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中午休息的時候,同事一邊在看X戰警系列電影,一邊再聊想去 加拿大 北部旅行提前避一下暑,既屬於 加拿大 ,又是X戰警電影的「御用拍攝地」——關於 蒙特婁 的記憶一下子從腦海裡閃現出來,它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幾年前在 蒙特婁 行走的那幾天,所見所聞至今仍難以忘懷。
蒙特婁 ,是一座「萬物皆可Mix」的城市。它的特殊能力,就是可以把那些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事、物與人天衣無縫地連結在一起, 比如 古典和時尚,傳統與現代,在這裡它們都被結合得天衣無縫又相得益彰,人們愛它古樸的風光與華麗的建築,也愛它前衛的街景與現代的氣息。在 蒙特婁 ,你大可尋個街角的小咖啡館躲個清淨,也可回歸人群吃遍全城做個老饕。對旅者來說,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千人前面的,對 蒙特婁 來說,無數強烈對比的碰撞也賦予了它自身無限的理解可能。
那麼,這座城的Mix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地址:5 Place Ville Marie, Montreal
門票:20加幣
如果你喜歡研究世界的建築,那這個地方是一定要打卡的,坐落於蒙特婁市中心的瑪麗城廣場是著名美籍華人設計師貝聿銘的作品,它擁有近70家精品店鋪的大型室內購物中心,還擁有一個條件得天獨厚的觀景平臺——瑪麗城廣場頂層觀景臺(Au Sommet de la Place Ville Marie)。
去享受與廣袤天空只有一鏡之隔的感覺,是要花費20加幣購買進入46樓的門票的哦。瑪麗城廣場大廈在1958年開工,1962年就建設完成了。這座擁有跟我父母一般年齡的大樓,共47層,身高188米,至今仍是蒙特婁的最高辦公樓之一。
大廈頂樓Observation Deck觀景臺可以360度地欣賞蒙特婁,將聖勞倫斯河、皇家山等必賞景色盡收眼底,位於44樓的的法餐館兼酒吧Les Enfants Terribles專供當地網紅佳餚,露臺更是蒙特婁所有潮人必來的休閒場所。
觀景平臺還準備了各式各樣的巨大相框,可以盡情的在相框後面和蒙特婁的各種景致合影。有了它們,蒙特婁畫風立馬就上了好幾個檔次!
45樓有每個眼光所見建築對應的講解展板和視頻,幫助每個人用新的視角,來審視動起來的城市。
地址:362 Rue de la Commune E, Montréal
我一直認為,是否擁有摩天輪,是一座旅遊城市的等級標準。如果一個城市擁有摩天輪,當地人談論之時常常會帶著幾分驕傲。世界上聞名遐邇的摩天輪不少,從倫敦眼到新加坡飛行者,它們有的古老浪漫,有的新潮俊朗,而蒙特婁的摩天輪,是加拿大最高的摩天輪——蒙特婁大摩天輪(也叫「大摩天輪」),它位於蒙特婁舊城區Bonsecours盆地近200英尺的高空。
老城區驚豔的古老建築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在蒙特婁摩天輪上緩緩升入空中,仿佛是跳上一輛馬車來環遊老城,你的心一定會一邊浸入老港的黃昏美景,一邊慢慢地靜下來品讀這座城市的新與舊。
觀景臺和摩天輪都是幫助我們從蒙特婁的高空來俯瞰它的全貌,其實這裡除了保留有老城的歷史感之外,還迸發著鮮活的年輕氣息,這一點從城市中隨處可見的牆畫創作中可見一斑。你會發現,無論建築風格還是商場內部,或是臨街的酒吧裝飾,都被藝術氛圍給搞得「五花八門」。塗鴉在這座城市得到光大與發揚,特別是皇家山東北方向,從勝利女神往下走,臨近拉楓丹公園的杜拉斯街區,只要你抬頭看,處處都有風格各異,表現手法不同的塗鴉作品!
街頭的藝人們熱情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大膽而又富有創造力的塗鴉壁畫洋溢著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
聖勞倫特的塗鴉藝術家們在街頭創作巨型塗鴉,通過人物誇張的面部或奇特的外形,傳達出一種直達心靈的力量。從蒙特婁開始的這一波街頭藝術浪潮方興未艾,街頭塗鴉也正朝著越來越大的方向發展。
蒙特婁街頭塗鴉是這座城市最值得稱道的視覺藝術之一,所以如果你熱衷潮流文化又不時畫上那麼幾筆,這個地方絕對值得打卡。
今天的蒙特婁已經不再是古樸的小城鎮,它早已經成長為一個高樓林立現代化城市。穿梭在現代化和哥德式建築中,你追尋到的是屬於年輕人的蒙特婁。
蒙特婁在藝術世界之外,也擁有舉世無雙的繁華,作為7大設計之城之一,這裡有世界頂尖的時尚設計和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現代化的城市景觀最直接的表現就是錯落林立的高聳樓宇,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看到這麼多高樓就開始想像蜘蛛俠了.
如果沒有太多的時間遊覽一個城市,那麼了解蒙特婁的時候,就一定要快速而有深度。在我來看,這種速遊是有「捷徑」的。
老港是蒙特婁老城的代表和縮影。沒來過老港,就算沒來過蒙城。老港最早是作為法裔人來到加拿大皮毛交易的港口,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蒙特婁的老城和老港與新城的分界感不像其他城市區分地那麼明顯,他們和高樓大廈的市中心形影不離,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說這座城的新與舊如此的相得益彰。老城和老港,就是蒙特婁底蘊的濃縮——天氣好的話完全可以悠閒地從市中心穿過,一方面看看這個加拿大第二大城市的CBD是什麼樣,另外一方面,你會發現不知不覺地發現自己竟然從21世紀來到19世紀了。
至今,對任何遊客來講,蒙特婁老城與老港都是來這裡旅行的首選。附近老城的歷史建築更是保存完好,說這是一處露天博物館再貼切不過了,因為這裡陳列著這個城市一段段栩栩如生的歷史及文化。
每到周末,這裡的市集就會讓老港熱鬧非凡起來。老港最著名的景點鐘塔是Clocktower Quay,建於1922年,是為紀念一戰中的陣亡水手而築。登高遠眺,聖勞倫斯河,雅克卡地亞大橋,聖海倫島的好望角以及老港和老城美景盡收眼底。
【讓·塔隆市場Jean Talon Market】
地址:7070 Henri Julien Ave, Montreal
飲食習慣應該是一個地方習俗的重要方面。蒙特婁人吃什麼?怎麼吃呢?最接地氣兒的法子就是去當地最有名氣的菜市場探個究竟了。讓·塔隆市場,位於蒙特婁小義大利中心,這是蒙特婁最大的菜市場,也是北美最大的菜市場。有一句話說的號,對於一個吃貨而言,走再遠的路只為心中的那一勺。走再遠也值!
這種很有西方特色的糕點櫃裡擺滿了各種形狀和顏色的小點心,它們的種類真的太多了,一不小心選擇困難症就發作!
世界藝術大賞之城,歐美文化積澱之城,經典滌蕩現代之城.新舊交替的蒙特婁頭銜足夠多了,可是它的城市性格版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塊,那就是科技。特利爾就是這樣的城市,尤其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如夢似幻的國度.
(圖來自網站http://www.montrealenhistoires.com/en/cite-memoire/)
「城市記憶」 (420 MCGILL,BUREAU 401,MONTRÉAL (QC) H2Y 2G1, Canada)幕牆幻燈散落於老城的步行巷道裡,重現著歷史的腳步,它令蒙特婁老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夜幕降臨時,20多個視頻影像不斷在樹梢、牆面和地面上閃現,邀請路人來認識這些自1642年以來在這個城市留下足跡的各種人物。
雅克·卡地亞大橋(134Pont Jacques-Cartier, Montréal, QC H2K 4M2, Canada)橫跨聖勞倫斯河,但不是每個人都見過它的新裝。2017年,大橋的外部結構框架上用令人嘆為觀止的照明系統打造互動數字燈光秀,創造了充滿活力的視覺體驗。據說,橋身的照明設計反映了蒙特婁本身的生活,環境和精神。照明控制系統利用天氣,交通和推文[SW1] 收集來自城市的數據,然後通過改變橋梁照明的顏色和活躍度,實時反映到蒙特婁,但我覺得最令我驚訝得是,連一座橋,都能講述城市故事了!
如果給蒙特婁找出幾處城市名片,那麼老城老港和「Citi Memoroire」真的不分伯仲。早就聽聞蒙特婁聖母大教堂(110 Rue Notre-Dame Ouest, Montréal, QC H2Y 1T2, Canada)的雄偉壯麗享譽全球,如今又有「AURA」用光影的魔法,讓這滄桑美人煥發了新生。如今數字媒體技術每次更迭都給觀眾帶來不同的驚喜,我認為自己見過了太多炫目又壯觀的沉浸式體驗了,但當大教堂變成一個仿佛卡梅隆鏡頭下的潘多拉星球的時候,還是驚嘆它的奇妙無比!怪不得多媒體燈光秀一票難求呢!(燈光秀門票25加幣)
當神聖的音樂響起,我不禁被震撼的淚目。教堂內的場景時而幻彩絢爛,時而銀光素裹,時而金碧輝煌,時而凜冽肅殺.我沒有更多的形容詞了,當百年建築碰到科技光影,一切追溯和展望一瞬間足夠填滿所有人期盼的眼睛。
(圖片來自加拿大旅遊局官網)
一年一度的「C2 Montreal」每年五月在魁北克省蒙特婁(900 René-Lévesque Boulevard Ouest,, 21eétage, Montreal, Quebec H3B 4A5, Canada)如期開幕。據說,這三天,全世界最有創意的牛人都在蒙特婁。交互與沉浸式的音樂和舞蹈演出點燃C2 Montreal會場;而在PHI中心,那些對新科技狂熱的粉絲們又有機會盡情探索一番作為藝術的虛擬實境技術。
(圖片來自加拿大旅遊局官網)
地址:110 Rue Notre-Dame Ouest, Montréal
雖然蒙特婁已經承擔了好多「北美之最」,但這個行頭絕對是沉甸甸的。作為北美最大的教堂,蒙特婁聖母大教堂在剛才光影科技中已經提及,但很顯然大家看過它被打扮地美輪美奐的時候,絕對少於它「素顏」的樣子。
唱《我心永恆》的女神席琳·迪恩就是在這個教堂結婚,帕瓦羅蒂也曾經在這個大教堂舉辦過個人演唱會,聖母大教堂名氣是不容小覷的,教堂宏偉壯觀,富麗堂皇,藍色的天花板以及新哥特的彩繪玻璃,都無不吸引著遊客的目光。
今天我們經歷了巴黎聖母院的遺憾,更加重視對非遺的保護了。「聖母大教堂也被稱作小巴黎聖母院」,沒有去過巴黎的遊人,不妨來這裡領略她的魅力。
地址:3800 Chemin Queen Mary, Montréal
把視線轉移到皇家山頂,同樣是宗教建築,聖約瑟夫大教堂和聖母大教堂的風格迥然不同。誰能想像到,蒙特婁最高的建築,竟然是一座教堂呢。聖約瑟夫大教堂高150米,分上下兩層,共有4000多個座位,要想到達教堂的頂層,還得乘坐電梯。
「聖約瑟夫大教堂」以它外部的宏大,內部精緻的雕刻以及眾多精美的壁畫、窗飾,贏得了無數人的讚嘆。
比起聖母大教堂的莊嚴肅穆,聖約瑟夫大教堂多了些許美好浪漫,塑料杯子裡點燃的蠟燭、玫瑰花瓣讓我們想到了年輕人求愛的場景。
教堂還有個「妙手仁心」的故事:傳說Andre修士曾以教堂中的燈油,治癒了許多身患殘疾的人,而地下的教堂裡龐大的拐杖群便是見證,所以教堂裡有頗多疾缺拄拐的信徒。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宗教故事,總是那麼地奇妙。
之前提到的「千人前面」,在不同人的眼裡,一個城市會呈現不同的模樣,善變由它,智慧由它,樸素由它,文藝由它。蒙特婁常被看作是三種不同文化作用的結晶,這三種文化分別是:新法蘭西風情、英倫文化以及第一民族精髓。高曉松老師也說過,蒙特婁是楓葉之國深度文藝的歷史之都,在我的眼裡,它的文藝和清新元素正恰到好處。
位置:1380 Rue Sherbrooke Ouest, Montréal
蒙特婁美術博物館是加拿大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獨特的百科全書式的展覽和原創短期展結合了各類藝術形式,時而萌趣粉嫩,時而殘酷犀利,短平快地文化輸出圈粉無數。當然了,我是其中之一。
在蒙特婁美術博物館一共有4座建築場館。你不僅能遇到畢卡索、達文西、倫勃朗、雷諾瓦和塞尚等名作欣賞,還有以教育和藝術治療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不要讓失戀或者悲傷把自己變成一個慵懶肥宅,不如讓藝術來治好你吧!
美術館裡的展品極多,如果一幅一幅的仔細觀賞,一整天也看不完.
終於在茫茫畫海中找到了畢卡索的畫,在這裡,看似不經意的一張畫,有可能就是價格連城的名作。
這件用毛絨玩具堆砌出的現代藝術作品名為《宇宙大爆炸》,沒錯就是那部剛剛完結的美劇,極富視覺衝擊力。
在美術館偶遇蒂埃裡·穆勒(Thierry Mugler)的時裝大展。用時裝界術語來講,這個品牌的風格從粗俗的裝飾傾向到嚴格的最簡式抽象主義都有。在法國高級時裝界裡佔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Lady Gaga的好多套御用演出服飾都是它定製的。
海洋系列主題。
聽說Lady Gaga那套掛著燈泡的衣服就是蒂埃裡·穆勒設計的,美術館裡各類服飾奇特怪誕,甚至有點乖張.
不得不承認設計師的想像力還是震驚到了我,竟然把動物主題和服裝藝術結合的淋漓盡致,實在是佩服。
美術館裡還有區域可以進行手工縫紉體驗。
地址:185 Rue Sainte-CatherineO, Montréal
(圖片來自加拿大旅遊局官微)
(圖片來自加拿大旅遊局官微)
(圖片來自加拿大旅遊局官微)
開放時間:每天上9:00-晚17:00(夏季每天早上9:00-傍晚18:00,9月中旬到10月每天早上9:00-晚上21:00)
不管是街頭潮流還是流傳經典,藝術都是讓人難以抽身的事物。蒙特婁的藝術底蘊除了浮躁年輕化的藝術之外,現代藝術的沉澱也有處安放。蒙特婁現代藝術博物館,是這裡最適合感受現代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體驗最現代的藝術時尚的地方,雖說它沿用了蒙特婁藝術館的「遺址」,但是新舊對比衝擊也更延展了它自身的藝術氣息。
地址:1181 Saint-Catherine St W, Montreal
所有手工皮具控必須來的地方,M0851——這個誕生於蒙特婁的高端皮具品牌,直至今年已經二十多歲了。 M0851代表的是精緻外觀與卓越功能的皮具製作,而且所有m0851的系列產品都在其總部設計並生產, 「Made in Canada」 因此成為了蒙特婁的又一標籤。
【Délices Érable & Cie楓糖周邊專賣店】
地址:84 St Paul St E, Montreal
楓葉之國無需多提了,加拿大以楓糖聞名世界,而用楓糖製作而成的各種產品自然是是旅行伴手禮的好選擇。我最推薦的楓糖店名字叫Délices Érable & Cie在這可以買到三種不同口味的楓糖漿,用不同的工藝製作出從清淡到濃厚的不同口味,可以在現場盡情試吃之後選擇。
這裡還有咖啡甜品和冰淇淋可以品嘗。
位置:1260 Remembrance Road Montréal
在蒙特婁之旅的尾聲,我想做個悠閒的蒙特婁人,來皇家山公園享受無拘無束的陽光與快樂。這裡是整座城市中感受大自然盎然生機的夢想天堂。它仿佛是城市生活中的一塊避世桃園,城市中的人們總是會到公園裡來慢跑、騎行、遛狗溜娃,到了冬天的時候,還會有滑雪等刺激的戶外活動。
在山頂的卡迪亞龍克觀景臺可以欣賞城市全貌。鐵塔狀的十字架和整個環境渾然一體,這種一點都不矯揉造作的藝術氣息,才蒙特婁最吸引人的源泉。
位置:4141 Avenue Pierre-De Coubertin,Montréal
蒙特婁奧林匹克公園是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的主會場,主要建築,是體育館場和一座斜塔。作為告別,我來到高聳的斜塔,一覽市區風光和聖勞倫斯河的迷人風景。斜塔高達175米,其傾斜的角度為45度,不僅是世界最高的斜塔,也是世界上傾斜角度最高的斜塔。
這裡還可以一覽運動員跳水的運動風採。
位置:360 Rue Saint-Jacques, Montréal
最後要安利的吃喝店鋪,大多都有不為人知的趣聞和軼事。Crew Collective & Cafe的前身是蒙特婁老城聖雅克大街上的一家皇家銀行,經過當地設計師的手,搖身變成了一家科技創業公司的辦公區,辦公區內還設有咖啡館,對自由職業者和公眾開放,銀行改的咖啡館,會不會有錢幣的芳香?
大堂內金碧輝煌,在這裡喝上一杯咖啡還是蠻奇特的呢~
位置:200 Rue Notre-Dame Ouest, Montréal
如果你想在蒙特婁最具懷舊氛圍的老城吃一頓最原汁原味的Brunch,Tommy是最具人氣的地方了。屋內的綠植裝飾很吸睛,場景裝飾的顏值獨一無二。而且Tommy咖啡屬於連鎖咖啡店,在老街上晃悠兩步,就可以看到一家Tommy哦,所以我相信,如果你去了蒙城,一定會進去喝上一杯。
位置:7070 Avenue Henri-Julien, Montréal
之前提到的Jean Talon集市裡,隱藏著生蠔愛好者的天堂,La Boite Aux Huitres餐廳就隱藏在這裡。餐廳的生蠔新鮮多汁,配上檸檬汁和tabasco,一口入魂。
在蒙特婁服務費是很高的,所以打包回家一些生蠔自己做,比堂食划算的多。
位置:3001 Rue Notre-Dame Ouest, Montréal
適合精緻女孩的Brunch網紅店,排再長的隊也值得等——因為距離的原因,我們沒有來這裡吃Brunch,而是吃了晚餐,炸青蛙腿,扇貝,和一些特色雞尾酒,也一樣精彩。
位置:1 Place Ville Marie | Au Sommet PlaceVille Marie, Montreal, (44 floor)
這家觀景餐廳,就在瑪麗大廈的44樓,除了可口的食物以外,還自帶「天景觀賞」服務,一杯敬黃昏,一杯敬夕陽~實在是貼切不過的感受了。
tips:如果你在44樓的餐廳消費過,可以拿著小票去46樓的觀景臺哦,觀景臺還要收取20加幣的門票,但是如果你有餐廳的消費單的話可以打折。
位置:1127 Mont-Royal Ave E, Montreal
Bagel,是我們熟知的甜甜圈麵包,但非常奇特的是,連很多在這裡的華人都極贊這種西方食品的美味,他們說是因為和中國的發麵餅很像,我也認為,口味和文化,總歸會在一定程度上被同化。
位置:Rue Saint Paul Est, Montréal
單購物消費來講,本地人最喜歡的就是聖保羅大街了。這裡遍布設計師店與精品店,在這條古色古香的狹窄街道上有許多可愛的精品店和畫廊,這不僅是一個逛商店或買手工禮物的好地方,還可以讓你通過購物更加深入地了解蒙城生活。
位置:747 Rue du Square-Victoria, Montréal
為什麼說這個城市是多維度的?因為在地下幾米深的地方,還有你想不到的另外一個繁華世界。地下通道共連接10個地鐵站,2個公交站,1200多個辦公室,還有2000多家商店——其中包括兩家大型百貨市場,1600多個住宅單元,200多家餐廳,等等.
千人千面,是濃縮到蒙特婁骨子裡的一個形容詞。在有的人眼裡,這裡有最珍貴的藝術;在有的人眼裡,這裡有最誇張的數位技術;在有的人眼裡,它有最好逛街,最好吃的糖;而在我的眼裡,它有最多被發現了的可能。那麼你眼中的蒙特婁是什麼樣子的?快用你自己的雙眼去挖掘發現吧。
轉載或借用文中圖片請聯繫作者,擅自轉載使用表明出處無效,將承擔侵權等法律責任。
喜歡你就關注吧!
(關注ID:xiaoyangyaka)
正在瀏覽此文章
@劉小陽yaka:環球旅行家,旅遊自媒體,電臺,旅遊節目特邀嘉賓,並供稿於多家雜誌社與媒體平臺;愛極限,愛美食;
weibo:@劉小陽yaka