在歷史的故紙堆,死在刀筆吏的墨筆之下了。直到2014年,我們有機會看看原汁原味的格林童話,充滿了黑森林的神秘、邪惡和血腥。
  • 格林童話的真面目:血腥、暴力、性
    德國的格林兄弟倆,把遺落民間的故事和傳搜集起來,寫出了《格林童話》,原名叫《兒童與家庭通話集》。其實最開始,第一版格林童話並不是給小孩子的睡前讀物,它是用童話的口吻給成年人講故事。因為口味略重(什麼性暗示啦、亂倫啦、血腥……)而遭到大家抗議,所以格林兄弟將很多關鍵內容作了修改(堪比廣電總局的審查),改了N次之後才變成了我們現在讀到的《格林童話》。
  • 暴力血腥加暗黑,還要給孩子講童話嗎?
    在最初格林兄弟的故事裡,王后打算要吃了白雪的肺和肝……不止《白雪公主》,今天就來說一說那些細思恐極的童話故事。說謊鼻子會變長,很多家長會用匹諾曹的故事來教育小孩子要誠實,而往往忽略了這種方法的內核其實是恐嚇。離家出走也是個可怕的事情,會遇到邪惡的大人。
  • 郭採潔顛覆性單曲今日上線:一個殘酷的成人童話
    她帶著自己的全新單曲《別派一群兔子獵殺一隻狐狸》,打開了 35 歲的全新篇章。這是專輯《Vol.13-1986 數羊》中第三支先行單曲,講述著一個孤傲又殘酷的成人童話。——畢飛宇正如這首歌的英文名稱:A scarlet riding hood(猩紅帽)一樣,故事改編自經典格林童話《小紅帽》:惡意可以被裹上任何面孔,最甜的舌頭往往帶著最銳利的牙齒,去欺騙天真無辜的人。 但在這個故事裡,以正義為名的兔子被平庸之惡支配,渴望勇氣的狐狸面對愛卻迎頭栽下了。
  • 床邊故事:暗黑童話的文明隱喻
    有「鬼才」之稱的方文山向來善於用富有特定文化氣息的詞彙,在最短時間搭建出風格感強烈的次元,而在《床邊故事》這個童話風的標題下,歌詞中浮現的卻並非公主、王子或是仙女等元素,而是貓頭鷹、巫婆、油畫上的詭異笑容等相對暗黑的意向,而歌曲MV中隨處可見的骷髏、幽靈、古堡則更將更將這種暗黑推向極致——床邊故事指的當然是父母哄孩子入睡時常講的童話,為什麼這些童話需要以這些暗黑元素為切入點,而且居然還切入得毫無
  • 文玩可以,但請不要帶著血腥!網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導語:文玩可以,但請不要帶著血腥!網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其實文玩是沒有錯的,但是請不要帶著血腥! 虎骨 其實顧名思義就是貓科動物虎的骨骼,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虎骨也經常被作為飾品原材料進行販賣。其實這個是禁止販賣的,而且如果作為文玩飾品的話,這是何其殘忍的事情。
  • 岷山之巔
    我要以幸福的名義點燃記憶的火種加入群山的合唱。  祖先遙遠的身影隱隱走來,他們在叢林裡用原始的木頭搭起房子,點燃篝火,拓荒、創造、繁衍生息。任憑雪光焚燒他們的筋骨,任憑苦難灼痛他們的血肉,因為,選擇岷山就意味著選擇攀登,選擇岷山就是選擇堅強。山石磨礪著他們的意志,山風鍛鍊著他們的堅韌,山雨洗滌著他們的心田,純淨著他們的靈魂。
  • 童話最初是嚇小孩的 「灰姑娘」改編700次才不血腥
    初期的童話都是黑童話現代童話故事幾乎都是大團圓結局,都有一個「happyending」。但是童話從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著曲折的情節和陰森的結局。最老的童話,已經經過了2500多年歷史,比如「灰姑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在經過了700多次改編後,「灰姑娘」才最終變成了現在這樣毫無血腥感覺,甚至還帶有一些柔情的故事。
  • 邪惡漫畫童話故事(3)
    「有什麼關係,就送它吧,反正它一定有用得著的地方。」  另一個年輕人這麼說。  「好吧,就把石臼送給你吧,不過你要再唱一遍給我們聽喔。」  於是小鳥飛了下來,而那些磨坊的年輕人便二十個人合力,嘿咻嘿咻的用圓木棍抬起了石臼。  小鳥把脖子穿過石臼中央的洞,好象把石臼當成了項圈一樣掛在脖子上。令人驚訝的是,它這樣居然還能飛。
  • 惡童話:故事的故事
    他死後,由他的姐姐阿德裡安娜·巴西爾以「Gian Alessio Abbatutis」的筆名,分兩卷在1634年和1636年於那不勒斯出版。因為是用那不勒斯方言寫的,很多其他地方的人看不懂,難以流傳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此書都默默無聞。直到大約兩百年後,和現在「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意思差不多,格林兄弟在第三版《格林童話》中盛讚《五日談》是第一部民族童話集,該書才逐漸為人所知曉。
  • 美人魚變成泡沫,灰姑娘繼姐削掉腳趾,童話背後的殘酷你知道嗎?
    ,從文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體裁,這種體裁下的故事都是帶有理想化性質的,而現在童話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就是一種生活狀態的代表,在童話世界中沒有現實的冷漠與殘酷,只有幸福與溫馨,在童話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完美的結局,是人們心中最深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