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海,見證了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2019年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等無數莊嚴的時刻。在這些大型活動中,青島不斷累積「守護平安」的經驗,又在不斷探索中將「平安青島」建設向縱深推進。
今年2月,中共青島市委十二屆五次全體會議提出,聚焦城市發展的重點、難點、痛點和堵點,發起包括「平安青島」建設攻勢在內的15個攻勢。
15個攻勢,就有15個「山頭」、15座「碉堡」。針對「平安青島」建設攻勢,市委制定「攻破」方案,從政治安全、掃黑除惡、社會治理、公共安全風險防範化解等六大領域精心組織戰役。市委書記王清憲指示,由市人大、市政協組成專門督促調研團隊,開展聯繫、調研,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督促、監督工作落實。
按照要求,市政協迅速組建督促調研工作專班,成立4個督促調研小分隊,第一時間加入「平安青島」建設攻勢「作戰」隊列,助力拿下「山頭」、炸掉「碉堡」。
下沉基層
青島市政協常委、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彭建國是督促調研第一小分隊隊長,他帶領5名隊員主攻「公共安全風險防範化解戰役」。
10月14日,小分隊驅車20公裡直奔東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突擊調研。
將每個社區三百到五百戶劃為一個網格標準,每個網格配一名網格長、一名網格員、兩名黨員中心戶、一名信息員,共同參與社區精準化、精細化治理;「雪亮工程」將社區所轄攝像頭納入網絡並實現與派出所聯網,把社區樓長、網格員、治安積極分子納入其中,把治安防範措施延伸到群眾身邊……東興社區基層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探索,引起調研小分隊的興趣。
「我們今天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來聽聽基層群眾的意見建議。」彭建國提議,現場組織召開居民座談會。很快,附近4個社區的30多名巡邏隊員和社區群眾聚集一堂。
聽說政協委員來了,少山路社區居民王菊芳大爺著急趕過來:「有些人在我們單元樓裡租房辦民宿,他們沒有合法的證照,留宿的人員也來歷不明、流動性大,給治安環境帶來了風險,有關部門得重視。」
「社區治安巡邏員大多是黨性覺悟高、離退休在家的老黨員、老同志,他們犧牲了大量的個人時間,用腳步丈量每一條街道,守護萬家燈火,但他們的待遇有待改善。」向陽路社區黨委副書記王成芬呼籲。
有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反映,社區安裝、維護監控攝像頭費用較高,街道及社區無專項財力保障,建議公安系統推進全市「天網」工程聯網共享。
……
群眾說得熱烈,委員邊記錄,邊想辦法、出主意。
市政協委員周海燕說,得讓每一位居民從身邊小事做起,繃緊「安全」這根弦,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讓安全教育入耳入心;還要出臺指導性法律法規,規範民宿業態發展。
市政協委員邢迎春提出,「平安青島」建設的重點、難點在基層,應從市級層面提供相應的資金,保障基層安全工作開展。
市政協委員徐叢德建議,可以通過為社區治安巡邏員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安全保險等方式,解除其後顧之憂。
形成合力
按照《助推「平安青島」建設攻勢督促調研工作方案》,各小分隊既深入基層,聽取群眾意見,又走進政法機關全面了解情況。
9月11日,第一小分隊來到市政法委,聽取「公共安全風險防範化解戰役」的情況介紹,調研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情況。10月29日,第三小分隊來到市政法委聽取「基層社會治理戰役」和「信訪維穩戰役」情況介紹,到市北區城市綜合治理指揮中心實地調研。
「『攻勢』的目的就是整合力量、整合方案、協同作戰、提升效率。」調研後,第三小分隊隊長林婉玲感到「攻勢」的合力不足,「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各口因內部分工導致的工作條塊沒有因『攻勢』而形成合力,工作整合協同力度不夠,主動協同的自覺性也並不高。」
「各部門間協作配合不夠同步,尚未形成『握指成拳』的高效推動力。」第四小分隊隊長劉衛國建議,根據「平安青島」攻勢方案,瞄準問題,通過部門內部合力作戰、部門之間協同作戰,實現「攻勢」作戰的最優效果。
第二小分隊隊長韓昌麗則在調研中發現,在社會協同方面,群眾參與「平安青島」建設攻勢的積極性、主動性還沒有充分激發出來,社會各界及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氛圍需要進一步營造。
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分析各小分隊前期調研情況後提出,各小分隊將調研發現的問題通過季度報告,提交給市政協社法委工作專班,並通過市政法委反饋給政法各部門。市政法委高度重視,反饋表示,將創新組織調度機制,通過固定調度和隨機調度相結合,在戰役之間、主戰參戰單位之間營造「比學趕超」、競發爭流的生動局面,創新宣傳發動機制,以保護與獎勵的雙重激勵效應,持續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根據各小分隊委員反饋的意見建議,市政協進一步統籌制定計劃,與政法委溝通,調度各小分隊聯合開展調研,不僅節約了時間成本,還形成了強大合力。
11月1日,第四小分隊與第二小分隊赴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展聯合調研;11月18日,四個小分隊一同赴市公安局督促調研,了解公安機關推進「平安青島」建設攻勢的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現場提出促進整改意見建議。
自我加壓
「群眾滿意是對平安青島建設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市委常委、市政法委書記宋永祥要求,針對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逐項梳理分析,明確責任單位,研究完善措施,認真吸納,在攻勢推進中抓好貫徹落實。
為把百姓期盼的事做好,8月27日,市政法委召開全市政法機關營創法治營商環境誓師大會和「平安青島」建設攻勢推進工作會議,市政法委、公安局、中級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的「一把手」為政協委員監督員頒發聘書,通過社會監督給政法系統加壓。
12月11日,歲末年尾,市政協社法委作為「牽線人」,將四個小分隊和市政法委各部門召集在一起,召開主題問詢會,集中就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現場查擺、面對面交流協商,增進共識,促進整改。
市政協社法委主任馬耀清直接表明來意:「各小分隊在前期調研中了解到一些情況,心有疑惑,我們不設預案進行現場提問,請大家不要有壓力。」
市政協委員張寧拿過話筒,向市公安局拋出問題:「老舊城區泊位少、停車難,公安機關執法嚴,交通違法案件數量居高不下,能否充分考慮通行需求、安全需求,最大限度地施劃臨時泊位,方便市民生活?」
「公安機關將充分考慮通行需求、安全需求,最大限度地施劃臨時泊位,方便市民生活。同時也將繼續嚴明執法,加大對違法停車、酒駕等問題的治理。」市公安局副局長趙迅回答道。
「『平安青島』建設攻勢在訴訟審判環節,是如何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權益的,有哪些新舉措?」特邀媒體代表、市政協委員陳小松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問。
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田孝民從案件受理、強制措施審慎使用、平等與特殊保護、嚴格區分經濟犯罪和經濟糾紛、法人財產和個人財產等方面作出回應。
現場氣氛激烈又緊張,壓力只增不減,沒有準備資料,問答全是「乾貨」。
針對黃海波委員提出的政法部門在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仍存在薄弱環節的問題,市政法委副書記郝偉表示,將把大數據作為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大引擎,把科技應用作為全警實戰大練兵的重要內容,加強對政法幹警科技信息化應用培訓。
針對委員們提出的各區市在推動「平安青島」建設攻勢進展不平衡的問題,青島市副市長、青島市公安局局長隋汝文表示,將繼續全面推進秋冬嚴打整治攻勢,以平度為主戰場和突破口,為全市創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趟出路子、創出經驗;同時,加強對區市平安建設攻勢的調研指導,幫助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典型引路推動「平安青島」建設攻勢在各區市落地見效。
「督促調研工作是一項光榮的使命,也是一項長期任務,應長期關注,隊員們每月應保證時間參與督促調研。」青島市政協「平安青島」建設攻勢督促調研工作組總負責人、青島市政協副主席李眾民要求小分隊的政協委員們自我加壓。
從烈日炎炎的夏天,到寒風凜冽的冬日,青島市政協小分隊的督促調研還將壓碴推進。「作為一名律師,將繼續深入督促調研,發現、解決問題,像光一樣照亮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守護平安青島。」段超委員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