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不錯,龐開順又可以坐上電動輪椅出門遛彎了,妻子正在院子裡給小羔羊餵食……在3年精準扶貧的幫扶下,在包聯單位和駐村工作隊的細心關懷下,家住賽罕區榆林鎮榆林村的龐開順一家陰霾被漸漸掃開,不僅日子過的舒坦起來,生活的精氣神也高漲起來,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院子裡的兩隻羊媽媽迎來了6個小寶寶,7、8隻母雞在院子裡悠閒的踱著步,家裡的瓷缸裡裝滿了自家種植加工即將出售的胡麻油,袋子裡裝滿了今年新收成的小米,龐開順操控著電動輪椅來去自如,孩子在外讀大學……一切生活都進入了正軌。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持續增收致富,這一家人沒有辜負黨的好政策,努力經營好自家的生活,讓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然而幾年前的光景讓人不願再想起,陰鬱的氛圍、籠罩的烏雲壓的一家人喘不過氣來。2013年,在外務工的龐開順在挖土窖的過程中,不幸腰椎受傷導致下肢高位截癱,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唯一的勞動力,這個不幸的結果對於家庭來說,似乎天塌了下來,夫妻二人一時間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哪裡來錢養家餬口,哪裡來錢供孩子上大學,哪裡來錢為龐開順看病治療,此時外面已經債臺高築,家裡又沒有新的經濟來源,這些擺在眼前的現實困難,讓癱瘓的龐開順鬱鬱寡歡,妻子則天天以淚洗面。
2017年,龐開順一家被精準識別為貧困戶,一家三口有了低保,龐開順因一級肢體殘疾獲得了殘疾人補助,孩子上大學得到了教育補助和教育基金,村裡為妻子韓巧榮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在一系列幫扶措施下,一家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只要我還能動,就不讓我丈夫受一點委屈」妻子韓巧榮說道。冬天織帽子、分揀雪糕棍,夏天種地,秋天榨胡麻油,孩子課餘時間打工補貼家用,一家人齊心協力,共同為幸福生活而奮鬥。2018年,龐開順一家實現脫貧。
日子回到正軌上,身殘志堅的龐開順也開始思謀著自己能做些什麼補貼家用。夏天,村裡有為企業分揀雪糕棍的工作,他積極報名,將雪糕棍帶回家裡進行分揀,掙到幾百元後,龐開順開心的不得了。「在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幫扶下,孩子上了大學,我的心情也慢慢好起來。今年幫扶人員新給我配了電動輪椅,自己能出去能回來,再也不用別人推了,平時也總想著自己能幫著做點啥就做點。」龐開順說道。
「認識龐大哥一家人有3、4年了,被一家人積極樂觀、攜手戰勝困難的精神所感動,每次去看望他們都能發現家裡的新變化,在精準扶貧的政策支持下,他們並沒有等、靠、要,而是用自己雙手勤勞致富,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為自己織起一片天,這種樂觀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賽罕區宣傳部扶貧包聯幹部劉娜說道。
烏雲過後有彩虹,擺脫貧困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龐開順一家人定會朝著那條幸福線一路開進。(賽罕區融媒記者 趙靜 賈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