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小型玄學現場是:你永遠不知道網紅店門口為什麼會排長隊;你在機場永遠排在最慢的那一隊;午飯到底吃什麼;出門到底穿什麼;在辦公室為什麼永遠找不到筆;永遠不知道你家那位、你家那貓在想什麼;村上春樹到底會不會得諾獎……
玄學是個什麼學?
玄學是玄之又玄的一門人間學問,是面對複雜境遇與不確定性時的一顆小糖果,它無處不在,說不清、道不明、理不順、扯不清。
有一種話術是玄學,很可能每個字你都認識,但你卻完全不知道它到底在說什麼。
有一種高級感是玄學,漢式、唐式、美式、英式、意式、日式、北歐式……許多人特別喜歡沉浸在所有人都活得沒自己「高級」的幻象裡。
有一種人設是玄學,所謂明星人設,它不過是粉絲、明星、市場三方合謀和參演的一場大型娛樂秀,一露破綻便會瞬間崩塌。
有一種物件是玄學,徠卡、蘋果、華為、戴森、保時捷、奔馳、LV……
有一種小型玄學現場是:你永遠不知道網紅店門口為什麼會排長隊;你在機場永遠排在最慢的那一隊;午飯到底吃什麼;出門到底穿什麼;在辦公室為什麼永遠找不到筆;永遠不知道你家那位、你家那貓在想什麼;村上春樹到底會不會得諾獎……
朋友,在今天行走江湖,除了玄學,你還得掌握至少22門當代「新學」:檸檬學、走廊對視學、吃瓜學、追劇學、「我好難」學、獨居學、薅羊毛學、開會學、人間鬆弛學、括號學、反「猜你喜歡」學、槓學、彩虹屁學、數據脫水學、圖鑑學……
其實,以上均是玄學。
是的,當我們在討論玄學時,就已經很玄學。
01/午飯吃什麼?
以外食為生的「社畜」們每天都會面臨的靈魂拷問。豆瓣上有個「午飯吃什麼」小組,其slogan就是道格拉斯·亞當斯在《銀河系漫遊指南》中寫下的這句話:「時間只是幻覺,午餐時間更是加倍如此。」
02/出門穿什麼?
與「午飯吃什麼」並列的宇宙第一難題。對很多人而言,每天出門最大的障礙,除了醒不來,就是不知道穿什麼——換了一個又一個look,最後還是穿上了第一套,因為再不出門就要遲到啦。
03/在辦公室永遠找不到筆
除了筆,一轉眼就會丟的小物件包括且不限於:便利貼、訂書機、剪刀、夾子、數據線,等等。有媒體調查過,超過8成的白領丟過筆。因此有人開腦洞:辦公室裡一定有一種肉眼不可見的、以筆為食物的食筆獸,天天吞掉我們的筆。
04/排隊永遠排在最慢的那一隊
這似乎成了一個魔咒:同時幾個隊伍,自己總是選了最慢的那一隊;忍不住換隊,它又變成最慢的了……每到這種時候你就忍不住懷疑人生。據說最簡單粗暴的做法是排最左邊那一隊,因為多數人是右撇子,人們下意識間會偏向排右邊的隊伍。
05/招聘看星座
將星座作為衡量員工的標準,這聽起來就不科學,但就是有人信。有網絡調查顯示,招聘中最不受待見的星座依次是處女座、天蠍座和雙魚座。在處女座被全網黑的背景下,有公司另闢蹊徑專招處女座,就顯得清新脫俗。
06/「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一個萬能句式,使用時請自動腦補《都挺好》中的搞笑擔當蘇大強說這句話的語氣。無語、不滿、無法理解、無能為力、調侃、吐槽、自嘲甚至是傷心,種種微妙的情緒都可以通過它來表達,作用類似於「彈幕護體」。
07/「你是什麼垃圾?」
來自生活的暴擊往往猝不及防(比如快遞小哥會問「你是什麼東西?」),來自上海阿姨的這句「你是什麼垃圾?」則是最新版也是最辣手的——別偷著樂,遲早會輪到你的城市。此時你就可以祭出上面那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08/「猜你喜歡」的迷之推送
算法是個好東西,但如果它過於放飛,就會導致「猜你喜歡」變成大型車禍現場,或者說羞恥play環節——你也許搞不清屏幕右下角的小彈窗為什麼會不斷給你推薦種豬、鵝卵石、履帶式挖掘機,但最好記住千萬不要手欠去搜「水晶棺」,你總不希望上網上出殯葬一條龍服務的感覺吧?
09/綠植永遠養不活
肉眼可見的人生挫敗之一。挫敗感在於,你連最皮實的綠蘿、仙人球都搞不定,那還能搞定什麼?有些人甚至因此產生恐婚恐育心態——當然,這可能有點想太多了,沒必要自己跟自己較勁。
10/永遠不知道你家貓在想什麼
任何嘗試弄懂貓在想什麼的努力,最終都會被證明是徒勞的。貓作為不願出門、不愛洗澡、性情彆扭(你別想指揮一隻貓)的深宅,它的小腦瓜裡思考的可能是深邃的哲學問題或者宇宙的終極答案,「愚蠢的人類」當然無法理解。
11/飯圈造詞術
「我拋出的梗你接得住,你丟出的縮寫我看得懂」,據說這是成為靈魂CP的前提。但問題是,諧音、字母縮寫、詞性及詞義轉換等飯圈造詞術過於玄妙,圈外人很難明白。比如,271是啥?rs又是啥?(請自行搜索答案。)
12/從「豔壓」到「高級」
以前明星公關通稿喜歡用的「豔壓」,現在則被「高級」取而代之:臉很高級、造型很高級、氣質很高級、在機場讀書的行為也很高級……所以有論者稱:「當大家都言必稱高級,高級離玄學也就不遠了。」所謂高級,歸根結底是一種假象。
13/以卡戴珊姐妹為代表的網紅
有些人,紅得沒有天理,紅得無法用科學解釋,金·卡戴珊及其同母異父妹妹凱利·詹納就是這類超級網紅的代表。尤其是金·卡戴珊,她的豐乳肥臀每天在社交媒體上刷屏,被稱為「當代網際網路藝術奇觀」。
14/影視劇取名的學問
如何取一個好名字,是一部影視劇能否大賣的關鍵元素。因此,影視劇命名出現了套路化、跟風的現象,比如《扶搖》之後有《招搖》、《延禧攻略》之後有《盛唐攻略》。張震、倪妮新劇從《宸汐緣》更名為《三生三世宸汐緣》再最後定名《宸汐緣》,滿滿的求生欲。
15/票房!票房!
口碑、熱度、檔期而不是流量明星(參見《上海堡壘》的例子)決定了一部電影的票房。但票房的成敗,可能是一種玄學——舉個例子,誰會想到《前任3》能大賣呢?所以電影上映前片商和發行商是不敢預測的,因為怕打臉。
16/「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暫地愛了我一下」
接踵而來的幾個娛樂圈分手大瓜,讓吃瓜群眾益發認定「愛情是門玄學」。如果說範冰冰和李晨的分手話術充滿塑料感,韓國才女演員具惠善那句「他好像只是非常短暫地愛了我一下」則讓人感同身受,並慨嘆愛情太難了。
17/《失戀33天》劇組團滅
導演滕華濤稱「用錯鹿晗」上了熱搜,至此,《失戀33天》劇組幾乎全員flop:從男女主角文章、白百何到女配張子萱以及客串的馬伊琍、陳羽凡、李晨、姚笛,人人都攤上了事兒,以至於網友將該劇組標記為「有毒」。18/被稱呼「直男」的時候
「直男」的指稱確實有可能被泛化了,從「多喝熱水」到分不清口紅色號、誤以為玫瑰花瓣狀的腮紅是紅薯乾等,女生習慣從細節看真章,並把有意無意踩雷的男生統統歸為「直男」。心態好的男生會如此自我安慰:還好不是「直男癌」。
19/關於化妝的迷思
鑑於化妝這件事包含了無數複雜的社會規則,關於它的困惑和難題也特別多:碰到完全分不清自己有沒有化妝的直男男友怎麼辦?美妝博主尤其是美妝男博主為什麼會成為網紅?為什麼素顏黨和化妝黨會互相鄙視?到底化妝的最高境界是看上去化了妝還是沒化妝?
20/在洗手間自拍
洗手間正在變成自拍新地標。那些明亮寬敞、有設計感(Ins風的火烈鳥壁紙了解一下),而且能保持私密性的酒店房間及網紅餐廳的洗手間還可以理解,在商場的公共洗手間拍個不停算怎麼回事?
21/圈層之隔
人們以三觀、興趣等區分圈層,在小圈子裡自得其樂;與此同時,圈層與圈層之間的壁壘也日益加劇。比如學者王曉漁對文學圈的這一觀察:「評論家經常不看作家作品,卻聲稱自己看了;作家經常看評論家的評論,卻聲稱自己從來不看。」
22/村上春樹到底會不會得諾獎
從「村上春樹多年陪跑諾獎」到「如何在每年諾獎頒獎後安慰村上春樹」,整件事情都很迷:且不論諾獎評委口味一向飄忽,村上本人也完全不care這個獎。村上早就說過,自己得獎與否,「世界大概還是眼下這副德行,我也肯定還是這樣」。
23/高考服飾指南
高考服飾有三大主流色:紅色,代表紅紅火火,媽媽或女教師們穿紅旗袍,寓意旗開得勝;綠色,代表一路綠燈;紫色,則多見於東北,穿紫色內褲寓意「紫腚(指定)行」,要獲得雙重保障,可以選紫內褲上有「√」圖案的,穿耐克鞋也是同樣的道理。
24/經濟學家的預言
「我預言經濟可能出現危機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每次都失敗了……」這個說法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事實上,經濟學家預測不準是常態,萬一預測準確,那很可能是蒙對的。因為,不確定性正是幾乎所有問題的根源。
25/作為玄學的創業
登到峰頂的大佬才有資格總結創業哲學,剛剛起步的創業者經歷的則是創業玄學。首先,創業過程充滿變數,時靈時不靈;而從風口跌入泥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因此創業者將失敗歸結為風水——見證網際網路公司扎堆掛掉的望京SOHO遂有別名「望京滑鐵盧」。
26/碼農界的墨菲法則
有程式設計師在知乎網上描述程式設計師玄學:準備越充分,代碼上線時越容易出現bug,而且是那種必須下線立刻修改的bug;反之,只花一個通宵趕完、寫到凌晨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的代碼,一!定!能!跑!
27/玄不救非,氪不改命
這句話的完整解釋是:玄學不能拯救「非洲人」(指臉黑運氣也黑的遊戲玩家),氪金不能改變命運。玩家獲得稀有裝備、物品的某些手段如「罵運營商」「凌晨12點」有一定的偶然性色彩,故名「玄學」。另外,電競圈還有些忌諱,比如要想贏,就不要吃牛肉麵和海底撈。
28/減肥黑科技
想減肥,又懶,不想挨餓、不想流汗、不想吃藥,聽起來似乎沒有這樣的好事。但有需求就有市場,針對這部分人群,商家推出了很多黑科技:減肥氣球、減肥貼片、暴汗服、防彈咖啡、吸脂可樂,等等——功效倒在其次,最緊要是有噱頭。
29/OMG,我的心好像被燒著了
我們會用「燒心」來描述胃酸反流到食管、食管受刺激從而產生燒灼感的症狀,果殼網一篇科普文認為:「燒心這個詞看起來很玄學,難道真的不是古人隨便編出來忽悠我們的嗎?」食管和心臟離得很近,古人就誤以為燒灼感是從心臟發出來的——這推演也很玄學。
30/到底是喝茶還是喝文化
有茶界人士認為,當下的年輕人不喜歡茶,原因在於做茶的人把喝茶弄成了玄(zhuang)學(bi),論茶時雲山霧罩,所謂「茶藝」也是似是而非。蔡瀾也抨擊過這種做作的喝茶方式,因為還不如「隨時隨地,想喝即喝,不管什麼茶具、禮節」。
本文首發於《新周刊》第546期
文 | 桃子醬
圖 | 山田全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