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裡的「低價」黑幕

2021-03-03 剝洋蔥people

主播推銷時表演「砍價」,2元洗手液實為三無產品,廠家特製次品專供直播帶貨。


▲秋風的直播間裡,擺著待銷售的樣品。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文 |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趙朋樂  

編輯 | 李明  校對 | 楊許麗

本文約4666閱讀約9分

「家人們,福利來了!」「寶寶們,最後一天,最實惠的價格!」直播帶貨的風口下,守在屏幕前搶購「特價商品」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

 

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電商直播已超過2000萬場。而狂歡的背後,頭部主播屢屢「翻車」,虛假宣傳、問題產品的投訴不斷。

 

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

 

一名業內人士透露,「便宜貨」已經成了直播間引流手段,而消費者買回家的廉價商品可能過不了「質量關」。


直播間裡的「表演」

2020年12月24日,新京報記者以供貨商的名義,參加了一場直播帶貨。這位名為「秋風在行動」(下稱秋風)的主播,在5個多小時直播裡,推銷了幾十種貨物,衣服、玉石、日化用品等應有盡有。

 

當晚數據顯示,這場直播3萬多人觀看,賣出上千件商品。

 

主播秋風是黑龍江人,粉絲量近150萬。在短視頻中,他是經常幫助陌生人的「正能量使者」;直播帶貨中,他是「為粉絲謀福利的虧本主播」。

 

直播時,秋風會穿上筆挺的米色西裝和高領毛衣,頭髮用髮蠟固定,對著屏幕親切地喊著「家人們」,「家人們今天想要什麼,秋風給你們先送一撥。」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注意到,除了秋風,房間內還有5名工作人員。挨著秋風的兩位,一個負責在直播間上架商品,一個給主播遞上展示商品。還有一位則窩在房間角落,盯著直播頁面,在適當的時候配合秋風「演戲」。

 

幾乎每件商品,秋風都宣稱是為了給粉絲送福利「虧本銷售」。在直播中,配合演戲的工作人員,會適時出來勸阻,「不能虧本賣貨!」有時甚至製造衝突,故意和主播吵起來,「你這不行,供貨商不同意。我雖然是你的員工,但也不能看到你這麼虧本。」這位工作人員並不出鏡,但觀眾能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音。

 

在銷售一款翡翠山水吊牌時,秋風宣稱該山水吊牌「價值上千元」,為了回饋粉絲,只賣99元。為了激發粉絲的搶購欲望,秋風宣稱只準備了5塊吊牌,還特意叮囑工作人員不能搶購,「你們不準搶,總共就5個,你搶了別人還買不買了?」

 

一番展示後,這款山水吊牌的銷量迅速飆到19單。但戲劇的是,這遠遠超出了主播宣稱的「5個庫存」。見狀,秋風趕忙解釋:「怎麼搶到十幾個,不好意思設置錯了。」上架的工作人員也趕忙表示是自己疏忽寫錯了庫存量。

 

這時有粉絲為了不讓「秋風」虧本,主動提出退貨。秋風表情尷尬,勉強擠出笑臉,說會聯繫粉絲辦理退款。

 

事後,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這個環節是他們故意安排的,「庫存遠不止5塊。」當晚,翡翠最終賣出了14塊,主播也都一一發貨。


「價值上千」的翡翠進價30元

秋風在直播間售賣的翡翠山水吊牌,包裝盒上印有「CCTV展播品牌周九福珠寶」的字樣。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周九福珠寶」雖然與周六福珠寶品牌相像,但兩者並無關係。周六福珠寶曾發起商標維權,分別對「周五福」、「周八福」、「周九福」商標提起訴訟,請求宣告傍名牌商標無效。


▲秋風在直播間叫賣劣質玉石,並在展示商品時進行「砍價表演」。視頻截圖

 

這款翡翠也並非秋風宣稱的「價值上千元」。新京報記者從供貨商處了解到,這款玉石的出貨價僅20多元,配上一個成本三塊二的緞面包裝盒後,看起來會高檔不少。

 

一位業內人士看了這款玉石的圖片後,當即判斷該吊牌價值低廉。「紋路、工藝都比較粗糙,肯定是機器刻的,雕刻一個工費就幾塊錢。從成色看,也是比較低等的材料。」

 

這款「虧本銷售」、價格打了一折的翡翠,算上快遞費,也能給秋風帶來每件63元的利潤。

 

當晚,秋風還賣了一款「新疆金絲玉平安扣」,售價19.9元。一名從事珠寶鑑定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金絲玉通俗的叫法就是鵝卵石,價值低廉。但在各種套路助力下,這款產品賣出了110件。

 

事實上,在直播平臺上,賣玉的生意非常火爆。公開資料顯示,僅在雲南瑞麗,就有近4萬人從事珠寶玉石直播銷售工作,2020年1至5月,瑞麗全市直播銷售額高達36.6億元。此外廣東、河南等地也有大量主播在直播賣玉。

 

不容忽視的是,這股熱潮背後,虛假宣傳、質量差,甚至遇騙的投訴也居高不下。

 

據媒體報導,2018年7月,福建寧德破獲一起利用翡翠直播進行電信詐騙的騙局,主播高價兜售廢石,不僅「演戲」,連視頻中的市場都是在租賃房內搭起來的。2020年5月12日,瑞麗市公安局摧毀一個詐騙團夥,他們在直播間誘導消費者買玉石原料,購買金額較大時,則以原石被切垮為由將資金吞沒。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玉石直播的套路難辨真假,直播中的美玉常常與實物的落差很大。直播間會以強光燈照射展臺,透過鏡頭,玉質的白度被提升了幾個檔次,但同時玉質的瑕疵很難展現出來。

 

2元一瓶的「三無」洗手液

直播中,秋風還售賣了一款居能牌小蘇打抑菌洗手液。9.9元兩瓶,每瓶500毫升。新京報記者從供貨商處了解到,進貨價僅為2元每瓶。


▲秋風在直播間叫賣劣質洗手液,並在展示商品時進行「砍價表演」。視頻截圖

而在直播時,這款洗手液標價59元,主播表示為粉絲送福利,「9.9元拍一發二,只有50單!」很快,在主播推銷下一個商品前,粉絲已經搶購了46單。

 

新京報記者在小商品市場走訪發現,品牌的洗手液進貨價普遍在10元左右,2元一瓶的廉價洗手液也能買到,但都是當地小工廠生產。

 

甚至有批發商報價「每瓶1.6元」。商販坦言,這樣的廉價洗手液在市場上也不少見,因為價格低頗受帶貨主播青睞。「這些低廉的洗手液質量很差,包裝瓶成本都要幾毛錢,洗手液還能值什麼錢?」

 

記者注意到,這款居能牌小蘇打抑菌洗手液外包裝顯示,其生產廠家為廣州萊香日用品有限公司,地址在廣州市天河區黃村廟元東大街5號238房。但經實地查看,該地址並沒有這家日用品公司,該公司在工商註冊信息登記的固定電話也顯示為空號,工商登記信息上的另一個公司地址也不存在。

 

事實上,秋風賣的這款洗手液並非購自廠家,而是由一家供應鏈公司提供,除了日化用品外,這家公司還向主播提供各類化妝品、食品、服裝等,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型超市。

 

他們從廠家進貨,而後再加價賣給主播。供應鏈公司非常常見,很多主播也樂於從供應鏈公司「選品」。主播只需要賣貨,發貨和售後問題都交給這些公司負責。

 

中國商業聯合會洗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郭繼東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有抑菌功能的洗手液屬於消毒產品範疇,生產消毒產品需要將產品送檢,經過一系列嚴格的安全性和消毒效果檢驗,並在取得相關消毒產品衛生許可證的生產企業生產,備案後才能銷售。而沒有抑菌功能的普通洗手液,需要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如果這兩個許可證都沒有,是不允許生產相關洗手液的。

 

北京市浩東律師事務所張曉玲律師告訴記者,這種沒有許可證的洗手液,屬於「三無產品」。

 

新京報記者從供貨商處得知,這款洗手液並非在廣州生產,而是產自本地。在供貨商的介紹下,新京報記者在臨沂一處城中村的倉庫見到了「廠家負責人」,對方坦言這款洗手液確實沒有化妝品生產許可證,也沒有消毒產品的衛生許可證,生產廠家就在附近的鎮上。面對記者「參觀車間」的請求,對方也以各種理由婉拒。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消費者普遍偏愛這類帶有抑菌功能的洗手液,2020年年初銷售非常火爆。沒有取得衛生行政許可,就意味著生產廠家的衛生情況得不到保障,這樣的產品不僅起不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消費者使用後,反而會造成細菌二次汙染。

 

廠家特製次品溼巾,6毛一包專供主播

2020年12月中旬,新京報記者走訪發現,這類「三無」日化用品在當地市場上十分常見。在一家日化品批發門市裡,店員給記者推薦了一款抑菌洗手液,同樣沒有衛生許可證,進貨價格也不足兩元。

 

隨後店員又給記者推薦了一款小蘇打洗潔精,1.3千克一桶,進貨價僅為3.5元。店員稱,這款洗潔精因為價格實惠,很多帶貨主播都來此進貨,銷量也很好。然而當記者聯繫標籤上的廠家時,一名負責人明確表示,他們公司沒有生產過洗潔精。

 

除了日用品,溼巾也是很多直播間的熱銷品。

 

臨沂靚倩衛生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生產嬰幼兒溼巾和卸妝溼巾的溼巾企業,為了打開銷路,該公司通過代理商向大大小小的各級主播供貨。

 

2020年12月底,新京報記者以進貨的名義前往該公司,一名負責人提議,「如果是直播賣貨的話,建議你買進價便宜的溼巾。一分錢一分貨,品質高的價格高,但是在直播間賣不動。」

 

這位負責人向記者推薦了一款「專門面向直播帶貨」的嬰幼兒手口溼巾。「這種溼巾就是專供帶貨主播的,賣得非常好,一包80片只要6毛5,一箱十包。」他給記者算了筆帳,即使打著送福利的名義,一箱溼巾賣9.9元,主播依然還有利潤。

 

「我們一個月能賣出10萬箱,都是通過主播帶貨賣出去的。」記者現場打開一包樣品發現,這種溼巾的材質較差,輕易就能扯爛,比正常溼巾也窄了很多。

 

這名負責人透露,這是廠家專門針對直播帶貨開發的產品,價格比正常溼巾低了一半,所以品質也是溼巾裡最差的。「在網購平臺或實體店沒法賣,只有通過直播帶貨才賣得動。」


▲一家公司生產的廉價溼巾,專供直播帶貨。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為直播帶貨定製次品,這家公司不是特例。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另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有這個「套路」。該公司市場負責人透露,他們公司生產的溼巾裡,也有一款嬰幼兒溼巾,「是專門面向直播帶貨渠道的,出廠價也是所有產品中最低的,一包僅需6毛7。」

 

專家:應加大直播售假處罰力度

上述負責人還告訴記者,為了在直播間打開銷路,公司特意在「天貓商城」開設了廠家直營旗艦店,「故意把旗艦店裡的商品價格標高,以此凸顯主播帶貨的價格優勢。」

 

對方以一款羽絨服清潔溼巾為例介紹,在天貓旗艦店上售價為19.9元,廠家實際出貨價4.9元,主播帶貨的話一般會賣14.9元。

 

一名直播行業人士透露,目前主播帶貨的產品多為小品牌,利潤高、空間大。「便宜貨」是直播間吸引消費者的最大誘惑,儘管多數主播都宣稱虧本甩賣,實際上的利潤率卻維持在20%-40%。「即使是一元秒殺的商品,主播也不虧錢,有些虧本商品,不過是為了配合刷單公司刷單而設的。」

 

張強(化名)經營內衣批發生意多年,後來轉型直播賣貨。他提供貨源,邀請主播到店直播。他稱,一些主播賣的品牌服裝其實品質也很一般,有些甚至是貼牌產品。他在直播間賣出的內衣,雖然吊牌寫著知名品牌,但其實是貼牌產品,「只需要花3塊錢從廠家買個吊牌,小廠貨就能搖身一變成為品牌貨,售價也能跟著提高,在直播間也很受歡迎。」

 

事實上,隨著直播帶貨的風行,引發的消費糾紛也居高不下,甚至不少明星直播間的產品也頻頻爆出質量問題。

 

2020年11月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指出「售賣假冒偽劣產品」、「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和「發布虛假違法廣告」等都屬於網絡直播營銷中的違法行為。

 

2020年11月13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其中第十二條第三款指出,直播營銷平臺應當建立黑名單制度,將嚴重違法違規的直播營銷人員及因違法犯罪或破壞公序良俗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人員列入黑名單。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直播帶貨行業魚龍混雜,處於信息劣勢地位的消費者往往在「全網最低價」、「限量秒殺」等言語引導下衝動消費。還有一些演戲砍價的行為,也違反商業倫理,甚至涉嫌銷售欺詐。他覺得,從監管上來看,應加大對直播售假行為的懲罰力度。除了建立黑名單制度外,還需要跨部門監管,對直播營銷行業進行全面管理。



洋蔥話題

你被直播帶貨「坑」過嗎?

後臺回復關鍵詞 「洋蔥君」 ,加入讀者群

推薦閱讀

張家慧受賄四千萬背後:落馬後調查組2天收200餘封舉報信審判勞榮枝:"殺人魔頭"還是「無知少女」?「被造謠出軌快遞員」當事人:我現在就可以摘下口罩,直面大家

有你「在看」,我們會更好

相關焦點

  • 警惕直播帶貨的「低價售賣」陷阱
    據《新京報》1月5日報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有業內人士透露,「便宜貨」已成直播間引流手段,而消費者買回家的廉價商品可能過不了「質量關」。
  • 知名主播深夜道歉,直播間不是低價遊的「避難天堂」
    #12月17日凌晨,網紅主播高火火在他直播的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就直播間推廣的旅遊卡與實際不符進行道歉,並承諾賠付。「賓正」在視頻中稱,他在參團後發現,接送遊客的是麵包車,而非直播間推廣說的「奔馳車」。此外,旅遊途中包含7次購物,並非直播宣傳的「純玩團」。其實不僅僅是遊客,每一位旅遊從業人員,最痛恨的就是低價劣質的旅遊團。
  • 低價充值刷禮物?直播間內騙局多
    2020-11-04 16:06:04 /a/20201104/a39c8b5ff4444609a32aa39861f50782.shtml   觀看直播進行網絡互動
  • 暗訪直播間低價黑幕:砍價只是表演 價值上千翡翠進價僅30元
    直播帶貨的風口下,守在屏幕前搶購「特價商品」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電商直播已超過2000萬場。而狂歡的背後,頭部主播屢屢「翻車」,虛假宣傳、問題產品的投訴不斷。近日,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直播帶貨套路滿滿,演戲砍價、哄抬價值。還有主播低價售賣三無日化產品,一些衛生用品生產商,甚至專門生產劣質溼巾,專供直播帶貨。
  • 好物低價來襲!上市公司官方直發!就在紅周刊抖音直播間!
    然而近期多個頭部知名直播網紅接連陷入「假貨門」,你是不是也在觀看直播準備下手購物時,心中多了一些懷疑?《紅周刊(博客,微博)》上市公司好物平臺,一站式解決你的多維購物需求,並且保真、低價,就等你來了!保真:上市公司官方直發,放心購!如何確保是真品?
  • 直播間掀起「中國黃金」風,低價足金暗藏玄機→.→
    直播帶貨,也是當下最熱的購物方式了,不管是當紅流量小生,還是資深藝人,還是聽都沒聽過的八十八線明星,幾乎全部都在直播賣貨。而近日,關於直播間裡的「中國黃金」的投訴,也引起了我們的關注。其中,一位投訴人說:「在快手平臺-瑜大公子直播間,買了中國黃金吊墜,收到貨後沒看也沒帶,直接放到箱子裡面了,最近我拿出來,吊墜都掉漆了。聯繫客服的時候,說3個月保修可以換貨或維修,如果修了再掉漆怎麼辦?一直給我修嗎?戴出去人家一看就是假貨,如果我再晚幾個月看是不是金色就完全變成黑色了?感覺被騙了。」
  • 老皮匠直播間裡搶商機
    4月25日,河北正泰集團賽蒂直播孵化基地的直播間裡,主播梁亞在鏡頭前一邊與觀眾互動,一邊拿著襯衣現場展示皮匠師傅的精湛技藝。 鏡頭後面,正泰集團董事長秦士科笑呵呵地看著不斷增加的訂單,梳理起幾款春季新品服裝的線上出貨量。 與春節前兩天的焦慮不同,通過直播實現庫存清零的秦士科,如今輕裝上陣,正醞釀啟動公司由只做秋冬兩季服裝轉產四季服裝的大變革。
  • 直播間小主播單月銷售額近5000萬!
    小主播,在平平無奇的直播間裡,如果按照先吸粉再變現的內容電商邏輯,顯然是撐不起近5000萬的銷售額的。縱觀更多帶貨直播間,主播們為了製造氛圍,往往各出奇招,有的唱歌跳舞顯才藝,有的嘮嗑聊天拉近乎,有的打造專家、總裁、萌妹、帥哥等各種人設,好方便賣貨。
  • 直播間裡那個顛倒的真實世界 | 直播啟示錄
    他們的能力到底有多嚇人,根據《南方日報》報導,10月21日凌晨1:30,薇婭與李佳琦直播間的累計觀看人數分別高達1.3億和1.5億。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畢竟中國的網民數量也不過將將突破9億而已。 而動不動每場過億元的銷售額,更是讓很多人心生仰望。而他們看上去是那麼「普通」。
  • 拼手速,賈乃亮蘇寧雙十一直播間帶貨
    直播剛開始,亮哥還沒出場,評論彈幕裡就有很多網友在呼叫亮哥。看來大家都知道,亮哥一來就代表會有「打骨折」的便宜好貨,以及許多驚喜盲盒了,所以都等著亮哥上線,給大家上連結呢。在今晚的蘇寧易購超級買手直播間中,賈乃亮給大家上了不少低價好物。同時,也連線正在浙江衛視直播的蘇寧易購11.11超級秀,見證了抽盲盒的瞬間,把從盲盒裡抽出來的低價精品,在直播間上了連結。
  • 獨家調查丨中國黃金真假難辨,直播間裡賣的可能是贈品、假貨
    當黃金飾品走進直播後,也沒有逃脫市場對低價和真假的質疑。2月9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標牌價上千元的中國黃金飾品,在主播口中的售價只有幾百元。主播承諾消費者可到任何一家中國黃金實體店驗貨,結果則是門店銷售並不支持驗貨,甚至表示直播間銷售的商品是門店提供給消費者的贈品。
  • 直播帶貨套路都有哪些?職業打假人王海揭秘直播間裡的套路
    我不是幸災樂禍,而是為這烏煙瘴氣的直播帶貨行業終於能得到整頓感到高興。這次你們看到的是「嚴選」選品壓根不嚴,可你們沒看到的套路,那多了去了。今天就帶大家盤一盤這個行業有多亂。有人可能會提辛巴捐款1.5億的事,捐款了社會感謝他,可是這就給了他違法的權利嗎?不需要為自己的過錯複雜了嗎?
  • 除了拼低價和主播人氣,直播還靠什麼讓人下單?
    當主播的流量越大,議價能力也就越強,與商家砍價也是直播團隊的線下日常。去年雙十一期間,原本該出現在李佳琦直播間的某品牌,臨時告知不上了。從李佳琦在直播間的表述來看,很大可能是因為價格沒有談攏。而下一秒,該品牌卻很意外的出現在了薇婭的直播間,這件事情也直接引起了該品牌去年最大的一場危機公關。現如今,直播帶貨仍主要是「低價策略」為主,考驗的更是團隊背後的資源整合能力與議價能力。
  • 晉江企業直播間裡「創」出新動力
    直播平臺就像是現代人的新眼睛、新耳朵、新嘴巴、新的雙手雙腳一樣。疫情,讓直播行業的熱度持續上升,企業大佬、網紅、直播與電商的相遇,碰撞出當下頗為炫目的消費奇觀。  有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直播由企業的備選項之一成為企業的必選項,特別是在線下消費還未完全復甦的情況下,直播對於以民生消費品為主的晉江企業、晉江品牌更為重要。
  • 雙皮奶酥、酸菜魚、流心月餅…今晚19:30鎖定直播間,低價購佛山好物
    雙皮奶酥、酸菜魚、流心月餅…今晚19:30鎖定直播間,低價購佛山好物 2020-09-01 1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直播間裡的套路,你中過招嘛?
    近日某網紅主播就因在直播間虛假宣傳,帶貨的產品涉嫌造假事件成為社會熱點——拿糖水當燕窩賣。近年來,直播帶貨市場日益火爆,發展速度可謂是「跑步前進」,前有糖水燕窩,後有假羊毛衫,直播帶貨問題頻出,「翻車」事件屢屢發生,產品涉虛假宣傳、質量存疑、流量造假、售後無門等問題逐漸顯現,無疑也給火熱的直播電商行業降了溫。
  • 還在打超低價底牌?宸帆紅人林珊珊打造直播新營銷
    今年,各路商家都開始湧入直播,各種聲音也此起彼伏。618期間天貓直播的開播場次同比上漲123%,13個直播間成交過億元,在商業的驅動下,進入這個行業的人感覺不做個爆炸性的銷量就不行,背後的品牌價值卻在無形中被忽略。不禁讓人疑問,直播帶貨對品牌商家來說,核心價值點到底在哪裡?是為了賺快錢還是繼續做品牌?
  • 抖音515王牌直播間完美落幕,打開DOU式直播帶貨新姿勢
    針對參與活動的達人和商家,抖音投入億級開屏曝光、價值數百萬dou+獎勵,以及億級直播間流量扶持,吸引各商品類目的達人和商家參與活動直播帶貨,其中包括1700多名百萬粉主播,讓消費者低價好物享不停的同時,助力消費經濟復甦。
  • 網紅低價供應鏈怎麼做到的?
    說到直播間低價產品,很多人覺得很有疑問,哪裡去找?低價產品哪裡來?其實在這裡邱san老師告訴大家,所謂的大主播直播間產品很多都是自己生產,比如某某大v直播間3元秒殺福利品,這種他們基本都是自己生產,成本也許就1元,快遞費2元,當然在他的直播間做得出來這種供應鏈!那麼一般這種情況,主播都會在直播間說是倒貼什麼的,甚至虧本,不以為然這些都不是!
  • 在直播間賣貨的「範冰冰」們
    夏冰是「假冰冰」裡少見的男性。他告訴《貴圈》,早年的直播觀眾,「不光在直播間罵,還要私信罵。不光罵你,還要舉報你。」夏冰在直播間一一回擊:「你打字,我語音,你語速跟不上我,腦子反應也沒我快。你在我這兒得不到一絲快感,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