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播出12年依然火,原作者豆豆仍是個謎,網友:背後有高人

2021-02-07 了了讀書

不知不覺《天道》播出12年了,2008登陸央視,一開播就遭下架,可是網上還是有資源在流傳,喜歡的人不知道刷了多少遍,像《天道》這種融合儒釋道的商戰劇少之又少,愛這類片子的只能一刷再刷。

《天道》中的很多臺詞光看是不夠的,還需要悟,悟不悟得透則需要緣分了。

光丁元英的那首《自嘲》,就讓很多酸腐文人銘記一生。

《自嘲》

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

待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尤其是最後這句「待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擊中了多少文人敏感而脆弱的心,看著讓人想罵,卻又無力反駁。

朗朗乾坤,何錯之有?

歸結於一點: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天道》中有很多值得揣摩,不是看一遍就能懂的佳句,如:

對於農民,從基礎設置就不給他們期待天上掉餡餅的機會。我救不了他們。我能做的就是通過一種方式,讓他們接受市場經濟的生存觀念,能救他們的只是他們自己。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這個世界要不是黑白顛倒,那還叫眾生嗎?那該叫天國了。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得道的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強勢文化在武學上被稱為秘笈, 而弱勢文化由於易學、 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如果養兒就是為了防老,那就別說母愛有多偉大了,您養來養去還是為了自己,那是交換。投石擊水,不起浪花,也泛漣漪。花天酒地並不違法,只是一種帶符號的生活方式。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靜,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蕩的文化,他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得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本著對《天道》的痴迷,我去查作者,發現《天道》的原著叫《遙遠的救世主》,作者豆豆只有高中文化,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一個高中學歷的人能寫出這種融合儒釋道的商戰書?這本書我讀了,發現這並不像是一本商戰書,更像一本坐而論道的哲理書。將現實與儒釋道結合,闡述作者對儒釋道的理解,尤其是五臺山論道,真是令人覺得驚豔:

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磐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磐。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磐。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佛教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致幻的善巧,雖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佛門講一個緣字,我與佛的緣站到門檻就算緣盡了,不進不出,與基督,我進不得窄門,與佛,我不可得道,我是幾等的貨色,大師已人這首詞裡看得明白,裝了斯文,露了痞性,滿紙一個嗔字,今天來到佛門淨地拜見大師,只為討得一個心安。

如果不是對儒釋道有點了解的讀者,根本看不懂這在說什麼,即使對儒釋道有了解的人也未必能悟懂多少。

查看豆豆資料發現這一段:

作者豆豆十七歲時因工作關係認識了一個好朋友李紅英(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維方式都給作者產生了重要影響)。1990年,李到歐洲定居,此後李不斷寄給豆豆大量的參考資料,每次回國都給作者講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會生活。

豆豆總共有三部作品《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每一本都相當精彩。網友開始質疑這個作者,為何作者不參加發布會,不接受採訪,如此低調,是不是背後有人。更有人說豆豆的那個李姓朋友就是當年縱橫股市的李彪,而丁元英的原型就是李彪,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網上有人這樣猜測:芮小丹的原型是作者,丁元英的原型是李彪。

看起來也不無道理,在書中丁元英就像一個智者,傳輸他的價值觀,影響芮小丹,而豆豆也是受到李姓朋友的影響,才寫了這些好作品。這樣看來確實讓人可疑。

在網上查了很多作者的資料,發現作者對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沒有太多關於她的消息,想要了解更多還是得從作品下手。

後來我看了《天幕紅塵》,發現這也是一部巨著,觸及商業、政治、馬克思主義。以蘇聯解體為政治背景,引入政治元素,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馬克思主義,整本書論述「見路不走,實事求是」的思想,也是一部不錯的書籍。

個人悟道水平有限只懂這些,如果你看完電視劇過癮,想要了解《遙遠的救世主》,可以選擇下方去看看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天道》看起來真過癮,丁元英的結局,豆豆在另一本書裡做了解答
    一、丁元英的話《天道》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電視劇由原作者親自操刀改編,王志文和左小青領銜主演。這樣的陣容,註定了《天道》必定成為經典。上映12年來,《天道》豆瓣評分穩定在9分。豆豆是誰?有人專門做過調查,發現這個人物很神秘,有人說她是「林帥」後人,遊歷過世界上很多國家,見識過很多事情,所以才有這樣的見識。後來,有人考證說,《遙遠的救世主》背後隱藏著高人。
  • 神秘作家豆豆與編輯對話,問及背後是否有高人指點,豆豆拒絕回答
    基於對《天道》的熱愛,很多人對原著作家豆豆進行深扒,最後卻發現,搜索到的消息少之又少,在如今這個紅即錢的時代下,豆豆竟然把自己隱藏得如此深,這境界堪比安居古城的丁元英。豆豆原名李雪,在《天道》之前,她曾在《啄木鳥》連載過《背叛》一書,引起廣泛關注,當時居然有20多家影視單位爭購改編權。當年尋找豆豆背後真相的人,跟如今一樣,興致衝衝,無功而返。
  • 豆豆:高中文憑工人出身,寫就「豆豆三部曲」,背後高人呼之欲出
    豆豆有三本小說比較出名叫「豆豆三部曲。」,其中兩部拍成了電視劇,一本叫《背叛》,另一本就是《 遙遠的救世主 》,電視劇名字是《天道》。她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她十幾年前的才華仍然讓我們驚嘆。可惜現在的我們無緣一睹她現在的才華了。
  • 《天道》兩大未解之謎,至今沒有答案,第一個就是有沒有未刪減版
    《天道》改編於豆豆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並由豆豆擔任《天道》編劇。該劇自上映起,10年來一直熱度不減,就連原著再版都清一色選用了丁元英和芮小丹劇照作為封面,可見是引起了多大的轟動,引發了多少人關注。所謂愛屋及烏,不少人關於《天道》的一切都很上心,尤其是下面3個問題,有人戲稱是3大《天道》未解之謎。
  • 《天道》:借問高人何處尋?咫尺天涯在己心
    《天道》電視劇火後,很多人津津有味的看完電視劇後扒開原著再看,還是不過癮,然後再找來作者前期的著作《背叛》和後期的《天幕紅塵》。》講的高,《天幕紅塵》情節不行,愛情沒有《天道》寫的好,不跌宕起伏,也沒拍成電視劇,涉及到一些理論化的東西,普及度不夠高。
  • 推測:纏中說禪就是《天道》原著作者豆豆的那位重要朋友
    作者於1995年6月動筆創作長篇小說《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書在雜誌《啄木鳥》2000年1—4期連載。2000年作者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個可以長相廝守的丈夫。2011年12月,又完成長篇政治小說《天幕紅塵》,於2013年7月出售。
  • 天道:真正見過世面的高人,表面看似普通,但有2個特質藏不住
    但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我們的心態也有了轉變,慢慢發現原來真正見過世面的高人,是表面上看似普通,但其實是高人們的低調和樸素,他們從不炫耀,但是身上卻有2個特質卻藏不住。第1個特質:不顯山不露水,在謙遜、平和中流露出智慧在《天道》中丁元英就是一個真正見過大世面的高人,他是個商業鬼才對炒股有著獨特見解,但是當他回歸普通生活的時候,他止口不提在德國的時候是怎樣風光,就像是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
  • 《天道》背後的女作者,才華橫溢卻低調無比,真實身份成謎
    關於電視劇的作者豆豆,網上有很多關於她的介紹,喜歡豆豆小說的讀者對她的評價是神秘的存在,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了其文學創作方面的光芒。有人說豆豆的本名應該是叫李雪,她寫出的小說《死比活著容易》自出版以來以來受到很多的好評,在1993年還刊登在雜誌上。這一年,她還加入了本省的作家協會組織,而後隨著寫作能力的提升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
  • 《天道》14年前的電視劇,謎一樣的背景,李彪到底是不是原型?
    要說這部劇,就要先知道這部劇的來源,他是作家豆豆原名李雪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拍成電視劇的。豆豆在現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我們需要提一下他叫李紅英。我們暫且先不說李紅英。這裡我們說一下天道裡丁元英到底是怎麼樣一個人物,為什麼會有原型。劇中人對丁元英的評論有這麼幾句,他可以是魔,是鬼,但絕不是人。
  • 《天道》:王志文一朋友看了40多遍,左小青一朋友因看了此劇致富
    這部劇的導演叫張前,他還導演過一部神劇——《亮劍》,為什麼《亮劍》火了,《天道》卻寂寂無名,其實跟受眾有關。最主要的原因我歸結於人們太喜歡熱鬧與葷腥,難以靜下心來品一碗充滿「聖意」的齋菜。除了這個原因,《天道》裡涵蓋的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知識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 《天道》作者豆豆為什麼低調又神秘,薛丁格的貓嗎?
    豆豆不是一個完全靠名利場面圈錢的人,作品是為了闡述作者或者高人的做人做事,思維習慣,文化屬性,胸襟格局的存在,自古以來,文人的地位要比商人的地位要高,豆豆完全沒有必要為了賺錢而賺錢。賺錢更多那是俗人的俗不可耐,豆豆追求的是智慧、真理,甚至是自由和快樂,與其浪費時間在自己不喜歡的事物裡浪費時間不如做自己喜歡的人。
  • 天道:想要成就大事,需了解你身邊的「隱身高人」,改變你的格局
    《天道》這部電視劇自從播出以來就一直經久不衰,電視劇中最令人關注的就是商業鬼才丁元英的經商智慧跟逆推思維。丁元英擁有超乎常人的商戰經驗,他曾經用一年的時間賺到兩個億,來古城之後他幫助王廟村村民尋找致富之路,創辦了格律詩音響公司,並且把這家小公司運營到跟行業內最頂尖的企業達成合作。丁元英是一位高人,他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 電視劇《天道》中你未發現的隱身高人,或許可以改變你的格局
    一部《天道》電視劇近年引發網絡熱議,網友們推崇劇中高人丁元英的逆向思維,顛倒思維,換算思維模式……。探討劇中人物勝敗得失,分析其中營銷、布局、職場、商戰、人物性格,許多人將自己帶入其中,假如自己是劇中某一人物會不會做出一樣的思考和判斷。
  • 《天道》背後的神秘女作家豆豆:高中學歷,名動天下,卻選擇隱遁
    那麼,能寫出這三部境界如此之高的小說,豆豆到底是何方人士呢?一、身份神秘的李雪對於豆豆,也就是李雪的身份,網上眾說紛紜,有多種說法,傳言甚多。有的人認為豆豆只是一個代筆,其背後另有其人。豆豆在成名後,卻選擇隱遁,有人說她移民到歐洲,有人說她大隱隱於市,具體無從所知。二、豆豆現象豆豆於1993年在天津的《小說家》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處女作,同年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協會,後轉入中國石油作家協會。2000年《啄木鳥》雜誌發表了她的長篇小說《背叛》。
  • 《天道》:誰是真正的高人?丁元英並不是,馮世傑才是真正的高人
    我自然談不上,丁哥其實也不算高人,真正的高人是馮世傑,就算丁哥也不過是世傑棋盤上的一枚棋子。假如我們的公司真的發展起來,王廟村真脫貧了,那麼功勞簿上第一步是記在世傑頭上的,沒有人會記得丁哥。馮世傑開玩笑地說:是啊,沒準我還能混個鄉長噹噹呢!
  • 《天道》:越是有本事的高人,思維方式越是高人一等,值得深思!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丁元英是一個真正的高人,他是真正有本事的人,他對於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透徹,可以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另外他還擁有跟正常人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還有普通人望塵莫及的經商智慧。《天道》告訴我們:越是有本事的人,思維方式越是不一樣,越能夠看到事情的本質,直指核心,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天道》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值得多看幾遍的好劇,它的厲害不在於故事情節有多麼精彩,也不在其中蘊含的道理有多麼高深,而是可以引發我們的思考,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
  • 天道:真正的高人不顯山不露水,但身上這2個跡象很難隱藏得了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是觀眾最佩服的一位高人,丁元英說鬼話,做鬼事,對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因此,總結出高人都有這2個跡象。二、悟性高在之前一個群分享裡面,群主李老是一位天道高人,李老是群裡的名人了,大家對他都非常的崇拜,他的能力簡直無所不能,李老給我們分享了他的一段故事:之前我做著傳統的生意,不過最後破產了,讓當時的李老非常的痛苦,不過後來經過一位朋友的推薦,推薦了一部電視劇叫【天道】,李老看過之後悟透了天道高人背後的思維模式
  • 神秘作家豆豆的三部曲:宋一坤匪氣,丁元英霸氣,葉子農大氣
    是個神秘的作家,原名李雪,有個定居歐洲的朋友叫李紅英,經常給她寄送相關資料,李紅英的價值觀、世界觀、思想深深影響了豆豆。,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背叛》改編成電視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天道》(豆豆最火的作品),《天幕紅塵》因為涉及政治、文化的等層面的東西,還有論述太過抽象,至今未拍,估計也沒有導演敢下手。
  • 神秘作家豆豆的三部曲:宋一坤匪氣,丁元英霸氣,葉子農大氣
    豆豆是個神秘的作家,原名李雪,有個定居歐洲的朋友叫李紅英,經常給她寄送相關資料,李紅英的價值觀、世界觀、思想深深影響了豆豆。按豆豆所說,她的作品裡很多的東西都是來自李紅英的價值傳遞。豆豆總共有三部小說,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其中《背叛》改編成電視劇,《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天道》(豆豆最火的作品),《天幕紅塵》因為涉及政治、文化的等層面的東西,還有論述太過抽象,至今未拍,估計也沒有導演敢下手。
  • 電視劇《天道》:何謂天道?天道到底是個什麼樣的詞語?
    這位群主李老是一位天道粉絲迷,他的愛好只有三個:讀書、運動、看電影,每個周末都要為我們推薦上好的電影,並且還推薦我們相當長見識的書籍。為什麼說他是天道高人,因為這位李老也是一位善於布局的高人,之前年輕時,是一位低調的富人,最後搞破產了,然後又接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