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原創,喜歡的話請關注我喲!
最近,由趙露思、林雨申領銜主演的網劇《我喜歡你》熱播,該劇因各種爆笑名場面而火爆出圈,但也有不少網友對女主的閨蜜徐招娣這個角色產生了質疑。
無論是什麼影視作品,給配角安排的戲份永遠都是工具人。他們的存在似乎從出現開始就註定了只為襯託主角的光環而存在。
在《我喜歡你》中,女主的閨蜜徐招娣就是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為了讓男女主的火花來得更猛一些,劇中的徐招娣被觀眾罵得快要火出圈,部分網友發出來自靈魂深處的質疑:工具人活該如此?
徐招娣的出場,劇中給她安排了這樣的戲碼。
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之時,徐招娣打電話給女主,狀告自己遇到渣男,於是讓女主和男主在極度尷尬的情況下對彼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女主跟閨蜜控訴鬧了個大烏龍要賠償為數不少的損失時,閨蜜徐招娣竟然以「人工呼吸吸錯人」這種好笑的比喻,把責任歸結在女主身上,然後揮手離去。
很多人下意識地以為,這只是為了搞笑而存在的這個小插曲,最終徐招娣會和女主一起還錢,但在劇中,為了讓女主與男主結下更深遠的關係,閨蜜竟然真的就不管了,著實讓觀眾糟心了一把。
讓人無語的還有另一場戲。
名義上是為了慶祝女主升職,閨蜜徐招娣與舅舅在女主不知情的情況下定了包房準備狂歡一場,而費用卻想讓女主出。
這之後更讓人氣憤的是當女主醉得發酒瘋,不省人事之時,竟然夥同舅舅離場去蹦迪,留女主一個人在房中,而此時的彈幕開始狂轟:「這樣的閨蜜太討厭了」,「看著就煩」,作為推動劇情發展的工具人存在的閨蜜成為了眾矢之的。
而讓人不敢苟同的是這樣的閨蜜撒手不管的設定只是為了讓女主在醉酒後爬進男主所在的房間,實著令人細思極恐。
基於在劇中徐招娣的種種表現,不少網友紛紛吐槽:「這樣的閨蜜是真實存在的嗎?」。
雖然不知道這樣的閨蜜是不是存在,這樣的設定本就是對閨蜜一詞的誤解,閨蜜有很多種,但無論是什麼樣的,真正的閨蜜不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另一個閨蜜的痛苦之上,更不會放任閨蜜不管,讓她處於水生火熱之中,更不會像劇中的設定一樣,將閨蜜的安全置之度外。在《我喜歡你》這部劇中,無論是徐招娣出場還是她在劇中與女主的相處過程,都讓人產生不良反應。
她在劇中人設並不討人喜歡,甚至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
吃力地展示自己與女主的閨蜜關係,吃力地展示自己也有可取之處,吃力地證明自己只是充當著讓男女主有機會發展的催化劑。
然而,這樣的設定實際上並不能討好觀眾,雖然都知曉她只是一個工具人,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當劇中人設真正觸及到觀眾的內心情緒,發出「這樣的閨蜜是真實存在的嗎?」「這算閨蜜嗎?」甚至發出「這樣的閨蜜不要也罷」的時候,其實她已經不僅僅是個工具人了,而是一個劇中人設的失敗。
如今的影視作品中,工具人著實不少,為了讓主角們之間的感情升溫,為了讓劇情不斷推進,甚至會讓觀眾產生一種為了當工具人而造工具人的現象。
因為劇情需要,工具人的存在無可厚非,但讓人深思的是:到底該怎樣打造工具人,打造怎樣的工具人?這樣的工具人是否會對現實中的人造成影響?
是不是因為人物是影視作品中的人物,所以就可以忽略人設的真實性與合理性,是不是只要能起到助力作用就可以為所欲為,甚至忽略了劇中人物設定在現實生活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其實,不難發現,影視作品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真實性能引起觀眾的共鳴,但偽人設也能挑動觀眾的不滿情緒。
在摒棄了對工具人的準確把握之後,無法讓人苟同的價值觀也會給人帶來不適感,而這種不造感恰恰成為觀眾對所涉及到的影視作品的直接評判。
雖然工具人不是整部劇中想要突出的重點,但只要是其中一部分,劇方就該對其做一定的考慮,否則只能是顧此失彼。
你覺得徐招娣這樣的工具人影響看劇體驗了嗎?
#徐招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