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乘風破浪的姐姐》(以下簡稱「浪姐」)重新分組,節目組總能想出新花樣讓姐姐們「措手不及」。最為典型的一次,就是之前按「人氣排行」選隊長。就在那一次,孟佳拿到了「實慘劇本」。哪怕經過不懈努力,孟佳最終還是遭遇淘汰。而此次五公前的分組,「玩法」又再次全面升級。
「十四位姐姐將組成兩個七人團。」當黃曉明宣布這一分組原則時,「浪姐」的「內味」又出現了。寧靜、李斯丹妮,是「內投」加「人氣」的綜合評定後,選出的兩位新晉隊長。同時按照分組的新規則:姐姐們和新晉隊長之間,要互相選擇時,才能順利成團。這就意味著:「人緣」和「默契」變得相當重要。
寧靜這邊的「原始團」,在互選之前就紛紛給寧靜打「定心劑」。尤其是鬱可唯、白冰和藍盈瑩,三人是直接把兩票都投給了寧靜。只有王霏霏,在寧靜和李斯丹妮之間稍有徘徊。畢竟,雖然王霏霏喜歡寧靜,但跟李斯丹妮這邊,《大碗寬面》的情義也不是「蓋的」。
節目組最「高明」的地方在於:在新晉隊長和姐姐們互選之前,除了一次集體面聊,還有一次單獨面聊的機會。集體面聊是每個姐姐都要打照面的,單獨面聊就完全不一樣了。只有一個名額也意味著:隊長選誰,就是更看中誰。寧靜姐姐,就是在這一環節,出現了兩個「不該」。也是寧靜為數不多,在「排兵布陣」上出現的「失誤」!
第一個「不該」:不該約見萬茜。
當寧靜稍有猶豫時,李斯丹妮率先「出手」,約見了「重量級」姐姐王霏霏。李斯丹妮的約談速度,一下讓寧靜有點「亂陣腳」。尤為明顯的一個舉動,就是把唯一單獨面談的機會,給到了萬茜。之所以說這個舉動是「亂陣腳」,不是萬茜不夠優秀,而是因為明眼人都知道:萬茜鐵定不會跟寧靜一組的。因為除了跟李斯丹妮的情義,更重要的,用萬茜自己的話說:「這次李斯丹妮當隊長,是自己『拱』出來的。」
所以,任憑寧靜說萬茜「舞蹈能力遠遠超過自己」等一系列褒獎的話,萬茜只淡淡一句回應:「姐姐我是愛你的。」拒絕很委婉,但又何其堅決!總的來說,寧靜約見萬茜,相當於白白浪費了「單獨面談」的寶貴名額。若不是後來王霏霏重情義,猶豫再三還是選擇跟寧靜,那這次寧靜真就「虧」大了。
或許有人會說:當時那樣的情況,寧靜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畢竟李斯丹妮那邊,「出手」實在太快,寧靜約見萬茜,已是「劣勢」之下的「上策」。可實際上,在王霏霏不能選,萬茜不會來的情況下,寧靜還有第三位姐姐人選!誰呢?金晨!
金晨小姐姐,雖然在「浪姐」這舞臺的話題度不是很高,但是「能力」一直很抗打。不管是唱還是跳,金晨從來不會拖後腿,而且更為關鍵的一點:金晨很聽話!相比藍盈瑩積極向上的競技態度,金晨從未想過要當隊長,一直都是「螺絲釘」角色:隊長需要我幹嘛,我就幹嘛。而且首輪面談,金晨是主動先來寧靜這邊,可以說是寧靜最好的機會。可是寧靜卻間接把金晨拒之門外。寧靜怎麼說的?
「越到後來越需要一種默契。」這是寧靜分組時的原話,也是寧靜重新組團的原則。本來這個思路是沒錯的,「不該」的地方在於:寧靜用金晨來舉例子。寧靜認為金晨和之前的團體,一開始就黏在一起,默契度就很好。這樣的發言就等於間接拒絕了金晨,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你的默契度不在我這。
所以轉身,金晨第二次面談,就「力挺」李斯丹妮去了!又是誇李斯丹妮摳動作一流,又是說關鍵時候,李斯丹妮爆發力很強。至此,寧靜的第二次「不該」,直接錯失金晨,最終是收穫黃聖依補位,團體實力不得不說,是打了折扣的。
其實,如果稍微多給寧靜一點時間,或許靜姐就可以濾清思路了。畢竟,所謂「必須有默契」的原則,是可以有餘地的。因為寧靜不也約見萬茜了嗎?她倆有合作的默契?再回想一下,這次的兩「不該」,與之前寧靜先拒伊能靜後拒鄭希怡的舉動相比,「段位」真的不在一個層次。或許,真是李斯丹妮的果斷,一下打亂了寧靜的節奏吧,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