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9年童鞋等5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對6336家企業生產的6774批次產品進行檢驗後,檢出82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2.2%。 製圖:澎湃新聞記者 趙思維
近日,市場監管部門抽檢發現市面上超六成雨靴不合格,成為此次抽檢的51種產品中不合格發現率最高的產品。
12月3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9年童鞋等51種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情況」的通報,在對6336家企業生產的6774批次產品進行檢驗後,檢出825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為12.2%。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抽檢的51種產品發現,31種產品不合格發現率達到(含10%),佔比60.7%;10種產品不合格發現率達到20%(含20%),佔比19.6%。在這其中,抽查的10個省(市)31家企業生產的31批次雨靴產品,1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發現率達到61.3%,成為不合格發現率最高產品。
具體抽檢產品方面,上海回力鞋業有限公司在內15家企業生產的童鞋因涉及鄰苯二甲酸酯、重金屬總量(砷、鉛、鎘)、外底硬度、外底耐磨性等不合格項目上榜,該產品抽檢不合格發現率為16.7%;唐山市豐潤區冀龍水泥有限公司在內30家企業生產的水泥因涉及三氧化硫、氯離子、強度、水溶性鉻(Ⅵ)等不合格項目遭點名,該產品不合格發現率為8.6%;常州博顯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在內6家企業生產的汽車安全帶因涉及涉及安全帶總成動態試驗、卷收器的傾斜鎖止性能等不合格項目被通報,該產品抽檢不合格發現率為15.0%;中山市國美電器製造有限公司在內12家企業生產的自動電飯鍋因涉及輸入功率和電流、發熱等不合格項目被列入名單,該產品抽檢不合格發現率為16.0%。
此外,根據市場監管總局通報,本次共抽查6350家企業生產的6789批次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其中15批次產品涉嫌無證生產,1批次涉嫌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已移送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另有3家企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定,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監督抽查。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對於本次抽查中發現問題的生產企業,特別是拒絕接受監督抽查的企業和連續抽查不合格的企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要依法嚴肅處理。對於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發現率較高的產品,要加大對生產企業的後續跟蹤監督檢查力度。
編輯:王蜀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