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有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無數鏡子,陪伴我5年的,正是一面「天空」之「鏡」。
我們使用飛機環遊世界,太空人乘坐太空梭遨遊太空,科學家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彗星,可天空始終是可望而不可及。通過「天空」的一篇篇文章,我了解到了空降兵這支英雄部隊,了解到了空降兵的日常訓練生活。我為晴空中的傘花感到激動,我為訓練中的艱苦感到震撼,我在深夜刷到炊事班的美食也會飢腸轆轆,我看到疫情期間的運輸隊也會心緒起伏……
透過望遠鏡,我與這片蔚藍色天空瞬間貼近,仿佛一伸手就能觸摸到這片空間裡的清風明月,在漫長歲月裡慢慢調整望遠鏡的焦距,我還能看到探索到更多讀屬這片蔚藍天空的兵心印記。
提到軍人,我們通常會將他們與熱血、勇敢、擔當聯繫起來,可是通過「天空」的顯微鏡,我看到了軍人在鐵血下隱藏的浪漫與柔情。在與「天空」接觸的5年間,我有幸認識了許多軍嫂,在和她們交談的過程中,從她們的字裡行間中,不難感受到她們專屬於自己的幸福。有兒女雙全的天倫之樂,有隱藏在眉眼之間的濃濃情意,有平淡溫馨卻不失儀式感的溫馨小家,有互懟互黑的歡喜冤家,更多的是字裡行間點點滴滴的關切與叮嚀。「我寄你的信,總要送往郵局,不喜歡放在街邊的綠色郵筒中,我總疑心那裡會慢一點。」發達的科技讓我們可以不必痴痴的等待家書,可以隨時用手機、視頻一解相思之苦。
看到父母時的欣喜,看到愛人時的甜蜜,看到孩子時的欣慰,在打開視頻的一瞬間,訓練的辛苦好像被拋到了九霄雲外,那是專屬軍人的休閒時光,也是專屬軍人的「微表情」。
小時候的我,最愛的就是父親送的萬花筒,簡單地轉一轉,五彩的琉璃伴隨著陽光變換著排列組合。而「天空」就像是成年後的萬花筒,永遠想像不到小編們還會有著怎樣的創意,永遠猜不到明天的推送又會有怎樣的新意。每天固定的頭腦風暴,震蕩出思維的火花,因為一個字一句話,反覆推敲打磨,只為將每天的推送呈現出最好的狀態。在「天空」裡,有軍營的訓練生活,有空降兵的光榮歷史,有家長裡短的溫暖,也有節氣的貼心提示.
這裡不僅是打開通往空降兵世界的大門,也是一路陪伴的摯友。
從畢業踏入社會開始到現在,一路磨練,一路成長,幸而有「天空」相陪,惟願不改初心,一路有「天空」相隨。
作者 / 劉明怡
後期 / 陳哲鵾 徐世元
實習編輯 / 任強盛
遠程編輯 / 羅健 李夢宇 李嘉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