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主創30年後重聚

2020-11-19 人民網上海站

原標題: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主創30年後重聚:劇組不散,吉雪萍是群主

  摘要:好戲要戳人心眼兒。

  「你以為這是故事,那麼你錯了。你以為這是生活,那麼我錯了。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

  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短短12集,卻始料未及地盛況空前,掀起了當年的討論熱潮,成為一代人的「回憶殺」。

  8月20日下午,導演富敏、張弘,主演吉雪萍、何威,又在東方衛視的演播廳重聚了。本周末起,在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下,經過高畫質化格式轉換等技術處理後,風靡一時的《十六歲的花季》將登陸東方影視頻道,與長大了的觀眾見面。

  16歲:一半天真,一半成熟

  在走進演播廳之前,編劇、導演張弘從家中翻出了30年前觀眾寄來的信件。《十六歲的花季》播出後,觀眾寄給主演、導演的信件雪片似飛來,光寄給「韓小樂」的就有幾千封。

  「電視劇拍完後,小演員們立刻成名了,去央視錄節目,踏上列車,車廂上的人都認識他們。這時候有的孩子甚至還沒坐過火車。」張弘回憶道。有趣的是,團隊去西安,當地賣兵馬俑紀念品的農民還追在後面,主動要把禮物送給小演員們。

  富敏、張弘這對伉儷在家中保留了400多封信,一直珍藏到現在。「有學生寫的,也有老師寫的,年齡最大的寄件人68歲。」張弘說。

  回望16歲,一半是天真懵懂,一半是躍躍欲試的「成熟」。12集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就是導演們送給少年人的一首詩。

  上世紀80年代,富敏、張弘是上海知名的兒童劇導演,而這部電視劇的誕生,與當時身處叛逆期的女兒有關。「從幼兒園、小學到大學、留學,每個年齡段都有電視劇,就缺了16歲這個年齡段。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觀念碰撞特別厲害,怎麼看待這代人,有很多爭論。」富敏回憶道,女兒那個年紀,寒暑假最愛看日本的是《排球女將》,「女兒就問,爸爸媽媽,你們為什麼不拍一部戲,讓我暑假也能看?」

  於是,這就有了後來的《十六歲的花季》。劇名也是女兒取的,因為當時恰逢「席慕容熱」席捲校園。

  《十六歲的花季》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青春校園劇,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上海一所中學裡五位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吉雪萍扮演的白雪和楊曉寧扮演的歐陽嚴嚴是高一三班的學生幹部兼「學霸」,志趣相投的他們在朝夕相處中產生了別樣的情愫。池華瓊扮演的陳非兒是班裡的女神,因為和何威扮演的高三學生袁野同樣來自新疆,漸漸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為了寫好劇本,張弘與富敏費了不少力氣,光學校就跑了幾十所。兩人還琢磨出許多經驗:採訪學生時不能有老師作陪,不然談得就不夠真實。於是兩人帶上麵包、水,躲在馬路邊,在門口等待學生們放學。女兒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把同學接到家裡來,遇到故事合適的,乾脆留人在家裡住了半個月,細細講解。

  富敏、張弘伉儷

  「一部電視劇是靠細節撐起來的。」張弘說,劇本寫完後,還找到20位各校文學組的社員,請學生們在房間裡看,他站在外面偷偷觀察表情,「他們看得快,三小時就看完了。你發現他們看樂了,這戲就好了。」

  選角:50人一組,看一眼就確定

  《十六歲的花季》的選角也很有意思,一談起當時的情形,富敏、張弘滔滔不絕。

  當時應聘小演員的孩子們有幾千位,劇組安排了50人一組試鏡。「其實看一眼就能確定了,池華瓊一進來,就是陳非兒,很嫩,很純潔。」富敏說。

  池華瓊曾在書裡談及這次選角:「是我回應了一種命運和預感,主動出擊的。」出發前,她按上海女孩最時尚的模樣,精心著裝,長髮披肩,上身穿了一件鑲花邊的白襯衫,下邊是一條兩截式、黑白格、當時很流行的幸子裙。「這是山口百惠扮演角色的一種非常流行的裙子。非常搶眼的裝束。」

  出演「袁野」的何威,是張弘與富敏的女兒推薦的,兩人一起在少年宮學習。10歲時,何威和富敏拍過兒童劇《心靈的答卷》。等到了家中,張弘就問了他一個問題:會不會騎自行車時「松車把」?就這樣,角色定了下來。「何威長得很漂亮,很有混血的感覺,他性格很悶、很含蓄的,他原本想演歐陽嚴嚴,但我覺得他就適合袁野。」富敏說。

  回過頭再看《十六歲的花季》,其實裡頭回應了很多當時社會的敏感話題,比如對應試教育的批判、對商品經濟的爭論,還有青少年時期的曖昧懵懂等等。教育理念的差異、社會觀念的衝突、白雪父親的婚外情……青少年的個人成長被置於這個快速變遷的社會大背景中討論,而彌散出來的是少年人的天真與純粹。

  「劇中韓小樂誤闖了女浴室,胖子問他到底看見什麼了,後來兩人就打鬧起來了。」張弘說,這段戲很有一種代表性,「少年沒什麼特殊的心思,不是非說要看到什麼,他心裡頭沒什麼雜念,就是很天真的,這樣人的立體面就起來了。當時寫這部戲,觀念各方面也是比較進步的,央視、上海臺都給我們很大支持。」

  富敏憶起了一件趣事。看了電視劇後,有好幾個學生從昆明跑到上海,要找這個學校並加入其中。「我們沒辦法,只能接待他們,找住宿,再把人送回去。」她說,也有寧波的學生來信說,學校裡男生女生是兩個食堂,「當時就覺得很不可思議」。這也足以說明《十六歲的花季》的轟動。

  重聚:演員各奔東西,但劇組不散場

  30年來,《十六歲的花季》在電視上重播了無數次,觀眾記住了「白雪」「陳非兒」,也夢想成為帥氣的「歐陽嚴嚴」。吉雪萍說,劇中角色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影響著她。「感恩角色給我的人格定位,白雪很乾淨,做人很真誠,直爽、坦白,我也這樣做自己,這或許就是角色的緊箍咒吧。」

  這部劇之後,歐陽的扮演者楊曉寧,因為一場大病形象受損,淡出了影視圈,現在在證券公司任職。何威演戲演到20來歲,現在從事服裝生意。吉雪萍謹遵導演的教誨,規規矩矩讀完書,工作重心從演戲轉移到主持,先後主持了《正大綜藝》《媽媽咪呀》等熱門節目。扮演班主任「童老師」的楊昆依舊活躍在演藝圈,出演過《笑傲江湖》《羋月傳》《安家》等作品,幾乎成了「婆婆專業戶」。這次主創重聚,她因為參演一部新劇,在湖州拍戲趕不過來。

  2003年,劇組原班人馬重聚,又拍攝了青春劇《走過花季》。時至今日,儘管劇中演員各奔東西,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十六歲的花季》劇組始終沒有散場。吉雪萍讀書、戀愛、結婚、生孩子,張弘、富敏都一直關切著,並陪伴在側。現在,大家還建了微信群,吉雪萍是「群主」,大家不僅在她主持的節目上重聚,私底下每年都要聚一兩次。

  「以前不懂,現在回過頭想,《十六歲的花季》把偶像劇的特質都集齊了。漂亮的演員,青春劇的夢幻、美好,包括選景,現在想來,那時候都是對的。」富敏感慨,「一人活一輩子,能留下這麼一個值得紀念的片段,特別幸福。」

  張弘說:「30年過去了,我們已經進入耄耋之年,當年的觀眾也40歲了;希望現在的父親母親能帶著自己的子女,觀看當年的花季是什麼樣的。」在他們看來,30年後,這部當年的校園劇能重新播出,也意味著親子、學業與素質教育等話題,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

  最近在家中,兩人都看了《三十而已》,對這部劇讚嘆不已。「創作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現在流行快餐文化,有的戲太粗糙了。」富敏說,好的戲一定是積累了很多東西後,厚積薄發,「要貼近生活,戳到人心眼兒,觀眾就真的要看了。」

  幾個小時的重聚匆匆結束了,吉雪萍趕著去直播,幾人又約好了下次重聚的時間、地點——就在劇中另一位演員開的酒吧裡。

(責編:嚴遠、軒召強)

相關焦點

  • 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主創30年後重聚:劇組不散,吉雪萍是群主
    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短短12集,卻始料未及地盛況空前,掀起了當年的討論熱潮,成為一代人的「回憶殺」。
  • 回憶殺!《十六歲的花季》主創30年後重聚:劇組不散,吉雪萍是群主
    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  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短短12集,卻始料未及地盛況空前,掀起了當年的討論熱潮,成為一代人的「回憶殺」。
  • 回憶殺!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重回熒幕!引發70、80後集體記憶
    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十六歲的花季》。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該劇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一所中學裡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和韓小樂等十六歲的少男少女的青春故事。
  • 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出修復版,經典劇情或引發80後集體記憶
    CCTV電視劇2020.8.21下午15:37發布消息: 【#十六歲的花季劇組重聚#】30年前,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風靡全國;30年後的今天,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即將上線。
  • 《十六歲的花季》劇組30年後重聚,為啥不見TA?
    30年前《十六歲的花季》風靡全國30年後的今天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上線導演張弘、編劇富敏演員吉雪萍 、何威......劇組主創近日再聚首往事幕幕浮現當時正值壯年的張弘、富敏夫婦已年過古稀而曾經飛揚的少男少女們也到了不惑之年白雪、陳非兒、歐陽嚴嚴、韓小樂你的青春歲月裡也有他們的身影嗎?重聚現場為何不見幹練爽利的童老師?
  • 回憶殺!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重回熒幕!引發70、80後集體記憶
    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
  • 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重回熒幕,當年的他們現在如何
    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十六歲的花季》。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如今這部劇在豆瓣上依舊有8.3的高分不少劇迷留言跪求清晰資源。
  • 花季不敗!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即將播出,主創30年後再聚首
    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的《十六歲花季》,該劇經SMG版權資產中心精心修復後,將於8月22日起,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播出。開播前夕,編劇、導演張弘和富敏夫婦、主演吉雪萍、何威來到東方衛視《文娛星天地》節目再度聚首,共話30年的回憶和不變的情誼。
  • 花季不敗!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即將播出,主創30年後再聚首
    30年前,一部上海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讓「花季」一詞成為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屬代名詞,影響了幾代人對青春的回憶。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的《十六歲花季》,該劇經SMG版權資產中心精心修復後,將於8月22日起,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播出。
  • 時隔30年《十六歲的花季》出修復版,劇情或引發80後集體記憶
    CCTV電視劇2020.8.21下午15:37發布消息:【】30年前,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風靡全國;30年後的今天,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即將上線。與此同時,還發布了《十六歲的花季》劇組主創再聚首的照片!
  • 30年後重聚!《十六歲的花季》又要播啦!白雪陳非兒袁野都怎麼樣了?
    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十六歲的花季》《十六歲的花季》嗎?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凡是觀賞過《十六歲的花季》的朋友,都不會對這段出現在每一集開頭的念白感到陌生。扮演韓小樂的戰士強通過《十六歲的花季
  • 《十六歲的花季》要重播啦!長大後的「白雪」「袁野」現在怎麼樣了?
    這是綜合成千上萬個十六歲的孩子的經歷,編織的一曲歌、一首詩、一個夢。」30年來凡是看過《十六歲的花季》的觀眾都不會對每集開頭的這段念白感到陌生1990年,由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共同攝製,富敏、張弘執導,吉雪萍、池華瓊、楊曉寧、何威等主演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首播。
  • 「十六歲花季」,三十年後「重來」
    相信很多中年人都記得1990年播出的青春題材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這部講述幾個十六歲少男少女高中校園生活的作品該劇真實反映了中學生活,準確把握了青少年心理而深受年輕人喜愛,又因觸及現實,反映改革開放後人們的心態,以及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而牽動了各年齡層次觀眾的心。也是這部電視劇,讓「花季」這個詞成為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用代名詞,可以說這部劇影響著好幾代人對青春的回憶。如今30年過去了,當年的主創演員再次重聚,把很多人重新拉回了青春回憶裡。
  • "十六歲的花季"主創25年後再聚首 楊昆感慨多
    "十六歲的花季"主創25年後再聚首 楊昆感慨多2015年09月09日 11:08:17來源:新華娛樂    近日,演員楊昆在微博曬出一組照片,並配文「1990年,一部叫「十六歲的花季」的電視劇,我們結緣並相親相愛了25年。」
  • 《十六歲的花季》東方影視頻道8月22日播出,主創30年再聚首,話30年不變情誼!
    在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下,8月22日起,經SMG版權資產中心精心修復後的《十六歲的花季》將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進行播出。開播前夕,編劇、導演張弘和富敏夫婦、主演吉雪萍、何威來到東方衛視《文娛星天地》節目再度聚首,共話30年的回憶和不變的情誼。
  • 一代人的青春戀歌:《十六歲的花季》
    以下是文匯報的詳細報導====30年前,一部上海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讓「花季」一詞成為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屬代名詞,影響了幾代人對青春的回憶。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的《十六歲花季》,該劇經SMG版權資產中心精心修復後,將於8月22日起,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播出。
  • 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將重播
    30年前,一部上海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讓「花季」一詞成為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屬代名詞,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回憶。在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下,8月22日起經SMG版權資產中心修復後的《十六歲的花季》將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進行重播。
  • 修復版《十六歲的花季》將重播
    30年前,一部上海出品的《十六歲的花季》,讓「花季」一詞成為十五六歲青少年的專屬代名詞,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回憶。在上海電視藝術家協會和SMG影視劇中心共同編排下,8月22日起經SMG版權資產中心修復後的《十六歲的花季》將在東方影視頻道假日劇場進行重播。
  • 《十六歲的花季》竟然高清版重播了!30年,我們的成長曾如此熱氣奔騰!
    這是……《十六歲的花季》高清修復版在重播了,你們還有印象嗎?「吹著自在的口哨,開著自編的玩笑,一千次的重複瀟灑,把寂寞當作調料……」查了一下,才驚覺,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竟然距離首播已經足足30年了!
  • 阿拉「滬產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嗎?開始重播啦!30年...
    他們是滬產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的主角 從本周末起 該劇經過高清格式轉換等技術處理後 將在東方影視頻道播出 《十六歲的花季》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