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封面圖來源:Samuel F. Pellicori, Pellicori Optical Consulting, USA

撰稿 | 王旭東(來源課題組投稿)

最近,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的胡躍強與通訊作者段輝高等人以「All-Dielectric Metasurfaces for Polarization Manipulation: Principl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為題對介質超構表面光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論文6月29日在線發表在《Nanophotonics》期刊上。

論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綜述:

1. 總結介質超構表面的偏振調控機理,引出超構表面的「偏振+」功能框架,並總結了實現該框架的各類設計原理和方案。

2. 總結了基於「偏振+」框架下超構表面偏振相關的一些新興應用,包括偏振轉換、偏振分束、透鏡、偏振復用全息、納米印刷、多功能器件、偏振檢測、矢量渦旋光生成、量子光學。

3. 作者對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調控進行總結和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01

全文背景

超構表面是由特定設計的亞波長單元組成的二維平面元件,它為設計超緊湊型光學元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案,在光學系統微型化中具有很大潛力。超構表面通過調整單元的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在界面處引入相位梯度,可以任意地控制光波前的形狀。然而,等離子體型超構表面固有的歐姆損耗嚴重阻礙了其廣泛的應用。為了得到高效率的器件,人們提出了由高折射率全介質天線組成的超構表面,考慮材料的消光係數,針對不同的光波長應選擇不同的材料,在紅外甚至太赫茲波段,Si是一種優良的介質材料。在可見光波段,可選擇金屬氧化物或氮化物如TiO2、Ta2O5、HfO2、Si3N4等。

除了相位調控,超構表面還能夠調控光波的各種參數包括光振幅、頻率、偏振,從而具有豐富的功能,廣泛應用於完美吸收器、結構色、彩色全息、消色差元件、非線性光學等,這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這其中,與傳統光學元件相比,亞波長尺度像素的偏振調控是超構表面的一種獨特能力。結合相位和振幅的調控則可以實現更多的功能。近些年來,人們為充分利用超構表面的這一能力做了大量工作,展示了各種新功能和新應用。

02

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框架

光是一種橫波,即光場矢量的振動方向垂直於光波的傳播方向。而光場的振動方向往往相對於光波的傳播方向是不對稱的,這稱為光波的偏振性。偏振通常分解成x與y方向的電場分量,並用瓊斯矢量表示,從而進行計算。控制偏振就是控制兩個方向上電場的振幅和相位,因此需要在兩個方向上具有不同的材料性質,自然材料中很少有能在兩個正交方向上實現超過10%的折射率差異,而各向異性的介質納米結構通過結構參數調控可以為光的正交偏振態之間提供高的等效折射率對比度,從而為偏振調控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平臺。作為雙折射元件,超構表面具有特定設計的單元結構可用於實現亞波長像素的偏振控制,如偏振轉換、偏振復用甚至複雜的矢量光束生成。在此基礎上,結合光相位和振幅的調節,可以實現更複雜的功能。如圖(1)所示,研究團隊將目前的研究分為純偏振調控、偏振和相位聯合調控、偏振和振幅聯合調控以及偏振、相位和振幅聯合調控,並提出了「偏振+」的概念。近些年,在此框架基礎上許多功能和應用被開發出來。由於偏振可以反映出豐富的有用信息,例如:材料特性、表面形貌信息、生物組織特性、光學活性和量子信息。因此具有強大的偏振調控能力的超構表面將應用於遙感、生物學、醫學、顯微鏡、光通信和量子科學等多個領域,其多參數調控有利於實現光學系統的小型化。

圖(1)基於全介質超構表面的「偏振+」框架實現各類功能和應用

03

「偏振+」框架下的全介質超構表面新興應用

3.1

純偏振調控

3.11偏振轉換

介質超構表面最基本的偏振調控功能就是偏振狀態的產生和轉換,與傳統的偏振片和波片相對應。類似於雙折射晶體,亞波長介質各向異性結構可以沿兩個正交軸產生不同的相移,由於介質材料與空氣折射率相差較大,相同厚度下產生的相移也會相差較大,單元結構幾何參數的自由調整可以控制兩電場分量之間的相位差,實現具有任意相位延遲的超薄波片。如圖(2)所示,通過雙折射結構的介質超構表面,可以實現偏振的旋轉和從線偏振到圓偏振的轉換。

圖(2)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的示意圖。下邊圖片對應了不同波長的光在兩個方向上產生的相位差。

3.2

偏振相位聯合調控

3.2.1偏振分束

偏振分束器可以將一束入射光分成兩束正交的偏振光,可以應用於光纖通信和偏振成像等領域。束元件由於體積大,阻礙了它在集成光學系統中的應用,介質超構表面可以實現偏振敏感的相位梯度,將偏振與相位同時調控,對不同偏振的光施加不同的相移,從而偏轉不同的角度。利用幾何相位手性共軛的特點,很容易將光的左圓偏振和右圓偏振分量分開,如圖(3)所示,通過合理地設計納米結構的角度,利用幾何相位手性共軛從而將入射光束分解成兩個正交圓偏振光束。

圖(3)超構表面分束示意圖。

3.2.2基於偏振調控的超構透鏡

透鏡廣泛地應用於望遠鏡、顯微鏡、相機等成像領域或者用來聚焦光束的光刻和切割等加工領域。傳統透鏡的原理決定了它曲面的形狀,因此通常較難加工且功能單一。超構透鏡是一種使用半導體加工技術製造的平面光學元件,未來有希望代替傳統透鏡。然而動態地調整透鏡的參數如焦距仍然比較困難。而利用偏振多通道的策略,可以實現透鏡在橫向、軸向甚至三維的多焦點聚焦,並可實現焦點的偏振切換。圖(4)所示,採用了偏振三通道,將傳播相位與幾何相位結合起來,在縱向上實現了三個可變的焦距。

圖(4)三焦點透鏡原理圖,左下角插圖為透鏡單元結構排布示意圖,為無轉角的結構和有轉角的結構組合而成。

另一方面,實現超衍射聚焦一直是透鏡追求的目標,利用矢量結構光束聚焦是其中一種策略。圖(5)利用了超構表面偏振可控的優勢,將入射的線偏振光轉換成徑向矢量光同時添加聚焦相位,經實驗驗證,這樣的偏振分布得到焦點更小,此外,此超構透鏡過濾了中心的低頻部分,增加了優化相位進一步縮小了焦斑。

圖(5)超小焦點透鏡示意圖,右下角為納米結構單元示意圖。

3.2.3偏振多通道全息

全息術自發明以來,已成為塑造波前、記錄和重建真實或虛擬物體的重要技術。傳統的光學衍射元件由於沒有偏振敏感性,限制了各種全息復用的可能,而偏振超構表面可以偏振和相位的聯合調控,實現多通道全息顯示。因此,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偏振復用全息方案,擴展到相位全息圖、動態全息圖、矢量全息圖和彩色全息圖等。圖(6)顯示了一種彩色全息的方案,通過充分利用瓊斯矩陣的自由度,將三個獨立相位輪廓編碼到三個偏振通道中,再將三原色信息耦合到三通道中,在可見光範圍內實現了幾乎零串擾地高質量高效率的彩色全息圖。

圖(6)偏振三通道彩色全息示意圖,通過選擇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偏振狀態形成偏振三通道(即x偏振入射x偏振出射、x偏振入射y偏振出射、y偏振入射y偏振出射),三個通道對應三種波長,圖中雙向箭頭代表偏振狀態,右圖為超構表面在電子掃描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片。

3.2.4偏振檢測

由於物體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偏振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因此在薄膜厚度測量、遙感、機器視覺等領域,偏振檢測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超構表面的偏振調控特性可將傳統複雜的偏振檢測光學系統變換成一個超緊湊的元件,集成多功能無需多次測量。如圖(7)所示,同樣由雙折射介質超構表面設計,將超構表面的一個像素劃分成三個區域,分別將三對正交的偏振聚焦到六個不同的位置上,從而可以獲得偏振光分量的光強信息,計算出四個斯託克斯參量,從而確定偏振特性,完成偏振的測量。

圖(7)超構表面將六種不同偏振態聚焦到不同點的示意圖。

3.2.5矢量渦旋光

矢量渦旋光是一種奇異光束,由於具有特殊的性質所以有著特殊的應用,如粒子調控,光學成像,光通信量子光學等領域。如名字說的一樣,這種光束既是具有奇異偏振分布的矢量光也是具有奇異相位分布的渦旋光。超構表面為平面波施加螺旋相位即可生成渦旋光,利用PB相位使設計變得簡單,只需要利用半波片的旋轉角度就可以控制相位,與此同時也會影響偏振的分布,從而生成矢量渦旋光。圖(8)顯示了超構表面生成矢量渦旋光的示意圖,圓偏振光經過第一個超構表面添加了渦旋相位,再經過四分之一波片變成線偏振光,最後經過第二個超構表面變成矢量渦旋光。體現了超構表面的偏振和相位聯合控制的能力。

圖(8)矢量渦旋光的生成示意圖,MS1和MS2表示兩個超構表面,QWP表示四分之一波片。下面四個插圖對應不同光束截面的偏振和相位分布。

3.2.6量子光學

利用幾何相位,偏振超構表面將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更好地聯繫起來,在量子光學中也得到了應用。圖(9)證明了介質超構表面可以對光子自旋和軌道角動量的產生量子糾纏。這也是通過使用基於矽的幾何相位超構表面來實現的。雖然原理相對簡單,但對產生和調控糾纏光子態開闢了新的途徑。利用偏振和相位同時控制的偏振復用能力,還可以實現對多個量子態的調控。

圖(9)單光子的自旋到軌道角動量的糾纏示意圖。

3.3

偏振振幅聯合調控

3.3.1納米印刷

納米印刷是近年來一項基於納米結構的振幅調控的新興技術。可實現超高解析度化學穩定的圖像顯示,包括單色顯示和彩色顯示。然而,納米印刷通常是基於納米結構的共振來實現波長選擇性和彩色圖像的顯示。偏振和振幅的同時調控為納米印刷設計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圖(10)顯示了一種高保真灰度圖像顯示方法,通過優化雙折射單元尺寸,將結構設計成反射模式下的偏振器,在兩個方向上形成不同的反射率,再結合馬呂斯定律,通過合理地設計結構旋轉角,從而控制每個像素的振幅,實現高清晰度的連續灰度圖像。

圖(10)生成灰度圖像示意圖,左上角為理論與仿真得到的方向角與光強的關係,右下角為局部的納米結構與對應的振幅和偏振分布。

3.4

偏振、相位、振幅聯合調控

3.4.1多功能器件

傳統的折射或衍射元件和一般的超構表面只為單一的功能設計,而超構表面偏振復用的能力和偏振、相位和振幅的聯合調控的能力讓實現一個超緊湊集成不同功能的設備成為可能。圖(11)顯示了一種具有單色灰度納米印刷和遠場全息功能的超構表面。在設計中通過控制結構的雙折射程度和旋轉角,將幾何相位與傳播相位結合起來。這樣入射圓偏振光就可以轉換成任何偏振狀態。由於採用了兩個正交的偏振濾波器,振幅可以根據偏振性質得到連續的控制,而相位是傳播相位和幾何相位的疊加。

圖(11)多功能納米印刷和全息復用示意圖,左上角顯示振幅與相位由結構的雙折射程度和旋轉角決定。右上角顯示超構表面的偏振控制能力。下邊一行是超構表面的理論結果和實驗結果。

3.4.2完美矢量渦旋光

以往的矢量渦旋光的環形強度往往取決於拓撲荷數而無法生成強度均勻的光環。圖(12)顯示了一種生成完美矢量渦旋光束的單層超構表面。該超構表面每個像素單元由兩個相同的納米結構組成,具有不同的位置和旋轉角。因此,在這個設計中有四個參數可以被調控,重要的是,這四個參數足以實現光的振幅、相位、偏振參數的完全控制,並且用遺傳算法可以根據需要的四個目標光場參數求解出四個幾何參數。實驗通過超構表面產生了完美的矢量渦旋光束,證實了超構表面可以實現獨立和任意控制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

圖(12)完美矢量渦旋光生成原理示意圖,上邊一行顯示控制振幅後矢量渦旋光的高階邦加萊球。左下角為納米結構單元示意圖,右下角是遺傳算法流程圖。

04

總結與展望

介質超構表面對偏振的控制對多功能集成至關重要。偏振檢測或成像相關的超構表面將與圖像傳感器集成,進一步形成更緊湊的系統。

與矢量光相關的研究,如數據加密和存儲、全息、矢量彩色列印、超解析度聚焦、量子傳感等,仍具有重要的研究空間和價值。

偏振的控制在很多方面還需要不斷優化,如材料,動態調諧、效率、像差等方面。

為更進一步地應用偏振超構表面,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大面積製造的工藝。在不久的將來,偏振控制的全介質超構表面將得到進一步發展,研究範圍將擴展到紫外波段,在遙感、機器視覺、生物醫學成像和診斷以及材料分析等領域將吸引更多的研究並出現更多的器件甚至商業產品。

論文地址:

https://doi.org/10.1515/nanoph-2020-0220

▶【】

公眾號時間軸改版,很多讀者反饋沒有看到更新的文章,據最新規則,建議:多次進「中國光學」公眾號,閱讀3-5篇文章,成為「常讀」用戶,就能及時收到了。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Banner 區域

往期推薦

走進新刊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敬請期待

新 刊:eLight

ISSN 2662-8643

即 將 隆 重 上 線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324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期刊導航】

原標題:《全介質超構表面偏振調控的原理和新應用》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講座預告】納米超構表面光學透鏡:未來之眼——香港理工大學蔡...
    【講座預告】納米超構表面光學透鏡:未來之眼——香港理工大學蔡定平教授 2020-07-08 0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光學(1/2,1/4)偏振波片原理與PBS原理
    1 波片原理波片是由晶體製作的平行平面薄片。波片的光軸與其表面平行,設為y軸方向。
  • 【小麓講堂】偏振光學基礎知識(四):典型偏振器件:偏振片、波片、渦旋波片
    納米粒子偏振片是在矽酸鈉玻璃薄膜中嵌入長橢球形納米粒子,再夾持在兩片保護玻璃之間製備而成,它產生偏振光的機理類似於傳統的二向色性雙折射聚合物偏振片,吸收偏振方向垂直於透射軸的光分量,透過偏振方向平行於透射軸的光分量。與傳統聚合物偏振片不同的是,納米粒子偏振片具有更高的雷射損傷閾值和消光比,適合對偏振度有較高要求的高能雷射應用。
  • 偏振鏡(CPL)的原理與使用
    玻璃表面的反射光,使我們拍攝不到玻璃櫥窗裡面的東西,水面的反射光使我們拍攝不到水中的魚,樹葉表面的反射光使樹葉變成白色,等等。晴空的藍天在與太陽方向成90度的垂直方向散射的也是偏振光,它使藍天變的不那麼幽深。如果消除了這些偏振光,許多照片會顯得顏色更加飽和,畫面更加清晰。  能夠濾除偏振光的濾鏡叫做偏振鏡。偏振鏡分為PL和CPL兩種,PL是線形偏振鏡,CPL是圓形偏振鏡。
  • OEA超表面虛擬專輯
    超表面通過亞波長金屬或介質結構在二維平面內調控電磁波的振幅、相位、偏振等參量,能突破傳統電磁定律的限制,並用於新型平面電磁學和光學器件的設計。最近,超表面領域的原理和技術研究取得了顯著進展,各種新型超表面器件不斷湧現,為解決現代光學系統體積重量較大、集成度較低等難題提供了全新的技術途徑。
  • 麗拍濾鏡 | CPL偏振鏡應用及使用技巧 值得收藏!
    偏振鏡,也叫偏光鏡,簡稱CPL,是一種濾色鏡。偏振鏡的出色功能是有選擇地讓某個方向振動的光線通過,在彩色和黑白攝影中常用來消除或減弱非金屬表面的強反光,從而消除或減輕光斑。例如,在景物和風光攝影中,常用來表現強反光處的物體的質感,突出玻璃後面的景物,壓暗天空和表現藍天白雲等.
  • 菲涅爾透鏡的原理及應用
    菲涅爾透鏡作用有兩個:一是聚焦作用;二是將探測區域內分為若干個明區和暗區,使進入探測區域的移動物體能以溫度變化的形式在PIR上產生變化熱釋紅外信號。關鍵詞:菲涅爾透鏡;原理;應用;本文主要從菲涅爾透鏡的歷史,基本原理,分類,作用,應用以及國內外的研究與發展狀況等方面完整介紹了菲涅爾透鏡的相關知識。
  • [科普時間到]-光的偏振
    圖7 液晶顯示原理3.在攝影鏡頭前加上偏振鏡消除反光。在拍攝表面光滑的物體,如玻璃器皿、水面、陳列櫥櫃、油漆表面等,常會出現耀斑或反光,這是由於光線的偏振而引起的。在拍攝時加用偏振鏡,並適當地旋轉偏振鏡面,能夠阻擋這些偏振光,藉以消除或減弱這些光滑物體表面的反光或亮斑。要通過取景器一邊觀察一邊轉動鏡面,以便觀察消除偏振光的效果。當觀察到被攝物體的反光消失時,既可以停止轉動鏡面。
  • UCLA發明了用電子的方法來控制雷射的偏振
    雷射偏振超表面的藝術構圖,可以純粹的用電子方法調製雷射偏振狀態,而不需要移動任何部件就可以實現當談論偏光太陽眼鏡的時候,這一研究幫助人們在強光的背景下可以觀察到清晰的物體。偏振的工作是靠過濾可見光波長的光來使得只有波長的電場指向在一個特定的方向上通過,從而減少光的亮度和眩光。
  • ...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最新研究進展與應用
    因此,新發展起來的、納米分辨的散射型近場光學顯微技術,因突破衍射極限,將光學探測的空間解析度拓展到了10 nm尺度而備受關注。光子晶體中介質折射率的周期性結構不僅能在光子色散能帶中誘發形成完整的光子帶隙,而且在特定條件下還可以產生一維手性邊界態或具有Dirac(或Weyl)準粒子行為的奇異光子色散能帶。原則上,光子晶體的概念也適用於控制「納米光」的傳播。該「納米光」指的是限域在導電介質表面的光子和電子的一種耦合電磁振蕩行為,即表面等離子體激元(SPPs)。
  • 半個世紀等待後,這支清華團隊重啟天文軟X射線偏振探測窗口
    作為一門觀測驅動的科學,天文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新的觀測方法和手段。清華大學天文系及工物系馮驊教授研究團隊十年磨一劍,成功通過立方星發射並運行近半個世紀以來第一個專門的空間軟X射線偏振探測器。這也是工物系過去10年發展高能天體物理、推動學科交叉的結果。以「年」為單位的長期觀測,也給團隊帶來意外收穫。
  • 減光鏡和偏振鏡的使用技巧
    ;3.掌握曝光技巧:學會使用減光鏡和偏振鏡,將片子的曝光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使用減光鏡拍攝瀑布或者江邊浪花的應用比較多,可以讓水面霧化,變得很柔和。有時候在旋轉偏振鏡的時候看不到明顯變化,這是因為光的方向和偏振鏡的軸成90度角時,過濾作用才明顯,不要面對直射的強光或者太陽。最後要強調的是不要忘記帶腳架和快門線了!!!華麗的分界線更多前景構圖的技巧
  • 教你全面認識光學偏振片!
    以下介紹偏振片的類型及其性能優勢和應用。2偏振片的類型經濟型薄膜偏振片分為吸收型和漫反射兩種,其價格便宜,尺寸可以很大,接收角可達30°,不過消光比較低,容易因為吸收過熱導致損傷,所以一般用於低功率應用。
  • 想要拍出漂亮的風光作品,你一定要用上偏振鏡
    什麼是偏振鏡偏振鏡也稱偏光鏡,用字母PL表示,它的主要功能是消除非金屬表面的反光,比如消除玻璃表面反光、消除水面反光、消除植物葉面反光等。另外一個作用是提高場景中的色彩飽和度,使拍出來的照片更能吸引觀眾的目光。
  • 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常見應用解析
    差壓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來自兩側壓力導管的差壓直接作用在壓力傳感器的雙面隔離膜片上,通過膜片內的密封液傳遞給測量元件,測量元件將測量差壓信號,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傳遞給轉換器,經放大等處理後成為標準電信號輸出。差壓傳感器通常用於試驗臺、風洞、洩漏檢測系統和其他應用。每個應用領域的工程師都在尋找對其行業重要的傳感器改進。
  • 噴砂機的工作原理
    噴砂機類型區別:噴砂機是磨料射流的中應用最廣泛的產品,噴砂機一般分為幹噴砂機和液體噴砂機兩大類,乾式噴砂機又可分為吸入式噴砂機和壓路式噴砂機兩類 噴砂機也叫噴砂機,噴丸機。吸入式幹噴砂機1.一般組成一個完整的吸入式幹噴砂機一般由六個系統組成,即結構系統、介質動力系統、管路系統、除塵系統、控制系統和輔助系統。2.
  • 減光鏡和偏振鏡如何使用,它們有什麼作用?
    如何使用減光鏡和偏振鏡拍出細膩柔和的海邊風光?
  • 銀幕革命-圓偏振3D LED顯示屏幕
    深圳勝龍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於1997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套電子快門型LED立體顯示系統,2009年和2010年根據李昌教授的理論,製成了狹縫光柵型的裸眼LED 3D顯示,接著,在 2011 年製造了第一套偏振型 LED 顯示系統,於2012 年製成了第一套「雙路全高清」的偏振型 LED立體電影放映系統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