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在臺灣形成「難成氣候」?何不試試這三個「錦囊妙計」

2021-02-06 洋楊大觀

 

偉人曾經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這句話在臺灣的本次地方選舉中應驗了,原先籍籍無名的韓國瑜,把高雄這個綠色的草原給燒起來了,最後居然大勝民進黨對手陳其邁15萬票,也讓吃瓜群眾大呼「過癮」。

 

不過,從海峽對岸的大陸人士視角看,在這次選舉中,新黨在臺北推出的七位候選人種,只有潘懷宗和侯漢廷兩位當選,其他五位,包括被大陸網友寄予厚望的林明正、蘇恆均落選,多少令人感到有點遺憾。

 

那麼,為什麼韓國瑜「星火燎原」的奇蹟,卻沒有發生在新黨青年軍身上呢?關於這個問題,大觀君可以給新黨獻上幾個「錦囊妙計」,以幫助有志於推動兩岸統一的新黨,能夠以更佳的姿態,出現在下一次選舉中並取得更好的成績。:

 

一、新黨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動拉近和老百姓的距離

 

新黨主席鬱慕明此前在分析本次選舉時認為,韓國瑜說要拼經濟打動了人心,拼經濟的很大重點就是改善兩岸關係,這很務實。而「韓流」是把討厭民進黨的力量全激發出來。

 

鬱主席的話沒錯,但新黨自身卻沒有很好地貫徹這一政策。每逢選舉,民進黨總是將選舉拉高到「統」「獨」之爭,而新黨也是針鋒相對,提醒民眾是「選擇和平」或「選擇戰爭」?

 

在兩岸「統、獨」問題上,新黨無疑是清醒的,但臺灣民眾卻未必那麼清醒,因為民眾一般都更關心眼前的利益,而容易漠視今後可能出現的危機。如此一來,新黨就會陷入「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尷尬境地,不但拉不到選票,甚至會被人嫌棄很煩。想當年的屈原大夫,不就是受不了這個委屈鬱悶投江的嗎?

 

「統一」是「義」,而「民生」是「利」的話,就其本質而言,「義」和「利」是不應該分離的,更不可能是對立關係。所以,新黨在進行這方面的論述時,必須要注意如何將這兩者首先「統一」起來,讓老百姓看到希望,看到好處,反過來,才會接受你的觀點,並且投票支持你。否則,很容易被老百姓認為是自說自話。

 

二、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新黨這次所推舉的7位候選人,均在臺北參選,這固然有臺北地區總體偏藍,支持者稍眾的原因,但也反映出新黨的勢力已經「不出臺北」的尷尬。

 

但事實上,臺北對於新黨而言,並非最佳選擇,因為經歷柯文哲的當選,臺北的民意基礎已經有了一定的轉變,所謂的白色力量(中間光譜)已經成為臺北最主流的力量,而剩下的藍色力量,又被國民黨牢牢把控,所以,不客氣地說,新黨在臺北,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而且,從臺北的產業結構看,新黨資源有限,能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

 

所以,對於新黨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方式,主動下沉到一些非主流縣市,深耕當地或招募當地優秀人員,代表新黨出徵,最重要的是,在選舉過程中宣傳自身的理念,引發大家的關注;更重要的是,這些非主流縣市,從事農漁勞動的人數較多,如果新黨青年節利用自己在大陸的超高人氣,為臺灣漁民、菜農推銷農漁產品,相信肯定會有不少大陸朋友支持的。

 

三、新黨對自己搞一次「顏色革命」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觀察一下臺灣政壇各派力量的政治光譜。我們知道,彩虹有七種顏色,分別為紅橙黃綠青藍紫,其中,紅代表臺灣共產黨、統促黨這一類的政黨,橙代表親民黨,黃則有兩個政黨,分別是新黨和時代力量,綠是民進黨,青實際上是介於藍綠之間的中間選民(包括柯文哲的白色力量),藍代表國民黨,紫色暫時空缺。

 

那麼,各種勢力的力量對比如何呢?一般以為,綠色位於七種顏色中間的C位,民進黨又是「執政黨」,應該擁有最多的支持者,如今看來,其實未必,真正屬於純綠的鐵票,應該不到25%;那麼,是否這次大勝的國民黨基本盤,也就是深藍的支持者人數最多呢?其實也不見得,這部分的鐵票,也不過25%左右;真正佔比較大的,反倒是位於藍綠之間的「青」派,而巧合的是這個「青」派,不僅顏色青,年紀也「青」,估計可以達到40%的選民左右,這三股力量佔據了臺灣90%以上的選票,剩下不到10%的支持者,由其餘四派瓜分。而新黨在全臺的支持率,也不過1%-2%左右。

 

說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新黨處境的尷尬了,首先是支持者人數偏少,這就很難進入臺「立法院」門檻,在經費等各方面就沒有保證,運作起來就比較困難;其次是在政黨顏色方面,居然還跟自己的死對頭--時代力量「撞衫」。

 

所以,新黨的政治光譜,不應該選擇「黃」,而是應該選擇介入藍色和紅色之間的「紫色」,一則不會和時代力量的顏色重疊;二是能更好地反映自己的政治光譜;至於第三,索性迷信一下,按照中國人的說法,「黃」並不是很吉利,意味著要「GAME OVER」,而紫卻不同,紫氣東來,那可是吉祥得很呀。

所以,大觀君認為,相對於「黃色」,還是「紫色」更適合新黨一些。

相關焦點

  • 新黨陳麗玲:國民黨不要「中國」,新黨要
    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立法院」黨團總召林為洲10日在臉書拋黨名「去中國」的討論,引來各界討論,新黨主席特別助理陳麗玲上午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只要中國國民黨不要「中國」,新黨馬上申請改名為「中國新黨」,這不是今天新黨才說,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很早就講過,「你們不要中國,新黨要」。
  • 臺灣新黨陳麗玲:疫情會過去、兩岸會統一,新黨不當「小綠」
    新黨副秘書長陳麗玲,反對這種「仇中恨中」的操作。她認為疫情終會過去,大陸必然會處理臺灣問題。兩岸終究也必然統一,只是不知道什麼時間和型態。陳麗玲表示,新黨中心思想不變,不會像某個泛藍團體那樣,喪失中心思想、左搖右擺,拼命搶當小綠。
  • 新黨的發展歷程
    本文從四個階段概括新黨的發展歷程並簡要分析其面臨的困境及未來發展趨勢。2004年9月27日,新黨舉行記者會宣示國親新三黨合併之目標,對現階段國新合作的具體主張為「三要五不」;一要檢討反省、二要團結求勝、三要乾淨選舉;一不要不分區「立委」席次、二不要政黨補助費、三不要配票輔選、四不要競選補助款、五不要攻擊其他藍營候選人。10月8日,新黨7位「立委」參選人一起到國民黨辦手續,登記成為國民黨員。此舉符合民眾對藍營合併的期待,成為泛藍陣營的「歷史性一刻」。
  • 新黨呼籲用大陸能源:難不成真用愛發電?
    這兩天,臺灣多地遭受暴雨肆虐,多地出現災情。據中國臺灣網6月4日援引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2日上午,臺灣核一廠2號機因大雨造成電塔倒塌。
  • 新黨不分區"立委"完成登記 邱毅:與新黨"惺惺相惜"
    摘要: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新黨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葉毓蘭、邱毅等10人,今天到臺當局「中選會」登記參選。邱毅表示,在這次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中,包括趙少康、陳文茜、唐湘龍、黃智賢、董智森等人是支持他的。
  • 新黨青年團團長楊世光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
    楊世光明年1月臺灣地區將舉行領導人選舉,島內各主要政黨近期紛紛就此採取動作。新黨主席鬱慕明據島內媒體ETtoday新聞雲7月2日消息,新黨主席鬱慕明2日上午10點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提名新黨青年團團長楊世光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
  • 兩岸三地 臺灣新黨王炳忠吊打蔡英文,香港市民掌摑港毒仔
    兩岸三地  | 網絡首個陸港臺聯合節目 ↑點名關注 《兩岸三地》003期 每周六晚8
  • 評臺灣新黨秘書長李勝峰的講話(原創)
    原本想加個評論後轉發到朋友圈,但因文字過長受限,沒有轉發成功。只好在此聊寫幾句,並附上原文。可以說,李的講話,句句到位,點出了當前臺灣問題的癥結。在馬英九執政時期,為了討好美國、中國大陸和臺灣獨派,推出了所謂不獨不統不武的「三不」主張,以維持現狀的形態渡過了八年執政。從國民黨政權的轉移到民進黨政權的結果可以看出,馬企圖三面討好的作派,其實是失敗的。
  • 新黨前秘書長批評侯漢廷「不夠統」:敢在臺灣說自己是中國人嗎?
    2017年新黨在黨主席鬱慕明領導下,所謂的「中華民國」已被「獨派」借殼上市,如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說的「臺灣就是中華民國」,如果繼續強調捍衛「中華民國」,形同助紂為虐,同年黨慶上新黨更將黨歌「大地一聲雷」當中的「中華民國」字樣改為「中華民族」。
  • 新黨副主席呼籲:臺灣要面對現實,「臺獨」是個假議題
    對此,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對外表示稱,其解決關鍵就在於,臺灣必須真誠地面對現實,不要一直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裡。臺灣「不敢『臺獨』,不想統一,和談又不要」,而且就算是想要維持現狀,那也必須要考慮,究竟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可以維持住現狀。所以李勝峰呼籲稱,「臺灣必須要面對現實,才能選擇自己真正的出路。」
  • 新黨蘇恆:我們想讓更多人知道,臺灣不只有國民兩黨
    當中國人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情觀察者網:請您簡單做個自我介紹。蘇恆:大家好,我是新黨這次在臺北市中山-大同區唯一提名的「市議員」參選人蘇恆,我自己是在一個本省跟外省組合而成的家庭長大的,大學所學專業是政治,碩士所攻讀的是企業管理。
  • 新黨侯漢廷:川普給拜登挖坑,臺灣不應該中計
    在美國總統川普1月20日卸任前夕,美國國務院9日聲稱解除對臺灣官方交流限制,且美國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克拉夫特也將於13日訪臺。新黨籍臺北市議員侯漢廷分析,這是川普為了給準總統拜登挖坑的「組合拳」,但民進黨以管窺豹、見樹不見林,臺灣當然不該得罪拜登,中這個計。
  • 新黨不能跟「急統」「武統」劃上等號?新黨爆路線之爭
    臺北市議員李慶元上周宣布回歸新黨,讓新黨在臺北市議會有3席議員,達到能夠成立黨團的門檻,成為臺北市議會第三大黨,此舉讓新黨士氣大振。新黨也重新布局明年的臺北市議員選舉,希望每個選區都提名,衝刺當選席次。李慶元的「回鍋」,是否意味著新黨將改變路線?引發外界猜測。
  • 因為新黨,這個老牌「獨」黨要收攤?邱毅:連李登輝都怕新黨!
    7日,島內政黨「臺聯黨」在綠媒《自由時報》花重金刊登半版廣告,呼籲選民政黨票不要投給新黨,否則「輸給新黨,臺聯收攤」。新黨和「臺聯黨」都屬於曾經輝煌過的小政黨。新黨是1993年由不滿李登輝黑金政治的國民黨少壯派組成。
  • 新黨副主席:正確認識大陸才能找到臺灣未來路
    新黨副主席:正確認識大陸才能找到臺灣未來路 央視網消息:5日,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在臺北舉行新書
  • 新黨蔡辦前高調慶臺灣「光復節」開放民眾上臺嗆蔡英文
    (中國臺灣網資料圖)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昨天(25日)是臺灣光復74周年紀念日,雖然如今島內已不放假,但新黨每年都會舉辦活動慶祝臺灣「光復節」。今年更因應不到百日的大選,擴大在蔡英文辦公室前舉行「庶民起義、臺灣再光復」大會,訴求庶民上凱道,公審蔡英文、下架民進黨。
  • 平和人、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精彩演講熱傳網絡
    近日,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先生關於《重新認識中國(大陸)》的精彩演講視頻在網絡熱傳,網民爭相轉發。李先生那熱情激昂的聲調,濃鬱的地方鄉音,乃道地的「平和腔」普通話。李勝峰先生的演講話題正代表了眾多臺灣同胞對兩岸和平、中華一統情真意切的渴望與期盼!      李勝峰,1953年出生於臺灣臺南,祖籍平和縣五寨鄉。
  • 新黨現路線之爭,邱毅這樣說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新黨的路線論戰,中國國民黨前「立委」邱毅分析認為,新黨不是理念派與投降派之爭,而是「藍統」與「紅統」的理念之爭!前主席鬱慕明退休了,政黨補助金沒了,青年軍的高調「紅統」,自然引發「藍統」人士的不快與不滿,這才是新黨出現路線之爭的真正原因。
  • 陳柏惟被新黨發起罷免,曾稱「臺灣2300萬人繳費給14億人用」
    高雄市長韓國瑜遭罷免後,掀起「報復性罷免」民意代表聲浪,新黨青年軍10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發起第一波罷免,目標對準「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林明正表示,現在罷免遍地烽火,新黨青年通通力挺,「罷誰我們都支持,誰罷我們都合作」,只要罷免綠營的縣市長、「立委、」議員,新黨通通歡迎,也願意幫忙助講、協助罷免。
  • 吳成典接棒鬱慕明,新黨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新黨17日進行第九屆黨主席及黨代表選舉,由現任新黨秘書長吳成典當選主席,新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楊世光及新黨青年軍王炳忠、林明正、蘇恆等25人悉數當選黨代表。18日上午,新黨公告當選名單。在擔任新黨主席16年後,鬱慕明交棒給吳成典。此時,新主席面臨的挑戰相當艱巨,因為在2020臺灣「立委」選舉中,新黨政黨票僅有1%,未達3%補助門檻,也就是說,未來4年,新黨無法取得任何政黨補助款。糧草不足,何以營運?新黨發展壓力山大,面臨泡沫化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