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育平,中國元老級攝影家,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
美女掛曆風靡大街小巷,
成千上萬的掛曆攝影師中,
賈育平是最受市場歡迎的一個。
想紅的女孩子都追著被他拍,
蔣勤勤、王姬、顏丙燕成名前都當過他的模特。
最多的時候,賈育平一年可以拍20多本掛曆,
演員蔣勤勤演員朱娜
演員顏丙燕
今年83歲的賈育平,已經在養老院安享晚年。
一條聯繫了他的忘年之交,知名策展人那日松,
那日松曾在1999年對賈育平進行專訪,
引起了巨大反響,
2017年為他策劃了大型個展
《芳華年代——那些掛曆上的姑娘》,
「賈老師的掛曆是一個時代的審美與想像,
1999年掛曆《夏之戀》
當時專門有一些掛曆販子,類似於書商一樣的,全國的掛曆都是這幫人在推銷。他們手裡頭有很多攝影師的資源,包括很多大攝影家,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照片,就會找這些攝影師拍。
賈育平老師是最符合大眾審美,最受市場歡迎的一個攝影師。
賈老師的照片,一個字:美。
在當時來說,賈老師選的模特都是比較清純的,氣質上和表達出來的感覺也很陽光健康。姿勢也不是那種搔首弄姿,充滿了暗示的,都是自然地展現模特的美。
現在看來,很多照片好像挺俗氣的,但它們很符合那個時代的人,尤其是普通人的審美趣味。
我就和賈老師開玩笑,說他拍的這些美女掛曆,是那個年代很多年輕人的性啟蒙。「美女要出名,就找賈育平」
所以賈老師就喜歡找一些在校的大學生,比如電影學院、舞蹈學院、體育大學等等。他特別喜歡的一個模特叫冬子,他拍的很多掛曆照片都是這個女孩兒。
冬子不是專業的模特演員,而是一個中學老師。但是她和賈育平合作很多,拍攝特別守時,賈老師的話也能很快領悟。
她後來和賈老師成了很好的朋友,2017年我們給賈老師辦展的時候,她還專門來參加了開幕式。
很多賈老師拍的小模特,後來都成了明星。那時候還流傳一句話:「美女要出名,就找賈育平」。
這裡還有個小故事,當年王姬想去美國,去了五六次美國大使館都被拒籤了,最後一次使館的人告訴她,如果你有材料證明你是有名的演員,我們就給你籤證。
最後,她就翻出了六七本雜誌,封面上都是賈育平給她拍的照片,給了美國大使館,籤證立刻就過了。
王姬去了美國,才有了後來大熱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可以說賈老師在裡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很多模特、明星也都挺感激他的,他確實對她們的個人宣傳,或者形象傳播,都有一定的貢獻在裡面。
「女孩子都聽我的話」
道具摩託車都是賈育平自己購買或租來的
當時模特基本都是一個人,連助理都沒有,自己化妝、做頭髮,賈老師也會參與,很多妝發都是他和模特自己獨立操作出來的。所以說賈老師相當於一人身兼攝影師、服裝師、造型師、化妝師和燈光師數職,確實很用心。
賈老師也和我講過,有其他攝影師或者助理,曾經跑到他的拍攝現場偷看,或者和他聊天,套他的一些拍攝技巧,甚至去挖模特,這種情況都是有的。這些對攝影師來講,其實都是他們的職業機密。你擺什麼樣的姿勢,什麼樣的角度,怎麼樣曝光,用什麼樣的道具,穿什麼樣的服裝,都有競爭在裡面。這張照片是在賈育平家裡拍的,掛著的漁網是工地安全網,背景布是米色的被套
賈老師是我見過的攝影圈少有的有錢人
我第一次見到賈老師,是在一個攝影器材店裡面。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這老頭怎麼那麼牛,說話毫不客氣,把攝影圈的人都數落了一遍。買照相機更是隨便買,看著什麼喜歡就買什麼。
那時候我也剛剛入行不久,後來才知道,賈老師人家確實是一個資深的攝影師,從70年代就開始拍照了,還是四月影會的元老成員,資歷在這擺著,確實有牛的資本。在搬進養老院之前,他就一直住在當年拍攝的那個小房子裡,兩居室,特別小。
他之前開玩笑說,模特到他們家拍照片,首先得「上床」。他的上床指的是,他們家非常小,進屋就是床,那個床就是他的拍攝臺。
雖然賈老師和模特之間的關係好,但是他從來沒有過這方面的緋聞。在我的印象當中,包括在一些模特的描述中,賈老師是一個很熱情,但是很有職業操守的攝影師。他有時候一次約三個模特來家拍攝,一個是為了節約時間,也是怕一對一拍攝別人會說閒話。
真正的先鋒藝術家
那個時候說實話,在專業的攝影圈裡,其實不太看得上這些拍掛曆的攝影師。滿大街掛著三點式、內衣、泳裝的照片,顏色還特別豔麗,在文化人看來是一件特別俗的事兒。
包括這些攝影師自己,雖然很多都是很資深、很專業的攝影師,但是大家就把拍掛曆當作掙錢手段,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多麼光彩,多麼引以自豪的事情,在心理上都有這麼一個負擔。
所以當時賈育平在攝影圈裡,雖然也算是德高望重,但仍然有很多人嘲笑他,說這個老頭就喜歡拍美女,靠拍掛曆掙錢什麼的。
一直到了90年代末期的時候,中國逐漸開始形成了「時尚」的概念,出現了類似現在的時尚雜誌,也出現了很多新生代的時尚攝影師。當時我正好在《大眾攝影》做編輯,就想做一個「美女和攝影師」的專題。
往回倒的時候,我就突然發現,8、90年代那個時候,其實最重要的一個時尚攝影的類型就是掛曆照片,並且這裡邊有個很重要的攝影家就是賈老師。
我們過去看這些照片的時候,就把它們當作一種最普通、甚至很媚俗的美女照片。但是過了十幾二十年,我們回頭看賈老師照片的時候,才發現那個時代的中國審美,才是最淳樸、最純正的中國審美,而不是一種混雜的、西方化的審美。
這種審美裡面沒有做作,沒有造假,那些女孩兒也是真正的中國美女。不是整容的,不是修圖的,也沒有誇張的妝發和服裝,展現都是她們最健康、最自然的一種美。所以我就去採訪了賈老師,寫了一篇文章在雜誌上發表。我一共選了6個時尚攝影師,賈老師是歲數最大的,甚至可以說照片是最俗的,卻是引起了最大的轟動和關注的一個。很多讀者給我們編輯部來信,說要拜賈老師為師。我當時也沒多想,覺得是件挺好的事情,就把賈老師家裡的電話給人家了。後來賈老師快跟我急了,說你怎麼把我電話給他們了,他的電話都要被打爆了。有人直接找到他家門口,站在門口不走要拜他為師。我還替他收到了粉絲給他寄的禮物,小米、海鮮什麼的,賈老師也不要,都讓我給分了。那個時代居然還有人追星去追60多歲的老頭,當時我都覺得挺驚訝的。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對這些照片感興趣,包括很多藝術家、文化人也對賈老師讚不絕口。有位當時很著名的先鋒藝術家跟我說,你採訪的這個老頭太棒了,他才是真正的先鋒和前衛。
但是賈老師自己不承認,一直覺得奇怪,為什麼我老抓著他的掛曆照片不放,又採訪,又給他做展。他自己幾乎都沒留什麼掛曆,所以2017年我辦展覽的時候,想去找那些原版掛曆,很難找到。
後來是因為他在收拾屋子的時候,在床板底下發現了幾本。也說明他一點也不在意這些掛曆,都拿去墊床板了。
他經常給我看他拍的那些風景照片,也很唯美,但是我並不感冒。我和他說,賈老師,您在中國的視覺文化市場,最大的貢獻就是這些美女掛曆的照片。在大家還沒有形成所謂「時尚」的觀念的時候,賈老師已經在做這樣的事情,和一批掛曆攝影師一起,引領了當時中國時尚的風潮。也許有人說他的作品豔俗,還有點色情。但是在相對封閉、沒有網絡的時代裡,這些掛曆上的「美女」曾經影響了將近20年中國大眾的視覺審美與想像。如今,美女掛曆已成歷史,但是這些曾經被批判為低俗色情的照片卻更加好看和真實。
我曾經說過:「時間」是攝影最好的批評家。好的攝影一定要經過時間的檢驗。
部分照片提供:映畫廊
編輯:吳濤
報料郵箱:laoyoul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