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個月之後,俞永福在今天上午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為高德站臺。繼上次攜手林志玲宣布高德「輕放 O2O、聚焦 LBS」的戰略方向之後,俞永福關於高德新方向的具體想法也在被逐步「放出」。
10月中旬,在阿里雲開發者大會上,高德正式對外發布了面向開發者的 LBS 開發解決方案——Smart LBS,除了常見的APP,高德這次所推出的 Smart LBS 還將支持智能硬體、支付寶服務窗、微信公共帳號等新興領域的 LBS開發。
在今天上午的 MDCC 移動開發者大會上,俞永福又發表了一場以「更專業、更開放」的主題演講,更詳細地對外界闡述了高德基於 LBS 的開發者平臺即 Smart LBS,在之前的採訪中,俞永福也曾強調他把 LBS 看做移動網際網路區別 PC 網際網路時代的最大變量,而在他看來,移動網際網路的下一波創新產品,比如智能硬體、車聯網等都離不開 LBS 作為底層業務而存在。
演講之後,俞永福接受了創業邦等媒體的採訪,以下內容主要根據俞永福現場演講以及會後採訪內容整理而成:
為什麼聚焦 LBS?
在會後的採訪中,俞永福介紹了自己做出這個決定的背後思路。
砍功能,提性能
對一項業務的理解,通常有兩個維度:功能和性能。而我把整個業務的核心放在了性能的提升上,而在功能上做了很多減法,這和 LBS 業務的定位有關。在網際網路服務中,出行服務是一項為數不多的、人人都需要的服務,所以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 LBS 的業務空間有多大。也是從這個角度來講,只要我們滿足好用戶出行服務的需求以及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的需求,這個產品就是無敵的。
所以在高德地圖的網際網路業務上我們把自己定位的更加明確和聚焦:性能方面圍繞著出行服務、圍繞著基於位置的信息服務,把這些做好,把和這些無關的功能都往下砍。
現在市場上在做 O2O 的時候,相當多的參與者都是從商業性視角出發,考慮更多的是商戶需要什麼、如何到達用戶,我覺得視角應該是反過來的,先要考慮用戶需要什麼。從這個角度,我說高德地圖不考慮 O2O 是不要考慮商業的 O2O,而那些基於用戶實際需求的服務,我們都應該使用。
就有了現在的 LBS 開放的想法,在 LBS 的基礎上,把用戶需要的服務開放給合作夥伴,然後大家在自己最專業的方向上使力。比如之前九遊,當時給自己定位不做內容,這就是德遊戲上遊的服務廠商非常歡迎九遊的定位。當時我們定位就很明確,自己在上下遊中做哪塊。
高德新定位:做下遊,夠 open
之前開放平臺的合作夥伴通常還要談商業的安排,比如分成的安排,在提出LBS 的開放平臺之後,我就意識到,要談就是業務合作安排,我們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你能服務好用戶,我就選你。
所以和以前相比,我們對LBS開放平臺定位更加明確:就是自己做好技術平臺的提供,並且做到夠open,來讓合作夥伴的技術難度、商業難度儘可能降低,並在高德地圖上提高一個門檻,就是對用戶的服務。
這樣一來就把我們和上下遊的定位變得很清楚,我們做好下遊,上遊開放給合作夥伴。
高德會如何做 LBS?
LBS並不算一個早期市場,尤其在 O2O 的概念興起之後,對 LBS 興奮點更多地集中在基於 LBS 技術上的本地生活服務類業務上。俞永福在9月底正式露面主導新高德的時候,曾宣布高德會以未來三年都不尋求商業化為代價來將發展重點回歸至 LBS 業務,而在昨天會後的採訪中,俞永福也詳細闡述了自己對 LBS 的理解和高德之後在 LBS 業務上的兩個關鍵詞。
LBS:地圖和網際網路的交集
整個 LBS 業務非常像當年我對移動網際網路業務的理解。移動網際網路需要兩種團隊的能力和人才:一方面是網際網路,一方面是移動通訊。LBS 這個業務其實也是兩個專業的交集:一個是地圖專業,一個是網際網路專業。整個網際網路裡面,在地圖專業方面高德聚聚的人才是最多的,因為在地圖這個行業打了12年之後,老大就是高德。所以我們目前大量補充的是這個圈子裡面的網際網路人才,尤其是大量的網際網路技術人才。
如果從地圖服務這樣一個行業來講,最重要的是它對於定位、導航、交通信息、地圖數據等這樣的一些基本功的掌握能力,可以體現在他對業務的理解、生產、融合、服務等各個緯度;還有一個緯度是網際網路的緯度,這就需要雲計算、大數據、UGC、快速迭代等方面的能力。這樣才最終會形成一個專業的LBS服務平臺。
高德的中心思想是釋放
我現在的工作被分為三攤,第一攤是原來分管的 UC 的業務線;第二攤是新增的業務線,這裡不止高德,還有其他新分管的業務線;第三攤是集團中一些高管的業務。但我現在這個階段每天在高德花的時間超過了60%,有一個原因是興趣,我接管高德有個原因是我自己對這個業務實在是太有興趣了,是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為數不多的增量業務;第二個原因是我對工具型產品有特別強的喜好。
另外在高德上,我認為它從專注在走向專業,過去12年裡高德積累下來了好的技術,接下來就是要釋放。在這個業務上我明顯感覺到,高德的中心思想是釋放:如何把高德原來的專業能力所帶來的束縛給釋放出來。這種束縛原來是作為一個公司一方面要考慮用戶發展、一方面要考慮商業發展,但現在的高德可以只考慮用戶,不考慮賺錢;還有個釋放是從公司的組織架構方面,如何釋放出來那種生產力和原來的能力,這是一個特別重要的事情。
高德的第二個關鍵詞是「激活」,因為高德有相當多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專家,在地圖這個市場拼了12年之後,高德能夠殺出來,就聚集了大量行業經營。網際網路的人才有很多,但地圖業務上的人才高德聚集了很多。
之後高德如何全方面的釋放和激活,我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LBS 將對很多產業產生巨大影響,包括未來智能硬體等一系列的方面。在我們近期新董偉的 LBS 開放平臺 Smart LBS 上,目前已經有個很多支撐的服務,包括 UC、支付寶、攜程、美團、唱吧、網易等一系列都在使用這個平臺。
高德的國際化
在採訪最後,俞永福還談到了對高德國際化方面的考慮。
有計劃,暫無時間表
公司的戰略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中國戰略、一個是國際戰略。UC 是從中國走到國際,也就是說我天生有這樣的資源,而且阿里現在本身也比較支持業務線都要考慮中國和國際的問題。所以,高德的國家化在戰略和資源上都沒有瓶頸,如果說我有能力、有資源去幹,這就不試問題。
加入今天要進入國際,就要考慮國際定位,就要比第二條腿。國際的 Map 數據比中國要簡單的多,在歐美,第三方的地圖數據服務商是相當多的,拿如果我們買,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我要給歐美人提供產品,很有挑戰,我怎麼理解歐美人的需求?但是我要給華人提供產品,我還是很有信心的。現在有這個計劃,但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