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曾在粵語版《還珠格格》中為五阿哥「永琪」配音的香港配音員陳廷軒逝世,享年49歲。資深配音員周永光透過社群網站發文,「陳廷軒,是我一手帶他入行,後來加入無線。現在已離開我們了。」
據陳廷軒的好友透露,其實在2017年底,陳廷軒就己經被確診腦部有腫瘤,因為父親的離世對他的打擊很大,病情也驟然嚴重起來,陳廷軒從去年1月開始向TVB告假到美國治療以及休養,直到去年12月份,重返無線工作。
然而遺憾的是,在今年4月陳廷軒的病情再次惡化,不得不告假再赴美國進行治療,最終在6月6日在第二次腦部手術期間離世。
陳廷軒是香港的男主角配音專業戶,1998年電視劇《還珠格格》爆紅,他為電視劇粵語版的「永琪」配音,連續配第一、二部。
他的磁性嗓音深獲全港觀眾喜愛,除了《還珠格格》外,還為《絕代雙驕》中小魚兒、《步步驚心》中的四爺、98版《神鵰俠侶》中的楊過、《穆桂英》中的楊宗保、《雍正皇朝》中的弘力、《藍色生死戀》中的姜泰錫、《流星花園》中的道明寺等角色配過音。
陳廷軒還為許多經典動漫人物配音,包括《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金田一一、《頭文字D》的藤原拓海、《海賊王》的紅髮撒古斯、《銀魂》的近藤勲、《迪迦奧特曼》的大古等。
此外,他還曾為李鍾赫、車太鉉、池晟等人演出的韓劇配音,是臺灣演員張震、張孝全的常任配音員。日劇《半澤直樹》在全亞洲造成轟動,陳廷軒也為粵語版男主角配音,並在2014年獲得『日劇男主角最佳演繹獎。
記住,人近中年,這兩件事千萬注意了:
01 / 珍視健康!照顧好自己就是這輩子對家人最好的愛!
人民日報在文章《多少人沒熬過45-55歲這段危險期!為家人請多看一眼》裡曾坦言:
醫生們把人的一生分為成4段重要的時期,0-35歲、35-45歲、45-55歲、55-65歲,其中45-55歲是疾病的爆發時期,許多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5-55歲。
0-35歲——身體健康期
為人生的最活躍期, 身體的組織器官從開始發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總的趨勢是積極上升的,所以稱健康期。
35-45歲——疾病形成期
人的生理功能從峰頂開始下滑,部分器官開始衰退,比如動脈硬化開始形成,糖尿病症狀開始顯現等,所以醫生稱這一時期為疾病的形成期。
45-55歲——生命高危期
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數疾病在此階段暴發,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階段高發。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劇,大多發生在45-55歲這個年齡段,故有專家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
不僅如此,45-55歲也是人一生中特殊的年齡段。處在這個年齡段的人:
一是工作擔子重,事業上不甘落後,經常加班,身體處於透支、亞健康狀態;
二是家庭負擔重、壓力大,上有老下有少,子女升學就業的精神負擔和經濟負擔都很大。
三是這個時期人際關係交往頻繁,社會應酬多,高血脂、高血糖、動脈硬化等許多病也接踵而來。
四是很多人自恃年富力強,忽視了自我健康,未能及時體檢,所以有些疾病一經查出已到晚期,失去了治療的機會。
很多人說,在房貸、車貸、孩子、社交等多重壓力之下,別人都在拼命往前,你不奮力追趕,等著被淘汰,成為loser嗎?但其實,人生不是百米衝刺,它是一場至少幾十年的馬拉松啊!一個人如果騰不出時間來休息,遲早會騰出時間來生病,一個人如果騰不出時間珍視健康,他所追求的一切遲早會被強制泡湯!凡是透支得來的東西,都會以數倍的代價去償還,金錢如此,健康和生命更是如此!
年輕從來都不是可以肆意揮霍的資本,正如自古至今流傳的一句話:「40歲前拿命換錢,40歲後拿錢換命」!
02 / 珍視保險!準備好足夠的錢也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負責!
正如上述所言,一方面:人近中年,責任太重!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半點閃失!你倒了,家有可能就垮了!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足夠的備用資金、也沒有足夠的保險保障,萬一有一天突發重病,醫院一張口就是幾十萬,家人去哪拿?去哪籌借?背著巨額債務的日子又將如何繼續?
另一方面:人近中年,可以依靠的太少!就像張愛玲曾說過的:「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而假若突然有一天招呼不打一聲地被迫離開,身後的那個家該怎樣維繫?房貸誰去還?父母的養老怎麼辦?孩子的將來又在哪兒?
2016年春雨醫生創始人年僅44歲的張銳因心梗去世,一周後張銳之妻王小寶發文悼念亡夫:"我嫁給你的時候,你無車,無房,沒有存款。現在你走了,你還是沒給我買過車,買過房,你也沒有保險,沒有理財,我們,甚至沒有時間和精力要一個孩子,你去追夢不要停,我在人間照顧爹娘"!
很多人為此落淚,不過是「不論有多少愛、不管有多少責任,人沒了就是沒了!再也不可能照顧家人一絲半毫……」
有人說:在僥倖充斥的世界,只有病痛和死亡才是最好的雞湯!
也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真相是,眾生皆苦,不在這裡苦,就在那裡苦!
但或許,在殘酷現實面前,我們唯一能做的不過是儘自己最大努力轉移未來可能遭遇的困難,比如買好重疾險+醫療險,準備好未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可能必須支付的巨額醫療費,不讓自己受苦、不讓家人受拖累;比如買好意外險+壽險,準備好以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可能必須留給家人的最後一份愛,不讓自己抱憾、不讓家人因錢飽嘗艱辛……
很多時候,一提保險,很多人總說:還年輕,不著急;手頭不是很寬裕,再等等……
可一旦風險提早去了,又該如何?幾千塊的保費都覺得難,幾十上百萬的救命錢就真那麼好湊?要知道,這個世上,有些事可以等,但有些事錯過就是終生遺憾!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