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藏」|消費扶貧讓西藏農產品俏銷

2020-12-25 新華社新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新華社拉薩12月9日電(記者唐弢)秋收季節,西藏江孜縣江熱鄉的青稞田裡一派繁忙的景象。收割下來的青稞已被綑紮成堆,均勻地立在田裡。不久之後,這些來自青藏高原的青稞將被磨成粉,在上海的麵包坊裡做成青稞吐司,成為東方大都市裡市民的健康早餐。

(拍攝者:李鑫;海報製作:張宸、旦增努布)

這場橫跨中國東西的「青稞之旅」背後,是一項名為「消費扶貧」的全國性扶貧舉措。依託消費扶貧,西藏的優質農產品和地方特產,通過網際網路,走向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擺上了千家萬戶的客廳和餐桌。

一名員工在青稞精深加工產業園區產品展示廳內展示青稞產品。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

西藏是「地球第三極」,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受限於自然地理等客觀條件,藏地物產遇到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實際問題,品牌不響、銷路不佳、後勁乏力的弊病一直困擾著產業發展。

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尋找銷路是消費扶貧的初衷。今年4月,西藏那曲市申扎縣常務副縣長王軍強在雪域高原開啟了「直播帶貨」,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來自海拔4800米的犛牛肉一搶而空,線上線下訂單1200份,銷售額近20萬元。「一場直播也為申扎這個藏北曾經的貧困縣,撒下網際網路經濟的種子。」王軍強說。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茶農在茶園採茶。 新華社記者孫非 攝

對於貧困地區而言,消費扶貧不僅是幫助解決產品「賣得掉」的問題,更是為「賣得好」「賣得久」打基礎。

在西藏林芝,一個「7+2」的消費援藏平臺正悄然搭建。「廣東援藏工作組將在珠三角7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建設西藏特色農牧產品和旅遊交易推廣中心,為西藏林芝市與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架起橋梁。」廣東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領隊劉光明說。

2016年5月19日,西藏冰川礦泉水有限公司職工次丹多吉正在裝載礦泉水。

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得益於平臺的建立,林芝市米林縣米林鎮致富帶頭人尼瑪今年擴大了靈芝種植規模。8月,兩萬斤靈芝長成,晾曬之後,通過「7+2」消費援藏平臺銷往廣東珠海等地,實現特色藥材產銷兩旺。

西藏自治區最新的數據顯示,自開展消費扶貧行動以來,西藏已認定並申報全國消費扶貧產品185個,累計銷售額達1.05億元。

西藏林芝市魯朗鎮五寨村民正在清理收集來的藏雞蛋。 新華社記者張汝鋒 攝

中國的減貧事業方興未艾,憑藉產業扶持栽下的「搖錢樹」、消費扶貧形成的「聚寶盆」,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正走上致富路、實現小康夢。

相關焦點

  • 西藏特色產品進駐西藏機場,對於農產品帶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這幾天網上突然出現了西藏農產品機場專櫃直供的消息,如果對於農產品關心的朋友,或者是喜歡看新聞的朋友都應該有所了解,這則新聞它主要講的什麼呢?在拉薩貢嘎機場有3組專門為西藏特色農牧產品的消費扶貧專櫃正式上線,這個專櫃主要就是為了促進西藏優質特色扶貧產品銷售,構建社會扶貧長效機制,拉近消費者、愛心人士與扶貧脫貧工作的距離,打通西藏貧困地區的農牧特色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通道。
  • 漢川農產品消費扶貧將上「專線」
    12月11日,漢川市消費扶貧(地標農產品)專館建設工作協調會召開,漢川市委副書記方超出席。會議要求,消費扶貧專館建設要協調各類電商平臺、大型商超,以及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等各類主體銷售平臺,積極開設我市扶貧產品銷售專區。
  • 昆明雲紡迎2020年消費扶貧農產品展銷會
    雲紡展示的特色農副產品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實習生 餘青豔)12月22日,為促進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昆明市時尚文創新地標雲紡設立2020年昆明市消費扶貧分會場,集中宣傳推介全市「3+6」貧困縣區優質特色農副產品,服務全市各預算單位完成好「扶貧832」平臺財政預留採購貧困地區農產品任務
  • 中國寶「藏」|西藏74個縣區實現農村電商全覆蓋
    僅今年『雙十一』當天,就賣出去7萬元的西藏特產。」拉薩市八廓街上的一家土特產店店主羅布說,藉助電商平臺,他把商品賣到了全國許多省份。隨著交通物流條件的不斷改善,信息化建設水平的快速提高,被稱為「地球第三極」的西藏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電商網店、參與網購的人員和消費額呈現快速增長態勢,許多西藏特產藉助電商平臺走出了高原,幫助解決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的問題。
  • 消費扶貧「牽線」電商平臺 超億元「天上好物」出藏
    圖為西藏林芝市魯朗鎮村民整理收集來的藏雞蛋(資料圖片)。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 攝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自開展消費扶貧行動以來,西藏已認定並申報扶貧產品185個,累計銷售額達1.05億元。西藏的優質農牧產品和地方特產,正通過網際網路走向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受到消費者歡迎。西藏被譽為「地球第三極」,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產業發展。消費扶貧為西藏農特產品銷售打開了新渠道。
  • 江門消費扶貧產品展銷會開幕 200多種農產品亮相
    摘要:12月10日-12日,江門消費扶貧產品展銷會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廣州)舉行,該市27家企業攜200多種農產品參展。
  • 不光買買買 更教會賣賣賣 寶武集團消費扶貧扶到根上
    湖北日報訊 (記者王兵、通訊員劉世民)截至6月11日,中國寶武鋼鐵集團今年在羅田縣消費扶貧採購金額突破1000萬元,超過去年全年。寶武集團派駐幹部、羅田縣副縣長王成超說,集團疫後加大「買買買」的力度,同時幫助羅田市場主體增強「賣賣賣」的能力,共同推動消費扶貧快速增長。
  • 促進農產品變商品 河北衡水推出八大消費扶貧行動!
    促進農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帶動貧困戶增收衡水推出八大消費扶貧行動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陳鳳來)「太感謝了,有了你們的幫忙,我這3000多個雞蛋3動員社會力量帶銷,衡水市今年推出八大消費扶貧行動,通過電子商務直採直銷、龍頭企業帶動、機關企事業單位搭臺購銷、預算單位利用預留份額採購、中央定點扶貧單位幫銷、派出單位援助購銷、對接商場超市直銷、網絡平臺帶動等8種形式,打通消費、流通等環節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和堵點,促進貧困戶農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帶動貧困戶增收。
  • 中國寶「藏」|西藏80%的財政資金投向民生領域
    丁增尼瑪是西藏昌都市左貢縣田妥鎮雅卓幸福新村的「新村民」,2017年之前,他還是田妥鎮亞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在西藏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扶助下,丁增尼瑪和家人住上了新房,並享受到了更多政策扶持,找到了脫貧致富的門路。
  • 數說寶「藏」丨夠多!消費扶貧讓超億元「天上好物」出藏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獲悉,自開展消費扶貧行動以來,西藏已認定並申報扶貧產品185個,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西藏被譽為「地球第三極」,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特色產品。但產業化水平不高、物流渠道不暢、營銷推廣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相關產業發展。    消費扶貧為西藏農特產品銷售打開了新渠道。
  • 茂名消費扶貧月暨名特優農產品(廣州)展銷活動...
    為進一步助推茂名扶貧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激發珠三角市場消費潛力,9月17日至19日,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以下稱「交易市場」),茂名消費扶貧月暨名特優農產品(廣州)展銷活動正式展開。我市藉助交易市場及大灣區獨特區位優勢展開本次活動,圍繞「推進消費扶貧,建設全面小康」主題,將茂名名特優扶貧農產品帶給粵港澳大灣區7000萬消費人群,讓灣區市民在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前,既能淘到好貨,又能奉獻愛心,以消費扶貧提升茂名貧困地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有力助推茂名打贏脫貧攻堅戰。
  • 文昌東路鎮農產品展銷中心啟動運營 線上線下消費扶貧受歡迎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20日消息(記者 吳嶽文)12月19日,文昌市東路鎮農產品展銷(電商)中心啟動運營,並現場舉行了愛心扶貧大集市消費扶貧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掀起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消費扶貧、購買扶貧產品的熱潮。活動僅一個半小時銷售額就達5.1萬元。
  • 地道甘味天下知——「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消費扶貧宣傳推介...
    ,以「甘味」品牌推動消費扶貧提質擴面,助力甘肅脫貧攻堅工作,「甘味」農產品品牌發布會暨消費扶貧宣傳推介活動在蘭州舉辦。大會進行了甘肅省農產品供應示範基地授牌、消費扶貧合作協議籤署等多項議程,活動還首次向社會各界發布了《「甘味」農產品品牌目錄》,「甘味」知名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 犛牛肉、和田棗、紅薯粉……東城區消費扶貧展銷會在崇文門等你!
    為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力度,推動東城區對口幫扶地區實現精準脫貧,全面提升幫扶地區農產品銷量和知名度「東城區對口幫扶地區農產品展銷會」於10月21日至25日在崇文門商圈開展。此次展銷會在新世界商場室外活動大棚舉辦,面積約150平米,設展位50餘個,邀請東城區對口幫扶地區--河北崇禮區、內蒙阿爾山市、化德縣、西藏當雄縣、湖北鄖陽區、北京懷柔區,及新疆和田地區的30餘家企業參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展銷會現場看到,各色當地產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採購。
  • 消費扶貧,廣東走在前列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率先成立了省級消費扶貧工作專班,率先開展了「消費扶貧月」活動,率先將消費扶貧納入了省級扶貧日的內容。、自治區、直轄市供銷社,及全國供銷總社下屬企業共同組建東西部扶貧協作供銷聯盟,並在廣東東西部扶貧協作產品交易市場建設廣東供銷館,累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6億多元,其中832個貧困縣的產品1.34億元。
  • 網絡「紅人、紅品、紅城」評選推介暨視頻大賽頒獎 消費扶貧從大山...
    西藏林芝察隅縣廣播電視臺胡成俊講述到,察隅縣位於西藏東南,是深圳對口支援縣之一,天然的環境為綠色有機獼猴桃種植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察隅也是雪域高原唯一成片種植獼猴桃的地方,在察隅河和兩岸雪山融水澆灌下茁壯成長。視頻中的主角——僜人阿珍正是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和肯於鑽研的勁頭實現了脫貧,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 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廣扶貧農產品
    原標題:線上線下齊發力推廣扶貧農產品   「選購到優質農產品
  • 滿山綠色入眼來,彌勒這裡2萬多畝西葫蘆俏銷全國各地!
    滿山綠色入眼來,彌勒這裡2萬多畝西葫蘆俏銷全國各地!近年來,在精準扶貧過程中,該鎮按照「一村一品、一鎮多業」的產業發展思路,累計流轉土地18500畝,發展特色經濟林果種植近13萬畝,形成柑橘、石榴、火龍果等多個特色產業。西葫蘆種植也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特色產業之一,種植面積達20000餘畝,帶動40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
  • 東單菜市場:搭建消費扶貧平臺 線上線下精準扶貧
    對接6個貧困地區、銷售400餘種農特產品……今年以來,東單菜市場搭建消費扶貧平臺,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精準扶貧,在豐富百姓菜籃子、米袋子的同時,也為自身創造了600萬元的銷售業績。展售400餘款農特產品隨著元旦、春節臨近,東單菜市場「北京市消費扶貧雙創中心東城分中心」(以下簡稱扶貧雙創中心)的工作人員日益忙碌起來。一大早,扶貧雙創中心負責人崔奕和同事們開始分裝、打包產品,阿爾山的木耳、沙果乾,化德的柴雞蛋、奶片……「一家企業剛剛訂購了15款貧困地區的農產品,我們分裝後用車送貨上門。」崔奕說。
  • ...拼多多開設消費扶貧專館,115萬用戶參與「善融共築」消費扶貧活動
    12月22日,中國建設銀行聯手新電商平臺拼多多開展「善融共築 消費扶貧」大型專場活動,並同步開設消費扶貧專館。中國建設銀行是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引領者,拼多多是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兩大平臺均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並長期圍繞扶貧助農投入資金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