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飛呀飛,飛累了就在空中睡覺。」
這種鳥類,人們稱之為「沒著沒落」。
沒著沒落,只有頭顱和脊柱骨;而沒心沒肺,則是空心,沒有頭的。
好了!敲黑板!最關鍵的要來了!「沒心沒肺」和「沒著沒落」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它們都是出現在《阿修羅》的異想世界。
《阿修羅》是有由張鵬執導,吳磊、梁家輝、劉嘉玲等領銜主演的奇幻動作片。影片主要講述長有三頭的阿修羅王經過了生死輪迴之後重新發現了自我的故事。
「沒心沒肺」和「沒著沒落」是那些反對阿修羅王的叛軍被抓之後的產物。叛軍被處以酷刑,是你懂我懂大家都懂的道理。所以為了這個酷刑,《阿修羅》團隊想到了一個刑具名叫「飛翅枷」。
「反對阿修羅主張的叛軍被抓到後,肯定有一個處罰機制,那麼我們就想到了一個刑具叫飛翅枷,如果套在一個叛軍身上,他將會被拉起來飛向天空,進行殘酷的凌遲式的處理。」《阿修羅》電影監製楊真鑑說到。
不過,在小編對今天的「主角」進行深度解讀之前呢,想先來跟大家聊一聊那些你知道或者不知道的酷刑。當然,我們聊酷刑的唯一目的就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畢竟飛翅枷是個厲害的刑具。
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呈現一個充滿血腥與恐怖的世界。所以,前方高能!敵軍還有十秒到達現場!
No.1 滿清十大酷刑之腰斬
腰斬,顧名思義就是將犯人的腰部斬成兩段,但是犯人並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要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No.2 滿清十大酷刑之車裂
車裂,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常說的五馬分屍,即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五塊。
No.3 滿清十大酷刑之烹煮
烹煮,就是將犯人扔進一個堆滿燒紅的炭火之上的大翁中。這種滋味,小編覺得再能忍的人也受不了吧?而這一酷刑還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叫做「請君入甕」。
當然,你們是不是覺得只有中國古代才有這麼嚴酷的刑罰?那小編就要告訴你:錯!其實中世紀的歐洲也有著許許多多刑罰,下面也先來了解一下吧
No.1 歐洲刑罰之剝皮
這是一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83年的古老刑罰。這一刑罰是使皮膚被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切下來,然後剩下一個被剝落全身皮膚的人,受刑者可以在行刑後仍存活數小時,最多一天。
No.2 歐洲刑罰之斷輪
行刑者會用鐵錘擊打被綁在車輪上的犯人的身體。只要犯人的骨頭被敲碎了,那麼他就會被留在輪子上慢慢死去。有時,這些犯人也會被綁在高高的杆子上,讓鳥類去蠶食那些仍然活著的肉體。
好了,了解了這麼多中西方的刑罰,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殘忍呢?
但是小編現在要跟大家說:其實「飛翅枷」比上面提到的刑罰更加殘忍。因為它不是讓犯人去死,而是用另一種殘忍的方式來「活」。
飛翅枷這「後浪」也算是把之前刑罰的那些「前浪」拍在了沙灘上吧。
飛翅枷的處罰方式是將其套在叛軍的身上,之後便將叛軍的身體拉向天空,使叛軍的身體分離開來變成兩個部分。至此,留下的空腔的人便是「沒心沒肺」,而套上飛翅枷被拉向天空的那一部分便是「沒著沒落」。
作為在《阿修羅》電影中原創出來的刑具,飛翅枷對觀看者來說還是具有非常大的衝擊力的,因為它殘忍,也毫無人性。受到這種刑罰的犯人並不會死去,而是換做另一種生命的方式苟且的活著,並且要忍受阿修羅貴族的射殺玩樂。
特輯裡,明道飾演的醫生,耗費大量的心血去看護、照料這些被用過刑的「囚犯」,被飛翅枷傷害過,沒法吃飯、不能落地。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這款刑具有多反人類——
我們在驚嘆「飛翅枷」這一刑具殘忍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阿修羅》團隊強大的創新能力。
因為他們並沒有在已知的刑具中選擇,也沒有在已知刑具的基礎上來「翻新」,而是依靠自己強大的創作力製作出符合電影的創新刑具。
小編認為,這其實是另一角度的成功。因為當人們還在驚嘆於西方怪物時,概念設計師的靈感就已經脫離慣有思維,放飛自己,將思維放逐到浩瀚的宇宙空間並且形成了新型事物。
「飛翅枷」在《阿修羅》電影中的亮相,便是概念設計師創新能力的強有力體現。
而為了使「飛翅枷」將人體分離的過程做的更加逼真,《阿修羅》團隊進行了很多的運動模擬測試,並且將人類的運動狀態如弗拉明戈舞、遊泳等通過「沒著沒落」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這也正是《阿修羅》的迷人之處,電影中惡與善的碰撞、團隊強大的創新能力、製作能力以及「沒心沒肺」和「沒著沒落」等原創度超高的角色都使《阿修羅》成為了一部讓大家倍感期待的電影。
據小編了解,《阿修羅》可是真正的斥巨資:六年的時間七億元的投入,都使人們對《阿修羅》的關注度持續增加,當然這麼高的熱度,上映時間怎麼會讓大家失望呢?電影《阿修羅》將在今年的7月13日上映,這是妥妥的暑期檔啊!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也和小編一樣對《阿修羅》越來越期待了呢?那就讓我們一起相約暑期的電影院吧!
掃 碼 關 注 圈 內 深 扒
娛 樂 圈 一 個 號 就 夠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