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新小吃+烈火油酥燒餅,來鳳小區的神仙CP!

2021-01-09 騰訊網

當外地盆友脫離了夫子廟、南京大牌檔的低階舌尖打卡,一頭扎進紅廟、南湖、來鳳小區等local寶藏小吃街,自以為可以假裝半個南京人。

殊不知,沒掌握一些秘而不宣的寧式混搭法則,你還是破功了,老弟!

這些混搭法,是無數土著用舌頭排列組合摸索出的黃金配比,最終成就了1+1>2的神奇味蕾體驗。

看,迎面向我們走來的老牌陣容是:藍鯨鴨血餛飩+老華友的小籠包,南湖中華麵館+陳家鴨子,老太皮肚面+李記鍋貼,大喜餛飩+英俊童子雞……

而要說這兩年最火的新秀搭配,來鳳小區的葉新鴨血粉絲+對面的烈火油酥燒餅必須擁有姓名!

河西美食荒漠的上班族,不要輕易走進來鳳小區的煙火市井,滿臉的飢餓興奮會讓你看起來像個外碼。

百米之內,闞老二鴨子、老頭燒烤攤、葉新小吃、畫家老李煎餅、汪家餛飩……隨手拎出一個,都上過頭條,當過網紅!

新店要在這片江湖殺出名聲,可得有兩把刷子。

但最近,盆友圈開始高頻出現來鳳小區新面孔:烈火油酥燒餅。並且往往跟葉新鴨血粉絲同框。

骨灰級吃貨,大概都知道茶南福園街的趙影牛羊肉湯館。店裡羊湯並不特別,但喝湯贈的烈火油酥千層餅,堪稱驚豔!

來鳳小區這家燒餅老闆趙玉環,就是趙影的哥哥。

去年3月份,他和妻子在金粟庵路租了這個門店,就在葉新對過,專做油酥燒餅。

夫妻倆是安徽亳州人,在老家縣城,一碗sa湯配塊油酥燒餅,就是最經典的皖北早餐。

沒想到,開到來鳳小區後,客人買完燒餅,轉身就帶去對面葉新吃鴨血粉絲。這張亳州名片,和南京地標美食,完美混搭!

油酥燒餅是全套亳州做法。

小麥麵粉揉成餅坯拉長,用豬油、青蔥、鹽等反覆揉勻的油酥,均勻塗抹。反覆摺疊後醒發、錘扁,最後慷慨地撒上一把白芝麻。

用明火爐,底部燒著通紅的炭火,老闆徒手伸進火爐,迅速把麵皮貼上爐壁。

兩三分鐘後,一塊挺括、熱乎噴香的燒餅出爐。餅薄如紙,漂亮的起酥層層疊疊,芝麻香氣上頭!

趁熱咬,好吃到兩眼冒星星!外面薄脆掉渣,中間油酥汪著油光,椒鹽小蔥的熱香撲了滿口。

燒餅還可以加裡脊、煎蛋、烤腸、辣條……但,醬豆炒辣椒才算神奇秘制餡料。

醬豆,皖北鄉愁一種。

每年夏天,趙玉環老家亳州,家家戶戶曬醬,煮熟的黃豆在最烈的日頭下醞釀、發酵,最終成醬濃鬱鮮甜。

從老家帶來的醬豆,跟辣椒碎一起爆炒。在剛出爐的油酥燒餅中間鋪一層,瞬間豔光四射。

像手抓餅一樣捲起,大口咬下。

薄薄的餅皮炕得金黃酥脆,一咬發出迷人的咔擦聲,中間的辣椒吸飽了醬香,甜辣過癮!

像養鴨場一樣的野生招牌

在某點評翻烈火油酥燒餅,80%都會cue到葉新。不買張餅去對面吃鴨血粉絲,是不完整的。

穩坐我心目中南京鴨血粉絲top3交椅的葉新,連招牌都很野。

從攤子到門店,葉旭東夫妻倆燙了快20年粉絲。葉新,是他們小孩的名字,「希望小店和小孩都能成長得很好」。

店裡布局很特別,兩邊坐客人,中間鐵欄圍起操作臺。站在門外,就能看見鍋氣升騰,大勺一舀,南京版風味人間撲面而來!

每天清晨,兩隻鴨子放到大鍋裡開始煨湯頭。直到鴨子熬到酥爛散架、湯色皆白,香氣四溢讓人挪不動jio。

老闆娘常年累月站在檔口燙粉絲,記憶力驚人。

老客的喜好都記得,見過最奇葩的客人,不要鴨血不要粉絲不要鴨肝鴨胗,一碗鴨腸湯吃得津津有味。

葉新獨門秘訣就是碗底那勺鴨油

碗底那一勺自家熬的鴨油堪稱葉新靈魂之筆!辣油也是鴨油熬的,辣度一般,但香氣猛烈。

一份基礎款大碗,熱乎豐足地端上桌。鴨腸鴨血鴨肝鴨肫多到流淚!連同豆腐果和香菜,鋪了滿滿一層。

湯頭極具辨識度,滾燙的老鴨湯底完全吊出了那勺鴨油的濃鬱鮮香。kuai勺辣油攪開,簡直上頭!

鴨雜處理得很乾淨,煮出孔洞的鴨血新鮮滑嫩。鴨肝細糯綿密到像剛汆出來的,透著一股子鹽滷香。

此時,掏出烈火油酥燒餅,蘸著鴨血粉絲湯吃。記住,要蘸到餅一半吸飽湯汁一半酥脆的狀態。

一口下去,半脆的餅滲著鹹鮮老鴨濃湯, 蔥油香、鴨油香、酥脆、綿軟,在舌尖爆裂交融,一湯一餅彼此成就舌尖上的高光時刻!

每天飯點,葉新的灶頭送出一碗碗熱氣氤氳的鴨血粉絲湯。對面,新出爐的烈火油酥燒餅噴香滾燙。

市井小吃的迷人,大概就在於,由一條街就可以讓味蕾抵達更多可能。

你有什麼私藏的寧式混搭法則?

攝影/ 鎵明

相關焦點

  • 南京燒餅不完全地圖
    但不論什麼唱主角,多半會搭上一塊或圓或方的燒餅。精面和水細細揉,五香油酥早備好,團面似餅貼爐內,入口香脆沁心扉。燒餅酥脆,做法大同小異,可是裡面的滋味和揉捏它的人一樣,細細品來各有不同。牛肉湯配油酥燒餅已經是不用特意強調的事實,但他們家的油酥燒餅的酥脆程度,是剛伸手觸碰,就能聽到脆響的那種酥脆。
  • 中華『燒餅』哪家強?井陘缸爐燒餅能排第幾?
    宿遷葉家燒餅是江蘇省宿遷市的特產,早在唐代就很有名氣。乾隆貢酥是葉家燒餅的別稱,地方官府每年把葉家燒餅作為貢品送往京都獻給皇上,所以「乾隆貢酥」就因而得名。1989年,著名詩人丁芒到皂河乾隆行宮遊覽,吃過葉家燒餅後,他欣然題詩一首以贊:「一縷香酥出皂河,徵夫收進縱棹歌。葉家爐畔人論巧,八代芳華獻萬搓。」 乾隆貢酥有四絕:香、脆、酥、透,所謂香,即餅香、油香、芝麻香三者合一。特別是芝麻香,據說芝麻皮苦且澀,芝麻仁才是真香,葉家用的全是上等的芝麻仁。所謂脆,即沾唇即碎,該餅需輕拿輕放,夏天放置3-5天香脆依舊。
  • 5分鐘做一鍋油酥燒餅,電餅鐺就行,皮酥內軟,1頓3個不解饞
    雖然饅頭不愛吃,但是麵條、餃子和烙餅是不能缺的,尤其是燒餅。我家愛吃燒餅,死面的、發麵的、缸爐的、油酥的……都喜歡。發麵芝麻油酥燒餅我家經常做,這款燒餅還是一個做麵點師的遠方親戚教我的。焦香酥脆的外殼,暄軟多層的內芯,表層散發著滿滿的芝麻香氣,非常誘人。這燒餅的做法很簡單,也不需要什麼高檔的廚具,只要家裡有電餅鐺就行,或者平底鍋也可以。
  • 教你在家做油酥燒餅,個個起酥層又多,外脆內軟,早餐別再出去買
    教你在家做油酥燒餅,個個起酥層又多,外脆內軟,早餐別再出去最近天氣太熱了,在家做一些油酥燒餅吧,放在冰箱裡面,想吃的時候將它再加熱烤一下就可以當早餐了,夾著肉或者燻雞蛋,茶葉蛋,都是非常美味的。以前都是出去買油酥燒餅吃,現在真是懶得出門,趕緊自己在家做起來吧。
  • 千層油酥燒餅 ——兒時最愛的回憶
    小時候特別愛吃燒餅上的酥皮兒,一層一層都撕開,一層一層的放進嘴巴裡。哦漏,我都鍵盤,我先擦一下。長大了發現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吃都那種好多好多層的燒餅了,但這又能怎樣,攔不住我一個巧廚娘智慧爆發啊。姐姐我親手做!話不多說,人生如戲全靠廚藝!奉上姐姐的燒餅方子,拿走不謝!期待著我們一起撕著酥皮兒的美好人生。
  • 食味|滿口噴香的芝麻燒餅
    ,已經定下了主菜周三講,配菜周五講的原則,那麼今天要聊的就是芝麻燒餅了。史學家考證,胡餅就是燒餅。一般說「胡」,那麼這個東西必是中原沒有,外埠傳來。據說這燒餅就是漢代班超從西域帶來的。芝麻燒餅可以算是主食,也可以算作小吃,因為它管飽但是個兒小。
  • 超級簡單的燒餅做法,5分鐘就能學會,燒餅酥得掉渣,又香又脆,特好吃!
    現在條件好了,想吃什麼都能買了,但燒餅我還是要學會自己做,因為喜歡吃燒餅,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想吃了就能做了。需要1000道經典菜譜、1000多種小吃和500道醬料配方的,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指間味集」即可自動獲得。工具:擀麵杖,電餅鐺。操作步驟:1 準備一個大盆,放入麵粉300克,酵母3克,白糖半勺,用35度以下溫水180克,邊倒邊攪拌,攪拌至棉絮狀,下手揉面。(這時下手揉面不會很粘手)
  • 油酥餅的油酥該怎麼做?20年小馬燒餅老店,日售1000個,秘訣在這
    說起小馬燒餅的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這個師傅真的事做了20多年燒餅的,就靠著一張小餅攤收了四五位徒弟。
  • 燒餅的製作方法,看著很簡單,其實則不然,咱們接著向下看
    燒餅       想做好燒餅這樣的傳統小吃,麵點師傅說:「其實配方並不是最重要的,和面的手感才是最為關鍵的」,有的時候給了您配方,很多時候經常做不到最完美,好些人學上大半年,還體會不到它的精髓。一張酥脆可口、層次感豐富的燒餅,需要經過好幾道工序:
  • 產品推薦 | 保定孫大媽小吃培訓,牛舌餅培訓
    【燒餅大餅系列】孫大媽快餐技校培訓項目:油酥燒餅,肉夾饃,鍋魁,玉米餅、椒鹽燒餅,牛舌餅,千層肉餅、老北京麻芝醬燒餅,南京油酥燒餅,荷葉餅,缸爐燒餅,龍鬚金絲餅,河間火燒,蔥花餅,蔥油餅,千層餅,香掉牙千層餅,白丹餅,家常餅,獨一味雞蛋餅,新式熱狗,蛋撻燒餅等燒餅培訓。牛舌餅是一種有名的北京傳統小吃。
  • 黃橋燒餅的起源傳說及歷史故事
    來自西安唯典陝西小吃培訓中心的小編(小編微信:wdcy01)查了下資料,燒餅的歷史由來已久。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就有 「餅法」一章,清代劉鶚的 《老殘遊記》中也有關於燒餅的描寫。2.將麵粉2.75kg置放盆內,用熟豬油拌和成油酥待用。將芝麻用冷水淘淨,去皮,倒入熱鍋中,炒至芝麻起鼓呈金黃時出鍋,攤到大匾內待用。將豬板油去膜,切成0.4cm見方的丁。把香蔥洗淨去根切成細末,取其400g外加豬板油丁和精鹽60g拌勻。將1.5kg油酥面加上蔥末600g和精鹽90g和勻。 3.將食鹼用沸水化開,分數次對入酵面裡揉勻,餳10分鐘。
  • 年輕人都愛的小吃:肉末燒餅!
    肉末燒餅教學視頻上周,職業餐飲網發布了一篇文章
  • 河北特色小吃棋子燒餅,附上做法步驟及配方
    棋子燒餅是河北唐山地方特產,因狀如小鼓、個似棋子而得名,百年歷史淵源,其美名享譽京東等地。谷小光棋子燒餅創始人谷守盈(又名谷小光),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棋子燒餅技藝的傳承人,師從多名棋子燒餅老藝人,綜合眾家之長,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深度開發研製。
  • 紅遍南京的11家燒餅店鋪,收好這份打卡地圖!
    圖源:Saki琪琪呀口味的種類也不少,皮黃殼酥的小燒餅已經成為來夫子廟的必備小吃。黑芝麻的量很足,第一口就能咬到,直接一口爆香~肉鬆燒餅裡面的滿滿的肉鬆。馮陳燒餅店位於金陵小區,大批老下關人記憶中的味道。門頭見證了歲月的變遷,顏色已經變白,店鋪旁邊有麵條店、豆花店,大家總習慣買個燒餅搭配著食用。
  • 五香芝麻燒餅,在家做更簡單,掌握2個訣竅,個個酥脆鹹香又誘人
    "這款五香芝麻燒餅,是我家又又姑娘點名要吃的,一共做了八個,小傢伙吃掉了4個,直到睡覺前還惦記著這小燒餅,讓我給她留著第二天早餐吃
  • 自製芝麻燒餅
    突然間,想到了常常想吃卻不可得的家鄉晉南風味的燒餅,燒餅上撒滿了芝麻、充盈著油酥的香味。老家的人們對油酥燒餅是情有獨鐘的,是早餐桌上的必備:燒餅就著鹹鮮的豆腐腦、油茶或胡辣湯,給足了人們早上所需的能量,特別是冬日早晨,用剛出爐的有點燙手的燒餅就著熱氣奔湧的豆腐腦,一口酥,一口滑,暖到心裡,別提有多享受了。
  • 學會燒餅新做法,不用一滴水,外酥裡軟,鹹香入味,比買的還好吃
    導讀:學會燒餅新做法,不用一滴水,外酥裡軟,鹹香入味,比買的還好吃 麵食是北方人的最愛,作為一個在北方呆過很久的人,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以前不喜歡吃麵食的我,現在也吃的津津有味。在這麼多麵食中,有一款是我的最愛,它就是燒餅。
  • 小吃大藝 | 安身立命的芝麻醬燒餅
    今天,讓我們跟隨一代小吃大師馮懷申的講述尋找關於老北京小吃「芝麻醬燒餅」的記憶我是一個普通人。他是圈兒裡的名人,做燒餅最厲害。一袋面五十斤,需要二十六斤水。和好面,要切做燒餅的面。我師父一刀下去,放在稱上,稱的杆就在正中間,不多不少正好二斤,可以做十個燒餅。當年江湖人稱「一刀準」。我也拿刀切面。一刀兩刀三四刀,五刀六刀七八刀。九刀十刀十一刀,二十幾刀切不好。師父以為我是故意的,找我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