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期 』
默想經文:路加福音4章1-13節
前情提要開始前,我們稍作回顧。在路加福音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內容中,先後介紹約翰和耶穌出生的故事,展現了上帝從未間斷的救贖工作。到了第三章,約翰已經長大成人,身心強健,並在曠野公開的活動,勸人悔改。耶穌也來到他那裡受洗,天父確認了耶穌「愛子」的身份。
而在之後的家譜中,又從人的角度,確認耶穌是神兒子的身份。現在,這位被稱為上帝兒子的新亞當與舊亞當會有所不同嗎?這也許是魔鬼迫切要弄明白的,於是四十天關於「你若是神的兒子」的試探開始了。-
本段概述聖經說,耶穌被聖靈充滿後在曠野開始接受試探。日子滿了四十天的時候,耶穌餓了,魔鬼開啟了最後一輪的攻擊。
它直接了當地問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然而耶穌很快戳穿了試探者的心思,祂知道的是,變出食物並非問題所在。上帝從來不吝嗇賜下食物補足飢餓的人。祂曾餵飽了曠野中的以色列人;而耶穌自己也有能力將五餅二魚餵飽許多人,怎麼不能餵飽自己呢。因此,這試探關乎的不是行異能本身。
從耶穌的回答來看,這個試探是關於人活著,什麼才是最終極的目標。耶穌說,人活著不單是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路4:4)接著,魔鬼展現天下的榮華給耶穌看,似乎要試探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就必然擁有一切的權柄和榮華。」而就目前的耶穌而言,祂仍舊是一個無權無勢的木匠兒子。
若說,人生活的所需,並非是活著的終極目的,那麼權勢和榮華是否應該成為神兒女追求的目標呢?魔鬼說,「這原是交付我的,我願意給誰就給誰。若你在我面前下拜,這都要歸你。」(路4:6-7)。
這自欺欺人的謊言依舊被耶穌戳穿,事實上,世界上權柄榮華不是神兒子的追求,也不是祂完成使命必備的工具。也許,這個世界,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好像是由魔鬼掌權。然而,耶穌道成肉身的使命,就是將這看似魔鬼掌權的世界奪回,那賜予者,將要把「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轉給祂。因此耶穌說:「經上記著說: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侍奉他。」(路4:8)。
最後,魔鬼帶領耶穌上了聖殿之上,繼續試探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從這裡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路4:9-10)這依舊是謊言,耶穌明白,上帝的兒子不能以自己行事的安穩和喜好,來試探甚至操控上帝。神的兒子是要將神凌駕於自己的需要和能力之上,進而完全順服在祂旨意之下。因此耶穌的回答是:「經上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路4:12)-
靈修反思
從整段經文的對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耶穌面對「你若是神的兒子」的質疑時,他用「經上記著說……」這樣的句式來回復,證明祂是神的兒子。原來,在耶穌的概念裡,屬神兒女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對「經上說……」的話的敏銳。原來順服「經上說」的話語,就是對神兒女身份最好的證明。
的確,我們所面對的試探,歸根到底就是在於能否順服和敬拜上帝。若不然,一切的需要、動機、能力、權位,甚至聖經裡的話語,都可能成為試探我們的管道。
在這場魔鬼與耶穌的博弈中,魔鬼最終失敗了,它以為它所給予的內容是最好的,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如同它試探亞當一樣。然而它的失敗,反而是因為它自己勝不過這些,是它想要和神一樣,是它想要一切的榮華、權勢和超越性的能力;是它看不透這些的局限,看不到在順服中,上帝所要給予的永遠超越這些;神兒子所要成就的永遠超越這些;神兒女所要承受神的國,也永遠超越這些。
而今日的我們能看透嗎?我們是否能有一種覺悟是,神給我的恩典,神要我成就的使命,和所要承受的國度,永遠大過這個世界能給。我們會聽誰的呢?我們最終又會如何做選擇呢?
這段經文的結尾,路加用了一個特別的詞說,「魔鬼用完了一切的試探,就暫時離開了耶穌。」(路4:13)的確,它只是暫時的離開了,而後它如同抽風似的,在耶穌和我們的生命中不斷地進行騷擾,它說:你可以不用那麼掙扎的跟隨耶穌!你不用那麼拼命的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來啊,放縱啊,跟從我,享樂啊!今朝有酒就今朝醉吧,你可以舒服的過一生,何苦管死後的事呢?
面對魔鬼喃喃的誘惑,我們心常起波瀾,罪中之樂的確能給我們帶來某一種短暫的快樂,然而結局卻是哀哭切齒的。因為,它引導我們更關注自己,而選擇轉離上帝,不順服祂的話語,以致遺失神兒女的身份。那樣的我們又如何進入神的國呢?最終只能像亞當一樣,被趕出伊甸園吧!-
盼望我們在這試探無可避免的一生中,常有神話語的引導,以致能脫離兇惡。最後,借著這首警醒人心的簡單童謠,作為我們今日的禱告,願我們信靠耶穌,就得進天堂,成為神永恆的兒女。
我們心中兩個王,看看哪個得我強。
一個要我下地獄,一個要我上天堂。
下地獄的是魔鬼,上天堂的是國王。
-
對於耶穌來說,這三個改變自然律,滿足自己需求的試探內容,是神子本就應該有的特權,也是人們對彌賽亞的期盼。然而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中,這些特權被魔鬼借用,成為充滿了不順服上帝的誘惑和陷阱。它引誘道成肉身的耶穌,能品嘗麵包的美味而不受飢餓困擾;能經歷一些刺激而沒有真實的危險;能享受美名和權力而沒有被拒絕的痛苦。簡單地說,就是不要十字架苦難,而要舒服的完成使命獲得冠冕,從而完全背離上帝的計劃。
創世之初的神兒子亞當,就因為不順服。
從經文的上下文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路加有意把耶穌和亞當做一個對比。在那個古老的花園裡,那對男女,被魔鬼試探道:「你們可以像神嗎?」他們的行動做了最好的回覆,「我們可以靠著自己像神」!於是他們選擇吃了那「悅人眼目」的禁果,而違背上帝的吩咐,失敗了。
當鏡頭轉到曠野,試探者轉而問耶穌,「你可以真正成為人嗎?真正的完全放下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完全順服在上帝旨意之下嗎?你可以是上帝的兒子嗎?」耶穌的回答是,我可以,因為經上記著天父的話語和教訓,那是我順服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