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8月6日消息(記者周宇婷)近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前軍官吉爾·巴恩多拉爾在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讓我們削減陸軍預算:對抗中國,我們需要的是艦艇而非地面部隊》。文章聲稱,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首先將是一場海戰。因此,在負擔過重的國防預算中,美國應當首先裁撤大量陸軍旅,裁撤戰鬥力脆弱的阿帕奇攻擊直升機數量,並拒絕在歐洲部署更多陸軍部隊等等,將節省下來的經費投入到美國海軍發展中,以保證作戰優勢。那麼,這篇文章的觀點反映了美軍怎樣的心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中美之間將爆發海戰」的言論?這些就是今天《一南軍事論壇》要關注的話題。
美專家評中國軍艦:建造速度令人驚嘆
主持人:這篇文章開篇就提到,過去十年,美國海軍的發展幾乎停滯不前,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此期間取得了長足進步。因此這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前指揮官認為,中國是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重大外在威脅。眾所周知,中國始終堅定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這篇文章裡為什麼還要把中國視為威脅?這背後反映出美國軍界什麼樣的心態?
金一南: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美海軍前軍官,並不出名,但是文章反映了美國軍界的一種焦慮。美國人尤其是軍方現在覺得,對冷戰以後世界格局的估判發生了重大失誤。當年他們認為冷戰結束後,特別是蘇聯解體以後,全球再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挑戰美國的力量。於是美國建造瀕海戰鬥艦,把別人堵在家裡打,你根本出不了遠海,我在近海就把你的門堵住。比如把俄羅斯封到家門口,把中國封在家門口,把伊朗封在家門口,其實也包括印度,美國對印度在印度洋的活動非常不滿意,就是要把印度也封在家門口,任何國家只有12海裡領海,再出遠海你就沒有這個力量。美國當時對世界的局勢做出這樣的估判,現在發現並不是這樣的。中國海軍的建設步伐如此之快。
因為我們海軍現在是補償性的建設,而且我們有眾多海洋利益要維護,包括維護我們的領海,維護我們的專屬經濟區,還要維護一些重要海上通道的安全,比如我們參與亞丁灣護航。我們加強海軍建設絕不是為了跟美國在深藍色的大洋對決,我們是為維護世界和平發揮中國一個大國應有的作用。對於這些適當的建設,美國人感覺簡直是急不可耐,就覺得有一個國家海軍實力開始向美國接近了,它感覺到很難受,認為現在海上威脅要出現了,這威脅指的就是中國。
「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造價昂貴,而且由於新技術採用過多導致可靠性不足
主持人:所以美國的專家焦急呼籲「重海輕陸」,實質還是要維持美式霸權、美國優先、美國霸主地位。
金一南:對。美國專家鼓吹要裁撤陸軍、建設海軍,是因為他們覺得面對未來主要的作戰對象,比如中國也好、俄羅斯也好,陸軍佔不到什麼便宜。俄羅斯陸軍秉承的是蘇聯陸軍,有豐富的地面作戰經驗,有過二次大戰的勝利,幾乎橫掃了半個歐洲。在亞洲呢?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兵70周年,當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的時候,美國人也領教過中國人民志願軍陸上作戰的能力。
因此美國人現在呼籲什麼呢?要那麼多美國陸軍沒有用,與中國作戰主要靠海軍,而且他覺得美國海軍犯了方向性的錯誤。他說美國海軍浪費了幾十年的時間,花費了數千億美元來採購「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福特」級航母和滑稽可笑的瀕海戰鬥艦等災難性裝備。現在要趕快改回來,要不然就不行了。從這裡面看,好像是很有危機感,但是這個危機感來源於什麼?來源於還想要重圓帝國的夢想,也就是世界霸權的夢想,控制全世界的夢想,它主要來源於這個。
據美媒報導,繼美軍兩棲攻擊艦「好人理察」號和「基薩奇山」號之後,正在紐波特紐斯造船廠建造中的美國最新一艘航空母艦「約翰·甘迺迪」號(CVN-79)發生火災,艦上人員緊急撤離。(資料圖)
主持人:從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來,我們看到關於美國海軍的新聞基本以負面消息為主。比如美國幾艘航母因艦員感染新冠肺炎集體趴窩、「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準航母」基薩奇山號以及在建的「甘迺迪」號核動力航母相繼發生火災,除此之外,近期美國海軍還發生多起艦員死亡事件。我們不禁想問,現如今美國海軍的戰鬥力究竟如何?
金一南:美國海軍從去年到今年可以說事故頻出。去年是連續撞船,你看在太平洋上,從2018年到2019年與民船相撞、軍艦之間相撞,連續出事情。去年可以叫相撞年,今年就是著火年。如同你剛才講的,連續發生事故。當然今年還能叫什麼呢?就是新冠病毒感染年,前不久「裡根」號航母的感染,「華盛頓」號航母的感染,最近「布希」號航母又發生了感染。美國海軍現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作戰力量最強,部署範圍最廣,但是由此帶來的問題是什麼呢?
正因為到處耀武揚威,軍艦使用過於頻繁,官兵過度疲勞,因此連續出現一些精神懈怠的問題,比如失火、相撞、新冠感染。這是美國海軍一個必然的悲劇性的東西。本來是和平發展的天下,自己卻非要杯弓蛇影,到處覺得這個是威脅,那個是威脅,軍艦派到全世界,然後就弄成今天這個局面。弄成今天這樣卻仍然不痛定思痛,還在想什麼呢?就是這篇美國人的文章中講的「重海輕陸」,還覺得問題不是美國海軍使用過於頻繁,而是美國海軍力量不足,還要多增加經費,還要更大的胃口。實際上還是建議要建立一個統治世界的霸權和帝國,並沒有逃出這個怪圈。
美國海軍"邦克山"號巡洋艦到南沙群島挑釁,在我南薰礁附近開展航行活動。(資料圖)
主持人:縱觀這篇文章,火藥味十足,針對性很強,開門見山就立起中國這個靶標,稱美軍的所有調整布局只為主動出擊打敗中國。您如何看待美國人的這種論調?
金一南:美國今天走遍全世界靠的不是道理,而是憑它的航母編隊、駐世界的軍事基地對全世界的掌控。美國海軍公開宣布要控制世界上16條重要的戰略通道。我們如果宣布要控制世界上兩條、三條與中國經濟命脈相關的通道,那會在全世界掀起軒然大波,都會說「中國威脅論」。
今天美國公開宣布控制世界上16條戰略通道,像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博斯普魯斯海峽、馬六甲海峽等等,只要是重要的海洋通道全部要控制。你說哪兒有這麼霸道的國家?!這是前所未有的,而它的霸道必須靠武力來支撐。這一點跟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武力是用於防禦,捍衛國家利益的底線。它不是,它的武力用來擴張,用來統治,用來控制。當然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就像毛澤東主席講過的那句話一樣,手伸得越長套的枷鎖越多,然後你的負擔越多,負擔越重,最後會把你整個拖垮,步子邁得太大了容易閃著腰。現在美國就是閃著腰了。打仗是要錢的,美國現在國債接近25萬億美元,想打敗全世界所有的力量,這種胃口將把美國拖進一個災難的深淵,它正在走這一步。
主持人:最近,境外輿論中出現了中美之間可能發生海戰的猜測,甚至說白宮已經做了「沙盤推演」。您認為中美發生海戰的可能性有多大?
金一南:戰爭不是雙方的問題,戰爭有一方要發動,一方必須得承接,對方要挑戰,我只有應戰。和平是來自雙方的意願,合作來自雙方的意願,戰爭只要單方面決定就可以了。所以中美會不會發生海戰,這個問題不由中國人來回答,我們並沒有到墨西哥灣去,我們並沒有到白令海峽去,我們並沒有貼近美國的沿海,美國現在是逼近中國的沿海。我覺得,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做過多的解釋說到底會不會打起來,我們到底怎麼樣,我們能不能打得過。美國要挑釁,我們必須應戰,而且我們一定不會讓美國佔到便宜。有句話講得好,在我們家門口打仗,我們誰也不怕。中美之間發不發生海戰由美國人決定,勝不勝利美國人決定不了,這是我們的基本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