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海報
工作合影
拍攝微電影,製作微電影,在當下已經是非常熱門的話題,無論是社會團體還是高校大學生,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業餘愛好者,都在做自己的微電影,都在直接或間接的從微電影創作做起,去實現自己的電影夢想。當然在西安也不例外,特別是在高校當中,拍攝微電影,製作微電影已經是非常流行,而各大高校也都相繼成立了自己的微電影社團和DV社團,而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因為他們喜歡電影,熱愛電影,就想拍一部屬於自己的電影,也想過一把導演夢的癮,也都希望有一天,大家能看到自己拍攝製作的微電影作品。
近日,由西安大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製的又一部微電影作品《如果你知道》在網上開播了,就在前不久,此作品也參加了第三屆西安大學生原創影像巡迴展的展映,並榮獲了最佳攝影,在巡迴展上,在場的評委和觀眾們都給予了積極好評。西部電影集團著名導演何志明老師也特別激動的評價了這部由學生完全獨立自主所完成的微電影作品,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在各兄弟院校之間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口碑,就在8月份,得獎者獲得了泰國國家旅遊局和亞洲航空提供的「助力青春」大獎——免費暑期微電影拍攝之旅。
高校畢業生的夢想
微電影《如果你知道》講述的是一個青少年堅持執著夢想的故事,以熱愛、堅持、執著作為影片勵志題材的正能量。影片用擾亂式的敘述方式來展示影片故事壓抑與積極的兩個極端,並反映社會與家庭對年輕人理想追求的不理解和阻撓。同時展現了男主人公對夢想追求的失望與熱情的雙重矛盾。
如同故事那樣,年輕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而這個夢想可能也不只是一個,可能是很多個,無論他還離我們有多遠,無論他有多麼艱難才能實現,我們都會咬牙堅持,執著的去追求前行。但是每個人在面對夢想上,很多人卻只停留在了理念上、情感和口頭上的堅持和執著,沒有去真正的行動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所堅持的和執著的是否是正確的。
這部影片是西安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2013屆動畫系大四畢業生徐雲和邵耿華共同的畢業設計作品,由徐雲擔任出品人和導演,邵耿華擔任出品人和動畫製作,當然也包括了徐雲所在的學校原創團隊其他同學的鼎立支持。據影片導演徐雲介紹,他們的畢業設計從大三的第二學期就已經開始籌備了,也就是2012年的12月。很多人都這樣問徐雲一個問題,一個畢業設計用的著這麼早就去準備,而且還要準備自己承擔幾萬元的經費去拍一部還不具備有影響力的畢業設計性質的微電影麼?而徐雲給出的回答是,拍攝這部微電影,不是為了今後有多少的回報,也不是為了今後自己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更不是為了能夠過一把導演的癮,而重視的是,這是一部畢業作品,更是想把這大學四年以來所儲備的專業知識和影視技術以及自己目前想要表現的東西應用到這部畢業作品上去。無論自己有多少能力來給予這部作品有多少的思想性,無論這部作品未來的影響力會如何,無論最後能否有所成績,這都不重要,只知道目前要做的就是,重視起來,認真,用心的去做好一部作品,不能因為沒有資金,閱歷不足,不夠專業,做起來不靠譜,沒有回報這類理由而不去挑戰與實踐。而這恰恰同樣也是去追求自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被業內所認可的影視工作者夢想的開始。
該校大二學生鮑晨輝是本片的執行製片、執行導演和攝影師,這部作品的主題是年輕人如何處理與家庭和社會之間的矛盾,在面對夢想、面對現實所作出什麼樣的選擇。鮑晨輝說,拍攝這部影片鍛鍊了自己和團隊的默契和應變能力。比如整個團隊的主創有一些意見分歧,劇本更是在經過十幾次的更改後才最終確定。鮑晨輝說:「能拍成這部影片,很感謝家裡人和同學的支持,就像這部電影的主題一樣,他希望通過這部微電影告訴更多的大學生,遇到困難不可怕,重要的是面對它、超越它。」 而他所說的和現在所行動的就是夢想的開始。
獨立自主的畢業設計作品
據悉,微電影《如果你知道》經過3個多月的籌備,2個多月的拍攝和一個多月的後期製作,其中包括了14次的劇本修改。由於影片涉及兩個地區的拍攝,劇組人員利用假期時間現場勘察了西安與浙江青田兩地的拍攝場景。包括攝影、錄音、燈光、、演員、化妝的到位和攝製人員的任務都做了詳細的準備與安排,還有分鏡頭的設計和後期製作,這些都是由團隊自己所完成的。2013年3月30日上午9時,《如果你知道》劇組在陝西武警總隊醫院軍人病區內開機拍攝。這是一次以理論作為基礎,「真刀實槍」展開全面實踐性的作品創作。
據介紹,《如果你知道》共有兩個拍攝地區,一是陝西西安,二是浙江青田。西安片場共拍攝5日,共轉場8個場地11個場景。在西安片場的拍攝上共有12場戲,70餘組400多個鏡頭。參演過電影《白鹿原》一掌柜角色的袁登雲老師和參演過眾多電視劇的周順岐老師也加盟並支持了本劇的角色演繹。在青田片場拍攝3日,輾轉三地,老屋子、老舊的城鎮、鄉村田野。共有10場戲份,30餘組100多個鏡頭。
無論是西安片場還是青田片場,每次開機拍攝之前,所有的拍攝工作都準備完畢,分鏡頭設計完成並與團隊人員討論,同時分配各自任務,各負其責。在拍攝的過程中,在人員上,我們時常會遇到演員的發揮問題,包括工作人員的的疲憊。在場地協調上,工序之多,時間的等待都花去好幾天的時間。有些畫面需要大設備來表現,學生自己當然沒有,在設備租借上,都還必須了解一下行情,才能與器材方談價格租憑。徐雲同學還表示,在拍攝上,必須時常考慮這個鏡頭需要結合後期方面進行拍攝,在原本的鏡頭設計上,現場還可能變動更改好幾次。由於是非科班,同時缺少專業的實踐工作經驗,有的地方仍然會是致命的。例如人員分配和調度,這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支20多人的隊伍,真正做事情和相互協調的只有那麼幾個人。這也是一個現象,導演的調度不力和團隊的專業素質,包括一些細節上的遺漏。雖然只是這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卻是一支專業團隊的致命點。
由於拍攝的人員當中只有徐雲和邵耿華是大四畢業生,可以隨時進行作品創作,而團隊的其他成員都是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學生,每周都還要上課和做作業,包括演員都有自己的事情,各自間都需要相互協調共用的拍攝時間,所以拍攝任務也是非常艱巨的。2013年5月2日,青田片場暨全片殺青。雖然拍攝任務艱巨,但是這支年輕的團隊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與諒解,要求嚴格,團隊合作,最終合力完成了前期的所有拍攝。
跋山涉水奔赴家鄉拍攝
當然,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第一部好作品都能將自己家鄉的元素帶到自己的作品裡去,徐雲的這部微電影作品也不例外,2013年4月23日到4月26日,團隊只有5人,先後奔赴浙江青田,並於2013年4月30日,在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泥灣村的一老屋子內開機拍攝。並得到了當地夏國欽老師影視攝製團隊的大力支持。在家鄉片場,拍的是童年戲,徐雲很早就準備了那個年代的物品,包括書本、衣服和床鋪等道具,力爭還原90年代末的室內效果,盡最大的構想來體現當時那個年代的情景。
場景雖然都選好,布置好了,但是拍童年戲份的時候是一個大麻煩。童年演員都是來至青田縣當地一年級的小學生。都說小孩最難拍了,的確,如同文章導演的電視劇《小爸爸》那樣,大人和小孩的拍攝還需要是包容有耐心的交往式的交心的照顧性的進行拍攝。更何況,徐雲的小演員們都還只是非專業的小學生,有時候還得哄著,逗著。執行導演鮑晨輝同學還特意準備了好多牛奶、果凍和棒棒糖,小演員們的家長們也都很支持配合,全程陪同劇組,為劇組排憂解難,教導孩子,照看孩子。因為一組畫面需要很多鏡頭,都需要重複好幾遍,小演員們有時候,演著演著就看了鏡頭,或者是笑了,或者是結巴忘詞兒了,而且還鬧脾氣。雖然如此,但他們還是按預定計劃,經過三天的拍攝,順利的拿下了童年戲份的所有拍攝,小演員們也算是非常配合了。5月2日,青田片場殺青了,也表示全片殺青了。這天,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徐雲說,這天真的鬆了一大口氣,他們最後一場戲是在山裡的田地拍攝,下山的時候,都已經是夜晚了,星星都出現了,他和鮑晨輝兩人坐在運輸設備的卡車後背箱裡,拍著花絮,高喊著唱歌。
如同這部影片的原創歌曲《說夢》裡表現的那樣,說夢容易,堅持並實踐行動卻很難。我們需要有夢想,需要有熱情,需要去堅持這份夢想,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自己主動的去走這個艱辛的過程。追逐夢想,執著夢想,更要堅持夢想,行動起來。理論和實踐同樣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並讓觀眾滿意作品。我們即是觀眾,也是創作者,加油吧追夢的年輕人,我們都還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