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兒院達文西機器人再秀技能「先心」治療技術取得新突破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8月5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濱江院區,在舒強教授主刀下,寶寶齊齊心臟上的畸形成功矯治,整個手術過程歷時僅約1小時,出血不到2毫升。這是全國首例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的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這臺手術的成功開展意味著先心病治療技術又有了新突破,廣大先心病患兒可以通過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得到更加精細的微創手術,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先天性心臟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見的一類,約佔各種先天畸形的28%,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5~20萬。大多數患者需手術治療校正畸形。動脈導管未閉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佔先天性心臟病總數的12%~15%,隨著醫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手術效果已經極大提高,目前多數患者如及時手術治療,可以和正常人一樣恢復正常,生長發育不受影響,並能勝任普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需要。」舒強教授說。

圖為舒強教授團隊合影

千裡之外的雲南一家人慕名來到浙大兒院

齊齊是一個出生於雲南的小寶寶,才2歲4個月大,平時身體比較弱,人也比較瘦,他在一次體檢中被發現心臟有雜音,後經心臟彩超檢查被診斷為動脈導管未閉(PDA)、室間隔缺損。在成長過程中室間隔缺損自愈,而動脈導管卻未能閉合。這種疾病是先天性的,寶寶在出生後降主動脈到肺動脈的導管原本應該閉合,有的孩子卻未閉合,導致主動脈的血會「漏」到肺動脈,輕則影響體質,重則引起心臟衰竭。

檢查結果讓爸爸媽媽終於知道為什麼齊齊生長發育要比其他孩子慢,感冒發燒次數也較同齡人多。這個病在目前已可以通過多種治療方式得到治癒,但心臟問題都不是小問題,一家人開始到處打聽治療單位和治療方法。

通過各種渠道,齊齊爸媽打聽到浙大兒院是國內治療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最好的兒童醫院之一,很多孩子都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現在醫院還引進了全球先進的「手術奇才」達文西機器人,他們下定決心帶著孩子到這裡來看病,要一次性把孩子的心臟問題徹底解決。

這一家人慕名而來,在熟悉浙大兒院就診流程、相關政策後,終於如願掛上了最盼望的舒強教授的名醫門診號。

「先心」治療新技術讓孩子出血更少、創傷更小

舒強教授團隊在接診齊齊後,對他的病情開展了專門討論,考慮到齊齊這麼小就開始發病,動脈導管未閉達3.5mm,認為孩子已經到了需要治療的時機,他們很快和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儘快給齊齊開展微創手術。

目前的動脈導管未閉手術主要有開胸、植入金屬封堵器、胸腔鏡等三種治療方法,但前兩種治療方式有的會對病人造成較大創傷,有的會在體內殘留金屬植入。舒強教授團隊和家長最終決定通過胸腔鏡對孩子開展微創手術,同時以全球領先的達文西機器人為輔助,來彌補傳統胸腔鏡在精細分離、精準重建上的局限性。

手術方案制定後,齊齊成為了國內首個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開展動脈導管未閉結紮術的孩子。他在9點25分被接入手術室開始做麻醉,11點20分就完成手術進入麻醉復甦室。孩子身上沒有大的傷口,只有四個小洞,很快就能癒合。由於出血少、創傷小,他一出手術室就被安排住進了普通病房進行監護,沒有進重症監護室,不用上呼吸機。醫生預估,齊齊三天後就可以出院,可以有一個全新的開始。

「以後齊齊就是一個健康寶寶了,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盡情奔跑,擁有強健的體魄,他不再是那個『特殊』,他跟正常孩子一樣。」舒強教授團隊成員應力陽副主任醫生介紹。

從「大蜈蚣」到小切口再到達文西機器人輔助

「先心」治療技術不斷進步

舒強教授團隊介紹,傳統心臟手術多數從胸前正中切開皮膚,並把胸骨鋸開。這種切口心臟顯露好,操作容易。但手術創傷大,術後痛苦大,併發症多,出血多,輸血多,恢復慢,術後住院時間長,花費高,易發生雞胸,術後切口瘢痕不美觀,像只「大蜈蚣」。

隨著微創心臟外科的發展,小切口心臟手術漸成趨勢,只要病例選擇恰當,這種手術在常規手術器械下完成,不增加特殊設備,不增加手術時間和風險,具有手術切口小而隱蔽、切口小、創傷輕、恢復快等特點。

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精細解剖、保護性分離上具有明顯優勢,同時有著360度旋轉的靈活機械臂,突破了原有胸腔鏡的操作局限性,同時術後併發症概率小、身體恢復快,可以為微創心臟外科手術創造更多可能。

相關焦點

  • 在媽媽肚子裡就查出的肺囊腫,出生7個月後被「機器人」切除
    他說,只要出生後及時治療,孩子之後的生長發育不會受到很大影響,「但我們建議儘快手術,如果引發感染、膿胸,那可能影響正常肺葉的功能。」磊磊出生後體質不錯,能喝能睡,看起來和其他健康孩子沒什麼兩樣。家人捨不得他這麼小就做手術,直到7個月才來到浙大兒院就診。經過檢查,他的條件符合手術指徵,可以馬上手術。
  • 【曙光·新聞】最新一代達文西機器人聯合單孔微創技術,精準解決...
    陸先生感到難以接受,於是四處求醫,尋求更好的治療效果。得知我院新引進的泌尿中心主任徐東亮教授在泌尿系統腫瘤尤其是膀胱癌手術領域有很深造詣,曾完成上海市首例「完全腹腔鏡下膀胱癌根治+原位迴腸新膀胱術」和首例「達文西機器人Si輔助的純單孔膀胱癌根治性切除術」等一系列泌尿系統超高難度微創手術,已成功救治數百名膀胱腫瘤患者。他慕名來到我院泌尿中心向徐東亮主任求救。
  • ...臺,穩居全國前三甲,邵逸夫醫院又最新引進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至此,邵逸夫醫院達文西機器人單年單機單量破千臺,躋身全國最忙機器人前三甲。12月17日晚上, 當下最先進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運抵邵逸夫醫院。經過連夜安裝、調試後,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於次日正式「上崗」。普外科虞洪主任醫師操控這臺達文西機器人為一位肝癌患者做了左肝切除術。
  • 仿真機器人技術再次取得突破,更逼真,網友:宅男的福音
    兒時,很多人都有一個夢想,擁有一個機器人,對自己言聽計從、無所不能的機器人。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兒時的夢想即將實現了。兩年前,一日本機器人研發公司,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推出了一款仿真的女性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做工優良,不但能與自己的主人聊天,還能做一些簡單的加入,一經推出,瞬間引來了無數人的熱捧,甚至不少網友高呼:宅男們的福音!
  • 別怕,今晚浙大兒院專家在線解答
    前段時間,童童在浙大兒院呼吸科門診被確診為支氣管哮喘。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每年的世界哮喘日浙大兒院呼吸科都會舉行大型患教活動,由於疫情尚未結束,今年呼吸科將採用線上形式開展活動。屆時浙大兒院呼吸科陳志敏教授、唐蘭芳主任醫師、王穎碩主任醫師和張園園主任醫師將一同與您在直播間進行線上講座及諮詢。
  • 浙大邵逸夫醫院開啟雙院區機器人手術新徵程 邁入更加精準微創新時代
    12月19日中午,隨著前一晚第三代達文西機器人的調試完成,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手術室接連成功完成了2臺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平均每臺手術耗時僅1小時。至此,邵逸夫醫院正式開啟慶春、下沙雙院區同時開展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新徵程,邵逸夫醫院也成為截至目前浙江省唯一一家擁有兩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的醫院。
  • 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更逼真了!
    機器人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或能用於女性機器人! 隨著科技的發展,曾經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看到的機器人,在現實中已經相當普遍了。早在2019年,就有媒體報導稱,為了迎合市場需求,日本公司推出了一款名為「妻子」的女性機器人。
  • 濟南城事 達文西四代機器人再出手 濟南市中心醫院成功完成濟南市...
    2020年12月24日下午,濟南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再傳捷報,張龍洋主任團隊順利完成泌尿外科首例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單側腎上腺切除術,手術圓滿成功。患者劉先生,57歲,因腎上腺腫瘤入住泌尿外科。張龍洋主任認為,以患者的情況,使用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輔助進行手術,是最佳方案。經過充分術前準備,12月24日下午, 劉先生的手術順利開始,手術臺上,在兩名助手的協助下,達文西機器人系統的兩條器械臂遠端進入患者腹壁上的通道。
  • 為4歲重複腎患兒成功手術,省醫「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量突破30例
    近日,貴州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成功為一名4歲患兒進行了右側重複腎手術切除。由於手術微創,在多學科團隊協作下近日將順利出院。但右腎動脈包繞畸形的上腎,如果採用常規腹腔鏡手術治療,容易出現血管損傷,損傷下半腎。為此,經科室討論後為患兒制定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右側重複腎及重複輸尿管切除術的治療方案。
  • 我省開展達文西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林輝通訊員趙瞾曹詠    盆腔器官脫垂是影響我國中老年婦女健康的常見疾病,手術是其主要治療手段。    目前,治療盆腔臟器脫垂的手術方式有:骶棘韌帶固定術、髂恥韌帶懸吊術、骶骨陰道固定術等。
  • 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2500例,居全省前列!
    自2014年9月,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落戶」以來,憑藉其靈活的操作性、寬闊的視野、精準的縫合技術,大大提高了手術質量,降低了併發症的發生率,深受醫患青睞,患者的就醫獲得感明顯提高。與常規腔鏡手術相比,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團隊更多地利用達文西機器人開展了富有挑戰性、創新性的複雜手術,如:機器人下複雜性腎腫瘤的腎部分切除術、機器人下取癌栓、單機位機器人下腎輸尿管根治性切除術、達文西輔助下全膀胱術後輸尿管新膀胱再植術以及機器人輔助盆底手術等。特別是針對複雜泌尿腫瘤手術、泌尿功能重建手術形成了獨有的「浙人醫經驗」「浙人醫方法」。手術以後會長期尿失禁嗎?
  • 「達文西機器人」再立功 貴州4歲重複腎患兒成功手術
    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獲悉,近日,該院小兒外科應用達文西機器人輔助,成功為一名 4 歲患兒進行了右側重複腎手術切除。由於手術微創,在多學科團隊協作下近日將順利出院。除發育良好型重複腎無須治療外,大多有症狀者應選擇個體化的手術治療方案。" 患兒有反覆泌尿系感染病史,有手術切除指徵。但右腎動脈包繞畸形的上腎,如果採用常規腹腔鏡手術治療,容易出現血管損傷,損傷下半腎。" 安妮妮主任說,為此,科室討論後為患兒制定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下右側重複腎及重複輸尿管切除術的治療方案。
  • 「達文西」入駐中大2年多,泌尿外科機器人手術超千例!
    1月11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的泌尿外科「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突破千例」紀念活動。2018年10月,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安了家」,2年多的時間,泌尿外科手術量突破1000例。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手術治療是首選。然而泌尿外科專家知道這手術難度極高,風險重重。但只有手術,別無他選,於是陳明教授帶領團隊陳恕求主任醫師、王奕鐸博士等醫療團隊成員決定運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進行手術。由於瘤體最大直徑超過7釐米,不僅瘤體大,而且周圍布滿了血管,瘤體下極位於右腎動、靜脈之間,將下腔靜脈擠壓變形,術中如果稍不留神,在剝離過程觸碰到周圍血管,就有可能會引發術中出血。
  • 這個會做手術的機器人叫"達文西",站著不累手不抖,TA做手術有絕招
    達文西在做手術哦,這是TA在浙江省首次亮相文丨錢江晚報圖丨浙一醫院提供不管是日本動漫還是美國電影,人們嫻熟地操作著各種機甲戰士的場景,一直讓小男孩、大男人熱血沸騰。如今科技的發展,讓這件事情在醫學界實現了。昨天凌晨,浙大一院引進我省首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 鄭大一附院婦科紀妹教授開展國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
    當前位置 > 首頁 > 河南新聞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鄭大一附院婦科紀妹教授開展國內首例達文西機器人髂恥韌帶懸吊術 2019年07月23日 09:28來源:中新網河南責任編輯:李新賀
  • 2000萬一臺的「達文西」專利到期,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來了嗎?
    這款產品由天津大學、中南大學、威高集團共同研發,曾作為重大科研突破,入選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八點健聞了解到,過去幾個月,妙手機器人已經完成了預定的上百例對照手術,目前正在收集數據,和「達文西」進行非劣效性評價。如果進展順利,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獲批。同為腹腔鏡手術系統,「妙手」最初對標的就是「達文西」。
  • 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成功完成 江蘇省首例高難度右上肺袖狀切除
    而幫他渡過難關的主刀醫生,是國內頂尖的胸外科專家、數度登上「國內名醫百強榜」的許林教授團隊,他的助手,還有當今最先進的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 手術前: 咳嗽撕心裂肺難止 張先生65歲,有40多年的吸菸史,常年咳嗽氣喘。一個月前,出現了刺激性嗆咳,從早咳到晚不能停止,總是感覺氣管有東西嗆住了,但是只能咳出大口大口的痰,痰中帶血。
  • 深圳先進院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藥所研究員蔡林濤,與集成所副研究員徐天添、研究員吳新宇等合作,在微納生物機器人治療腫瘤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微納生物機器人是微納尺度的類生命機器人,具有自動化和智能化等機器人屬性,能夠到達現有醫療器械難以企及的微觀區域,有望革新傳統醫學實現疾病的精準診療。
  • 全國首家眼耳鼻喉專科醫院裝備達文西機器人進行口咽癌手術
    央廣網上海7月30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沈愛琴 胡靜)73歲的徐老先生口咽癌放化療後不幸復發,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頭頸外科診治,成為首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患者。令人欣慰的是,手術非常成功,術後僅三天,他就順利出院。
  • 「達文西」手術突破100臺
    由此,泌尿外科第100臺「達文西」機器人手術順利結束,這也是泌尿外科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裡程碑的超越。 69歲的張先生,三個月前體檢時發現前列腺特異性抗原顯著升高,在外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後被確診為前列腺癌。 聽聞常州一院擁有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在家人陪同下,張先生來到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徐仁芳專家門診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