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
由深圳商報/讀創app與龍崗區總工會聯合打造的「聲動龍崗職工之聲」朗誦專欄,將陸續發布龍崗區廣大職工的朗誦作品,作品按照季節交替分為秋季版和冬季版,每季12期。從即日起,讀創app將陸續推出冬季版朗誦作品,作品是龍崗職工通過自己創作,並用自己的方式深情演繹,主題圍繞歌頌工匠精神、「中國夢勞動美」等內容凸顯職工積極向上、勇於拼搏的精神風貌。
時光迴轉到2020年初的那段特殊時間,在新冠肺炎肆虐之時,世界仿佛被按下了「靜止」鍵,一切生活工作都被暫停了,但卻有那麼一群人逆行而上,他是誰……
本期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朗誦團為我們帶來的是朗誦的冬季版作品《我是誰》。
▲點擊小三角收聽
《我是誰》
——作者:曾小燕 王新
我是誰?
我是人民的醫生
我是誰?
我是人民的護士
我是檢驗師
藥劑師
病理醫師
影像技師
文員
物資運送員
消殺人員
急救車司機
……
我們是戰役前線的逆行者
2019年冬天的最深處
一場疫情,席捲著華夏大地
2020年的畫卷,就在我們奔赴一線的壯烈中展開:
我是黨支部書記,我的專業對口,我先來,
我是支委,我請戰,
我黨齡最長,有非典經驗,讓我上
我是單身漢,排我的班
我來、我來、我來!
披上白大衣,我就是戰士
穿上防護服,我就是逆行者
寧作先鋒梯隊,不做無用書生。
埋骨何須桑葚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發熱門診的夜,真冷啊!
隔離衣裡穿不下羽絨服
我來來回回地往隔離病區送病人
穿著三件毛衣,三條褲子,還凍得發抖
還好病人一聲聲的感謝
聽得心裡暖融融的
在隔離病區9個小時
脫下手套手指像泡菜裡的筍乾
手背過敏又癢又痛
口罩戴久了
鼻梁又紅又腫
說的口乾舌燥
滴水不進
尿急憋尿
全靠腎好
吾等殺敵衝鋒,雖非英雄,亦非怯懦之輩。
吾等血肉之軀,唯願諸公憐我,佑我,護我,惜我,此疫必勝。
待得春江水暖,與諸公把酒笑談,終將不負此生。
三院的夜,安靜又嘈雜
安靜的是監護病房病人病情平穩
嘈雜是樓外深圳『小湯山』建設穿梭不停的工程車
「嗊嗊嘎嘎」的聲音
填補了內心深處的那一絲寂寥
社區聯防聯控
挨家挨戶地上門
測體溫、問情況、做科普、採樣取標本、收醫療垃圾……
我們就是社區「疫」線的打更人
每天下班都是夜裡,手機電筒發揮了最好的用途
孩子說,媽媽加油,媽媽隔空的擁抱暖出無窮正能量,
愛人說,你吃湯圓了嗎,親人的牽掛就是甜甜的滋味,
老人說,孩子多注意休息,家裡有我們,年邁的父母成了抗疫的後方堡壘!
醫師群裡刷屏的問候
朋友圈中流露的真情
藥劑科每天為一線人員熬製「防感湯」
黨員志願者為社康中心送餐
一線戰備的梯隊人員不斷增加
所有的力量擰成一股堅不可摧的繩
這正是:
拂拭吹毛利劍在,披荊斬棘逆風行。
眾志成城護家國,不勝此疫誓不還!
時間走滿的三月,稱作往事,這場疫情,刻骨銘心。
病毒肆虐的季節,有人堅守,無怨無悔。
在平日,我守護四季安康
在戰時,我為你衝鋒陷陣
我是誰?
我是人民的醫生
我是人民的護士
我們是人民的白衣戰士!
朗誦者:
深圳市龍崗區人民醫院朗誦團隊,由醫院「開講社團」醫護人員組成,作品以龍崗區人民醫院升級轉型發展期為背景,緊扣「創三甲」、醫療集團建設、創建港中大附屬醫院等重點工作內容,通過近年來三大中心、九大學科建設發展成效,展現龍醫人團結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
審讀:喻方華 蔣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