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裡美,號稱「島國最會撩的小妖精」。
她的笑充滿魔力!
每次看到她溫柔可愛、元氣滿滿的樣子,讓人瞬間被治癒。
可鹽可甜。
這些年,石原裡美的美,可是走出了日本。
她榮登「夢中情人第一名」,常年在「世界上最美麗的100人面孔」名列前茅。
但很多人不知道,她也曾是被diss醜肥圓的「醜小鴨」,蛻變成今天的模樣,背後付出了不知多少努力。
相信「人勝定天」。
石原裡美尋求改變,想要變得更好,而這不僅體現在外貌,更體現在事業。
出道初期,她大多扮演明朗少女,因此戲路受限,演技固化。
當她意識到問題後,開始改變,比如把留了十多年的長髮剪掉,嚴選劇本,直到憑藉《非自然死亡》拿下4個最佳女主。
轉型成功後,妹子每次回歸皆是爆款。
包括這次她同樣沒讓人失望——
《灰姑娘藥劑師》
從名字不難看出,這又是一部職業劇。
不得不說,島國在冷門職業劇領域,那是越走越遠。
從講財務的《這個不可以報銷》,到講銀行鎖匠的《上鎖的房間》等等。
石原裡美更是該類型的忠實愛好者,上次在《非自然死亡》裡當法醫,這次則又變身為藥劑師。
講真,女神就是有號召力。
她再次發揮「石原裡美效應」,讓這一冷門職業走進公眾視野。
是的,劇集開播第一集收視率就飆到10.2%,打破富士臺自兩年前創下的記錄。
豆瓣上,在播出幾集的情況下,評分照樣穩定在8.0還算不錯的分數。
不過,相比成績,該劇帶來的驚喜要更多。
就拿陣容來說。
除了石原裡美打頭陣,其餘主演也都是臉熟的實力派。
你敢信?
去年高口碑劇集《輪到你了》的演員們竟集體加盟。
說,衝著這組合你看不看吧!!!
回歸故事本身,它改編自高人氣動漫《默默奉獻的灰姑娘藥劑師葵綠》,是日劇歷史上首次以醫院藥劑師為主角的醫療劇。
因此,自爆出拍攝消息以來,在醫學界引發不小的轟動,不少藥劑師都感動的哭了。
真·沒誇張。
因為他們一直以來就像「灰姑娘」,很少被人重視、被人看到。
藥劑師。
乍一聽,不就是按照醫生開好的藥方,配藥,發藥嘛,有啥可喊苦的呢。
直到看了第一集才知道,這哪裡是藥劑師,分明是百米短跑運動員吧
。
不信你看——
拿藥的路上;
送藥的路上;
服務完上一位病人,又要急衝衝去服務下一位。
目測這運動量,估計演員們拍完都要瘦兩圈的節奏。
他們為什麼這麼急呢?
因為在日本大部分醫院裡,藥劑師人手是不夠的,一個人當十個來用,再常見不過。
而且,藥劑師的工作也並非我們這些外行人,想的那樣簡單。
首先,作為跟「藥」打交道的人,主戰場自然是藥房。
這裡宛如一個大型倉庫,存放著1200多種藥品,藥劑師需要記住所有品類和位置,達到閉著眼睛就能摸著的程度。
原則上,該部門的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拿到藥方,蓋章、配藥,那一套動作是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全院一天500張門診處方,300張住院處方,是最基本的工作量。
而除去這些,藥劑師也要跟其它部門打配合。
他們每天也要去巡視病房——
比如輔導患有1型糖尿病的患者,注射胰島素;
比如確認病人是否有正確的用藥。
畢竟咱們的女主葵綠,就遇到了自我感覺良好,擅自停藥的。
還有聽信旁人說藥物有副作用,便抵制服藥的。
以及覺得藥太難吃,就任性扔掉的。
面對這些,藥劑師都需要耐下性子,逐一解釋、說服。
這還沒完,他們還往往出力不討好。
藥房裡忙的跟打仗似的,結果在藥方外排隊取藥的患者或家屬,等待時間稍微一長,便會發火鬧事。
每到這時,他們便會搬出會玩戲法的老前輩,轉移注意力。
在外被患者「折騰」,在院內,藥劑師同樣不受「待見」。
時間就是生命,所以當電梯被擠爆的時候,藥劑師往往是最先讓出來的一個。
他們需排在患者、醫生、護士之後。
人人都知道醫生,卻不知藥劑師。
這忽視,就連臨床上的醫生也不例外。
藥劑師在配藥之前,都會認真核對藥方,其中就會發現醫生開錯的情況。
遇到這種問題,他們就需要親自找到開方醫生核對,確認或糾正處方,有數據表明,每天需糾正的高達4萬分。
可惜的是,並不是每位醫生都是和善的。
他們或因忙於工作,忙於用餐休息,總之,也需要一番「唇槍舌戰」。
但,「忙」終歸是一種藉口。
從本質上講,這代表著一部分醫生過度的自信,他們信任自己的學識,而認為藥劑師的這種行為有越界嫌疑。
覺得他們的本質工作,就是拿藥,誰讓藥劑師沒有處方的權利呢。
這點,在劇集裡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第一集中,女主葵綠參與一位過敏病患的急救。
在腎上腺素不能起作用的情況下,她開始另找原因,最後在患者口袋裡發現β受體阻滯劑,於是建議醫生使用胰高血糖素。
但在那一刻,醫生的態度是遲疑的。
待到按照葵綠的建議,救回病患,她便默默離開,回到崗位。
而患者家屬至始至終感謝的人,都只有臨床醫生。
其實看到後面你會發現,藥劑師插手幹預治療,在部分主治醫生看來,是不能容忍的。
他們甚至會向醫院領導,申請開會批評。
看到這,或許會有人指責,導演為了襯託主角,感覺有些「黑」醫生的意思。
要廠長說,故意放大的是有的,畢竟為了戲劇效果,但現實中,類似的事情也是時常發生。
像處方被開錯:
像為了安撫患者情緒的「魔術師」:
以及藥劑師多樣的工作內容:
而這些真實的還原,全是劇組的良苦用心。
看幕後花絮就會知道,專業藥劑師是全程跟組的,而每一集發生的案例和細節,很多都來源於親身經歷。
能看出,本劇的劇本是硬的。
以至於我們能忽略掉它的很多缺點,比如某些誇大的細節,和一如既往的日式煽情。
是的,除了以葵綠為主的藥劑師日常外,每集一個單元故事,溫馨又治癒。
第一集就聚焦一對患有1型糖尿病的病友姐妹。
展現了她們從小就要打胰島素的生活,以及給人生帶來的影響,她們自卑且痛苦,難以融入同齡人的生活。
而葵綠,就是解開她們心結的鑰匙。
在廠長看來,相比渲染一個職業的偉大,本劇具有的更深刻的意義是,喚醒每個人對每一份工作的理解,喚醒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只有大家都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各自的職業,默默無聞的崗位上才會有更多人發光發熱。
尤其對於正在經受疫情考驗的我們所有人來說——
給予對方最起碼的尊重和理解,就是最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