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看的國產電影,沒有之一。
儘管網上有人批評朗月婷的演技,說她全程端著。但我想這是創作團隊處長自己的藝術處理。
從小在一個大戶人家出生的孩子,受過良好的教育,在被人販子拐賣受盡苦難,凌辱後內心自然保持原有的好貴,大概是創作者們想表達的意思吧。
只是這種高貴需要保持實在太慢了。因為,我們普通人在大多數時候往往容易隨波逐流。出淤泥而不染的大概只有荷花了。
在壓力中保持樂觀,在困難中保持微笑,在獨處時保持自律,我群居時保持自我,這是一種境界。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人都是不簡單的人。
比如,山崩地裂時時能夠保持鎮定自若,處之泰然。比如,一個人生活的時候能夠按部就班地有規律有計劃地生活,比如,一群人在打牌時他能夠自在學習,都是優秀了人。
《喊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我沒有看過。但是原著獲得過魯迅文學獎,這也就電影拍攝提供一個很好的故事和文學基礎。
但是我更佩服的是導演講故事的能力。以下為劇透部分,處女座的人慎看。故事開始就通過兩天線甚至三條線講故事。女主人公靜靜地敲打著窩窩,非常安靜,然而越是安靜就是越是有大事發生,就如暴風雨前的寧靜。女主被老公強行按住,來了一場雲雨之事!故事的另一條線是男主人公和小寡婦之間親密的愛。一種是禽獸般的愛,一種是甜如蜜般的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樣還有一條副線,韓衝他爹對於韓衝的行為舉止感到非常的不滿和無奈,但是他並沒有發作,而是打碎了碗,脫了口痰,看著下照片。幾個深情凝重的行為,講他的內心世界表露無疑。可見導演講故事的功底。
講好一個故事一直是國產電影的軟肋。但是《喊山》在故事的鋪排上節奏的把握非常好,層層疊疊,連綿不斷。相比於2013年拍的《喊山》一條線直下要優秀好幾百倍。就拿臘宏被抬回房間那一段為例。村民把臘宏抬到房裡,最初展示的是女主公人的反應。最早反應的是寡婦過來嚷嚷:怎麼就炸到人了,炸到人了。接下來女主人公把房門關上,當臘宏去拿擔架送醫院再次把門打開後,映入眼帘的是韓衝他爸,父子情深,首先趕到現場(住在隔壁,距離也近)。緊著是村裡的一位老者來了,看了臘宏,說:已經沒人了。然後示意大家先退下。出門後是財務主任趕來了(光頭胖子)說大家得商量一下這事情的解決方案。簡短的一幕,所以相關人物並不是一窩蜂的全趕來,而是陸續登場,推動著故事往前發展。可以說是節奏有致,值得稱讚。
當然,全片最讓人心潮澎湃的是結尾那一幕,村民驅趕女主人公,韓衝被打的那一段。演技爆發,看的讓人熱血沸騰。
《喊山》值得稱讚的是攝影。這要歸功於攝影團隊的水平(國外的攝影團隊),深厚的油畫功底真不是蓋的。當然導演選擇了太行山那風景如畫的地方,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青山綠水,高高山崗,古樸的黃色土房,如詩如畫。
每一幀的畫面都是一幅畫,畫面的安排,人員的調度,燈光的處理,讓畫面復古又現代。所有製片人說這並不是一部農村題材的電影。它很現代,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需要。
女主人穿的衣服,也很美。樸素,但是乾淨,修身,顯得很有品位。當然最不喜歡就是女主人喊山的時候的雙眼皮,顯得剛割過雙眼皮的一樣,看著有點彆扭。
一個好小說,一個好故事,遇到一個好的製片和導演,加上優秀的攝影團隊,造就了一部好電影。
在爛片泛濫的年代,我們還能挑剔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