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卡帶攝像機、磚頭式大哥大、BB機、黑白電視機、生活票證……在貴陽,有這麼一家展館,每一件老物件,都勾起了一代人的記憶。在這裡,你看到的不光是父輩的故事、自己的經歷,更是社會的一個縮影。
這間名為「老深圳舊時光」的展館,館主是一位70後,他收藏了4000餘件老物件,走進展館,這些老物件將會撥動時光的轉盤,帶你聆聽光陰的故事。
老闆張曉明喜愛老物件和喝茶。
鬧市小區裡藏著一家「博物館」
近日,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提到一家「民間博物館」,這家展館位於喧鬧的花果園小區內,館主叫張曉明,70後,是個民間收藏愛好者。
張曉明收藏了4000餘件老物件,有糧票、尋呼機、大哥大、打字機、電報機、各類報紙等等。他從1998年開始收藏老物件,迄今已有20年。
兩天前,貴州都市報·都市E家記者來到了這家展館。剛踏進門檻,就能看到這間不到30平米的房間裡擺放著各種各樣的老物件。
紫砂壺老器具。
店裡正播放著蔡琴的《三年》,唱針輕柔地滑過黑膠碟片,溫柔的歌聲中,心情慢慢地變得靜下來。
心靜了,坐下來,再回頭看看展臺上擺放的磚頭式大哥大、沉重的卡帶攝像機、黑白電視機、茶盤、打米用的米鬥、馬燈、煤油燈等等老物件。瞬間,整個人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每一件收藏品都開始釋放著那個年代的氣味。
感受老物件魅力 喚起兒時美好記憶
走進這家店,仿佛時光已穿越。
當看到展臺上擺放的一臺熊貓牌黑白電視機時,記者瞬間回憶起了小時候跑到別人家院壩看《西遊記》的場景。
那時,電視機「咔咔」調臺,無論是什麼樣的節目,一到時間,小夥伴們總能聚在一起。後來,電視成了每家每戶的必需品,飯後對它的「爭寵」環節,總是家中最熱鬧的時光。而現在,手機取代了電視的「地位」,身旁也少了小夥伴們的歡笑。
「這個BB機,我讀大學的時候也玩過嘞。」70後的張先生看到籃子裡放的大哥大和BB機後,也是觸景生情。他說,那時誰要是有了BB機,為了炫耀,總是故意把BB機卡在褲腰帶上,還特意把衣服紮好,生怕別人看不到他的BB機。
一些舊糧票,一段至真回憶。
看著停止轉動的上海手錶,60後的張大伯也表示,那時,老手錶「滴答」運轉,分秒間記下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後來,電子表成為每個人追求的時尚,卻沒有留意過時間的流逝。現在,轉眼匆匆數十年,許久沒有上弦的手錶不再計時,卻留住了許多歲月。
的確,現在回想起來,一首老歌,喚起一段記憶,但時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那些慢慢遠去的故事在時光中,釀成了一壇老酒,那些漸漸塵封的老物件,成為打開記憶的鑰匙。然而,循著老物件,張老伯幾人,回憶瞬間湧上心頭,全是醉人的芬芳。
一部大哥大 讓他開啟收藏之路
大哥大自然少不了,一件物品一聲會議。
一番回憶過後,大家不僅好奇地問到了店主張曉明。原來,他是一位70後(1973年生),銅仁石阡縣人,大家都喜歡稱他為「時間捕手」。
回憶起收藏之路,張曉明仍記憶猶新。他說,1996年的中國,打電話很貴,誰有一部「大哥大」,足以證明這個人就是老闆。當時,初到深圳的他,工資300元,一部「大哥大」的價錢卻上萬,他根本買不起。然而,獨在異鄉,每當看到這些人隨時可以和想聯繫的人通話時,他就會想起縣城裡的爹媽和兄弟們,想著想著潸然淚下。
全機械打字機。
直到2015年,當他再次看到「大哥大」時,那一刻再次觸物生情,想到了拼搏的歲月,想到了當時思念父母的心情。然而,再看看今天的好生活,心裡不禁很是感動。於是,他決定做一名物件年代的標記者,「我清楚記得,我收藏的第一部『大哥大』花了340元。」
從那以後,他四處「淘寶」,只要看到老物件就收藏,以至於在深圳搬了無數次家,「淘」回來的老物件一件都捨不得扔,漸漸的,收藏的老物件就多了起來。去年,因為思鄉心切,張曉明回到了貴州,並在花果園開了這間小展館。
最遠最貴的老物件 從日本回流過來
老式發燒自製電晶體功放至今可以正常使用。
「收藏是件樂事,不過,在淘寶過程中,我也交了不少的『學費』。」張曉明笑著說,最開始,他看中了一款油燈,由於那時剛接觸這行業,專業水平不高,沒想到買到的油燈卻是假貨,從此以後,他一邊向行內專家學習請教,一邊開始變得更加「小氣」。
但「小氣」也讓他遺憾至今。有一次,他在香港看到一款手提式單卡錄音機,當時價格在3000元。由於自己上過當,受過騙,再加上自己對這款錄音機判斷不準,一直不敢下手。
回到深圳後,他一直對那部錄音機念念不忘。於是,他很快又返回香港準備再購買,豈料,返回香港後,錄音機已經被他人買走了。
打字機也是張曉明的鐘愛之物。
「後來,我四處打聽,雖然最後找到了,但是人家說這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張曉明說,在他們收藏界裡,只要有人說出這句話,就代表著這件東西你永遠也得不到了。
那事以後,他有了經驗。只要遇到喜歡的老物件,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都會第一時間尋求業內人士及專家的幫助,慢慢的,他收藏的老物件至今已經突破了4000餘件。
「最遠、最貴的一件老物件,是一把老提壺,從日本回流過來的,價值30多萬。」他說,不管多遠,只要喜歡的,他都會前往尋找。
開店目的:想把回憶分享給大家
老式通訊工具之BB機。
當自己收藏的老物件越來越多,再加上自己對每一段時光都不捨得,於是,張曉明就萌生了開店的想法,就是想把回憶分享給大家,若是遇到有緣人相中哪個老物件,也可以轉讓。
開店短短一年時間,張曉明發現,來到他店裡的人上到古稀老人,下到風華少年,大家都能在這裡尋到故事。
的確,因為展館裡的藏品種類頗多,其中的大部分都貼近生活,具有年代感,可以喚起人們很多的回憶。
這是一個軍用指南正,設計很別致。
張曉明說,這些老物件不僅見證了當時人們的智慧,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他之所以開店,就是想讓來到店裡的他或她,穿越到那段舊時光,更客觀的感受時間帶來的力量。」
而對於未來的打算,張曉明說,以後他仍會收藏老物件,合適的時候希望可以開辦一個民間收藏館,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過去的人與事。或許,還有許多那時候的老物件,伴隨著我們的記憶沉睡在角落,一直在等待著某個重逢的機遇……
文:記者 田儒森
圖:記者 邱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