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一故事 |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2021-02-08 詩詞生活志

寄人二首·其一

唐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

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譯文 

離別後思念深深,夢裡依稀來到你家。

院中風景依舊,我依然徘徊在小迴廊闌幹畔底下。

醒來只見庭前多情的明月,它依舊在為離人臨照著落花。

 賞析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開頭兩句寫夢境,從別後入夢說起,以寄作者相思之情。

「依依」是依戀惜別意,「謝家」代指所戀女子之家。「回合」四面環繞。「闌」同欄。詩人思極成夢,在進入夢境後,只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進入了心上人的家,夢中所見,一切是那麼熟悉親切。

「小廊回合曲闌斜」,四面環繞的小廊,曲折逶迤的欄杆……還是當年的景象,喚起許多美好溫馨的回憶。但是迴廊寂寂,闌幹斜迤,人去院空,豈不令人惆悵失望。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這兩句寫夢醒後所見,將作者的思緒瞬間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一覺醒來,閒步幽靜的庭院,夢中所見終是虛空,反增加惆悵和悽苦。

「多情只有春庭月」「春」點明時當暮春。多情的只有暮春時節庭院上高掛的月亮,曾經在他和情人會見的日子裡,照過枝上的芳菲。

「猶為離人照落花」「猶「,依舊。月亮而今依舊把它流水一般的月光,靜靜地傾瀉在庭院的殘枝落花上。

月是最能撩人情思的,相思深切的作者感到此時此地的明月依舊多情,好象頗能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但是,自己所相思的人卻不理解自己的相思之苦,這就有點抱怨的意味了。

這是一首寫別後懷人的詩,題為《寄人》即以詩代柬,寄與所思之人。

以夢為線索,寫別後相思之苦。首二句,寫夢中; 末二句,寫夢醒。兩者皆以所見景物抒情,相互映照,委婉纏綿。

開篇刪繁就簡,從分別之後的夢境寫起。夢為兩人分離而生,足見往昔相愛甚篤,別後終日都在相思。

 張泌是五代時期南唐的詩詞作家,官至內史舍人。這首詩寫於他的青年時代。有位名叫 「浣衣」的鄰家女子,與張泌相愛一年,感情非常深厚。張泌每夜都夢見浣衣。但是,浣衣出嫁他人。張泌便寫了這首詩以寄相思之苦。

絕美詩詞背後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一詩一故事】將為你解讀


相關焦點

  • 多情只有春庭月, 猶為離人照落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注釋:謝家:泛指閨中女子。晉謝奕之女謝道韞、唐李德裕之妾謝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後人多以「謝家」代閨中女子。「小廊」句:指夢中所見景物。回合:迴環、迴繞。闌:欄杆。「多情」句:指夢後所見。離人:這裡指尋夢人。譯文:別後思念深深,經常夢到你家。院中風景依舊,小廊曲闌仍在。
  •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向來情深,奈何緣淺!
    創作背景:詩人張泌曾與一女子相愛,後來卻彼此分手了。然而詩人對她始終沒有忘懷。但在封建禮教的阻隔下,不能直截痛快地傾吐衷腸,只好借用詩的形式,曲折而又隱約地加以表達,希望她能夠了解自己。這也是此詩以「寄人」為題的原因。翻譯:離別之後在夢中又來到謝家,小廊曲折迴環,欄杆橫斜。只有庭前的春月最多情,還為離別的人照著落花。
  •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一日一誦:《寄人》,猶為離人照落花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釋義:我和你分別後,心中猶依戀不舍,夢中又來到你的家裡,只見曲折迴繞的小廊,及欄杆橫斜著。夢醒時,我覺得世間最多情的,只有庭前的春月,因為它還能為我這個滿懷離愁的人照著落花。
  • 詩詞中的落花:多情只有空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1.風定落花深,簾外擁紅堆雪。長記海棠開後,正傷春時節。——李清照2.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王勃3.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歐陽修4.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柯丹邱6.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嚴惲7. 多情只有空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8.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9.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楊素10.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 這首纏綿悱惻的愛情詩,寫出了刻骨銘心的相思,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所以當我們真正相愛時,那就用心愛,即使是分開了之後,回想往事時內心也會升騰起一絲的溫暖。唐詩裡面就有很多的愛情詩,一些經典的作品,它不僅描寫得深情,同時也寫出了愛情的無奈,特別是一些相思之作,那更是感人肺腑,描寫得極為抒情,也讓人無比的感動。特別是張泌的這首《寄人》,那就是一首很感人的作品,整首詩意境悽美。
  • 唐代才子一首詩告訴你什麼叫愛而不得的痛
    是蘇軾為愛妻所作的詩,一語道破男人對髮妻的懷念,還有元稹為亡妻所寫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寫盡了男人對愛情的忠貞。男人情痴起來比女人差不到哪去,今天七哥想給大家分享的是唐代另一位才子張泌所作的一首愛情詩。《寄人》唐.張泌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骨灰級粉絲私藏的三首古風歌,倚馬長歌仗劍天涯,每一首都是故事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大家好,我們本期的文章來盤點一下,古風歌曲裡值得循環的三首古風歌,都是骨灰級粉絲私藏的,也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呢?倚馬長歌仗劍天涯,每一首都是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就開始我們本期的正文吧!
  • 30首落花詩詞: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附音頻)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蝶戀花·春景宋·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東欄梨花宋·蘇軾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千秋歲 宋·秦觀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詩,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可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詩以如敘家常的語氣,樸素親切的語言,蘊含生活氣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來,遂成妙章。《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寒食|作首小詩: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
    ——一首小詩寒食一到暮春盡落花,城中猶有柳枝斜。分明乞與遊人便,不教鄉思空自嗟。「介子死綿山,今為寒食節」出自古籍《五字鑑別》,說明了寒食節的由來,民間習俗多是插柳、踏青、禁火、吃生冷食物等……各地或有細分,但大體不離這幾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