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無奇的暑期檔,一部重量級IP《獅子王》「真獸版」提前北美整整一周在中國內地率先上映,多少80、90後的童年回憶再度被喚醒。
那首熟悉的《Circle of Life》響起,多少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迪士尼再次將其高超的特效水平發揮到了極致,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CGI特效的產物,據導演喬恩·費儒所言,只有一個鏡頭是真實拍攝的,其它全是特效。
最高級的特效是逼真得讓人感受不到這是特效,不少觀眾感慨,像是在看動物世界。
但觀眾似乎對這部「年度期待」並不買帳。
Imdb評分僅5.2,豆瓣十萬多人評價7.4。
與原作1994年9.0分的動畫版《獅子王》差距甚遠。
簡單而言,這部《獅子王》完全就是原作的複製粘貼。劇情與原作幾乎沒有差異,講述木法沙遭遇背叛而死亡,辛巴被迫放逐,而後結交新朋友,經歷了成長,尋找自我,復仇,最後成為王者的故事。
原作最為人稱讚和喜愛的配樂也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
就連分鏡也都一模一樣。
迪士尼也許根本沒有想在作品的其他方面進行拓展、創新,或進行一些適應當代、適應實景的改編,而是走保守路線,單純販賣情懷。
技術是這部《獅子王》最大的亮點,同時也是它致命的弱點。
若是動畫片,動物開口說話,獅子和鳥、豬、猴等做朋友,獅子吃蟲子,毫無違和感。但是活生生的獅子有這樣的舉動難免讓人覺得彆扭。
況且,過分追求真實而忽視了動物的表演,所有動物都宛如面癱,沒有任何表情。
萬獸之王不論是威風凜凜,還是與愛人含情脈脈,表情全都一摸一樣……
這明明是一部電影,看起來卻像一部紀錄片。
再來看看我們喜愛的原作:
前一秒,百獸朝聖,木法沙表情嚴肅、威嚴,盡顯王者風範。
下一秒,對小鳥沙祖點頭微笑,溫柔,平易近人。
幾秒鐘表情的變化,將這位王者剛柔並濟的個性刻畫的淋漓盡致。
動物擁有了人格,突破我們既有的認知,唱唱跳跳,動物們表現出來的喜怒哀樂對整部電影、對觀眾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動畫版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但真人版卻將其完全拋棄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多少年了,還是最愛動畫版《獅子王》。明明是簡單的二維動畫,卻比真人版更加有血有肉,無論看多少遍,都會被這段宏偉的史詩所感動。
許多人說「如果一生只能看一部動畫片,那一定是《獅子王》。」
我們為什麼如此懷念1994年的《獅子王》?
01
1994年,迪士尼動畫版《獅子王》在北美上映,一舉打破動畫電影票房紀錄,時至今日依然是全球手繪動畫票房最高的電影,堪稱全球動畫史的一座豐碑。
動畫版《獅子王》作為第一部引進中國的好萊塢動畫片,在國人心裡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要知道在90年代,國人的電視屏幕上充斥著都是《葫蘆娃》《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黑貓警長》……,而這部歌舞史詩動畫片的出現給國人帶來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隨著《Circle of Life》音樂響起,充滿生機的非洲畫卷徐徐展現,帶領大家走近了廣袤的非洲熱帶大草原,雄偉的吉力馬札羅山,奔跑的斑馬,翱翔的飛鳥,萬物和諧共生,欣欣向榮。
每一幀都令人嘆為觀止,仿佛打開了一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洋溢著生機的熱帶草原。
獅子王木法沙是個威嚴卻又很柔情的國王,草原在他的統治下井井有條,百獸愛戴他、尊敬他,臣服於他。這片草原迎來了個新生命——小王子辛巴。
但辛巴的叔叔刀疤覬覦王位已久,辛巴的出生更是極大的威脅。
他多次想方設法欺騙辛巴,誘使辛巴去危險的地方,指使其它野獸害死他,但屢次被木法沙救起。直到那次辛巴遭遇角馬遷徙,木法沙救他時被刀疤陷害而不幸慘死。
刀疤與土狼狼狽為奸,極力煽動辛巴的內疚情緒,逼迫他離開從小生長的草原。
刀疤如願以償地統治了整個王國,草原陷入了黑暗之中。
辛巴在放逐的過程中遇見了彭彭和丁滿,同樣是被驅逐出門,命運的相似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唱著「哈庫拉瑪塔塔」無憂無慮地生活。
辛巴與這兩隻可愛的小動物一起成長,在放逐的過程中漸漸成為一名堅強的男子漢。
並在朋友的鼓勵與支持之下,領悟了愛與責任的真諦,回歸家鄉復仇,打敗了刀疤和土狼,拯救了草原,成為了和他父親一樣受人愛戴與尊敬的王者。
相比起其他合家歡式的迪士尼童話,這樣一個生命輪迴、萬物興衰,關於愛、成長與自我救贖的故事略顯嚴肅。
尤其是木法沙的死,應該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每每回顧這一情節,都忍不住落淚。
對孩子而言,這應該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意識到,成長並非總是快樂,總要伴隨著失去、離別、悲傷,也是他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懼。
《獅子王》取材於莎士比亞著名的悲劇作品《哈姆雷特》(又稱《王子復仇記》),看似圓滿的結局,卻有著悲劇性的故事內核。
在逆境中成長,這是迪士尼給孩子們的人生啟蒙。
02
老少皆宜,是迪士尼對這部動畫電影的定位。
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既要有童心、有想像力,又不能過於幼稚、無聊。
但《獅子王》做到了。
《獅子王》最大的魅力在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和情節,傳遞出人生哲理,用深入淺出的動畫形式,教會所有人愛、責任、勇氣。
小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大人也能從中獲得哲思。
《獅子王》的一些臺詞,十分有深度,。在現在看來,其中沉澱的人生哲學依然不過時。
政權的交替就像太陽的起落,即便是國王也並不能為所欲為,統治者始終是與人民共存亡,不能將自己的命運與人民割裂。
人與自然應當是互相尊重,和諧共生。人處在食物鏈的頂端,也應當尊重和感謝所有生命,若是不加節制地向自然索取,總有一天會遭到報應。當下風風火火的垃圾分類也正是這個道理。
作為一名統治者,受到人民的尊敬與愛戴,也應當承擔起相應的責任。辛巴在放逐的過程中一直逃避身為君主的責任,裝作無憂無慮,卻在每個夜幕降臨漫天繁星的夜晚感受到自己肩頭的重擔。
永遠記住你是誰,記住自己身處的位置,記住自己的責任。
當所有人都在教育我們要勇敢面對挫折的時候,《獅子王》告訴我們有時候要學會逃避,學會去拋棄世界,樂觀主義的生活方式。
但將過去拋到腦後並不意味著忘記過去,而是要從過去汲取教訓。
他還教會我們,勇敢並不意味著自找麻煩,也不代表什麼都不怕。
愛,是一個人的軟肋,也是一個人心底最堅強的地方。木法沙害怕失去辛巴,但在辛巴遇到危險的時候又總是挺身而出「沒有人敢惹怒你爸爸。」父愛如山,大概就是如此吧。
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在經歷人情世故,世俗冷暖,經過歲月和時間的沉澱,依然能從中獲得感悟和觸動。
03
開篇,狒狒舉起辛巴,整個大草原迎接辛巴的誕生。
經歷了叔叔的背叛,木法沙的死,被放逐、逃避、冒險、成長,又重新收穫友誼、愛情,不負眾望歸來。
結尾,廣袤的草原重回生機勃勃的樣子,下一任小王子誕生。
生生不息。
當年痴迷動畫版《獅子王》的80、90後,如今也牽著自己的孩子走進電影院看真「獸」版,不也是某種意義上生命的輪迴嗎?
正如歌詞裡唱得那樣:
「把偉大和渺小融入這無盡的輪迴之中
它讓所有人都能親身體驗絕望和希望
也能體驗忠誠和愛情
直到找到自己一條只有一個方向的輪迴之路
這是生命之輪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